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人士的盲人節願望:走在盲道上再也不撞車

2021-01-13 搜狐網
失明人士的盲人節願望:走在盲道上再也不撞車

來源:

中國新聞網

2009年10月14日15:45

  67歲的邢吉恩夫婦相互攙扶著,走在瀋陽市東順城街上,邢吉恩手裡拿著一個盲杖,在人行道上不停地「尋」找路上的盲道,但是他一直沒能找到。

  在路過小商品大世界的時候,老邢的腹部撞在了一輛停在盲道上的電動車上,老邢皺了一下眉頭,旁邊推車的人又擠了老邢夫婦一下,老邢往後一個趔趄,差點摔倒。老邢說:「我最大的願望是,走在盲道上再也不撞車。」

  明日是國際盲人節,記者走訪瀋陽市東順城街、北順城路、三好街、崇山東路等路段,發現盲道被佔現象隨處可見。

  上午10時,記者在北順城路上的一家商場門口看到,許多嶄新的電動車和自行車一字排在商場門口的盲道上,在通往十字路口的路段上,兩輛汽車也停放在了盲道上。在東順城街上,記者碰到了邢吉恩夫婦,夫婦倆都是盲人,平時出來都是靠老邢手裡的盲杖,老邢夫婦當天是去小商品大世界買衛生紙的。

  在到小商品大世界不到500米的路上,老邢先後兩次撞到停在盲道上的自行車和汽車。在撞上電動車之後,老邢對記者說:「我們現在都很少出來,盲道太難走了,上面到處是車。我最大的願望就是,以後走在盲道上再也不撞車。」

  在崇山東路,盲道上也不時可以看到攤販的三輪車。在一個水果攤位前,記者對攤主說:「大嫂,你的車好像停在盲道上了。」她說:「啥是盲道?」

  記者告訴她攤位佔的黃色道路,就是專供盲人行走的盲道時,這位攤主說:「我還以為這些突出的線條道是為了讓道路好看些呢。」隨後她表示,以後會儘量注意。

  26歲的林妍是一位盲人,也是一家盲人按摩中心的負責人,談起盲道,林妍一臉的無奈。林妍說:「盲道上障礙太多,我寧願沿著馬路行走,這樣反而覺得安全些。」

  一位盲人按摩師說:「前幾年,盲道剛建起的時候,我經常走盲道,但走得提心弔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停在盲道上的各種車輛和在盲道上擺攤叫賣的商販,還有一些摩託車在人行道上順著盲道行駛,車太多,東西堆得太多。希望政府有關部門能制止盲道上的亂停亂放現象。」

  盲道的鋪設,體現了一座城市的文明度,也體現了社會對殘疾人的關懷和尊重,瀋陽市殘疾人聯合會援助中心的劉邵弘主任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瀋陽市區盲道已經基本普及了,希望大家都能愛護盲道,讓盲道給盲人提供實實在在的方便。(遼瀋晚報陳志強) (來源:東北新聞網)

上網從搜狗開始

今日熱點

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詳細]

汪成榮面臨的獎金被收回再分配難題,並不是一個單一事件。[詳細]

