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南極臭氧空洞再擴大,局部完全消失!但這不一定是壞事

2020-11-04 中國氣象愛好者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和美國宇航局(NASA)近日公布的科學報告,2020年下半年,南極上空形成了一個大而深的臭氧層空洞,而且很可能要持續到11月。

2020年9月20日,今年的南極臭氧空洞面積達到了2480萬平方公裡,大約是我國陸地面積的2.5倍,科學家們還發現,在南極附近的一個6公裡高的平流層中,臭氧幾近完全消失。

今年是衛星40年來記錄中的第12大臭氧空洞(按面積計),是33年氣球載儀器測量中臭氧讀數最低的第14個。然而,科學家們也注意到的是,大氣中消耗臭氧層的化學物質(在《蒙特婁議定書》被禁用的物質)濃度的持續下降,這種情況使得今年的空洞雖然很大,但不會重演20年前那樣大。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2020年的臭氧空洞異常巨大和南極平流層持續的異常低溫和強勁的繞極風有關,從南極平流層中低層溫度監測上,甚至接近了觀測記錄以來最低值。此外,今年南極平流層與極地外區域的熱量交換顯著偏弱,進一步促進了南極平流層的偏冷。

在此作用下,能形成極地平流層雲的區域面積明顯偏大,這種雲層的存在使得氯自由基光化學反應較強,並造成了臭氧過度消耗,從而形成了大而深的臭氧空洞。今年和2019年相比有一個怪異的轉變——2019年,南極平流層異常溫暖的溫度和微弱的繞極風阻礙了極地平流層雲的形成,使得去年的臭氧空洞是自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最小的,但今年因為天氣條件的不同,臭氧空洞又明顯的增大了。

臭氧層專家、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首席地球科學家保羅·紐曼指出,從2000年的峰值開始,南極平流層氯和溴的含量已經向自然水平下降了16%。雖然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一改善在今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平流層中仍有2000年那樣多的氯,這個洞就會比現在大250萬平方公裡。同樣來自NASA科學家蘇珊·斯特拉漢也表示,去年和今年的明顯對比顯示了氣象條件如何影響臭氧空洞的大小,這也使長期趨勢的檢測變得複雜。從目前的觀測來看,在最近幾年的正常天氣條件下,臭氧空洞的最大面積通常達到2000萬平方公裡。

除了臭氧洞的面積之外,科學家們還追蹤臭氧層的平均消耗量,即臭氧空洞內所剩的臭氧量。2020年10月1日,從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南極大氣觀測站發射的氣象氣球記錄了104個多布森單位的低值大氣臭氧。美國航天局的臭氧觀察報告說,10月6日的臭氧值最低,為94個多布森單位。在20世紀70年代南極臭氧洞出現之前,9月和10月南極上空的臭氧平均量在250至350個多布森單位之間。據南極上空測量,海拔13至21公裡之間的臭氧含量在今年一度接近歷史最低水平。NOAA全球監測實驗室的科學家布賴恩·詹森指出,我們所能測量到臭氧量幾乎為零,儘管如此,與20年前相比,9月份臭氧下降的速度還是顯著變慢了,這與大氣中氯的減少是一致的。

