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心!2500萬平方公裡的臭氧空洞,讓2019的驚喜化為烏有

2020-10-22 地球Explore

臭氧層,如同地球生命的最強保護罩:依賴於它對短波的吸收,幾乎濾掉了太陽光中的大部分對地球生命有害的紫外線,保護著地球上的人類和動植物!而人類後來發明了氯氟烷烴化學物質,如製冷劑、發泡劑、清洗劑,這些常用於冰箱的雪種,或包裝噴霧器的化學物品,一旦流竄到臭氧層上時,並在陽光的「幫助」下,會對我們的保護罩進行不可逆的破壞性作案。

因涉及全球人類生命安危,我們用最快的步調達成了一致,於1987年就臭氧層的保護,在全世界範圍內提出了《蒙特婁議定書》。希望這個協定提出,能幫助我們控制臭氧層免遭破壞與打擊,用實際性的行動幫助地球保護罩慢慢修復到以前的相對正常水平。甚至,國際氣象組織們,還鎖定了一項目標,比如在2060年前,要讓臭氧層的濃度恢復到1980年代之前那個樣子。

想法挺美好的,行動上也確實是有所體現,結果好像真就朝著我們預期的方向發展,人們一度通過南極上的臭氧空洞,這個是我們獲取成功戰績的最好晴雨表。

特別是在2015年的臭氧空洞,達到256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後,2018年回落到2290萬平方公裡,到2019臭氧空洞的規模,更創下歷史新低值。正當大家無比驚喜地以為,我們的大氣保護罩——臭氧層正快速恢復時,2020年詭異的極地渦旋,讓這份驚喜化為烏有。特別是這個月初,歐洲航天局哥白尼哨兵 -5p 衛星的最新測量數據顯示: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達到其最大面積約2500萬平方公裡。

讓人們不得不再次審視,臭氧層所面臨的危機,過去我們看到的好消息,或許都是假象而已。我們的修復行動,還需要加大努力。

眾所周知:臭氧層的破壞,將對人類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大氣中臭氧量的減少、臭氧層的被破壞,就會直接導致地面的紫外線輻射量增加。特別是UV-B紫外線波段的增加,直接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很大影響,而人類皮膚癌有可能會成為常見的病例。你總不能時時刻刻都把自己包裹起來,躲開陽光吧,而過去我們熱衷的沙灘陽光浴,會不會也成為歷史?很顯然,臭氧層的安危,涉及到地球每一個生命的安危。

科學家,也對南極的臭氧空洞的變化,給出了權威的解釋:除了年復一年的波動,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也在每年的縮小和擴大,重點在於極地上空大氣平流層的溫度變化。比如溫度變冷時,臭氧空洞內的臭氧濃度也會減少,特別是極地平流層在 -78攝氏度以下時,破壞臭氧層的氯氟烷烴化學物的化學反應,在有太陽輻射的存在下,會更活躍地破壞臭氧分子。所以,陽光的輻射量、大氣平流層的溫度和氯氟烷烴化學物的含量,都影響著臭氧空洞的大小。

這樣的真相解密時,人們或許會恍然大悟,在過去我們看到的臭氧空洞的減少,實際上是因為我們大氣平流層的溫度在持續上升所致。並非我們的氯氟烷烴化學物的排放控制,真正達到了我們的預期值。這或許也是我們目前看到全球氣候變暖的唯一好的方面了!

而要想真正遏制住我們臭氧層被破壞的唯一出路,我們必須更加堅定地執行《蒙特婁議定書》了,每個人在行動上支持減少氯氟烷烴化學物質,從根本上讓我們的地球保護罩保護下來。若非這樣,我們將會共同見證更多可怕的臭氧空洞峰值!2020年,已經給拉響了一次警報,我們必須行動起來了!