相關焦點

  • 國內視障人士數量世界第一,盲人出行受阻卻被罵慘?
    01讓他們離主流社會遠一些盲人是弱者嗎?是。在「我們」的社會裡。電影《推拿》。沙復明(秦昊 飾)是一家推拿中心的老闆,先天失明。就連他的名字都帶著一種美好的願望:恢復光明。他不認為自己是盲人,就該待在盲人世界裡。
  • 盲童學習走盲道困難重重,媽媽呼籲別佔用
    近日,天津一位媽媽上傳了一段教視障兒子走盲道的視頻。小男孩一個人在人行道上小心翼翼得走著,在盲道上摸索著練習。看到小男孩白嫩的雙手在盲道上小心翼翼得觸摸,許多網友心裡酸酸的。在這個視頻裡,小男孩剛走兩步,就被前面一輛紅色的小轎車擋住,若不是媽媽提醒,肯定會撞上受傷。
  • 中國有1730萬盲人,為什麼我們很少看到他們!
    失明人士共有824.8萬,全國此類存在視力障礙的人數量位列世界第一。而2016年,視障人數的數量已經迅速增長到了1731萬人,也就是說,每八十個人中,大約就有一名失明人士。一個如此龐大的群體,我們為什麼極少在生活中看見他們?
  • 盲人的世界是怎樣的?只有黑色還是連黑色都不存在?盲人會做夢嗎
    盲人阿華滿臉洋溢著喜悅的神情,向旁人訴說著「什麼是顏色」。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世界上約有4千萬人失明,另有2.5億人患有某種形式的視力障礙。  對於一個有視力的人來說,有時候很想知道——盲人是怎麼分辨白天和黑夜的?盲人的世界只有黑色嗎?還是黑色都不存在?
  • 全球至少22億人視力受損或失明 中國是世界上盲人最多的國家
    全球至少22億人視力受損或失明。據世衛組織,眼部疾病非常普遍。那些活得足夠長的人一生中至少會有一種眼部疾病。全球至少有22億人存在視力障礙或失明,其中至少有10億人存在視力障礙,這種情況本可以預防或尚未得到治療。  世衛組織的報告發現,人口老齡化、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獲得眼科護理的機會有限,特別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是視力障礙患者人數增加的主要原因。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說:「眼病和視力損害很普遍,而且仍然經常得不到治療。」
  • 讓盲人學會聽電腦 我省300失明人士將獲專項救助
    齊魯晚報5月9日訊(記者 尹明亮)打開專用軟體,顯示在 電腦網路上的各種文字便化作語言讀了出來。9日上午,在山東 省殘聯,從泰安趕來的盲人鄒思寶開始學著使用一個叫做盲用雲 視窗系統的電腦系統。今年,我省將有300餘名失明人士像鄒思 寶一樣接受援助,學會「聽」電腦。這一援助項目叫做「山東省中途失明人士社區康復重建就業」項目,由省財政專項彩票公益金每年在預算內安排300萬元,向300名盲人提供盲用雲視窗系統並提供培訓,幫助殘疾人實現信息獲取無障礙,為他們重返工作崗位創造條件。
  • 閉上眼眼就是盲人的世界?不對,盲人眼中的世界或許是這樣的
    他們然後把我的手放入冰冷的用其中對我說,遊泳時的感受是無所不在的清涼就是藍的,這種感覺讓我們非常輕鬆,這是一位盲人患者盲戀,洋溢著體育的笑容說出來的,向旁邊的人訴說著顏色的變化。根據社會組織統計,世界上大約5000多萬人失明,另外3億人患有某種形式的智力障礙,對於一個正常的人來說,很想知道毛寧是如何分辨白天和黑夜的,難道馬雲的世界裡是有黑白嗎?還是怎麼都不存在?
  • 失明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騰訊公益遊戲——《見》
    失明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睜開雙眼就能見到光亮的我們,是沒有辦法體會到的吧。  今天,筆者想為大家安利一款騰訊製作的公益遊戲——《見》。由於玩家是作為一個盲人男孩開始遊戲的,所以屏幕裡的景象始終是一片漆黑的,因此盲人男孩在出門之後會遇到種種困難。
  • 一二年級看圖寫話填空練習《警察扶盲人過馬路》和《愛護益鳥》
    參考答案:扶盲人過馬路(下班時間)到了,道路上車來車往,(熱鬧)極了。突然,車流中有個(雙目失明的/戴著墨鏡的男子)正(拄)著拐杖,慢慢摸索著(橫過)馬路,一輛輛摩託車汽車擦身而過!真是太(危險)了!說時遲,那時快,一名(年輕的)交警不顧自身安危飛奔到馬路中間,(擋住)盲人面前的車輛,(小心)地(指引/攙扶)他到達安全地帶後才(鬆開手),並再三叮囑,(儘量沿著盲道行走,如需橫過馬路,可以尋求周邊路人的幫助。)
  • 保障盲道暢通 體現城市良心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近日,記者在湛江市椹川大道北赤坎區文保市場對面看到,一家鏟車經銷商將一輛鏟車停在盲道上進行展示