相關焦點

  • 地球南極重現巨型臭氧空洞?其實它就是個酒窩
    ,說南極上空重新出現了一個臭氧空洞,並且這個洞比以往任何年份更大更深。因為WMO同時發了下面這張圖片,證明到了12月份,這個恐怖的大洞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新聞媒體選擇只發上面「大洞」圖片而不提它消失的過程,是因為大洞更有新聞衝擊力。
  • 2019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顯著縮小,但這並不一定是好事……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觀測發現,9月8日,南極臭氧層空洞的面積達到了今年的峰值——1630萬平方公裡空洞的縮小對南半球的臭氧層來說是個好消息。但我們今年看到的情況是由於平流層溫度的升高,並不代表大氣臭氧層一下子就能快速恢復。
  • 最新研究表明,臭氧空洞不縮反增,這下該怎麼辦?
    然而近期西班牙每日新聞報導,有科研團隊通過檢測發現大氣層中仍然存在危害臭氧層的氣體存在,而且它們會在特定的條件下與臭氧發生反應,從而導致臭氧空洞擴大。那麼蒙特婁議定書裡講了什麼內容?為什麼人類付出了行動還沒有效果?
  • 雙語閱讀|南極上空臭氧空洞形狀「異乎尋常」
    It could be a multiple collection of factors.」她說:「在南極,很少會受到幹擾。我想沒有人知道是什麼引發了這種改變。這是一種全新的現象,可能是多種因素造成的。」
  • 南極臭氧層空洞突然接近消失,原因找到了!對人類卻不一定是好事
    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和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的科學家近日給出的一份報告指出,目前2019年的南極臭氧層空洞是自1982年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的最小範圍。自從人類在80年代初期開始正式觀測南極上空的大氣情況時,臭氧層空洞就存在了,科學家們也注意到,南極洲一年中的臭氧層空洞大約會在9-10月前後達到最大值。但2019的情況有些不太對——9月8日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空洞達到了164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但隨後在9月和10月的剩餘時間內迅速縮小到不足1000萬平方公裡。
  • 地球環境破壞,為何很多人不再提臭氧空洞了?它已經消失了嗎?
    那個時候南極與北極相繼出現了巨大的臭氧層空洞,這也是人類所面臨的首次生態危機。如今的我們很少再提到臭氧層空洞了,臭氧層真的已經完全癒合了嗎?地球在宇宙中所面臨的威脅還是非常多的,高強度的宇宙輻射和小行星的撞擊,這些都會對人類的生存造成威脅。在地球的外部分布著厚重的大氣層,正是這些大氣層阻擋了部分的紫外線,我們才能安然無恙的生存,而臭氧便位於平流層和對流層之間。
  • 為什麼現在很少提「臭氧空洞」,是誤解還是已經完全癒合?
    相信你還依稀記得小時候我們經常會聽到地球臭氧層被破壞,首先在南極出現了巨大的臭氧層空洞,接下來北極也出現了同樣的狀況。保護臭氧層刻不容緩,這是人類面臨的一次生態危機!所以有關臭氧層的一些知識、作用被破壞後的危害都被寫進了教科書,人人皆知,當時給我們的感覺就跟現在的溫室效應一樣嚴重。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臭氧層這三個字像是消失了一樣,不再被人們提及。
  • 南極臭氧空洞達到「年度最大範圍」!穿過空洞的紫外線,細思極恐
    《獨立報》援引CAMS主任文森特·亨利·珀什的話說:「每年臭氧層空洞事件的發展程度有很大的差異。2020年的臭氧層空洞與2018年的臭氧空洞相似,那也是一個相當大的空洞……」到底什麼是臭氧空洞?為什麼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會如此嚴重?臭氧空洞對人體是否有害呢?下面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 好消息,北極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空洞終於消失了!
    據歐盟哥白尼大氣監測局(CAMS)的研究人員報導,在北極上空隱約出現近一個月後,北極上空迄今為止探測到的最大臭氧空洞終於消失。臭氧層是地球大氣層中保護地球免受紫外線輻射的一部分。臭氧是由三個氧原子組成的氣體,處於平流層中,一層薄薄的臭氧層吸收了太陽發出的一部分紫外線。 紫外線會通過使DNA突變來破壞活細胞,並且還會導致賦予細胞結構的蛋白質分解和行為異常。
  • 南極臭氧空洞15年來變大變深,分析:因為太冷了?
    南極一直有一個大型的臭氧層空洞,但每年的大小都會有所不同,當地時間10月6日,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表示,2020年目前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目前已達到今年的最大範圍,這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臭氧空洞!
