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地圖大戰:谷歌暫時領先 創業公司崛起

2021-01-09 TechWeb

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6月8日,福特曾在密西根總部附近測試無人駕駛汽車,測試時團隊發現汽車有一些奇怪之處。

福特無人駕駛汽車高級技術主管吉姆·麥克布萊德(Jim McBride)解釋說,在車道內的同一個位置點,每一輛汽車都稍稍偏離,因為它們會避開坑洞。

汽車沒有問題,地圖才是問題的根源。

團隊剛剛為測試路線升級了3D地圖,它可以幫助自動駕駛汽車導航。小故障導致地圖上一個像素的數據值出現錯誤,它告訴汽車路面上有一個點高出10英寸。

麥克布萊德說:「在人眼看來新地圖是完美的。」但在無人駕駛汽車的眼中並非如此。麥克布萊德說:「一個像素出現了錯誤。」光是這樣就會讓汽車出問題。

地圖很重要,消費者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從小小的錯誤可以看出,地圖在新領域展示了它的重要性。

高清地圖來臨

在過去10年裡,當我們步行或者開車時,數字地圖為我們指引基本方向。不過科技與汽車公司卻投入巨資開發新一代地圖,並且用在無人駕駛汽車上。

這些地圖往往自稱為「高清地圖」,它遠遠超出了逐嚮導航(turn-by-turn directions)的範疇。一些企業不斷升級地圖數據,增加車道標誌線、路標、交通信號、洞坑信息,甚至包括路緣的高度,精準度達到釐米等級。

有了這樣的地圖,汽車就可以進入一個更精準的世界,車上的傳感器也會更強大。

麥克布萊德舉了一個例子,當車道標誌線被大雪遮擋,或者卡車阻擋了汽車的視野,看不到交通信號,此時地圖可以引導汽車行駛。地圖還可以將汽車傳感器解放出來,讓它們集中精力偵測對象,這些對象物沒有包含在地圖中,比如行人。

福特自動駕駛汽車使用3D地圖檢測積雪道路

在公路自動駕駛汽車中,地圖可能沒有視頻那麼引人注目,也沒有雷射雷達傳感那麼搶眼,Uber與谷歌對峙公堂就是因為雷射雷達傳感器。不過地圖仍然是謎題的關鍵部分。

地圖公司有了新機會

有了更好的地圖,未來幾年部署無人駕駛汽車才會更安全,它還有可能創造一個龐大的新產業。

Here是一家地圖企業,提供高清地圖,曾經是諾基亞的分公司。Here前高級副總裁約翰·斯特夫斯基(John Ristevski)說:「如果你有一輛自動駕駛汽車,地圖就是必備的,不是可選功能。它會成為汽車的核心組成部分,會創造持續的營收流。」

TomTom等企業銷售傳統導航系統,高清地圖與導航系統不同,針對某些特定地區,高清地圖每天都要更新。例如,與長長的、不間斷的高速公路相比,穿過建築區的繁忙城市街道和行人區更新數據的頻率更高。

斯特夫斯基認為,未來有可能會出現付費訂閱模式,為地圖企業帶來巨額營收,可能達數十億美元。

競爭

許多企業都在開發下一代地圖,競爭越來越激烈。谷歌、Uber、福特及其它企業都在研發,想用無人駕駛汽車的傳感器收集高清地圖數據。

Waymo是谷歌無人駕駛子公司,公司的員工解析收集的數據,確認一些目標物,比如車道和消防栓。公司介紹稱,汽車發現變化時自動將報告發給地圖團隊。

不過採用這種方法開發很困難,即使是技術強大的企業也深感不易。

布萊恩·麥克蘭登(Brian McClendon)是Uber前地圖部門高級副總裁,他曾在谷歌地圖部門工作過。麥克蘭登認為:「如果說谷歌創建常規地圖是一件難事,那麼製作自動駕駛地圖難很多很多。涉及的數據太龐大了,精準度也要高很多。」

許多汽車製造商(比如通用汽車、大眾)都向第三方服務尋求幫助,獲得路面地圖。

Mobileye最近被英特爾150億美元收購,它與大眾、寶馬、日產籤署協議,在地圖產品方面達成合作。Mobileye首席溝通官丹·格雷夫茲(Dan Galves)表示,合作的總目標是從汽車製造商手中獲得儘可能多的地圖數據,整合在一起。

