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數學的奠基人劉徽 關於他的經歷你都知道嗎?

2021-01-08 維碩談娛樂

劉徽是魏晉時期一位非常有名的數學家,他一生整理了很多的數學作品,自己也有一大部分的數學研究,提出了很多的見解,尤其是對於的計算圓周率的方法,更是他一生最大的創造,他的成就在當時有非常大的震動。

我國一直是一個數學遺產豐富的國家,十進位的計算方法是最好的計數方法,在中國的許多數學專著裡面以九章算術最為著名,這本書總結了我國從秦漢時期到東漢時期各種各樣的數學知識,全書一共分為九章,第一張是求面積,第二張是市場交易裡面的計算方法,第三章是分配比例的方法。

這本書非常的全面,在我國數學上有非常高的地位,然而他的編寫者就是當時的劉徽,九章算術一直被認為是古代數學的巔峰之作,後代很多的數學家都是以它為基礎來展開自己的思想,它奠定了中國古代數學的基本理論,後代對他的評價之中說,在數學方面的貢獻,能跟劉徽相比的,絕對不過一手之數。

劉徽能有現在這樣的成就,是因為在他小時候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他的父親和母親在當時就是當地有名的學者,他因此能夠受到這些影響,他酷愛學習,酷愛科學和數學,小時候的他學習非常的勤奮,而且表現出很大的智慧,早期的學習為他後世的研究創作奠定了很大的基礎,在中國數學史來說,劉徽可以說是數學史的祖師,正是因為他的出現,才讓我們的數學有了基本的框架。所以歷來劉徽的名字都不能被人們忘記,他將數學這門學科帶入了一個明確的軌道,從此讓數學成為一門專業的學科,作為一門專業的學業知識來讓大家學習,所以說在這方面的貢獻是無人能夠與他相比的。

九章算術和劉徽都是當時時代上的傳奇,但是因為後世的沒落,差點九章算術因此尺而被失傳,保留到現在的只有一卷,最近以來人們對劉徽的研究更加的重視起來,開始對他提出的各個理論進行更深刻的研究,他的很多思想都被得到了證實,在國際上的影響也非常大,在國外很多人也都研究他的學問,可以說他是中國數學界的泰鬥,數學界永遠不會忘記劉徽這個名字,他註定要永遠都被人們銘記。

雖說西方某國人的阿拉數字什麼的也是比較先進的,但是和國外相比,追溯到其出現的時間可以明顯的看出來劉徽很是個有天賦的數學天才。不得不說劉徽是個奇才,他的苦心計劃成就了數學,他同時也是偉大的。外國人對他的數學方面研究也是非常欽佩他的,其實,古代中國不僅數學方面有所成就,其他方面也一樣。只是劉徽的數學方面的造就很是令人震驚感嘆。同時,劉徽這個人也是特別的人,他的算術是哪個朝代的產物,是令我們所驕傲的,也是讚揚的。後世將其發展得更好。

