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稱「純天然」的產品暗地加了激素

2021-01-17 溫州日報甌網

2021/01/11 08:15 來源:溫州商報 編輯:遊歷 瀏覽:1584

日前,一位微博博主曝光了一起疑似嬰兒護膚品引發「大頭娃娃」的事件,引發網友熱議。

為了不使用激素藥品,不少新手爸媽喜歡購買號稱無激素的護膚「神藥」。然而,「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不少所謂的「神藥」其實違規添加了激素,卻披著「消」字號的外衣,在市場上大行其道;這些「神藥」未經藥品監管部門審批,未經臨床驗證,安全隱患很大。

「大頭娃娃」事件曝光 不少「消」字號護膚品含激素

1月7日,微博測評博主「老爸評測」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視頻顯示,五個月大的「柚子寶寶」,在使用「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後,出現「大頭娃娃」症狀,如發育遲緩、臉部腫大等。

據「柚子寶寶」家屬介紹,發現孩子症狀後,帶孩子到南京兒童醫院進行檢查;醫生建議停用嬰兒霜後,孩子症狀出現好轉。

由於個人不能送檢,其家人聯繫了杭州老爸評測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將「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及同廠家的另一款嬰兒霜「開心森林」送給專業機構檢測,結果顯示,兩款產品均含有30多mg/kg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脂。

據了解,涉事面霜是由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公司生產的,使用的是「(閩)衛消證字」許可證號;說明書上不但未標明激素,還寫著「可用於日常護理」。根據國家規定,「消」字號產品禁止使用抗生素、激素等物質。

8日,「新華視點」記者實地暗訪位於福建漳州的涉事企業。這家企業位於當地一個工業園的三樓,佔地約800平方米,包括生產、淨化、包裝等車間,地點較為隱蔽,周邊居民都不知道該企業的存在。

據漳州市衛生監督所所長湯錦升介紹,涉事企業於2017年4月註冊成立,6月取得福建省衛健委審批的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號。該企業職工共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3人。

湯錦升說,現場查看該企業生產清單和銷售清單發現,涉事的兩款產品分別生產於2020年3月和9月,兩批次共1200瓶,都是訂單式發貨,銷往江蘇宿遷和連雲港。

企業合伙人之一胡某8日曾對記者表示:「出現問題有可能是使用其他產品造成的,至於激素成分超標,要看是不是權威機構檢測的結果。」對此,杭州老爸評測科技有限公司表示,測評實驗室是國際公認的檢測機構。

漳州方面回應稱,當地已第一時間成立工作專班,對現場查見的留樣樣品、產品包裝材料等進行取樣留置,9日已聯繫廈門海關綜合檢驗中心開展涉事產品激素含量檢測工作;對流入市面的產品,正持續跟蹤下架召回進度,待寄回後同步進行檢測,相關信息將及時公開。

丁香醫生診所兒科醫生莊睿丹說,氯倍他索丙酸酯這種外用糖皮質激素在醫生指導下規範使用一般不會引起明顯的不良反應,如果是強效價激素大量、長期應用,確實有可能引起局部或全身不良反應,但這個劑量要求非常大。從目前微博博主展示的視頻內容來看,還不能完全確認是嬰兒護膚品導致的問題。

這一事件讓「消」字號嬰兒護膚品質量安全問題浮出水面。在母嬰商店、藥房及電商平臺上,「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神夫草」「寶寶溼疹膏」等「消」字號嬰兒護膚品隨處可見。有的產品在電商平臺上評價就有好幾千條,而且「好評如潮」。

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慶西南醫院)皮膚科副主任楊希川說,「消」字號產品被頻頻發現違規添加強效激素、抗生素等。所謂「消」字號其實是消毒產品,根據相關規定,這類產品不能宣傳具有醫療效果。而一般用於治療的藥品,標註的應該是「國藥準」字號。

一家專業做護膚品成分查詢的平臺「美麗修行」提供的一份檢測報告顯示,他們從某電商平臺採購了8款熱賣的宣稱「純天然」可治療溼疹的寶寶霜,其中6款為「消」字號,2款為「妝」字號;送至第三方檢測機構SGS檢測,結果顯示,這8款產品中有4款明確含有激素,2款檢測到激素,但無法檢測出具體含量。

