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quid Biopsy液體活檢點名:CTC 循環腫瘤細胞,ctDNA 循環腫瘤DNA...

2020-11-27 生物谷

血液,你會想起什麼?我們來看一下初中和高中課本裡對血液是如何描述的:

掌握上述內容,估計是非專業人士對於血液成分了解的巔峰了,然而,就算是學霸,進了醫院也是分分鐘虐成渣。

因為醫生眼裡的血液是醬嬸兒的:

或者這樣嬸兒

當然,這只是常規的入門項:全血和生化,還有很多專項檢測可以招呼,想了解健康狀況,你的血液可以把你出賣個底兒掉。不計成本的話,要不要來個全基因組的測序,你祖上哪裡都能挖出來的呦~

在面對癌症這一棘手的敵人時,醫生也有很多血清學標誌物檢測可供參考,但是這些標誌物往往比較容易受影響,波動性很大,不具有很好的靈敏性和特異性。而近期大熱的liquid biopsy不同於常規的標誌物,它所檢測的對象,是上述那些檢測從未涉及的地方。這得益於科學研究的深入和測序技術的發展,使得我們對血液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入,讓我們從血液中能了解的信息也更多。

到底是血液裡的什麼讓我們可以獲取更多的信息,這些信息會對我們又有怎樣的幫助呢?

CTC( 圖片來源:Isolated, disseminated and circulating tumour cells in prostate cancer)

腫瘤細胞是一個瘋狂的掠奪者,只在一地無法滿足它的欲望。隨著實體腫瘤的生長,在周圍微環境發生了特定的變化時,就會促使一部分腫瘤細胞獲得異常的活動能力(上皮間質轉化,EMT)。這些細胞如同邪惡城堡派出的尖兵,從原發腫瘤上脫落,在身體裡尋找新的落腳點。這些士兵會搭乘血液系統或淋巴系統去往身體各處,搭乘血液快線的脫落腫瘤細胞就被稱為循環腫瘤細胞(CTC, Circulating Tumor Cells),在到達適宜的目標時他們又會變成惡性繁殖的機器(間質上皮轉化,MET),建立新的邪惡堡壘。這就是腫瘤的血行轉移,從原發部位形成繼發性腫瘤。

然而想從血液中找到這些細胞談何容易,每毫升血液裡面CTC是論個數,而白細胞的數量級是106-107,紅細胞的數量則更多(前面的檢驗單為證)。我們就拿白細胞與CTC計數做對比,健康人群的白細胞計數下限是每毫升4百萬個,四大名著基本上每本都在100萬字左右,粗略的計算一下:想從白細胞中找到CTC的感覺,和從四大名著中挑出一個錯別字的感覺差不多。然而就算沉溺在血細胞的海洋裡,我們也有辦法讓CTC也無所遁形。而科學家們的主要的工具就兩樣:篩子和吊鉤。

正如上面的示意圖所展示,CTC的大小和白細胞的大小有著細微的差別,因此我們可以用特定的篩子去篩選出體積較大的CTC。但是篩子的濾網只認體積,而細胞確是高矮胖瘦不齊:個子小的腫瘤細胞有可能漏下去,讓我們誤以為沒有CTC細胞的檢出,造成假陰性結果;個子大些的或者聚成團的白細胞,則可能無法穿過濾網,造成假陽性。

另一種方法,就是用吊鉤。吊鉤是根據CTC專門設計的,通過抗原抗體的識別功能,對CTC表面有而普通血細胞沒有的抗原分子,進行特異性的吸附。基於這種原理,我們可以分離收集到絕大多數的CTC。大大提高了靈敏度和特異性。也有方法,將篩子和吊鉤結合起來,以期更高效的獲得CTC。

計數反映了腫瘤的轉移情況,這很重要,因為影像學檢測中的實體瘤的大小,與腫瘤的惡性程度和轉移能力並不一定成正比,我們可以通過CTC計數及時監控。計數只是我們的第一步,這些脫落的細胞就是實體瘤的一部分,得到他們就相當於取得了實體瘤的組織,可以對腫瘤進行多種檢測,以便了解病情,優化治療方案。

