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世界報》:十本了解一戰的最佳書籍

2021-01-08 參考消息


《夢遊者》一書封面

參考消息網1月21日報導 德國《世界報》網站1月2日發表題為《有關一戰的最佳書籍》的文章,作者為斯文·費利克斯·克勒霍夫。文章指出,周年紀念日曆來會刺激作家和出版社創作大量作品。1914年8月的第100個周年紀念日也不例外:大型德語出版社2013年秋季的出版目錄上就有20多本關於一戰的新書,而且它們已經宣布2014年春天將出版更多書目。

文章稱,位於法蘭克福的德國國家圖書館現在就可以提供1萬多本有關一戰主題的書籍。沒有人能夠將這麼多的書籍完全瀏覽一遍,更不用說「客觀地」去瀏覽。因此,在紀念一戰爆發100周年之際,作者主觀地推薦一些應該閱讀的書,但主要是一些不太新的書。

1.《夢遊者》:描述戰前歐洲狀況

幾個月來,克里斯多福·克拉克描述一戰之前局勢的大部頭書籍在所有非小說類暢銷書排行榜上一直名列前茅。據亞馬遜網站稱,現在銷售的是第11版。這套書描述了1903年至1914年歐洲的狀況。克拉克的核心論點是,所有歐洲大國都對戰爭的爆發負有不同程度的責任——塞爾維亞的責任最大。但正如克拉克本人有時也承認的那樣,《夢遊者》這個書名是一種誤導。因為政治家們在那些年裡對於「大災難」是高度警覺的,而且也清楚地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就像其他暢銷書一樣,這本書在最初給人帶來激動後,也讓學術界對這位頗受歡迎的作者的某些論點產生懷疑。這絕不是忌妒,因為對一戰爆發起決定性作用的不是克拉克追憶的那11年,而是1914年7月23日至8月3日的那11天。儘管如此,克里斯多福·克拉克的作品可能仍將是有關一戰的最重要的新書。

2.《1914年7月》:集納大國外交信函

外交信函不太容易閱讀,更不容易讓人快速理解——即便它們被詳細和準確地翻譯成德語。歷史學家伊曼努埃爾·蓋斯早在1963年至1964年就集納了所有大國之間的外交信函,分兩大卷出版。

1965年他又把其中最重要的信函收集到名為《1914年7月》的袖珍書中。這本書後來用德語和英語多次再版。裡面收錄的文件當然沒有包含有關戰爭爆發的全部事實,但其內容還是足以表明歐洲政治家的徹底無能和無奈的各說各話。

3.《1914年德國的戰爭暴行》:澄清事實與「口水」

自有人類記憶以來,「口水戰」就屬於「武器戰」的一部分。1914年8月4日德軍入侵比利時後,有關恐怖暴力行為的消息在幾天之內就傳播開來。修女被強姦,兒童被切斷手,文化上具有寶貴价值的城市被燒毀,成千上萬的平民被屠殺。德方反駁這些說法,抱怨(比利時)神父開槍殺人或者武裝的平民發動襲擊。整個一戰都打上了這種暴行宣傳的烙印。

約翰·霍恩和艾倫·克雷默合寫的《1914年德國的戰爭暴行》一書成功地仔細區分了事實和誇張。通過對8個國家的檔案進行調查,他們確定了1914年在比利時到底發生了哪些戰爭暴行以及哪些消息是誇張說法。在這本出版10年後仍可買到的磚頭那麼厚的書裡,作者們的研究表明,宣傳如何變得獨立並很早就把哪怕最小的和解機會也破壞殆盡。

