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臭氧空洞變大變深,氣象組織緊急關注!權威專家:將恢復正常

2020-10-08 中國氣象愛好者

南極一直有一個大型的臭氧層空洞,但每年的大小都會有所不同,當地時間10月6日,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表示,2020年目前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目前已達到今年的最大範圍,這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臭氧空洞!

自20世紀70年代末起人們觀測到,南極平流層會出現明顯的季節性臭氧損耗現象,通常於每年7-8月(南半球冬季)開始出現,9-10月(春季) 達到頂峰,11-12月逐漸減小消失,這就是大家熟悉的南極臭氧層空洞現象。根據衛星探測數據,2020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自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現在它的範圍維持在2300萬平方公裡左右,這明顯高於過去十年的平均水平。

美國宇航局(NASA)的《臭氧觀察》報告稱,10月1日記錄的南極上空臭氧層最低Dobson單位值為95。科學家正在看到跡象,表明2020年的臭氧空洞似乎已達到最大程度,範圍幾乎遍及南極大陸的全部地區。

來自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哥的Vincent-Henri Peuch則表示,每年臭氧空洞事件發展的程度存在很大差異,2020年的臭氧洞類似於2018年的臭氧洞,也是一個相當大的洞,並且肯定在過去十五年左右的時間裡出現的最大一次。

為什麼2020年出現了特別大的臭氧層空洞?有的網友擔心「是不是人類保護地球環境還是沒有效果?」「籤署的《蒙特婁議定書》沒有用嗎?」從目前來看,WMO指出,南極之所以在2020年出現罕見的大範圍臭氧層空洞,起因是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該渦流使得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溫度始終保持極其嚴酷的低溫。

簡單點說,就是南極上空今年太冷了!之所以太冷會導致臭氧層空洞,這要從南極洲臭氧層空洞的形成說起,之所以南極洲的臭氧層空洞會周期性的出現和擴大,與極夜期平流層低溫環境下形成的珠母雲(極地平流層雲,PSCs)和臭氧損耗物質有關。當南極進入極夜後,平流層溫度顯著下降;當溫度低於-78攝氏度時,就可形成由水合硝酸晶體或純水冰形成的平流層雲,這類水合硝酸晶體為氟氯烴等臭氧損耗物質分解出氯自由基提供了環境,而氯自由基正是直接破壞臭氧的物質,當南極極夜期逐步結束後,在陽光作用下會出現氯自由基與臭氧產生光化學反應,因此臭氧損耗達到峰值,因此在南半球春季南極上空的臭氧消耗會達到極值,也是臭氧層空洞一年中最大的時候。

隨著南半球逐漸進入夏季,南極平流層氣溫大幅上升,這些平流層中的冰晶逐漸消散,消耗臭氧的光化學反應也明顯減弱,因此科學家們也指出,南極這個巨大的臭氧層空洞有望在11-12月逐漸縮小消失。

科學家們也指出,這種情況確認了全球人類需要繼續執行《蒙特婁議定書》,以禁止消耗臭氧層的化學物質的排放,因為20世紀以來的人為排放源佔據了絕對主導,這些物質在進入平流層後清除得非常緩慢,因此這一因素影響時間是比較長期的,仍然需要全球人類不斷的堅持。事實上,此前的監測數據已經顯示,自從禁止使用相關化學物質以來,全球臭氧層正在逐漸恢復,監測數據清楚地表明了臭氧孔面積減小的趨勢。WMO/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新的臭氧消耗科學評估報告得出的結論是,到2060年,南極洲的臭氧恢復進程中的臭氧層以及潛在的臭氧值可能恢復到1980年前的水平。因此,今年的南極洲臭氧層空洞雖然驚人,但也是異常氣候條件下出現的極端事件,算是短期波動,和長期臭氧層恢復和臭氧空洞的減小趨勢並不相悖,大家也不必過分恐慌。