據報告,例如,苗疆域草嬰兒紫草軟膏檢測出476.6mg/kg地塞米松醋酸酯、11.6mg/kg地塞米松等,地塞米松醋酸酯含量和藥膏劑量相當。

成本低售價高 審批容易監管缺位

由於添加激素後見效快,部分「消」字號產品採取高定價策略。記者調查了解,此次涉事的嬰兒抑菌霜出廠價才4元,但到消費者手中售價達70多元。

莊睿丹接診到不少初為人母的媽媽帶著孩子來看皮膚病。「她們有些會使用這些『消』字號產品。這些產品一般不直接說可以治療什麼,往往在文字上打擦邊球,引導家長認為這些產品對某些皮膚症狀是有效的。」

業內人士指出,「消」字號產品之所以大行其道,主要是因為審批容易。「『消』字號產品的許可認證審批由地方衛生健康部門執行,時間一般僅需1個月,檢測指標主要是它的殺菌作用。而『國藥準』字號由國家藥品監管部門審批,要經過一系列藥理、病理、副作用、臨床驗證等方面的測試、驗證,確保安全有效後才有機會獲準上市,整個過程往往需要5到10年。」楊希川說。

這就給了一些「消」字號產品「掛羊頭賣狗肉」的空間。一方面,由於這些產品不是藥品,生產和流通過程沒有嚴格要求,生產成本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市面上這類產品太多,被市場監管部門抽檢到的風險很小。部分商家為了突出所謂的療效,非法添加違禁激素成分,炮製出所謂的「秘方」噱頭。

記者發現,不少生產廠商會對產品說明進行模糊處理,有的還把「消」字號批號印得比較隱蔽,儘量不讓人注意;大部分消費者並不太了解藥品、化妝品、消毒品的區別,購買時也不太留意批號對應的產品性質。

「一旦消費者被所謂的『療效』蠱惑,自行購買了這些產品,不僅可能對人身安全造成傷害,而且維權也比較困難。」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說。

加強監管 嚴格「消」字號產品適用類型

多位兒科醫生、專家表示,所謂的「消」字號、「衛」字號外用消毒或衛生用品,不具備相應的治療功能,卻通過社交平臺虛假宣傳、大肆銷售,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生命健康權,亟待引起社會各方關注。

更糟糕的是,很多產品是供嬰幼兒使用的,為迎合家長們不願使用激素藥品的心理,一些產品在宣傳時聲稱「純天然」「純中藥」「無激素」,同時又昧心地添加了激素,對嬰幼兒健康構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有兒科醫生認為,應進一步嚴格「消」字號產品的適用類型,用於人體皮膚、黏膜的消毒劑,應按藥品進行管理,統一納入藥品監管部門審批和監管。

陳音江表示,杜絕此類違規問題,關鍵還是要對症下藥。商家之所以虛假宣傳和非法添加違禁成分,目的就是為了牟取更多非法利益。所以,一旦查清商家確實存在違法行為,不僅要使其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而且要依法對其進行行政罰款、停業整頓、吊銷執照等處罰,讓違法者得不償失。

莊睿丹說,了解溼疹、紅屁股等皮膚症狀的治療原理後就會發現,其實一些弱效的激素藥配上保溼霜,就能很好地處理溼疹。「我們希望多做一些科普,讓媽媽們了解病情的原理,對症治療。」