相關焦點

  • 適用於初學者和高級程式設計師的10本最佳SQL書籍
    作者 | 大唐小志學習SQL的最佳方法是通過練習,還有什麼比讀書和一起工作更好的練習方法!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選擇了十大SQL書籍來幫助您從零開始學習SQL的原因。 我們為初學者,中級和高級SQL用戶提供了很多書籍,以及專門滿足數據科學要求的書籍。
  • 中國像一戰前德國?德專家:東亞應避免意外開戰
    中國像一戰前德國?隨著世界進入2014年,這樣的擔心不時出現在世界多國媒體上。與之作比較的是整整100年前的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年份。對於這場人類第一次世界性大戰的100周年,許多國家都早已決定要舉行大規模紀念活動,但即使站在百年之後的時間節點回眸,不同的人對一戰仍有不少爭論。其中最抓人眼球的就是導致一戰爆發的各種原因似乎與當前東亞局勢有幾分相似。
  • 2014年度十本最佳TMT圖書
    由騰訊網和啖書局聯合主辦的「2014年最佳TMT圖書評選」今日落幕。
  • 2019年最佳商業書籍書單:《Bad Blood》位列榜首
    本文結合暢銷書單和讀者評分這兩大客觀元素,綜合整理了2019年關於商業領域的二十本最佳書籍(並對排名在前十的商業書籍進行了進一步的介紹)。本文選自Medium,作者 David Burgess,文章標題「The Top 20 Business Books of 2019」。
  • 2020年的9本最佳領導力書籍,強烈推薦!
    因為對於企業的管理模式,我們一直推薦中式的文化,西式的管理,所以我們向不同企業管理者推薦了下面9本書籍。我們致力於研究,測試和推薦最佳產品。希望對企業主有所幫助,讓企業健康發展。亞歷山大大帝曾經說過,他不怕一群綿羊帶領的獅子大軍。他害怕一群獅子領導的綿羊大軍。那麼,您如何獲得獅子身份呢?
  • 機器學習最佳統計書籍推薦
    本文中,蟲蟲給你推薦一些關於數據統計的最佳入門書籍,讓你通過這些世界著名的教材幫你找到應用數據統計"北",從而打下一個很好的統計學基礎。雖然這些書都是非常好的教材,蟲蟲還是和之前很多編程學習文章提到原則一樣,不要貪求全而多,而是只選其中一本,認證真的閱讀搞清楚,先入門,然後在此基礎上橫向擴展。
  • 10本宇宙科普書籍推薦
    一《大眾天文學》(弗拉馬裡翁)推薦理由:一本迄今為止,內容最全、篇幅最大、插圖最多的一部天文學科普名著.自它問世以來,一直受到廣泛歡迎,被譯成十幾種文字,影響一代又一代的讀者,許多人因這本書愛上天文學,甚至因此從事天文研究工作
  • 5本心理學書籍,讓你更加了解意識
    導讀:5本心理學書籍,讓你更加了解意識。《心理學與生活》《認知心理學》《情緒心理學》《改變心理學的40個研究》《探索生命》。4、《改變心理學的40個研究》本書共包括心理學的十個領域,每個領域選取了四項研究。其中的每一項研究,作者是按相同的結構加以介紹的,具體有一個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題目、研究的原始出處、研究的背景、理論假設、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討論、結果的意義、批評、最近的應用和參考文獻。
  • 一戰的導火線發生在巴爾幹半島,德國為何首先進攻的卻是比利時?
    德國統一後,是如何將三個原本敵對的國家——英法俄逼成同盟的?在上文中我們了解到,由於德皇威廉二世的魯莽和外交上的稚嫩,導致德國在罷黜俾斯麥後迅速將俄國推向了法國和英國,最終英法俄三國結盟,聯手對抗德國和奧匈帝國。
  • 世界十大最佳科學雜誌 了解科學的最佳雜誌
    它是由科學界的技術專家撰寫的,這裡我們列出了世界上十大最佳科學雜誌,其中有些可能是你平時喜歡看的。10.國家地理《國家地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科學雜誌之一,也是世界十大熱門科學雜誌之一。這本美國雜誌是科學和歷史愛好者的必讀讀物,它還以各種領域的有趣文章為特色,如地理、考古學、野生動物、旅遊、遺產和世界文化。9.科學美國人《科學美國人》是現存最古老的科學雜誌,於1845年8月首次出版。
  • 誰為「一戰」買單——評克里斯多福•克拉克《夢遊者》