相關焦點

  • 南極臭氧空洞變大變深,氣象組織緊急關注!權威專家:將恢復正常
    南極一直有一個大型的臭氧層空洞,但每年的大小都會有所不同,當地時間10月6日,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表示,2020年目前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目前已達到今年的最大範圍,這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臭氧空洞!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圖片來源:世界氣象組織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分析表明,空洞目前已達到其最大範圍。這是由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驅動的,該渦流使得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溫度始終保持低溫。2020年的南極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該空洞現在面積為2300萬平方公裡,高於過去十年平均水平,並遍及南極大陸大部分地區。
  • 南極臭氧空洞又變大了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分析表明,空洞目前已達到其最大範圍。這是由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驅動的,該渦流使得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溫度始終保持低溫。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分析表明,空洞目前已達到其最大範圍。這是由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驅動的,該渦流使得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溫度始終保持低溫。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2020年的南極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該空洞現在面積為2300萬平方公裡,高於過去十年平均水平,並遍及南極大陸大部分地區。在南半球春季,即8月至10月,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規模增加,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通常達到最大規模。當南半球春季後期大氣平流層的溫度升高時,臭氧消耗減慢,極地渦流減弱並最終破裂。到12月底,臭氧水平恢復正常。(人民日報)
  • 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2300萬平方公裡
    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2300萬平方公裡時間:2020-10-07 17: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2300萬平方公裡 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
  • 2020南極臭氧洞變大:極地渦旋是元兇,恢復之路任重而道遠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自1982年開始追蹤以來,2019年南極臭氧洞已達到其最小的年度峰值。但自2020年8月中旬以來,南極臭氧空洞增長迅速,並且覆蓋了南極大陸的大部分地區,其規模遠高於平均水平。
  • 南極臭氧空洞15年來變大變深,分析:因為太冷了?
    南極一直有一個大型的臭氧層空洞,但每年的大小都會有所不同,當地時間10月6日,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表示,2020年目前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目前已達到今年的最大範圍,這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臭氧空洞!
  • 【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
    【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分析表明,空洞目前已達到其最大範圍。這是由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驅動的,該渦流使得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溫度始終保持低溫。
  • 南極臭氧空洞已達到其最大範圍
    圖片來源:世界氣象組織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分析表明,空洞目前已達到其最大範圍。這是由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驅動的,該渦流使得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溫度始終保持低溫。2020年的南極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該空洞現在面積為2300萬平方公裡,高於過去十年平均水平,並遍及南極大陸大部分地區。
  • 科學家警告: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
    據科學家稱,南極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臭氧層是地球大氣層的一部分,起著屏蔽作用,吸收來自太陽的有害紫外線輻射。然而,人類製造的化學物質和物質已經導致臭氧層變薄,被稱為臭氧層空洞。氣象研究中心主任文森特-亨利·佩uch說:「臭氧空洞事件每年發展的程度有很大的變化。
  • 世界氣象組織(WMO):氣象學家在南極上空發現近年來最大的臭氧空洞
    世界氣象組織(WMO):氣象學家在南極上空發現近年來最大的臭氧空洞(Credit:Pixabay/CC0 Public Domain)(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日內瓦10月6日電,世界氣象組織(WMO)發言人努利斯表示,氣象學家在南極上空發現近年來最大的臭氧空洞。
  •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南極上空臭氧層空洞為近年來最大最深
    西媒稱,世界氣象組織10月6日稱,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空洞為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克萊爾·努利斯說:「紫外線可能導致人患皮膚癌和白內障。很多國家的氣象部門都發出了紫外線警告。」努利斯說,拉丁美洲和南半球其他地區應特別注意上述警告,「這裡的人應當遵守建議,保護自己不受太陽傷害」。歐盟哥白尼大氣監測局稱,空洞自今年8月中旬起迅速擴大,並於本月初達到最大面積——2400萬平方公裡。
  • 2020年,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變得更深更廣了
    圖為2020年10月19日南極上空臭氧總量的假彩色圖像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近年來已擴大到有記錄以來的最大規模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項目經理解釋說:「我們的觀察表明,2020年的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以來迅速增長;覆蓋了南極大陸的大部分地區,其規模遠遠超過平均水平。」
  • 南極臭氧空洞再擴大,局部完全消失!但這不一定是壞事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和美國宇航局(NASA)近日公布的科學報告,2020年下半年,南極上空形成了一個大而深的臭氧層空洞,而且很可能要持續到11月。,並造成了臭氧過度消耗,從而形成了大而深的臭氧空洞。
  • 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近日據外媒報導,監測臭氧層的科學家警告稱,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已經達到「年度最大範圍」,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聯合國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2020年的南極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
  • 南極臭氧層空洞經過三十多年的恢復正在減小,但是未來不容樂觀。
    引子:1985年英國南極考察隊通過觀測發現了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它位於南緯60º。消息一經爆出,立即引起全世界的一片關注。同時,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南極臭氧層空洞呢?成為了焦點。現在值得人們關注的是:那個南極的臭氧層空洞怎麼樣了?是在繼續擴大還是在減小了呢?一、什麼是臭氧層空洞?所謂臭氧層空洞是指大氣平流層中臭氧濃度最小處,也是臭氧層的嚴重缺失處。其實被稱為臭氧層的空洞並不是"洞",它只是臭氧的嚴重"缺失"。
  • 南極臭氧空洞縮小至30年最小,人類的努力起效了?專家:並非如此
    根據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和美國宇航局(NASA)的科學報告,在2019年10月中旬,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範圍達到了1986年以來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的最小範圍。但保羅·紐曼也指出,我們需要明白:今年觀測到的臭氧空洞結果是平流層溫度升高導致的,這並不意味著地球大氣中的臭氧層忽然之間就處於快速恢復的時期了。根據氣象氣球收集到的觀察結果,研究者們梳理出了1986年以來的平流層中的臭氧層情況,縱坐標代表從12-22公裡高度延伸的大氣層。
  • 2500萬平方公裡的臭氧空洞,讓2019的驚喜化為烏有
    希望這個協定提出,能幫助我們控制臭氧層免遭破壞與打擊,用實際性的行動幫助地球保護罩慢慢修復到以前的相對正常水平。甚至,國際氣象組織們,還鎖定了一項目標,比如在2060年前,要讓臭氧層的濃度恢復到1980年代之前那個樣子。
  • 專家:北極臭氧在減少但未出現「臭氧空洞」
    今年春季,北極地區出現臭氧低值區,臭氧損耗創下歷史新高,一時間「首個臭氧空洞已經形成」、「北極上空疑現臭氧洞,面積大如美國大陸」、「皮膚癌風險或將提升」等報導鋪天蓋地,眾說紛紜。  北極真的出現臭氧空洞了嗎?北極地區出現臭氧低值區的原因有哪些?會不會給我們北半球的居民帶來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