相關焦點

  • 中國數學界排名前十的數學家,你都知道嗎
    在中國數學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傑出的數學家,他們都為中國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以下是我心中排名前十的數學家: 1.新中國數學事業奠基人,華羅庚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早年的研究領域是解析數論,他在解析數論方面的成就尤其廣為人知,國際間頗具盛名的「中國解析數論學派」即華羅庚開創的學派,該學派對於質數分布問題與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
  • 鄒平人劉徽可與歐幾裡得相提並論
    □王紅軍 李 偉 董乃德 報導  本報鄒平訊 6月22日至23日,紀念劉徽注《九章算術》175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鄒平舉行,來自國內外長期研究劉徽思想的40多位專家對劉徽的數學思想、率的古今運用等內容進行了研討,認為劉徽應該與歐幾裡得、阿基米德等相提並論。
  • 動漫科學:數學家劉徽
    這期我們來了解一下劉徽。他的數學成就很高,其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數學經典,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進小數概念的人。數學家劉徽在圓周率研究上,他提出割圓術求圓周率方法。割圓術也為祖衝之提供了參考方法,劉徽得到的徽率是3.1416。中國從劉徽那時已經有數學極限了。
  • 他的地位低下,卻是「極限」思想的最早提出者,一生獻給了數學
    綜觀人類的整個數學發展史,「極限」始終做為一條重要的線索,貫穿於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古代很多的數學成果,一直都是遙遙領先於世界的,直至「極限」思想的提出之後,才開始慢慢地落後於世界。儘管如此,歷史的塵埃也無法掩蓋我國古代這樣一位偉大數學家的光芒,他的名字叫劉徽。
  • 姜立夫:中國現代數學教育的奠基人
    姜溯多  姜立夫(1890-1978),是中國現代數學主要播種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溫州地區第一位(中國第二位)哈佛大學數學博士。  講好姜立夫故事,展示百年中國教育發展歷史,對宣傳科教興國、教育強國思想,提倡尊師重教、立德樹人的價值觀和社會理念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祖衝之只能排最後,他才是數學界王者
    提到數學貢獻,我們耳熟能詳的幾乎都是國外的數學大家,比如歐幾裡得、歐拉、牛頓等等,仿佛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並沒有在數學這個領域有突出貢獻。   平心而論,大部分的數學成就的確是源自於中國以外,但是在我們的歷史上,一樣存在這不亞於這些偉人的數學家,只不過由於農耕文明的局限性和傳統文化中對「奇技巧器」的不屑,才讓我們在這個領域顯得非常單薄無力。
  • 馬雲3次經歷高考,數學成績曝光:你還認為他的成功是偶然+運氣嗎
    馬雲3次經歷高考,數學成績曝光:你還認為他的成功是偶然+運氣嗎馬雲,一個在全世界都響噹噹的大名,讓無數人為之仰望。毫不誇張地說,他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甚至影響到全球。馬雲的成績有目共睹,這點毋庸置疑。他能夠走到今天,經歷些什麼,這是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很多人,只看到馬雲表面的光鮮,卻總是忽視其背後付出的汗水。俗話說的好,人紅是非多。人性就是如此,總是見不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馬雲自從成名一來,一直飽受非議。雖然很多人說他為社會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十分偉大。但也有人說他的成功是偶然和運氣,不過如此罷了,換一個人來也是同樣的成就和結果。
  • 3.14一個關於數學的浪漫而神秘的日期
    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在宏如宇宙、微如量子的地方四處都會看到它的身影π的魅力和π帶給我們的驚喜就像它的數一樣,無窮無盡,永不重複關於π的知識,你忘了嗎?(右上)人們知道這個數字已經有數千年了它有著跨越文化的魅力巴比倫人、古希臘人、中國人都有試圖過計算出更加精確的圓周率數值來三國時期的數學家劉徽在他所著的《九章算術注》(公元263年)中運用「割圓術」的思想:「割之彌細,所失彌少。
  • 那些三國時代偉大的發明家,你知道幾個?看完漲知識了
    如今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東西都由機械化代替了,這些偉大的發明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那麼關於三國時期偉大發明家,你又知道有哪些呢?快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割圓術---劉徽說到圓周率,大家想到的肯定是祖衝之,其實身在是曹魏的劉徽對數學方面的知識做出了重大貢獻。祖衝之能得出圓周率,便是用了劉徽發明的割圓術,更有耐性地算多了幾位。
  • 「現代數學奠基人」 姜立夫的傳奇人生