相關焦點

  • 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2300萬平方公裡
    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2300萬平方公裡時間:2020-10-07 17: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2300萬平方公裡 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
  • 2020年,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變得更深更廣了
    歐洲航天局「哥白尼哨兵-5P」衛星的最新測量結果顯示,臭氧空洞在今年10月2日達到了2500萬平方公裡的最大規模。這使得它與2018年和2015年的臭氧空洞大致相同,這兩個洞,分別記錄了2290萬平方公裡和256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的大氣科學家說:「臭氧洞事件每年發展的程度都有很大的變化。2020年的臭氧層空洞與2018年的類似——在過去15年左右的時間裡,它絕對是處於領先地位的。」
  • 臭氧層空洞會讓人「吃不了兜著走」 臭氧空洞還有得治嗎?
    臭氧層空洞會讓人「吃不了兜著走」 臭氧空洞還有得治嗎? 2020-11-04 08:17:53 來源:中國青年報 馬裡奧·莫利納(Mario J.
  • 南極臭氧空洞又變大了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分析表明,空洞目前已達到其最大範圍。這是由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驅動的,該渦流使得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溫度始終保持低溫。
  • 臭氧層空洞再度縮小,只剩1000萬平方公裡,科學家卻感到擔憂
    1989年,科學家們又再次於北極上空發現了同樣的臭氧空洞,只不過程度要稍微比南極的情況輕一點,雖然很多科學家都認為臭氧空洞是一種自然現象,無需感到擔心,但是為了全人類的安危,世界各國還是在上世紀籤署了《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
  • 北極超100萬平方公裡的臭氧層空洞,最近補上了
    據美國媒體CBS報導,4月23日哥白尼大氣監測局宣布,北極上空迄今為止探測到的最大臭氧空洞終於關閉,面積約有10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三個格陵蘭島。據了解,該洞於今年早些時候形成,並在3月達到了最大高度,距地球表面約11英裡。
  • 南極洲臭氧空洞破紀錄,相當於2.5個我國面積,生物危險了
    這個衛星的觀測數據表明,截止今年10月2日,南極洲上空的臭氧空洞已經達到了驚人的2560萬平方公裡,這是我國國土面積的2.6倍!,當時的臭氧空洞也曾一度達到了2560萬平方公裡。而在2018年的時候,也臭氧空洞也曾達到2290萬平方公裡,同樣十分驚人。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的大氣科學家Vincent-Henri Peuch介紹說:「每年臭氧空洞的發展程度都有很大的變化,2020年的臭氧洞與2018年的臭氧洞非常相似,當時的空洞也相當巨大,在最近15年左右的時間裡,都是絕對的最高峰。」同時,臭氧空洞的大小和波動還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響。
  • 南極洲上空臭氧層驚現巨大空洞
    #環境保護# 南極洲上空臭氧層驚現巨大空洞。這種空洞呈現出時隱時現的特點。在去年秋季後這一現象是歷年來最大的一次,到了12月底空洞卻自然關閉。這是世界衛生組織代表克萊爾 牛裡斯元月8日在日內瓦召開的吹風會上透露的一條消息。
  • 南極臭氧空洞縮小至30年最小,人類的努力起效了?專家:並非如此
    根據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和美國宇航局(NASA)的科學報告,在2019年10月中旬,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範圍達到了1986年以來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的最小範圍。2019年臭氧空洞在9月8日達到了164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然後在9月和10月的剩餘時間內,這一面積縮小到了不足1000萬平方公裡,在往常年份裡,臭氧空洞的最大面積通常在9月和10月的剩餘時間內增長到2000萬平方公裡以上。
  • 2020年是臭氧層災難性的一年 空洞每年都在擴大
    與2019年相比,南極每年春季出現的臭氧層空洞增大了50%。今年春天,北極臭氧層的減少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這些數據提醒人們,修復由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破壞有多麼困難。據西班牙每日新聞網站11月9日報導,釋放出來的破壞臭氧層的大量氣體仍然存留在大氣中,導致在滿足某些條件時,臭氧層的空洞急劇擴大。
  • 南極臭氧空洞達到「年度最大範圍」!穿過空洞的紫外線,細思極恐