創業公司與谷歌

在谷歌和蘋果地圖團隊工作過的吳夏青(James Wu)表示:「你可以花錢招人(假設你能找到合適的人)自己做,但是要用好多年,這樣太慢了。」

吳夏青創辦了DeepMap,上個月公司成功融資3200萬美元,公司的目標是向企業提供「全棧式地圖服務」(full-stack mapping service)。還有一些地圖公司也與汽車製造商合作,比如Civil Maps(幕後支持者是福特)和Mapbox。

另一家創業公司Carmera也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本周它融資640萬美元,該公司通過眾包形式收集實時地圖數據。Carmera還可以提供與建築、封閉道路有關的行人分析、實時事件信息。

DeepMap的自動駕駛地圖示例

谷歌是領先者,公司財大氣粗,很久以前就在向自動駕駛汽車投資,它還擁有一些地圖產品,比如街景(Street View)和谷歌地球(Google Earth)。

谷歌地圖聯合創作者拉斯姆森(Lars Rasmussen)回憶說,當年穀歌聯合創始人曾告訴團隊,他們必須在地圖上投入幾十億美元,這筆投資很值得。拉斯姆森說:「為什麼地圖讓拉裡(谷歌創始人拉裡·佩奇)興奮?我認為當中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拉裡想開發無人駕駛汽車。」2010年拉斯姆森離開谷歌去了Facebook。

成本高昂的地圖真的有必要嗎?

在第一輪線上地圖大戰中,谷歌可能是勝利者,不過高清地圖剛剛才發展起來。誰贏誰輸還沒有定論。

如果你相信無人駕駛最終會出現在任何地方,那麼每一座城市、每一條街道都要繪製地圖,細節必須精準。看看Uber無人駕駛汽車團隊,它只繪製了一座城市的地圖,那就是多倫多。

CivilMaps創始人兼CEO斯拉萬·普塔岡塔(Sravan Puttagunta)認為:「這是一片綠地,沒有一家企業佔據大多數的市場份額,即使有企業在幾個城市繪製了地圖,為了得到這些地圖也花了幾十億美元。」

競爭越來越激烈,產業開始思考一個問題:這些地圖成本高昂,在公路上真的實用嗎?一些人認為,汽車最終會變得足夠智能,植入深度學習技術,不需要依賴大量的地圖。

Kelley Blue Book執行分析師麗貝卡·林德蘭(Rebecca Lindland)認為,就短期而言我們能看清什麼是重要的,但長期就看不清了,所謂長期甚至可能連10年都不到。這是一個謎題,林德蘭說,也許當複雜的地圖走向市場時,汽車企業已經不再需要了。

麥克布萊德指出,開發算法,讓汽車不需要高質量地圖,福特正在探討這種可能性,不過他對完全拋棄地圖的看法表示懷疑。麥克布萊德說:「當你第一次開車去某個地方,數據還是要保存下來的,然後第二次、第三次、第十次使用,讓它變得更好。」(雲外)