  • 地球臭氧空洞會不會消失
    近日,聯合國發布的臭氧層報告顯示:臭氧層在2000年至2013年間變厚了4%,這是35年來首次出現這種變化。此外,南極洲上空每年一次的臭氧空洞也在停止擴大。但儘管如此,臭氧層目前仍較1980年薄了約6%。「我們相信臭氧空洞應該是可以完全消失的,但是挑戰很大,其所受的影響因素很多。」
  • 臭氧層保護35周年|為何南極臭氧空洞在修復,北極卻變差了
    2040年,我們有望全部消滅此前規定的消耗臭氧物質。40年間,臭氧空洞面積在收縮,臭氧含量消耗減少三十多年過去了,《蒙特婁議定書》是否行之有效,全球的臭氧空洞問題是否得到改善呢?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地球科學首席科學家保羅·紐曼在2009年曾帶頭做了一組關於全球臭氧消耗情況的模擬仿真。
  • 南極臭氧空洞又變大了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分析表明,空洞目前已達到其最大範圍。這是由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驅動的,該渦流使得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溫度始終保持低溫。
  • 警告:南極臭氧空洞達到「年度最大範圍」!那些穿過空洞的紫外線,細思極恐……
    2020年的臭氧層空洞與2018年的臭氧空洞相似,那也是一個相當大的空洞……」到底什麼是臭氧空洞?為什麼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會如此嚴重?臭氧空洞對人體是否有害呢?下面就為大家一一解答。什麼是臭氧空洞?這幾年來,它們在大氣裡的含量也的確降低了一點。下面這張照片是用特殊方法拍攝的,因為我們用肉眼是看不到哪裡的臭氧被破壞了。在這張照片裡,藍色的深淺代表臭氧的含量,顏色愈深,臭氧的含量愈少。從照片中我們清楚地看到臭氧最少的地方在南極上空,這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南極臭氧空洞。
  • 臭氧層保護35周年|為何南極臭氧空洞在修復,北極卻變差了
    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地球科學首席科學家保羅·紐曼在2009年曾帶頭做了一組關於全球臭氧消耗情況的模擬仿真。研究指出,如果沒有《蒙特婁議定書》,我們將面臨相當大的困境。到2065年,地球將失去三分之二的臭氧層保護,包括兩極和其他地區。不過這僅僅是推算。
  • 臭氧在消失!南極上空出現大洞可裝下兩個美國,分析:後果需警惕
    自20世紀70年代末起,人們觀測到南極平流層會出現明顯的季節性臭氧損耗現象。這一現象通常於每年7-8月(南半球冬季)開始出現,9-10月(春季) 達到頂峰,11-12月逐漸減小消失,被稱為「臭氧層空洞」。而自20世紀90年代末起,南極春季臭氧層空洞面積出現急劇明顯擴大,引起了全球人類的關注。
  • 臭氧在消失!南極上空出現大洞可裝下兩個美國,分析:後果需警惕
    自20世紀70年代末起,人們觀測到南極平流層會出現明顯的季節性臭氧損耗現象。這一現象通常於每年7-8月(南半球冬季)開始出現,9-10月(春季) 達到頂峰,11-12月逐漸減小消失,被稱為「臭氧層空洞」。而自20世紀90年代末起,南極春季臭氧層空洞面積出現急劇明顯擴大,引起了全球人類的關注。
  • 南極臭氧空洞變大變深,氣象組織緊急關注!權威專家:將恢復正常
    南極一直有一個大型的臭氧層空洞,但每年的大小都會有所不同,當地時間10月6日,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表示,2020年目前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目前已達到今年的最大範圍,這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臭氧空洞!
  • 南極臭氧空洞變大變深,氣象組織緊急關注!權威專家:將恢復正常
    南極一直有一個大型的臭氧層空洞,但每年的大小都會有所不同,當地時間10月6日,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表示,2020年目前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目前已達到今年的最大範圍,這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臭氧空洞!
  • 南極四大怪狀之謎:南極臭氧空洞
    南極臭氧空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科學家們發現在南極上空的臭氧層出現了一個大洞就是臭氧層空洞那麼臭氧層空洞是如何產生的又會有什麼危害臭氧層空洞形成的原因極地是極地環流,在極地冷空氣是下沉的。而臭氧是在對流層。臭氧是由於氧氣的電離作用形成的,而電離最頻繁的是在中高緯地區,這裡大氣不穩定度最高。所以中高緯的臭氧到達極地的很少。久而久之會形成臭氧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