    《今日印度》:科學家稱,南極臭氧空洞達到「年度最大範圍」,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聯合國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2020年的南極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現在這一空洞面積為2300萬平方公裡,高於過去十年的平均水平,並遍及南極大陸的大部分地區。關於出現空洞的原因,報導提到,科學家們稱,今年臭氧層上的巨大空洞是由「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驅動的。報導稱,極地渦流是一個低壓區域,通常位於巨大的羅斯冰架邊緣,那裡的溫度可以驟降到約零下80攝氏度。
  • 南極臭氧空洞再擴大,局部完全消失!但這不一定是壞事
    2020年9月20日,今年的南極臭氧空洞面積達到了2480萬平方公裡,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2020年的臭氧空洞異常巨大和南極平流層持續的異常低溫和強勁的繞極風有關,從南極平流層中低層溫度監測上,甚至接近了觀測記錄以來最低值。此外,今年南極平流層與極地外區域的熱量交換顯著偏弱,進一步促進了南極平流層的偏冷。
  • 南極臭氧空洞已達到其最大範圍
    圖片來源:世界氣象組織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分析表明,空洞目前已達到其最大範圍。這是由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驅動的,該渦流使得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溫度始終保持低溫。2020年的南極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該空洞現在面積為2300萬平方公裡,高於過去十年平均水平,並遍及南極大陸大部分地區。
  • 2020南極臭氧洞變大:極地渦旋是元兇,恢復之路任重而道遠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自1982年開始追蹤以來,2019年南極臭氧洞已達到其最小的年度峰值。但自2020年8月中旬以來,南極臭氧空洞增長迅速,並且覆蓋了南極大陸的大部分地區,其規模遠高於平均水平。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2020年的南極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該空洞現在面積為2300萬平方公裡,高於過去十年平均水平,並遍及南極大陸大部分地區。在南半球春季,即8月至10月,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規模增加,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通常達到最大規模。當南半球春季後期大氣平流層的溫度升高時,臭氧消耗減慢,極地渦流減弱並最終破裂。到12月底,臭氧水平恢復正常。(人民日報)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分析表明,空洞目前已達到其最大範圍。這是由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驅動的,該渦流使得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溫度始終保持低溫。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圖片來源:世界氣象組織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分析表明,空洞目前已達到其最大範圍。這是由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驅動的,該渦流使得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溫度始終保持低溫。2020年的南極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該空洞現在面積為2300萬平方公裡,高於過去十年平均水平,並遍及南極大陸大部分地區。
  • 南極四大怪狀之謎:南極臭氧空洞
    南極臭氧空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科學家們發現在南極上空的臭氧層出現了一個大洞就是臭氧層空洞那麼臭氧層空洞是如何產生的又會有什麼危害臭氧層空洞形成的原因極地是極地環流,在極地冷空氣是下沉的。而臭氧是在對流層。臭氧是由於氧氣的電離作用形成的,而電離最頻繁的是在中高緯地區,這裡大氣不穩定度最高。所以中高緯的臭氧到達極地的很少。久而久之會形成臭氧空洞。
  • 警告:南極臭氧空洞達到「年度最大範圍」!那些穿過空洞的紫外線,細思極恐……
    據《今日印度》10月6日報導,監測臭氧層的科學家警告稱,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已經達到「年度最大範圍」,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聯合國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2020年的南極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
  • 2000年,臭氧空洞有3.08個中國大,如今為什麼沒人提了?
    他還發現,到1984年10月,南極上空的臭氧層面積比平均水平減少了40%,臭氧空洞已經擴大到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島了。喬·法曼經過研究後發現:自1975年起,每年10月份期間臭氧總量的減弱大於30%,而罪魁禍首正是以氟利昂為首的臭氧破壞物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