相關焦點

  • 日本地圖開發商收購通用附屬地圖公司 意在挑戰谷歌
    日本動態地圖開發商Dynamic Map Platform計劃斥資1.811億美元收購美國通用汽車附屬公司美國在線地圖初創公司Ushr,打造最強無人駕駛技術道路資料庫,增強其在無人駕駛車領域的地位。 《日經新聞》在報導中指出,Dynamic Map Platform此舉旨在挑戰谷歌和中國對手,鞏固其在該領域的地位,雙方的併購最快有望在周三對外宣布。
  • 外媒:無人駕駛汽車的難題——高精3D地圖
    英國金融時報網3月13日報導稱,高精3D地圖對無人駕駛汽車至關重要,不僅提供位置信息,還承擔安全功能,但目前該行業呈碎片化,面臨數據收集和缺乏標準的問題。文章主要內容如下:當一輛自動駕駛汽車端詳這個世界時,它會看到很多東西。
  • 北京無人駕駛百度測試禁止_百度無人駕駛 北京 - CSDN
    作為2016年9月公布的匹茲堡測試計劃的一部分,Uber推出了利用其無人駕駛技術改裝的福特Fusion汽車,為了保證安全,每輛Uber無人駕駛專車上配備兩名Uber工程師,一人坐在駕駛座上,隨時準備在緊急情況下控制車輛,另外一人監控汽車的動態。Uber收購了自動駕駛卡車創業公司Otto。Otto的自動駕駛卡車10月份行駛120英裡(約合193公裡),運送了5萬罐啤酒。
  • 谷歌的搜尋引擎沒回來,無人駕駛卻來了!背後隱藏著怎樣的野心?
    近日,無人駕駛技術落戶上海的消息在多個網站傳出。一家名為慧摩商務諮詢(上海)有限公司落戶上海, 是由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的無人駕駛公司WAYMO LLC 100%持股。這也就意味著,谷歌無人駕駛公司Waymo推出的無人駕駛項目極有可能會將上海作為首個無人駕駛服務示範城市。同時,無人車項目落戶上海,也意味著谷歌將會與滴滴公司爭奪中國的出行市場份額。從特斯拉、Waymo先後落戶上海的事實可以看出,中國的出行市場潛力巨大。
  • 全球定位公司年度對標測評:Here領先谷歌
    Strategy Analytics年度對標測評的全球定位公司包括:谷歌,HERE,Mapbox和TomTom; HERE展示了在大多數屬性上的領導權和強大的能力,緊隨其後的是谷歌,TomTom和Mapbox。定位行業的前景仍然光明。
  • TED演講:來自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
    籤署法案前,布朗特意乘坐無人駕駛汽車來到加州芒廷維尤市的谷歌公司總部參加籤約儀式。司機座位坐著一名工程師,但汽車完全自動行駛。       「我們正見證科幻小說在未來成為現實——無人駕駛汽車,」布朗說,「進入一輛可以自己行駛的汽車,任何人都會有點激動,但他們會慢慢適應。」         谷歌公司2010年開始研究無人駕駛技術。
  • ...賭城發布一年內可量產無人駕駛汽車,首提無人駕駛四象限概念|獨家
    不僅如此,無人駕駛領域的投資布局在近兩年同樣勢頭強勁。不僅有通用、沃爾沃等汽車公司與Lyft、Uber這樣的打車軟體公司進行的戰略投資合作,不同巨頭之間的資本和技術聯姻,並且還有第三方投資機構對無人駕駛傳感設備、高精地圖、算法、智慧交通等領域技術公司的蜂擁而上。 如果這些還不足以讓我們感受到無人駕駛領域的熱度,讓我們再來看看其他數據。
  • 永恆之藍病毒的警示 無人駕駛汽車會霸佔公路嗎
    最近幾年,不僅有谷歌、UBER、英特爾、蘋果等科技領域大牛紛紛迷戀上無人駕駛科技,也有特斯拉、寶馬、豐田、博世等汽車廠商也紛紛跟上潮流,同時國內像長安、百度、樂視等知名企業正在不斷努力追趕。  5月10日,在2017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之矽谷高科技創新創業高峰會上,中美業內專家就無人駕駛技術達成一個共識:2030年必將成為無人駕駛應用的一個關鍵時間節點。
  • 無人駕駛不止是搞科研,中美技術到底差多遠?
    比賽被設定成讓無人駕駛汽車可以使用於城市駕駛環境中。賽道全長96公裡,限時為6個小時。並且不同的隊伍之間會有路線交叉的過程。而如果大家去搜索美國Velodyne公司的歷史的話,就會發現它的前期主要產品為音響產品。就是因為Velodyne公司參與了前兩屆的DARPA陸地挑戰賽,才開始了雷射掃描儀產品的開發,並成為業界360度高性能雷射掃描儀的領先者。
  • 德三大汽車公司籌劃搶佔自動駕駛市場
    科技日報柏林8月4日電 (記者顧鋼)奧迪、寶馬和奔馳三大汽車公司近日宣布將兼併諾基亞公司的HERE地圖業務。三家公司聯合出資28億歐元,搶佔未來全球汽車自動駕駛市場。HERE地圖為芬蘭諾基亞公司的地圖業務,不僅為諾基亞手機提供服務,還能運行在其他作業系統,包括iOS、Android和Firefox OS等。