  • 讓失明人士過上無障礙網絡生活
    據悉,該培訓班是由市殘疾人服務中心主辦、市盲人協會承辦的,主要針對中途失明者提供手機、電腦應用課程,來自我市13個鎮區的視力殘疾人、市盲協骨幹及助殘志願者30餘人接受了培訓。「這個培訓班真好。這幾天下課我都捨不得走。」
  • 中國有世界上最大的盲人群體,他們都去哪兒了?
    小益還清晰地記得前幾年參加活動時,嘗試著蒙眼走了兩小時,那真是一段漫長的時光。也正是因為有過這次體驗,我深深感受到盲人群體的不易,兩小時都如此困難,那他們是如何度過黑暗中那些日日夜夜呢,更何況還有著心理上的折磨。有一組觸目驚心的數據,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盲人群體,據統計,2018年我國視力殘疾患者人數達到1700多萬,相當於每80人中就有一個「黑暗中的行者」。
  • 盲道遇路口「斷了頭」 西安市政:已開始排查整治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張華)盲人出行很大程度上會依賴於無障礙設施,設置在人行道上的盲道,更是他們出行時的重要的設施,不過最近有觀眾向我們欄目反映說,他們發現市區有一些人行道上的盲道在遇到路口時,就變成了「大臺階」。而這樣缺少了無障礙坡度的盲道,給盲人的出行也帶了不小的隱患。
  • 無人駕駛技術當成盲人「拐杖」用?Strap來了,明年有望普及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全世界大約有22億人視力受損或者失明,2018年我國實力殘障人士就多達1700萬。而這個群體人數這麼龐大,我們在街上卻很少見到他們的身影,為什麼?因為對於盲人來說,出門太麻煩了,還得面對各種無奈的場景,比如紅綠燈沒有提示,沒有導盲犬,盲道變成「怒江七十二拐」,不準導盲犬待的餐廳,面對無形中可能受到的軟歧視,所以有30%的盲人基本上都是待在家裡,沒出過門一步。(數據來源於時代數據《視障者基本信息調查》)而出門的盲人要遇到什麼場景?在沒有人、沒有導盲犬陪同的情況下,盲人出門危險係數太高。
  • 盲人到底是怎麼開車的?
    我們不讓盲人開車在盲人最渴望實現的願望排名當中,開車一直名列前茅。很多視障人士在後天致盲以後,都會時常回憶起生命中曾經駕駛汽車的有趣經歷。而這時的他們比普通人更需要這種自我力量的表達和延伸。《Kika & Me》一書的作者阿米特·帕特爾博士於6年前失明。
  • 盲人可免費聽書了!「423聽書節」中國盲協與喜馬拉雅共建公益有聲...
    中國盲協與喜馬拉雅宣布,將攜手共建盲人公益有聲圖書館,匯聚社會愛心資源,為廣大盲人群體打造一個高質量、大容量、有溫度、有深度的免費有聲閱讀平臺,並開展相關的盲人閱讀推廣活動和盲人主播培訓及就業服務活動。  賈乃亮、薇婭、莫文蔚等明星,餘秋雨、李開復等文化名人,南方日報、南風窗、遼瀋晚報、外灘畫報、ELLE、財新視聽等上百家媒體機構均參與此次公益有聲圖書館的共建。
  • 山東開設失明人士培訓班 助其重樹生活信心
    新華社濟南5月10日專電(記者蕭海川)「山東省中途失明人士社區康復重建就業」項目近日在濟南正式啟動。山東省財政專項彩票公益金每年將安排300萬元,支持300名中途失明人士參加相關培訓,強化他們重返社會的自信心。在啟動儀式上,首批38名中途失明人士現場學習體驗了盲人專用軟體,並接受心理疏導培訓。據介紹,包括低視力者在內,山東目前約有67.3萬名失明人士。
  • 青海省中途失明人士生活技能康復培訓班開班
    11月13日至14日,由青海省盲人協會主辦,湟中區殘聯、湟中區盲人協會、榮康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承辦的青海省中途失明人士生活技能康復培訓班在西寧市湟中區開班。培訓班旨在幫助中途失明人士提高獨立生活能力和就業職業技能,增強重返社會生產生活的信心。
  • 讓視障人士「看見」電影,他們花2000分鐘製作一部無障礙電影
    許多地方的馬路有多寬,盲道就有多長。然而,不同於盲人生活的物理便捷性相對地被人重視,視障人群的精神需求在組織機構和大眾眼裡,更多是未被覺察到的空白。「既然國家已經投入了那麼多精力,給盲人鋪設了物理盲道;我們電視學院的師生們就想到,或許我們可以發揮專業所長,為社會打造一條文化盲道,或者說精神盲道——給視障人士製作他們的無障礙版電影。
  • 你見到的失明的人其實不一定是真的失明!
    失明會給人帶來很多的不便,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上,都會有很大的影響。找工作,單位也會因為是失明人士而不錄用,你的才華也會因為眼睛問題而得不到賞識。印度電影《調音師》改編自2010年法國的高分同名短片,並且獲得挺高的豆瓣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