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臭氧空洞15年來變大變深,分析:因為太冷了?

2020-11-04 炫彩康哥

南極一直有一個大型的臭氧層空洞,但每年的大小都會有所不同,當地時間10月6日,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表示,2020年目前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目前已達到今年的最大範圍,這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臭氧空洞!

自20世紀70年代末起人們觀測到,南極平流層會出現明顯的季節性臭氧損耗現象,通常於每年7-8月(南半球冬季)開始出現,9-10月(春季) 達到頂峰,11-12月逐漸減小消失,這就是大家熟悉的南極臭氧層空洞現象。根據衛星探測數據,2020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自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現在它的範圍維持在2300萬平方公裡左右,這明顯高於過去十年的平均水平。

美國宇航局(NASA)的《臭氧觀察》報告稱,10月1日記錄的南極上空臭氧層最低Dobson單位值為95。科學家正在看到跡象,表明2020年的臭氧空洞似乎已達到最大程度,範圍幾乎遍及南極大陸的全部地區。

來自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哥的Vincent-Henri Peuch則表示,每年臭氧空洞事件發展的程度存在很大差異,2020年的臭氧洞類似於2018年的臭氧洞,也是一個相當大的洞,並且肯定在過去十五年左右的時間裡出現的最大一次。

為什麼2020年出現了特別大的臭氧層空洞?有的網友擔心「是不是人類保護地球環境還是沒有效果?」「籤署的《蒙特婁議定書》沒有用嗎?」從目前來看,WMO指出,南極之所以在2020年出現罕見的大範圍臭氧層空洞,起因是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該渦流使得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溫度始終保持極其嚴酷的低溫。

簡單點說,就是南極上空今年太冷了!之所以太冷會導致臭氧層空洞,這要從南極洲臭氧層空洞的形成說起,之所以南極洲的臭氧層空洞會周期性的出現和擴大,與極夜期平流層低溫環境下形成的珠母雲(極地平流層雲,PSCs)和臭氧損耗物質有關。當南極進入極夜後,平流層溫度顯著下降;當溫度低於-78攝氏度時,就可形成由水合硝酸晶體或純水冰形成的平流層雲,這類水合硝酸晶體為氟氯烴等臭氧損耗物質分解出氯自由基提供了環境,而氯自由基正是直接破壞臭氧的物質,當南極極夜期逐步結束後,在陽光作用下會出現氯自由基與臭氧產生光化學反應,因此臭氧損耗達到峰值,因此在南半球春季南極上空的臭氧消耗會達到極值,也是臭氧層空洞一年中最大的時候。

隨著南半球逐漸進入夏季,南極平流層氣溫大幅上升,這些平流層中的冰晶逐漸消散,消耗臭氧的光化學反應也明顯減弱,因此科學家們也指出,南極這個巨大的臭氧層空洞有望在11-12月逐漸縮小消失。

科學家們也指出,這種情況確認了全球人類需要繼續執行《蒙特婁議定書》,以禁止消耗臭氧層的化學物質的排放,因為20世紀以來的人為排放源佔據了絕對主導,這些物質在進入平流層後清除得非常緩慢,因此這一因素影響時間是比較長期的,仍然需要全球人類不斷的堅持。事實上,此前的監測數據已經顯示,自從禁止使用相關化學物質以來,全球臭氧層正在逐漸恢復,監測數據清楚地表明了臭氧孔面積減小的趨勢。WMO/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新的臭氧消耗科學評估報告得出的結論是,到2060年,南極洲的臭氧恢復進程中的臭氧層以及潛在的臭氧值可能恢復到1980年前的水平。因此,今年的南極洲臭氧層空洞雖然驚人,但也是異常氣候條件下出現的極端事件,算是短期波動,和長期臭氧層恢復和臭氧空洞的減小趨勢並不相悖,大家也不必過分恐慌。