  • 哪些公司在製造無人駕駛的「眼睛」?
    你有朝一日看見無人駕駛汽車在路上奔馳,那麼只能說明一個問題:無人駕駛汽車終於擁有了「靈敏的眼睛」。而這雙「眼睛」不是別的,正是雷射雷達。
  • Nokia讓Google睡不踏實的項目:無人汽車地圖導航 | 獵雲網
    在智慧型手機設備領域幾乎被谷歌Android完敗的Nokia,在出售了自己的手機製造部門之後,未來還能有什麼項目讓谷歌不可小覷呢? Here地圖部門正在開發一款內部代號為「HD Map」導航地圖。其最大特點是,採用雷射雷達定位技術,為無人駕駛汽車等產品提供更精準、全方位3D定位導航服務。
  • OpenStreetMap的崛起:挑戰谷歌地圖帝國
    開源地圖項目OpenStreetMap近年越來越受矚目,包括蘋果、Foursquare在內的多家知名公司相繼棄用谷歌地圖,轉而擁抱該平臺。國外媒體近日撰文詳述了OpenStreetMap的崛起,根據對該項目的創始人的採訪講述了OpenStreetMap的起源、現狀與未來。
  • 2017年人工智慧十大熱點事件,谷歌設立AI中國中心
    人工智慧之所以能席捲全球,在知名自媒體楊劍勇看來,是谷歌於2016年那一場人機大戰成為第一推動力,致使人工智慧來勢洶洶,如今,人工智慧也成為2017年十大流行語之一,作為科技界最熱門的領域,在過去一年中,有哪些重大事件?
  • 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安全行駛裡程達48萬公裡
    來自新浪科技的報導,谷歌周二宣布,該公司的十餘輛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在電腦控制下安全行駛了30萬英裡(約合48萬公裡)。儘管這一消息十分令人振奮,但谷歌還是表示,「前路依然漫漫」。例如,這些無人駕駛汽車還需要學習如何應對積雪路面,如何理解臨時修路信號,以及其他可能導致系統混亂的情況。
  • 24頁PPT詳解谷歌Waymo無人駕駛系統「附下載」
    PPT簡介:谷歌Waymo:多傳感器融合路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谷歌Waymo:無人駕駛技術之硬體感知系統>谷歌Waymo:無人駕駛技術之軟體決策系統谷歌Waymo:無人駕駛技術之安全系統谷歌Waymo:無人駕駛測試車輛谷歌Waymo:無人駕駛合作夥伴谷歌Waymo:四大商業模式
  • 谷歌無人駕駛汽車上路測試 時速25英裡
    北京時間6月26日消息,據路透社報導,谷歌已經開始在加州山景城的公路上對新款無人駕駛汽車原型產品展開測試。谷歌無人駕駛汽車上路測試 時速25英裡(圖片來自ABC News)    這些原型車的最高時速為25英裡,並未設計方向盤和剎車踏板,但是在公共道路行駛的初始時期,汽車仍將通過裝載可拆卸的方向盤和踏板來配備這些功能
  • 關於無人駕駛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作為 2016 年 9 月公布的匹茲堡測試計劃的一部分,Uber 推出了利用其無人駕駛技術改裝的福特 Fusion 汽車,為了保證安全,每輛 Uber 無人駕駛專車上配備兩名 Uber 工程師,一人坐在駕駛座上,隨時準備在緊急情況下控制車輛,另外一人監控汽車的動態。 Uber 收購了自動駕駛卡車創業公司 Otto。
  • 谷歌10大瘋狂項目:從無人駕駛汽車到太空天梯
    編者按:在很多人眼裡,谷歌還是以搜索為本行。但根據媒體的披露,這家公司卻在秘密的開始著許多「狂野之夢」,其中就包括無人駕駛汽車、家庭自動化、太空電梯甚至「預測」未來等項目。或許,在未來這類在我們現在看來不可以思議事情將由這家公司幫我們實現。
  • 張首晟:無人駕駛是AI最好的應用領域
    雷帝網 雷建平 朱旭冬 4月1日報導  斯坦福教授、人工智慧領域專家張首晟今日在IT領袖峰會上接受鳳凰科技記者和特約嘉賓雷建平採訪時表示,無人駕駛是人工智慧當前最好應用場景之一。  張首晟表示,由於算法不斷的改進,無人駕駛將會出現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國有時會為某項技術制定特殊政策。  「如果中國搞一些無人駕駛特區,對中國在世界上無人駕駛領域競爭力會提高。」  張首晟認為,人工智慧領域,在算法層面,美國現在處於領先,但中國網民多,以後會產生更多數據,而且就算在算法層面,中國數學基礎教育非常好,也有很多這方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