目前,CTC的計數可用作於判斷預後以及復發檢測,而如果對CTC進一步分析,還可以指導腫瘤用藥、掌握癌症的動態變化,檢測抗性改變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隨著檢測技術的升級,CTC在癌症診療過程中的價值,也越發被人們所重視,發表文獻逐年增多(上圖左),臨床研究的數量覆蓋的癌症種類也日趨擴大(上圖右)。

ctDNA——蛛絲馬跡

說道CTC,在液體活檢中還有一個ct開頭的,ctDNA(Circulating tumour DNA,循環腫瘤DNA)。ctDNA是cfDNA(cell-free DNA)的一種,是滴,就是課本血漿成分裡的"其他",但是這個其他對於我們非常有價值,因為它是DNA,所以它是自帶信息的物質,一般是來源於凋亡裂解的細胞。而腫瘤細胞破裂釋放到血液中的游離DNA,就是ctDNA。

腫瘤細胞的基因組與正常細胞是不同的,會有一些腫瘤細胞特定的變異,因此我們可以通過閱讀這些信息,了解腫瘤的情況。之前我們提到血液裡面的腫瘤細胞分離都不容易,我們更沒辦法把這些DNA分離出來了。得益於測序成本的下降,和大規模平行測序技術的發展,我們不必在分子層面去分離ctDNA,而是通過測序,利用腫瘤細胞基因組的特點,從攜帶信息的層面去挑出屬於腫瘤細胞的部分。

由於ctDNA的濃度與腫瘤的進展高度相關,因此我們可以通過ctDNA來進行腫瘤的分期、預後評估,以及動態監測。它攜帶的腫瘤信息也可用於用藥指導,不光取樣簡單,還能更全面的掌握腫瘤的信息。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腫瘤細胞的基因組不穩定,在細胞分裂的過程中,會不斷產生變異,手術取得的組織樣本,就好像是抽樣,其結果並不代表全部的腫瘤細胞。而ctDNA可來自於任何裂解的腫瘤細胞,更能反映出腫瘤細胞整體的基因變異信息。

cfDNA中還有一類大家應該不太陌生,cffDNA(cell-free fetus DNA),是母親血液中的胎兒游離DNA,主要來源於胎盤細胞。它雖然含量很少,但是藉助高通量測序技術以及生物信息統計分析對21-三體、18三體、13三體三種染色體非整倍性疾病的檢測準確性已經非常之高,遠高於主要通過血清學指標的傳統唐氏篩查。

Exosome——特戰小分隊

除了CTC和ct-DNA,在液體活檢這個exosome(外泌體)可是液體活檢的新貴呢!

外泌體是細胞分泌出的小泡,這個小泡泡包含的內容非常多,有蛋白質、DNA、信使RNA以及一些非編碼RNA,是細胞之間溝通的載體。研究發現腫瘤細胞釋放的外泌體的量較大,這些外泌體與腫瘤的發生、發展、轉移以及抗藥性具有一定的相關性。腫瘤細胞以這些邪惡的小泡為載體,迷惑免疫系統,幫助腫瘤細胞逃過免疫系統的監視。這些小泡不光當通訊兵,也是工兵連,給腫瘤細胞的轉移指引方向的同時,也創造適合腫瘤生長的微環境。

外泌體攜帶的信息多樣化,其中的蛋白質和核酸,均可用於癌症的早診、復發監測、抗藥性監測等相關方面的分析。而且外泌體在數量上多於CTC,更易富集;在形式上分泌小泡能夠有效保護核酸類物質,克服了ctDNA在血液中容易降解的問題,在臨床應用上大有可為。[4]

Liquid Biopsy液體活檢

三個檢測物:

CTC 循環腫瘤細胞 / ctDNA 循環腫瘤DNA / Exosome 外泌體

主要優點:

克服腫瘤異質性、無創取樣、實時分析

重要功能:

癌症早診、輔助分期、預後評估、復發監測、用藥指導

原文標題:Liquid Biopsy液體活檢:周曄博士在博鰲健康論壇的報告裡都說了什麼?