    上周,中國數學教育研討會在姜立夫的故裡龍港召開。這一天,龍港雙靈社區的姜立夫故居,正式對外開放。姜立夫長子、中國科學院院士姜伯駒攜夫人回到了家鄉。「數學家之鄉」溫州,近百年來,先後走出了200多位數學家。姜立夫先生便是他們中的傑出先驅。在姜立夫故居,宏大的歷史被濃縮在展廳空間裡,讓我們重溫這位「現代數學奠基人」的傳奇人生,緬懷他為中國現代數學事業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
  • 【圓周率日】你還記得π嗎?
    今天是圓周率日你還記得π嗎?記者在淮安街頭進行了街採聽聽淮安的小大哥、小大姐們都怎麼說▼▼▼關於π,你了解多少呢?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4197169399……  圓周率(Pi)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一般用希臘字母π表示,是一個在數學及物理學中普遍存在的數學常數。π也等於圓形之面積與半徑平方之比,是精確計算圓周長、圓面積、球體積等幾何形狀的關鍵值。
  • 數學也浪漫~這些數學公式背後的有趣含義你知道嗎?
    原標題:數學也浪漫~這些數學公式背後的有趣含義你知道嗎? 高中數學 數學有他本身的美,數學的背後,有許多有趣的故事。 音樂家說, 數學是世界上最和諧的音符。
  • 中國數學界歷史地位前十的數學家,每一位都是一座豐碑!
    出生於建康(今南京),祖籍範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中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祖衝之一生鑽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曆法和機械製造三方面。他在劉徽開創的探索圓周率的精確方法的基礎上,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他提出的「祖率」對數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直到16世紀,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才打破了這一紀錄。
  • 你了解圓周率嗎?_天極網
    我們都知道,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那你知道3月14日是什麼日子嗎?這一天是數學家和數學愛好者眼中的「圓周率日」,以此表達它們對圓周率這一神奇數字的無限讚美與崇敬。
  • 關於諾貝爾獎的這些,你知道嗎
    它無疑是各個國家地區各個領域科學獎都夢寐以求的,如果哪位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獎,他的非凡成就一定是得到絕大多人的認可的。但實際上大部分的人對諾貝爾獎的了解都是很淺的,關於諾貝爾獎的這些知識你知道嗎?在他的遺囑中,他利用他的巨大財富創立了諾貝爾獎,各種諾貝爾獎項均以他的名字命名。人造元素鍩(Nobelium)就是以諾貝爾命名的。
  • 我國古代數學,距離微積分有多遠?是否摸到微積分的門檻?
    導語:之前發表了一些關於微積分方面的文章,很多網友都在對阿基米德、牛頓、歐拉、高斯等數學大神佩服的五體投地,感慨歐洲的那些數學家們簡直是神一樣的存在,與此同時有一些網友問到:我國古代數學在微積分方面有哪些貢獻?他們是否摸到了微積分的門檻?下面我們主要談一下我國古代微積分思想的萌芽和發展以及微積分在中國的傳播,帶你了解這段塵封的數學史!
  • 中國古代數學家和他們的學問
    什麼天有多高地有多大,日月星辰一天走幾度,怎麼你們都知道啊?「夫天不可階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數安從出?」商高從容回答:數學家的學問,妙就妙在並非什麼都要用尺子來量,只須通過數學計算,一樣可以得到正確的數字。
  • 你了解圓周率的盡頭嗎?如果圓周率被算盡,那宇宙到時將如何變化
    關於圓周率的知識,或許我們從中學課本上就知道了,這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至於圓周率的盡頭,古人也沒有探索出來,今人只是知道它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所以按照這種理論推測下來的話,圓周率這個概念應該是算不盡的。那麼我們不妨大膽假設一下:如果真有一天,當圓周率被算盡的話,那麼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宇宙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和未來的趨勢呢?
  • 你了解圓周率的盡頭嗎?如果圓周率被算盡,那宇宙到時將如何變化
    關於圓周率的知識,或許我們從中學課本上就知道了,這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至於圓周率的盡頭,古人也沒有探索出來,今人只是知道它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所以按照這種理論推測下來的話,圓周率這個概念應該是算不盡的。那麼我們不妨大膽假設一下:如果真有一天,當圓周率被算盡的話,那麼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宇宙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和未來的趨勢呢?
  • 你知道圓周率的計算歷史嗎?知力百科
    但在中國的科學技術史上仍然不愧是尋求新率的先導。東漢時代的張衡(78~139年)是中國古代在天文學方面有過卓越貢獻的大科學家,他也曾涉獵過固周率的計算。遺憾的是這位舉世聞名的科學家並沒有在欲率的基礎上前進。他的周率為3.1623。王蕃(228一266年)是三國時代的天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