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覺得一個失明的人還能畫畫嗎?金毛犬鼓勵盲人畫家重拾信心

2021-01-13 哇偶寵物

器官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眼睛、鼻子還是耳朵,它們都是缺一不可的。對於一位畫家來說,他的眼睛和手都是至關重要的,沒了這兩種器官你們覺得他還能繼續成為一名畫家嗎?

有這麼一位畫家他非常熱愛自己的事業,每天都沉迷其中,對於妻子也總是很平淡,而他的妻子覺得他愛的是他自己的事業,而不是自己這個人,所以8年來他們的感情並不是很好。最後妻子決定和他離婚,從此陪伴著這個畫家的就只剩下金毛犬了。

畫家依舊每天鑽研在自己的畫中,但是狗狗依舊會靜靜地陪伴著他。有一天他外出活動,忽然他覺得眼睛像進了風沙一般,很痛,痛到讓他睜不開眼睛。最後醫院只能遺憾地告訴他,他的眼睛失明了,醫生也沒辦法救治,今後他只能生活在黑暗中了。此時的畫家非常的無助,他睜大了自己的雙眼,但是他看到的都是一片漆黑。以前那色彩斑斕的世界已經永遠地離開了他的視線。

當我們一個正常人失去光明之後,我們也難以接受,更何況是一位畫家,眼睛是他的一個很重要的器官,沒了眼睛,他們就無法繪畫出美麗的作品。畫家從此每天都呆呆地坐在家中,他感受到了黑暗中的孤獨。他回想起自己的過往非常的心痛,他覺得自己失去了所有,現在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個人,旁邊的狗狗似乎感受到了他那股失落的心情。對著他叫了叫,他還是無動於衷,狗狗把項圈拿到他手上時。他摸了下,氣憤的丟了出去,不想搭理狗狗。狗狗看了看被丟出去的項圈,也沒有了動作,只是靜靜地看著他,默默陪伴在他身邊也不再吠叫。

狗狗跑到書房把畫筆拿給他,試圖鼓勵他再次振作起來,而他撫摸到畫筆時若有所思的杵在那裡好一會。他走向了畫架,試圖去畫畫,可是他看不見,跌跌撞撞的,把東西都弄翻了,他也隨之摔倒在地上,他無處發洩那種憤怒,只能握緊拳頭使勁的砸地面,傷心的落淚。

一天他又牽著狗狗來到了熟悉的海邊,吹著海風,聽著海浪聲。他在那裡站了一天,狗狗也陪著他一整天。他似乎又想通了,臉上露出了一個微笑,帶著狗狗回家去。他再次拿起了畫筆,用手拿起顏料捏一捏,又放在自己的鼻子前聞一聞。它開始憑藉著自己以往的經驗加上氣味和觸摸感,想要記住這些色彩。但是他不知道自己還能畫出什麼東西。忽然他想到了一直陪伴在自己身邊的狗狗,正是它不離不棄地跟隨著自己,鼓勵著自己,才讓自己的信心重新振作起來。

現在觸感對他來說無疑是一種最有效的感官了,他先撫摸著狗狗的外形,然後用膠水來幫助自己確定畫紙的尺寸以及狗狗的體型定位。對於這種陌生的操作方式,雖然很不方便,但是他的內心一直堅定地告訴自己一定要克服。經過了

1個月的努力,他完成了這幅作品。而當他把這幅畫展現在眾人眼前的時候,參觀的人無一不為他喝彩。

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刻自己會遇到什麼事情,但是不論是高興地事情,還是不幸的事情,我們都不能對生活失去信心,活著才是最重要的。人也許會在一個人困難時候拋棄他,但是狗狗它真的不會,你養了它,它的世界裡一輩子也就只有你。我們不要做那拋棄動物的人,請好好地對待它們,它們比我們人類善良的多,忠誠的多。有些不喜歡狗狗的人,可能會說愛狗的人在誇大狗狗的優點,其實並不是,而是因為那些人沒有養過狗,他們體會不到那種感情。你會永遠善待自己養的狗狗嗎?還是會一個不高興就把它拋棄了?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 哇偶寵物 獨家原創,歡迎評論/轉發/分享/點讚,感恩的心~