新華網

相關焦點

  • 10萬銷量寶寶霜被檢出含激素,這些品牌你敢用嗎?
    純天然」「無激素」,這是家長購買嬰幼兒用品時的首要標準。可是近日有媒體爆出在電商平臺上銷售量達百萬的「寶寶霜」,經檢測竟含有「激素」,而它曬出的檢驗報告也可能有貓膩。宣稱植物萃取,強調「無激素」北京王女士的孩子今年一歲多,溼疹反覆發作。
  • 「大頭寶寶」再現,寶寶霜檢出強效激素?你家寶寶面霜還能用嗎?
    而這條視頻也引起了家長對嬰兒霜和激素的熱議。 其實,嬰兒霜沒錯、激素也沒錯。錯的是本不該有任何激素的嬰兒霜,被偷偷加了激素;本該遵醫囑合理使用的激素,被違規混入嬰兒護膚品,結果造成濫用。 養娃路上的坑實在太多,防不勝防。花高價買的東西,未必就好;宣稱無添加純天然的東西,也未必安全。
  • 宣稱純天然瘦身果蔬粉含違禁藥 銷往十幾個省市
    陳女士告訴記者,這款瘦身果蔬粉是她偶然間在一個微信名為「馨丹」的朋友圈中看到的,介紹中宣稱這款果蔬粉為「馬來西亞原裝進口,由百分之百純天然草本和植物原料製成,無副作用」,而且「不用節食,連續喝一個月就能輕鬆減重10幾斤」。
  • 市面多款熱銷「寶寶霜」竟添加激素,專家:會導致免疫力下降
    中國消費者報2019年3月14日訊 一款售價200多元的「寶寶霜」,代工價格可能僅2-3元,更讓消費者無法忍受的是,市面上多款熱銷的產品竟然違規添加激素。各大電商平臺,一些熱銷的「寶寶霜」,大多數宣稱「純天然」「無激素」,有的還宣稱對兒童溼疹、皮炎有奇效。
  • 嬰兒霜疑含激素致女嬰「大頭」? 海口:密切關注
    目前,福建省漳州市衛健委已責令企業召回涉事產品,涉事企業已暫停生產。1月8日,記者對海口市場走訪暫未發現被曝光的涉事產品。  網絡短視頻平臺曝光:女嬰使用含激素抑菌霜成「大頭娃娃」  記者注意到,視頻曝光的內容顯示涉事產品名為「某嬰樹」牌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
  • 「大頭娃娃」事件重現,激素「嬰兒霜」被指罪魁禍首!
    為了避免激素藥膏,許多家長都會選擇號稱無激素的護膚「神藥」。殊不知這些「神藥」,一邊大搖大擺地打著無激素的旗號,一邊昧著良心添加超量激素。嚴重威脅著寶寶的身體健康。嬰兒使用寶寶霜後變「大頭娃娃」1月7日,自媒體博主「老爸評測-魏老爸」發布了一段視頻,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
  • 寶寶激素麵霜,如何讓5月大寶寶成為「胖娃娃」?注意激素產品
    激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荷爾蒙,但在日常使用中,我們經常將男性或女性激素稱為荷爾蒙。 激素是化學信使,直接分泌到血液中,並由血液帶到身體的各個器官和組織,發揮其功效。這對我們的身體有著重要的調節作用,例如發育成長、新陳代謝、維持體溫和性特徵等功能。
  • 純天然植物製品淨化空氣汙染
    原標題:純天然植物製品淨化空氣汙染   以28種純天然植物萃取物清除環境中的細菌和化學汙染物,實現天然治汙。近日,深圳康維爾科技推出純天然植物空氣淨化製品「頤和清新」經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的檢測顯示,對甲醛、氨、二甲苯、乙苯、硫化氫等化學汙染的4小時去除率在85.4%到93.8%,對白色葡萄球菌的2小時滅殺率達99.26%。
  • "大頭娃娃"涉事產品被停產、召回 涉事企業曾回應產品不含激素
    未來網北京1月8日電(記者 凌萌)記者從漳州市衛健委官網獲悉,近日,有群眾反映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因涉嫌違法添加"激素"等問題,被衛健部門責令停產、召回,並通知經銷商對所有涉事產品下架。目前,事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 國家藥監局:「藥妝」 「EGF」等產品宣稱屬於違法行為
    細看全文,主要是兩個重點:1.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屬於違法行為。2.在配方中添加或者產品宣稱含有人寡肽-1或EGF的,均屬於違法產品。「藥妝」宣稱屬於違法行為我國現行《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中第十二條、第十四條規定,化妝品標籤、小包裝或者說明書上不得注有適應症,不得宣傳療效,不得使用醫療術語,廣告宣傳中不得宣傳醫療作用。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屬於違法行為。