相關會議推薦:2016外泌體與疾病研討會:從實驗室到臨床


相關焦點

  • 腫瘤液體活檢技術:CTC和ctDNA孰優孰劣?
    液態活檢這一概念最早在1974年由Sorrells等提出,檢測對象包括: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循環腫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以及腫瘤外泌體(exosome),它們來源於腫瘤組織,存在於血液,可以提示腫瘤發展進程及抗藥性等信息
  • 循環腫瘤細胞(CTC)捕獲及檢測技術進展
    在過去的一年中,循環腫瘤細胞(CTC)捕獲和檢測市場飛速增長,多個公司將此類技術推向臨床並應用於癌症的診斷,與此同時,一大批新興公司憑藉其獨有技術從科研機構中脫穎而出,開啟了循環腫瘤細胞捕獲和檢測的商業化之路。
  • 基於ctDNA的液體活檢技術在癌症診斷中的應用...
    2020年6月2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ancer上題為「Circulating tumor DNA and liquid biopsy in oncology」的綜述報告中,來自多倫多大學的科學家們深入分析了循環腫瘤DNA和腫瘤液體活檢的研究進展;如今利用分析循環腫瘤DNA(ctDNA)來檢測及監測癌症的技術越來越成熟
  • 循環腫瘤細胞(CTC)分離技術概述
    早在1869年,澳大利亞學者Ashworth在一例轉移性腫瘤患者血液中首次觀察到從實體腫瘤中脫離並進入血液循環的腫瘤細胞,並首次提出了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 )的概念。
  • 諾瀚康醫學實驗室 腫瘤早篩,液體活檢—ctDNA
    ctDNA作為液體活檢發展最為迅猛的標誌物之一,將在腫瘤的診斷、治療及預後檢測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 ctDNA與腫瘤之間的關係
    因此近些年來,液體活檢,尤其是那些使用不含細胞的活檢血漿中的DNA (ctDNA)的方法,正迅速成為標準腫瘤活檢的重要微創輔助手段,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是一種潛在的替代方法。 腫瘤液態活檢是目前最具發展潛力的腫瘤無創診斷和實時療效監測手段,區別於傳統的臨床診斷手段,該方法具有簡便、安全、無創、實時等特點。
  • 見解 | "液體活檢 Liquid Biopsy"是個什麼鬼?
    本文PPT為原創,禁止其他公眾號轉發---以下來自搜狐公眾平臺,放在此處順便方便大家理解:在健康的人體內,每時每刻都有DNA片段流入到血循環中,腫瘤排出的DNA片段也夾雜在其中下一代測序技術的到來讓使用液體活檢來分析游離腫瘤DNA成為可能,因為它能夠區分腫瘤DNA序列與正常DNA序列。而且,數字PCR(Digital PCR,dPCR)能夠讓研究人員量化檢測一段特定的腫瘤DNA序列,即使腫瘤DNA的水平只佔血液中游離DNA總量的千分之一。  「這些檢測的靈敏度非常高,」紐約大學Langone醫學中心的皮膚病學家David Polsky博士說。
  • 液體活檢丨新型碳納米管CTC晶片在乳腺癌患者中檢測靈敏度可
    液體活檢的概念一直受到腫瘤界的廣泛關注,相比傳統的組織活檢,液體活檢主要具有非侵入性 循環腫瘤細胞(CTC,Circulating Tumor Cell),即腫瘤在生長過程中,向血液循環中釋放的各類腫瘤細胞的總稱,是導致腫瘤擴散的關鍵因素。是液體活檢的三寶之一(點擊查看)。
  • 液體活檢技術在腫瘤早篩中的創新應用探索
    (一)「循環DNA」層面針對「循環DNA」,一方面可以通過高通量測序技術來檢測腫瘤中特有的鹼基突變、拷貝數變異以及基因組結構變異等信息,還可以通過表觀遺傳學的相關檢測手段來發現腫瘤特有的甲基化模式、組蛋白修飾模式等。起初,cfDNA層面的液體活檢技術主要基於鹼基突變,然而其用於腫瘤早期檢測時存在一些難以迴避的挑戰。
  • 液體活檢急速升溫,檢測新秀不可忽視!
    作為體外診斷的一個分支,液體活檢是指一種非侵入式的血液測試,能監測腫瘤或轉移灶釋放到血液的循環腫瘤細胞(CTC)和循環腫瘤外泌體:① 外泌體介導腫瘤細胞的增生和乾性形成;② 外泌體介導腫瘤微環境中血管的形成;③ 外泌體介導腫瘤細胞的免疫耐受;④ 外泌體介導腫瘤細胞的化療抵抗;⑤ 外泌體組分中的miRNA在腫瘤中有重要應用。
  • 「見微知著,以稀為貴」CTC液體活檢未來之路探索
