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發展報告2018》編研工作啟動

2020-11-30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葉珊杉報導 3月27日,《中國氣象發展報告2018》(簡稱發展報告)編寫啟動會暨專家諮詢會在京召開。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發展報告主編於新文要求充分發揮各方作用,進一步開拓思路,讓發展報告更具代表性。

  於新文強調,編寫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將「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融入其中;報告要充分體現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氣象發展歷程和成就,充分體現氣象科技水平,展現氣象趨利避害並舉的作用。與會人員圍繞2017年發展報告工作總結、2018年發展報告編寫思路和框架等進行了充分研討。

  於新文對下一步工作作出指導,要求系統梳理、總結評價黨的十八大以來氣象事業發展情況,充分發揮發展研究中心「小實體,大網絡」運行機制的作用,要解放思想、開拓思路,在編寫形式、體例創作上不斷創新。

  來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中國民用航空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黑龍江省森林工業總局、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等單位以及中國氣象局相關職能司和直屬單位的專家與會。

  (責任編輯:賴敏)

相關焦點

  • 《中國遷地栽培植物志》編研工作會議召開
    《中國遷地栽培植物志》編研工作會議召開 2018-04-28 華南植物園 【字體:大 中 小】   會上,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鄧雲飛作了《爵床科系統與分類》的報告,項目首席研究員廖景平作了《遷地保育植物物候觀測與方法》、《活植物收集與遷地保育管理》報告,為植物園相關工作及遷地誌編研提供了工作指導和理論依據。
  • 《肯亞植物志》編研工作正式啟動—新聞—科學網
    雙方合作的重大項目《肯亞植物志》編研工作正式啟動。   22日上午9點,來自中國科學院和肯亞國家博物館的科學家們歡聚在該武漢植物園行政樓的3號會議室,共同召開《肯亞植物志》編研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向全世界鄭重宣布,這一填補空白的重大項目正式啟動!
  • 《中國孢子植物志》和《中國動物志》編研項目啟動
    《中國植物志》、《中國孢子植物志》和《中國動物志》的編研工作一直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重視和持續支持。
  • 《華東蕨類植物志》編研項目啟動
    7月25日至8月2日間,上海辰山植物園(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蕨類植物多樣性與進化課題組在辰山植物園科研中心組織召開了《華東蕨類植物志》編研啟動會議,並組織了首次聯合野外考察。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林業大學、臺灣嘉義大學、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中科院仙湖植物園、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南京林業大學、贛南師範學校、樂清中學8家單位的10名專家參加了本次會議。
  • 《中國植物志》的編研史(1)
  •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所志系列》編研工作總結座談會...
    2008年,為積極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地理資源所適時啟動了所史所志系列叢書編研工作,由所老年科學工作者協會具體組織承擔相關工作。  為更好地服務於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的發展目標,進一步推進研究所創新文化建設,中科院地理資源所所史所志編寫工作於2008年6月正式啟動。經過200餘名離退休和在職科研人員近八年時間的努力,所史所志系列叢書於2016年正式完成編撰並出版發行。
  • 政府工作報告中這些要求與氣象工作有關
    中國氣象報全媒體記者 劉釗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指出,2018年三大攻堅戰開局良好,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2019年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健全國家應急體系,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加強安全生產,防範遏制重特大事故;做好地震、氣象、水文、地質、測繪等工作。報告還對生態文明建設、科技創新、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等相關工作提出要求。
  • 首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氣象工作
    報告之後,會議安排出席會議的常委會委員於27日下午、28日上午分組討論了兩個半天。我和時任中國氣象局副局長馬鶴年、李黃、顏宏及有關司長分別參加小組討論,聽取常委會委員的意見並回答有關問題。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氣象局首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氣象工作。經過討論,委員們一致認為我國的氣象事業在黨和國家的關懷支持下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氣象工作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也應當引起政府的重視。
  • 中國氣象局黨組2018年第二輪巡視工作全面啟動
    中國氣象報記者牛彥元 周愛春 通訊員蔡冰茹 劉明奇 戈福江報導 按照中國氣象局黨組部署,各巡視組已於日前陸續進駐被巡視單位,全面啟動2018年第二輪巡視工作。