    ,而似乎是不受我們的控制,成了一個失控的世界」。一個世紀前的世界就如同一個「失控的世界」。在1914年以前,從來沒有人會想到一場戰爭居然在個把月內就席捲34個國家、波及全世界15億人。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世紀之交叩響了「死神」的問候。處在一個同樣紛繁複雜、隨時可能「失控的世界」,作為後代的我們,最想知道無外乎「一戰」爆發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這場愈演愈烈的世紀之戰?究竟我們該如何避免如此可怕的「血腥夢魘」?
  • 日德戰爭:一戰唯一亞洲戰場,明明德國慘敗,中國卻成最大輸家
    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11月1日,山東曹州府巨野縣張家莊,十多個村民手執利器闖進當地教堂,殺死了兩個德國神父。這是山東民眾對德國人在當地任意欺壓百姓的反抗,也是被載入史冊的「巨野教案」。德國人迅速以此為藉口佔領了山東膠州灣,滿清政府對此的處理方法是籤下《膠澳租界條約》,直接讓山東就成了德國人的勢力範圍。
  • 了解日本書單:十本深刻又好讀的書(上)
    粗略地算,我個人這些年讀過日本的書不下數百本,陸續在我的公號《徐瑾經濟人》都有推薦提到,有的比較枯燥,有的不太好買。借著《讀品》季風講座的機會,我在其中選取十本可讀而且好讀與大家共享,其實順帶推薦加起來不止十本,大家可以按圖索驥,以經濟為主,附帶政治文學,基本網絡都可以找到。
  • 一戰封神!奧斯卡首部非英語最佳影片《寄生蟲》
    在這個疫情籠罩、全民宅家的初春,難得有了新鮮話題,而《寄生蟲》在奧斯卡一戰封神的消息堪比一顆重磅炸彈。今年無疑是奧斯卡大年,九部提名最佳影片都足斤足兩,帝後之爭堪稱神仙打架。Metoo之風漸漸淡去,種族等政治正確題材也暫時不見蹤影,獲獎的基本都是類型與藝術均有造詣、有口皆碑的作品。
  • 人生必看的十本書推薦:1000+優質書籍背書的精選
    粗粗盤點了一下這些年看的書,已經超過1000本了,給大家推薦10本我覺得最值得一看的書吧,我把我看的版本放在配圖中,至少在我看來翻譯質量是不錯的。法國文豪雨果曾說:「書籍便是這種改造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性的養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料。
  • 《三體》獲德國庫德•拉西茨獎「最佳翻譯小說」提名
    據最新消息,我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三體》三部曲第一部《三體》德文版喜獲2017年德國庫德·拉西茨獎(KurdLaßwitz Preis)「最佳翻譯小說」提名。庫德·拉西茨獎是以「德國科幻小說之父」庫德·拉西茨(Kurd Laßwitz)命名的歐洲主要科幻文學獎項之一。
  • 有網友問:德國發動一戰的主因是與英、法等國在海外搶殖民地嗎?
    有網友問:德國發動一戰的主因是與英、法等國在海外搶殖民地嗎?是的。別說一戰,二戰都是如此。在當時的歐洲國家,殖民意識根深蒂固,普遍認為要想實現工業化,並走上強大,必須依靠殖民地提供工業生產所需的資源和工業製成品傾銷的市場。
  • 股票書籍排行榜 7本最值得看的股票經典書籍
    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股票書籍排行榜。花上三個小時看完一本股票書籍,頂得上買中一隻好股票。書籍是人類進步的源泉,下面7本最值得看的股票經典書籍,推薦給大家!股票書籍排行榜把這個排在第一位的原因就是,你既然打算參與一個市場的話,那麼第一步要做的是去了解這個市場的歷史。在這個市場發展的歷史中尋找你參與這個市場的邏輯與意義。
  • 「必有一戰,切莫削弱我右翼!」此人若晚死三年,德國必統一歐洲
    1913年1月3日,德國前參謀總長施裡芬伯爵在其柏林的家中逝世,臨死之前,伯爵念念不忘打敗法國的戰略,用最後的力氣無比擔憂地說出了「必有一戰,切莫削弱我的右翼」,一年之後,如伯爵所料,德國向法國開戰,第一次世界打響。
  • 德國為什麼發動二戰?一戰後割地賠款殖民地全部喪失,英法太絕
    此戰席捲33個國家15億人口,佔當時世界人口的75%,交戰雙方死傷近3000萬人,耗費2700多億美金,可謂損失慘重。 1919年,《凡爾賽條約》籤訂,對德國來說,本土肢解、海外殖民地喪失、軍隊縮編、支付巨額賠款等一件件心中惱怒但無可奈何之事接踵而至,一顆復仇之種已經被深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