  • 這屆父母太難了,育兒路上的15種智商稅產品,你躲過了沒?
    今天來聊聊母嬰用品裡的常見智商稅產品吧。 [太長不看版本]一般帶如下宣傳字眼的,多為智商稅。 純天然、草本、純植物提取、綠色有機、不打農藥、不施化肥、無添加、純手工、不含防腐劑、不含激素、非轉基因、不含DEET、不含氟、不含化學成分、乳鐵蛋白。
  • 「大頭娃娃」再現,嬰兒到底能不能使用激素?
    嬰幼兒皮膚功能不成熟,皮膚較為薄弱,未知情況下大量使用含糖皮質激素的產品會導致嬰兒皮膚產生藥物依賴性和反覆性皮炎。如今嬰幼兒溼疹類相關產品種類繁多,其中既包括生產許可證為「妝」字號的化妝品產品,也包括許可證為「消」字號的消毒劑產品。產品魚龍混雜,質量參差不齊,安全風險較大。
  • 紅遍ins的「純天然」兒童竹纖維餐具,為何三聚氰胺超標?
    #未來計劃小紅花測評跟這位粉絲簡單聊了幾句之後,發現她看中「竹纖維餐具」最大的原因是:感覺「竹纖維」用料純天然,安全性會比塑料的更高。據EK*BO旗艦店詳情頁介紹,它獲得過很多設計獎項,如2019年BEST生態兒童餐具設計金獎,是ins(國際著名社交APP)的當紅品牌,暢銷全球56個國家。
  • 純天然食品能代表綠色健康嗎
    誤區1:純天然食品就是不含任何化學元素的食品。 食品化學分析發現,許多純天然食品中都含有有害物質。例如生豆角中有溶血物質,發芽土豆中有毒素,某些魚類中含有胺等可能導致中毒的物質等等。如果對這些食品處理不當,就會發生危險。 即便是一些「純天然」的食品也可能有毒、有害。
  • 小浣熊遭打臉/藥監局發文化妝品宣稱禁用詞
    又如,昨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統一簡稱「藥監局」)官網發布了《識別化妝品違法宣稱和虛假宣傳》的文章,對化妝品宣稱用詞範圍做出明確界定。遊走在灰色地帶的化妝品及含禁用詞彙宣傳的化妝品:哦吼,這個平安夜,我要趕緊開動腦筋,想想以後宣傳用什麼詞合適。具體發生了什麼呢?
  • 官宣| 國家藥監局:「藥妝」 「EGF」等產品宣稱屬於違法行為(福利...
    細看全文,主要是兩個重點:1.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屬於違法行為。2.在配方中添加或者產品宣稱含有人寡肽-1或EGF的,均屬於違法產品。「藥妝」宣稱屬於違法行為我國現行《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中第十二條、第十四條規定,化妝品標籤、小包裝或者說明書上不得注有適應症,不得宣傳療效,不得使用醫療術語,廣告宣傳中不得宣傳醫療作用。
  • 推薦 科學發現:一種純天然的植物,可以治療雄性脫髮
    有脫髮困擾的朋友應該都聽說過米諾地爾和非那雄胺兩種藥物,但是很多人對藥物有顧慮,尤其
  • 激素含量超標30倍,兒童面霜從來不是「神仙藥」
    「先是有毒奶粉,然後是過期疫苗,現在又是激素嬰幼兒產品,一次次地被不良廠家毒害初生嬰兒,一次次地查辦,怎麼還是不管用呢?這讓祖國的小花朵怎麼健康的成長呢?」 「外用糖皮質激素(即俗稱的「激素」)是治療溼疹的首選藥物,使用時一般控制在安全劑量內,確保既除溼疹,又無副作用,所以起效較慢。
  • 青苗網評:決不允許嬰兒產品變成坑害嬰兒的陷阱
    然而,其他多款寶寶溼疹霜激素超標的實際檢測結果,已經暴露了違規添加、肆意添加激素的行業亂象。  嬰兒霜不安全甚至有害,這決不應該。嬰兒皮膚嬌嫩,需要特別呵護,家長為孩子選擇護理產品常常把安全、無激素放在首位。
  • 卡膚蓮以匠人精神研發產品,鑄就國貨之光
    還有很多品牌利用現代愛美女性追求「見效快」的心態,在護膚品中添加激素、抗生素等快速見效成分!這些產品最大的弊端就是:一用就好,一停就反彈!從而導致使用者鉛汞中毒,患上激素依賴皮炎等皮膚問題。 幸好,我們還有卡膚蓮! 「卡膚蓮」團隊看到國內護膚品市場欣欣向榮的景象,也看到了我國護膚品牌與國際頂尖品牌存在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