機緣巧合,過去兩個月從第一次被國外同事問到Liquid Biopsy,到碰巧第三方論壇聽到相關路演報告,對這塊市場有了一個非常初步的認識,利用碎片空閒時間簡要整理分享給同行交流。
本文PPT為原創,禁止其他公眾號轉發
---
以下來自搜狐公眾平臺,放在此處順便方便大家理解:
在健康的人體內,每時每刻都有DNA片段流入到血循環中,腫瘤排出的DNA片段也夾雜在其中。下一代測序技術的到來讓使用液體活檢來分析游離腫瘤DNA成為可能,因為它能夠區分腫瘤DNA序列與正常DNA序列。而且,數字PCR(Digital PCR,dPCR)能夠讓研究人員量化檢測一段特定的腫瘤DNA序列,即使腫瘤DNA的水平只佔血液中游離DNA總量的千分之一。
「這些檢測的靈敏度非常高,」紐約大學Langone醫學中心的皮膚病學家David Polsky博士說。他的研究證明,微滴式數字PCR系統(droplet digital PCR System)可以通過追蹤游離DNA來監測治療後的轉移性黑色素瘤。「正因為這些測試在實驗室裡的驚人表現,醫生們對它們寄予厚望。」
如今,數字PCR已經變得非常容易和廉價,這意味著很多液體活檢測試將有望被廣泛採用。事實上,已經有一些先行者對這一方法進行了嘗試。例如,香港中文大學的盧煜明教授運用液體活檢對中國南方的男性進行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ncer)檢查。他的團隊在1300名健康男性中發現3人患有早期鼻咽癌(1期)。「我們能夠在1期發現他們非常重要!」盧教授說,因為95%的1期鼻咽癌患者在治療後能夠倖存。這三名患者及時獲得了治療,至今仍然健在。
數字PCR的局限性在於,臨床醫生必須知道他們要尋找什麼樣的異常DNA序列。如果醫生們不知道導致癌症的遺傳變異,那麼測序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它可以幫助醫生們發現基因突變。
此外,我們還可以從血液中收集到活的腫瘤細胞,並對其進行DNA和RNA測序,以發現可能導致癌症的突變。隨著細胞分離技術的進步,我們已經能夠從病人血液中收集到足夠多的腫瘤細胞,以讓研究人員通過體外培養或者將它們移植到小鼠體內等方式進行進一步研究。任何從這些實驗中獲得的知識可以用來指導對病人的治療。
第三種液體活檢的目標是外泌體。它們是活細胞分泌的微小囊泡。這些囊泡中包含了母細胞的DNA、RNA和蛋白。目前,我們對外泌體的研究還處於初級階段,但是基於外泌體的腫瘤測試已經進入了市場。今年一月,位於麻薩諸塞州的生物技術公司Exosome Diagnostics推出的一款基於腫瘤外泌體中RNA檢測的血檢ExoDx? Lung(ALK)成功獲得了美國FDA的批准。外泌體不但可以從血液中收集,而且可從其他體液(如尿液)中獲取。這比從血液中提取更加容易,且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