相關焦點

  • 微軟小冰學會畫畫了,堪稱復活近代畫家,還能命題作畫
    儘管日程排的很滿,實習的單位還不在同一座城市,甚至有時還要去日本出差,夏同學也絲毫不覺得分身乏術,總能雲淡風輕的應對一切。因為,這位夏語冰同學壓根就不是人,她的真實身份其實是:微軟小冰。是的,別看小冰只是一個18歲的萌妹子,但她早已習慣了行走江湖,為了避免AI的身份被人類發現,她每到一個地方,就換一個名字。畫家「夏語冰」繪畫是小冰最近學會的技能,她學習了過去400年間236位人類畫家的作品,因此,她有些畫和許多過去的大畫家神似。
  • 一個盲人眼中的鏡頭生活
    攝影師皮特·埃克特(Pete Eckert)開始失明時,他決定將自己的失落情緒引入藝術中。當時,埃克特(Eckert)在會花整天的時間準備石墨繪圖和木刻畫,然後要求妻子向他描述結果。但是用他自己的話說,這個過程是「使我的妻子發瘋」。因此,為了尋找更及時的媒介,他將手轉向攝影。
  • 盲人的夢裡會「看見」什麼?
    同樣有意思的還有色盲悖論:假設有一種奇怪的色盲症,別人眼中的紅色在患者看來是綠色的,但是別人將其稱呼為紅色,患者自然也將眼中的綠色稱呼為「紅色」。那麼患者該如何自己自己患病了?以及你如何證明自己沒有患病?情形類似,在盲人(尤其是先天性失明)喪失了視覺反饋的腦內,他們的夢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 盲人到底是怎麼開車的?
    如果你什麼也看不見,還會對汽車充滿熱情嗎?沒有人想過這個問題。但關於駕駛最棒的部分並不一定要用眼睛去看。引擎的轟鳴,輪胎的尖叫,以及汽油的飄香……失明當然不能阻止一個人內心對賽車的熱愛。這張悽美的照片正是盲人對這種感受的一個縮影。不知道為什麼,盲人可以成為一流的鋼琴演奏家,但卻在大多數情況下被禁止開車。
  • 女孩得怪病,認為自己天生是盲人,於是醫生弄瞎了她的眼睛……
    她叫Jewel,是一個盲人 然而,和大部分盲人不同的是,她的失明源於一個心結..... 她開始戴上厚厚的黑墨鏡,開始學習使用盲文和導盲杖,假裝自己是一個盲人 越長大,她對失明的痴迷就越深
  • 【化繭成蝶】如何重拾學英語的信心
    其實,英語是一門語言,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的,不要指望有什麼捷徑可以一步登天。低級別的學生是最容易進步的,也是最容易看不到進步的。因為他們會習慣性的和高級別學生以及老師去比較,覺得自己學了這麼久還是不可以順利的開口說。
  • 讓盲人學會聽電腦 我省300失明人士將獲專項救助
    齊魯晚報5月9日訊(記者 尹明亮)打開專用軟體,顯示在 電腦網路上的各種文字便化作語言讀了出來。9日上午,在山東 省殘聯,從泰安趕來的盲人鄒思寶開始學著使用一個叫做盲用雲 視窗系統的電腦系統。今年,我省將有300餘名失明人士像鄒思 寶一樣接受援助,學會「聽」電腦。這一援助項目叫做「山東省中途失明人士社區康復重建就業」項目,由省財政專項彩票公益金每年在預算內安排300萬元,向300名盲人提供盲用雲視窗系統並提供培訓,幫助殘疾人實現信息獲取無障礙,為他們重返工作崗位創造條件。
  • 戴軍:盲人嶽父的「手杖」 失明媳婦的「眼」
    43歲那年,一場無情的病魔,讓他成了一個盲人。女婿戴軍,今年52歲,是家中的頂梁柱。戴軍的妻子劉志榮,和丈夫同歲,42歲時因病導致雙眼失明。    1986年,經人介紹,南莊村青年農民戴軍與西榆林村女青年劉志榮相識。劉志榮是家裡的長女,勤勞善良,在地裡能鋤會耬,回到家裡,照顧盲人父親的衣食起居,是村裡出了名的孝女。
  • 一個與世隔絕的原始部落,為何大部分族人都是盲人?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出國也有一句話流傳了下來「一出國,就愛國」。當你在國外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才知道自己的國家是多麼的好。比如你在網上搜索墨西哥,可能第一個跳出來的就是前往不要去墨西哥旅遊,因為在墨西哥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如果你出門沒遇到搶劫,那你的運氣一定太不好,是不是覺得這話說得很彆扭可事實就是這樣,墨西哥的治安太爛了。
  • 眼瞎心不瞎 盤點與盲人相處勿存五種心理
    當你面對失明人士,與他們相處時,他們雖然並不能看到你的表情,但是,他們的心絕對能感受的到你們的感受,因此,當我們與盲人相處的時候,切忌不要存在以下五種心理。其實對視力殘疾人的憐憫之心是理解、關心、幫助他們的基礎,但僅有憐憫是不夠的,視力殘疾人也是與普通人一樣平等的人,他們渴望得到尊重、理解、關心和幫助。國外由於盲人教育尤其是盲人早期教育發達,盲人的能力和社會地位與普通人相當。