免責聲明:配圖來源網絡,本文為自媒體用戶上傳,不代表平臺觀點。

相關焦點

  • 南極臭氧空洞又變大了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分析表明,空洞目前已達到其最大範圍。這是由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驅動的,該渦流使得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溫度始終保持低溫。
  • 南極臭氧空洞變大變深,氣象組織緊急關注!權威專家:將恢復正常
    南極一直有一個大型的臭氧層空洞,但每年的大小都會有所不同,當地時間10月6日,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表示,2020年目前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目前已達到今年的最大範圍,這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臭氧空洞!
  • 南極臭氧空洞變大變深,氣象組織緊急關注!權威專家:將恢復正常
    南極一直有一個大型的臭氧層空洞,但每年的大小都會有所不同,當地時間10月6日,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表示,2020年目前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目前已達到今年的最大範圍,這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臭氧空洞!
  • 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2300萬平方公裡
    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2300萬平方公裡時間:2020-10-07 17: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2300萬平方公裡 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
  • 科學家警告: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
    臭氧空洞的面積約為890萬平方英裡,是過去15年來最大的臭氧空洞之一。據科學家稱,南極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臭氧層是地球大氣層的一部分,起著屏蔽作用,吸收來自太陽的有害紫外線輻射。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分析表明,空洞目前已達到其最大範圍。這是由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驅動的,該渦流使得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溫度始終保持低溫。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圖片來源:世界氣象組織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分析表明,空洞目前已達到其最大範圍。這是由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驅動的,該渦流使得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溫度始終保持低溫。2020年的南極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該空洞現在面積為2300萬平方公裡,高於過去十年平均水平,並遍及南極大陸大部分地區。
  • 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近日據外媒報導,監測臭氧層的科學家警告稱,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已經達到「年度最大範圍」,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聯合國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2020年的南極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
  • 【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
    【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分析表明,空洞目前已達到其最大範圍。這是由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驅動的,該渦流使得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溫度始終保持低溫。
  • 南極臭氧空洞達到「年度最大範圍」!穿過空洞的紫外線,細思極恐
    據《今日印度》10月6日報導,監測臭氧層的科學家警告稱,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已經達到「年度最大範圍」,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今日印度》:科學家稱,南極臭氧空洞達到「年度最大範圍」,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聯合國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2020年的南極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
  • 2020南極臭氧洞變大:極地渦旋是元兇,恢復之路任重而道遠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自1982年開始追蹤以來,2019年南極臭氧洞已達到其最小的年度峰值。但自2020年8月中旬以來,南極臭氧空洞增長迅速,並且覆蓋了南極大陸的大部分地區,其規模遠高於平均水平。
  • 臭氧層怪現象:南極空洞在癒合,人口密集的中緯度地區在變薄
    臭氧層怪現象:南極空洞在癒合,人口密集的中緯度地區在變薄 房琳琳/科技日報 2018-02-07 07:51
  • 南極重現臭氧層巨洞,又大又深面積堪比北美洲,形成模式不同以往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南極上空出現巨大的臭氧層空洞,讓地球氣候和環境學家們十分擔憂,因為如果沒有臭氧層的阻擋,那麼太陽的紫外線將直達地表,對地球上的生命物種造成較大傷害,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一直到近幾年才呈逐漸縮小的狀態。
  • 警告:南極臭氧空洞達到「年度最大範圍」!那些穿過空洞的紫外線,細思極恐……
    據《今日印度》10月6日報導,監測臭氧層的科學家警告稱,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已經達到「年度最大範圍」,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2020年的臭氧層空洞與2018年的臭氧空洞相似,那也是一個相當大的空洞……」到底什麼是臭氧空洞?為什麼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會如此嚴重?臭氧空洞對人體是否有害呢?下面就為大家一一解答。什麼是臭氧空洞?
  • 別擔心,北極出現臭氧空洞只是因為太冷了
    為什麼南極的臭氧空洞每年都會出現,但是北極很少出現臭氧空洞?北極這次出現臭氧空洞的原因是什麼,會產生什麼影響?記者帶著這些問題採訪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楊洋。空洞由低溫和極地渦旋引發 楊洋指出,南極臭氧空洞頻發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在冬季,南極上空都會出現一個深厚的極地渦旋,所謂極地渦旋,是指空氣在下沉過程中遇到山脈或其他地形受阻,會停止環流而改為就地旋轉,吸入冷空氣形成一股很強的圍繞極地旋轉的渦旋。
  • 2020年南極臭氧洞「是近年來最大和最深的空洞之一」
    歐洲航天局近日在一份聲明中稱,今年以來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空洞為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據悉,今年的南極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該空洞現在面積為2300萬平方公裡,高於過去十年平均水平,並遍及南極大陸大部分地區。
  • 2020年,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變得更深更廣了
    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項目經理解釋說:「我們的觀察表明,2020年的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以來迅速增長;覆蓋了南極大陸的大部分地區,其規模遠遠超過平均水平。」這使得它與2018年和2015年的臭氧空洞大致相同,這兩個洞,分別記錄了2290萬平方公裡和256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的大氣科學家說:「臭氧洞事件每年發展的程度都有很大的變化。2020年的臭氧層空洞與2018年的類似——在過去15年左右的時間裡,它絕對是處於領先地位的。」
  • 南極四大怪狀之謎:南極臭氧空洞
    南極臭氧空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科學家們發現在南極上空的臭氧層出現了一個大洞就是臭氧層空洞那麼臭氧層空洞是如何產生的又會有什麼危害臭氧層空洞形成的原因極地是極地環流,在極地冷空氣是下沉的。而臭氧是在對流層。臭氧是由於氧氣的電離作用形成的,而電離最頻繁的是在中高緯地區,這裡大氣不穩定度最高。所以中高緯的臭氧到達極地的很少。久而久之會形成臭氧空洞。
  • 南極臭氧空洞再擴大,局部完全消失!但這不一定是壞事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和美國宇航局(NASA)近日公布的科學報告,2020年下半年,南極上空形成了一個大而深的臭氧層空洞,而且很可能要持續到11月。今年是衛星40年來記錄中的第12大臭氧空洞(按面積計),是33年氣球載儀器測量中臭氧讀數最低的第
  • 北極出現25年來最大面積臭氧層空洞 專家:太冷了!
    據《自然》雜誌報導,目前,北極中部的大部分地區(覆蓋面積約為格陵蘭島的3倍)上空的臭氧含量創下了歷史新低,甚至出現了100萬平方公裡的臭氧空洞。有媒體報導稱,臭氧空洞的出現或是因為氣候變化,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楊洋對此回應表示:其實是太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