  • 中科院12個植物園參與「植物園遷地栽培植物志編撰」編研工作會議
    10月27日,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植物園遷地栽培植物志編撰」編研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來自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園、中國科學院南京中山植物園、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吐魯番沙漠植物園、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中國科學院廣西桂林植物園、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等12個植物園的專家、學者共30餘人參加會議。
  • 關於氣象工作情況的報告
    當前位置: 關於氣象工作情況的報告        ——1997年8月26日在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上                中國氣象局局長    溫克剛委員長、各位副委員長、秘書長、各位委員:        現在,我受國務院的委託
  • 氣象檔案館究竟藏著哪些秘密?!
    那麼,氣象部門的檔案工作有哪些,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氣象檔案是人類在氣象科學技術領域活動中形成的歷史記錄,是國家重要的科技信息資源,這些寶貴財富不僅印證了我國氣象事業的發展歷程,也承載了幾代氣象工作者的歷史記憶。中國氣象局氣象檔案工作由來已久。
  • ——2016年全國氣象局長會議工作報告(摘編)
    發布第三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災害風險管理與適應國家評估報告以及年度中國氣候公報、氣候變化綠皮書、中國氣候變化監測公報、溫室氣體公報。完成重大項目氣候可行性論證724項。完成全國貧困縣光伏發電資源評估。加強環境氣象預報預警,與環保部首次聯合在中央電視臺發布重汙染天氣預報,完善了靜穩天氣指數等評價指標,開展大氣汙染擴散氣象條件和汙染減排效果的定量化評估服務。
  • 2019年度冬奧天氣報告及風險評估工作啟動
    中國氣象報記者葉芳璐報導 近日,2019年度冬奧天氣報告及風險評估工作啟動。  該項工作已連續三年開展,今年將按照國際奧委會關於開展2019年測試賽、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氣象條件窗口期預測的要求,進一步細化分析冬奧會與冬帕運會各賽區的氣象條件、氣候特徵等要素,幫助參賽運動員和教練充分了解賽場天氣情況,順利進行比賽。
  • 氣象局:我國首部氣象百科全書編纂工作啟動
    《中國氣象百科全書》編纂工作啟動,這是記者11月15日在該書第一次總編委會會議上了解到的。該書是我國氣象行業的首部百科全書,將在傳播氣象知識、體現氣象業務、提高公民素質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要求增強《中國氣象百科全書》條目框架、分類的準確性;加大氣象科普力度,增強可讀性;科學組織,明確責任,切實推進編纂工作的順利進行。
  • 黑龍江:舉行東北衛星氣象數據中心業務平臺啟動儀式
    8月14日,東北衛星氣象數據中心業務平臺試運行啟動儀式在哈爾濱圓滿舉行。黑龍江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潘進軍,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楊軍出席啟動儀式。啟動儀式前,楊軍一行聽取黑龍江省氣象數據中心關於天鏡業務平臺的介紹,並參觀了東北衛星氣象數據中心業務平臺。
  • 中國氣象局2018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本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本報告電子版可在中國氣象局門戶網站(www.cma.gov.cn)下載。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中國氣象局辦公室聯繫(地址: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南大街46號;郵編:100081;聯繫電話:010-68407071)。
  • 中國民用航空氣象工作規則
    《中國民用航空氣象工作規則》已經2005年6月8日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局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5年7月27日起施行。第七條 從事民用航空氣象工作,應當遵守有關國際公約及其相關的標準和建議措施,積極參與國際民航組織和世界氣象組織的航空氣象技術與業務活動,加強國際和地區間航空氣象業務的交流與合作,跟蹤航空氣象發展趨勢,吸收航空氣象服務的先進經驗和技術成果。
  • 2020-2026年中國氣象探測系統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20-2026年中國氣象探測系統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在多年氣象探測系統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氣象探測系統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氣象探測系統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氣象探測系統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查研究。
  • 成都公園城市建設入選《中國人類發展報告特別版》
    來源: 紅星新聞1月1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發改委獲悉,日前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信息中心等機構共同發布《中國人類發展報告特別版》(以下簡稱《報告》),立足人類發展視角,系統總結中國人類發展進程、評選代表中國人類發展成就的重要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