  • 盲人的世界是怎樣的?只有黑色還是連黑色都不存在?盲人會做夢嗎
    「藍色讓人感覺放鬆。」 盲人阿華滿臉洋溢著喜悅的神情,向旁人訴說著「什麼是顏色」。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世界上約有4千萬人失明,另有2.5億人患有某種形式的視力障礙。  對於一個有視力的人來說,有時候很想知道——盲人是怎麼分辨白天和黑夜的?盲人的世界只有黑色嗎?
  • 失明10年,坐地鐵引100萬網友圍觀:這真的是個盲人?
    對於盲人而言,色彩斑斕的世界僅僅存在於想像之中,他們所面對的,只有一片模糊或是漆黑。因為看不見,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承受著恐懼、苦惱和絕望,失去社交、事業,甚至是生活,成為明明存在,卻已經消失的人。 但也有一些盲人,即使身處黑暗,卻依然保持著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活出了自在燦爛的人生。
  • 她從76歲開始畫畫,成為風靡全球的畫家,她說:時光很長,慢慢走
    她是美國家喻戶曉的老奶奶,風靡全球的風俗畫畫家。76歲開始畫畫,80歲在紐約舉辦個展,90歲作品暢銷歐美,100歲她啟蒙了後來成為世界一流文學大師的日本青年渡邊淳一。她就是摩西奶奶。我人生的大部分記憶都是關於紐約州格林尼治村的一個平凡農場。
  • 盲人創作小說獲獎一個盲人的天地有多大呢?圖
    【盲人創作小說獲獎 一個盲人的天地有多大呢?(圖)】夢想這個詞,很多人談到都會雙眼放光滿眼憧憬。既然有夢想,那就付諸實踐!盲人陳光炅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只要有夢想,盲人也能寫小說,也能得獎!他的名字叫陳光炅,12年前的一場疾病,讓他的人生從此墜入了黑暗的深淵。一個盲人的天地有多大呢?
  • 失明人士的盲人節願望:走在盲道上再也不撞車
    失明人士的盲人節願望:走在盲道上再也不撞車   在路過小商品大世界的時候,老邢的腹部撞在了一輛停在盲道上的電動車上,老邢皺了一下眉頭,旁邊推車的人又擠了老邢夫婦一下,老邢往後一個趔趄,差點摔倒。老邢說:「我最大的願望是,走在盲道上再也不撞車。」  明日是國際盲人節,記者走訪瀋陽市東順城街、北順城路、三好街、崇山東路等路段,發現盲道被佔現象隨處可見。
  • 10件盲人能看到的事,你知道是什麼嗎?
    「 失明 」是相對的,因為是由政府而不是醫生來決定誰才有資格被稱為「盲人」。在大多數情況下,術語「盲人」並不意味著個人根本看不見。「完全失明」是指根本看不到任何東西的人。術語「法律失明」用於視力不佳的人。他們可以看到,但視野很差。有青光眼,白內障和糖尿病等眼部和健康問題的人通常屬於此類。在本文中,我們將專注於一隻或兩隻眼睛完全失明的人。
  • 啊呀呀海洋王國|畫家能在海底進行繪畫嗎?
    中國網10月15日訊 打開畫夾,調好色彩,置身景色迷人的風景區,或者在環境優雅、格調獨特的畫室裡,揮筆作畫,把大自然的美景和自己的思想感情全部融進一副美妙的圖畫中,可能是喜愛畫畫的朋友們最高興做的事了。
  • 全球至少22億人視力受損或失明 中國是世界上盲人最多的國家
    全球至少22億人視力受損或失明。據世衛組織,眼部疾病非常普遍。那些活得足夠長的人一生中至少會有一種眼部疾病。全球至少有22億人存在視力障礙或失明,其中至少有10億人存在視力障礙,這種情況本可以預防或尚未得到治療。  世衛組織的報告發現,人口老齡化、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獲得眼科護理的機會有限,特別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是視力障礙患者人數增加的主要原因。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說:「眼病和視力損害很普遍,而且仍然經常得不到治療。」
  • 英盲人學習蝙蝠利用「人回聲定位術」「看」世界
    回聲定位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網站10日報導,盲人的聽力通常更加敏銳,有證據顯示,經過培 訓,他們能利用聽力解讀回聲、進而在腦中形成一系列詳細形象,包括物體距離、甚至大小和密度等。 支持這一理論的人把這稱為「人回聲定位術」。他們說,盲人藉助手杖能確定路上的障礙物,而回聲定位術能讓盲人「360度看到」周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