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主播在直播銷售不粘鍋時
當場「翻車」!
實力上演「不!粘鍋」
直播中
主播將雞蛋打進所謂的「不粘鍋」
尷尬的是煎蛋卻牢牢粘在了鍋底
「不粘鍋」之所以「不粘」全靠內表面的塗層材料。不粘鍋內表面塗有一層防粘性塗層,這些塗層材料具有良好的潤滑性,摩擦係數小,表面張力較小,使其難以粘附物質,所以食物就不容易粘上去。
不粘鍋常見的塗層材料有兩類:
一類是含氟聚合物,如聚四氟乙烯(又稱特氟龍);
另一類是矽氧聚合物,如陶瓷塗層材料。
相較而言,含氟聚合物的塗層不粘性更好,而陶瓷塗層的耐刮擦性更好。
那麼,有了更好的不粘性,是否就能一點不粘鍋呢?
由於不粘鍋的塗層具有很強的防粘性,正常烹調時即使不放油也很難粘鍋。日常煎雞蛋、牛排等不用擔心會粘鍋,遇到一些黏性很強的勾芡澱粉熬幹時,會粘在鍋底,但也較容易清洗去除。
不粘鍋並不能保證百分百不粘,只是相比其它鍋具,粘的量很少。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不粘鍋本身質量不過關,使用不當而導致塗層破損,還是會粘鍋的。關於不粘鍋需要注意以下幾項:
避免尖銳物體刮傷塗層。如炒菜用的鍋鏟不要用金屬材質的,儘量使用木製或者合成材料材質;洗鍋時使用海綿或者布,不要用鋼絲球。
儘量不製作酸性食物。酸可以與鍋體中未被塗層覆蓋的金屬基底材料(如鐵)發生反應,從而使塗層脫落。
不要超過使用年限。一旦出現粘鍋現象,說明塗層已經開始脫落,這時就需要更換新鍋了。
事實上,常用的不粘鍋安全使用溫度上限為260℃,超過此溫度可能會分解產生一些有毒物質,吸入可引起化學性肺炎、肺氣腫等。而一般食用油的發煙溫度為200℃左右,小於安全上限,所以相對安全。建議使用不粘鍋要注意以下幾點:
1. 不要幹燒,防止溫度過高產生毒素
2. 不要等油冒煙之後再放入食材
這可能是因為在烹飪的過程中,損壞了不粘鍋塗層。因為不粘鍋有「塗層」護身,所以才有「不粘」的特效,當塗層被破壞,不粘鍋也就失去了其「不粘」的功效,所以平時要注意使用得當和勤保養。澱粉和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更容易粘鍋,主要是因為其中的澱粉、蛋白質等燒糊而粘在鍋底。
食物如果長時間粘在鍋底高溫加熱,焦糊後會產生焦化風味,發苦,甚至產生苯並芘、丙烯醯胺、雜環胺等致癌物。其中苯並芘是一級致癌物。
如果一不小心粘了鍋,而且糊的比較嚴重的食物就不要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