    NextCTC多中心臨床實驗PI鄭樹教授就CTC臨床檢測技術現狀、第三代CTC活細胞捕獲技術的臨床意義及發展空間作了發言,與CTC液體活檢研究領域臨床工作人員交流真知灼見。粟教授指出,CTC在未來臨床應用中與ctDNA檢測優勢互補,為提高肺癌靶向治療效率助力。
  • 研究人員找到有效檢測CTC表徵及研究腫瘤微環境的新方法!
    在分子水平上分析循環腫瘤細胞(CTCs)的方法可以通過微創技術近乎實時地對預後和治療效果進行持續評估,因此具有很大的潛在臨床價值。然而,目前還沒有成熟的方法對這些稀有細胞進行準確的分子鑑定和分析。為了實現這種潛力,必須開發和驗證這些稀有細胞的分子分析方法。循環和播散性腫瘤細胞(CTCs / DTCs)的分子分析作為通過微創液體活檢以近實時的方式持續評估預後和治療效果的手段具有巨大的潛力。
  • 一文讀懂腫瘤標誌物,ctDNA腫瘤早篩的重要性
    因此近些年來,液體活檢,尤其是那些使用不含細胞的活檢血漿中的DNA (ctDNA)的方法,正迅速成為標準腫瘤活檢的重要微創輔助手段,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是一種潛在的替代方法。 腫瘤液態活檢是目前最具發展潛力的腫瘤無創診斷和實時療效監測手段,區別於傳統的臨床診斷手段,該方法具有簡便、安全、無創、實時等特點。
  • 循環腫瘤細胞(CTC)為結直腸癌肝轉移預後因素
    (CTC)及外周血播散腫瘤細胞(DTC)的預後及預測價值。有報告認為,骨髓(BM)血液循環腫瘤細胞(CTC)及外周血播散腫瘤細胞(DTC)為不同上皮性腫瘤的獨立預後因素。延伸閱讀:循環腫瘤細胞(CTC)是指由實體瘤原發灶中脫離出來進入外周循環系統或淋巴系統,再通過外周循環,種植到血液、骨髓、淋巴結或其他原本健康的器官的腫瘤細胞
  • 國內首臺獲CFDA批准微流控循環腫瘤細胞自動化捕獲平臺正式上市
    據悉,該設備是目前國內唯一通過國家認證的基於免疫磁篩選微流控晶片專利技術的自動化雙模式循環腫瘤細胞篩選設備,臨床數據顯示,可實現人體外周血中腫瘤細胞(CTC)的精準捕獲。1.國產品牌,領先技術,開啟液體活檢新紀元CellRichTM循環腫瘤細胞捕獲設備由美晶醫療自主研發,採用微流控晶片專利技術及梯度磁場對免疫磁微粒複合物(細胞)進行特異性吸附,達到對CTC的有效富集,並對CTC進行染色鑑定,從而檢測腫瘤患者外周血中CTC的數量,作為後期個性化診療依據,幫助臨床醫生及早制定後續診療措施及尋找最佳治療方案。
  • 【JAMA子刊】印第安納大學新研究:ctDNA與CTC聯合可更精確預測乳腺...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一種測量循環腫瘤DNA(cfDNA)和循環腫瘤細胞(CTC)的聯合方法可以檢測三陰性乳腺癌(TNBC)患者在新輔助化療後殘留的疾病,並預測乳腺癌的復發。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領導的研究小組在7月9日在《美國醫學會腫瘤學》(JAMA Oncology)雜誌上的一篇報告中寫道,由於這種分子和細胞信號與疾病復發獨立相關,「超出了標準的臨床參數」,所以,這可能是未來新輔助治療後試驗的一個重要分層工具。
  • 洞察| 液體活檢在癌症檢測中應用
    腫瘤無創診斷技術即液體活檢(liquid biopsies)的出現,標誌著人類在攻克腫瘤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目前,臨床研究中,液體活檢技術主要包括游離循環腫瘤細胞(CTCs)檢測、循環腫瘤DNA(ctDNA)檢測、外泌體及循環RNA(Circulating RNA)檢測等,與傳統的組織活檢相比,液體活檢具備實時動態檢測、克服腫瘤異質性、提供全面檢測信息等獨特優勢。
  • 從三種檢測對象,看液態活檢助力反映腫瘤基因圖譜
    在精準醫學的大背景下,液體活檢作為一種便捷、微創、能夠動態反映腫瘤基因譜全貌的方法,在癌症臨床研究與實踐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用於液體活檢相應的多種檢測技術也如雨後春筍一般蓬勃發展。目前液體活檢的檢測對象主要包括以下三種:循環腫瘤細胞(CTC)、循環腫瘤DNA(ct DNA)和外泌體。
  • 發現早期腫瘤、判斷預後的循環腫瘤細胞檢測在結直腸癌中的應用!
    作者簡介邱立新,就職於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要從事胃癌、腸癌等惡性腫瘤的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和研究。創辦了腫瘤科普公眾號「邱立新醫生(qiulixinyi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