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在消失!南極上空出現大洞可裝下兩個美國,分析:後果需警惕

2020-11-06 中國氣象愛好者

自20世紀70年代末起,人們觀測到南極平流層會出現明顯的季節性臭氧損耗現象。這一現象通常於每年7-8月(南半球冬季)開始出現,9-10月(春季) 達到頂峰,11-12月逐漸減小消失,被稱為「臭氧層空洞」。而自20世紀90年代末起,南極春季臭氧層空洞面積出現急劇明顯擴大,引起了全球人類的關注。

根據NOAA和NASA的最新報告,目前南極洲上空的平流層再次出現了一個極大的的臭氧層空洞,它的範圍超過2200萬平方公裡,可以裝進兩個美國,比常年同期範圍高出了962萬平方公裡。

除了臭氧空洞的面積之外,科學家還跟蹤臭氧層消耗的情況——2020年10月1日,從NOAA南極大氣天文臺發射的氣象氣球記錄到的低值臭氧值為104杜布森。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臭氧觀察》(Ozone Watch)於10月6日報告了最低的日均值94杜布森單位。在1970年代南極臭氧洞出現之前,9月和10月南極上方的平均臭氧量為250至350杜布森單位。據南極測量,海拔13到21公裡(8到13英裡)之間的臭氧量已接近今年以來的最低點。 NOAA全球監測實驗室的科學家布萊恩·詹森(Bryan Johnson)說:「我們所能測量的臭氧幾乎接近零。」

這一空洞的形成,與極夜期平流層低溫環境下形成的珠母雲(極地平流層雲,PSCs)和臭氧損耗物質有關。南極進入極夜後,平流層溫度顯著下降;當溫度低於-78度時,就可形成由水合硝酸晶體或純水冰形成的這類雲。這類云為氟氯烴等臭氧損耗物質分解出氯自由基提供了環境,而氯自由基正是直接破壞臭氧的物質;當南極極夜期逐步結束後,在陽光作用下會出現氯自由基與臭氧的光化學反應,此時臭氧損耗達到峰值;隨著逐漸進入夏季,南極平流層氣溫大幅上升,這些珠母雲逐漸消散,消耗臭氧的光化學反應也明顯減弱,因此目前NASA也認為,空洞將在11-12月逐漸縮小消失。

從這個原因上看,臭氧層空洞變化受到氣象條件(特別是溫度)和臭氧損耗物質的影響,目前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南極今年臭氧層異常龐大的原因——南極極渦顯著偏強,導致南極平流層偏冷,因此極地平流層雲大量生成,使得氯自由基損耗臭氧的光化學反應較強,臭氧過度消耗。

來自NASA的科學家也指出,臭氧消耗物質(受《蒙特婁議定書》限制的一系列物質)在大氣層中的濃度持續下降,因此雖然今年過冷的南極平流層使得臭氧空洞偏大,但實際上仍然比很多年份小。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臭氧層專家兼首席地球科學家保羅·紐曼指出,如果平流層中的氯仍然像2000年那樣多,那麼這個洞將比現在大250萬平方公裡。即便如此,臭氧空洞的存在仍然值得警惕,它將導致南極地區接受過多的紫外線輻射,從而對該地區的生物可能有害,一些研究指出,極地臭氧的損耗在南極變暖的過程中也起到了作用,因此,雖然南極臭氧層的情況在好轉,但還沒到完全恢復的時候。

相關焦點

  • 臭氧在消失!南極上空出現大洞可裝下兩個美國,分析:後果需警惕
    自20世紀70年代末起,人們觀測到南極平流層會出現明顯的季節性臭氧損耗現象。這一現象通常於每年7-8月(南半球冬季)開始出現,9-10月(春季) 達到頂峰,11-12月逐漸減小消失,被稱為「臭氧層空洞」。而自20世紀90年代末起,南極春季臭氧層空洞面積出現急劇明顯擴大,引起了全球人類的關注。
  • 南極臭氧洞,怎麼又小了?
    近30餘年來,每年南半球春季,南極上空都會出現臭氧洞,其平均面積達1820萬km²;然而,在剛過去的2019年南半球春季,臭氧洞的平均面積只有934萬km²,差不多縮小了一半(其9月21日為616萬km²,還不到多年平均的30%),是自臭氧洞發現以來的最小規模。臭氧是由3個氧原子組成的一種痕量氣體,主要分布在平流層。
  • 臭氧是什麼?南極為什麼會出現臭氧洞?
    那麼你知道臭氧洞是怎麼形成的嗎?南極地區的為什麼會出現臭氧洞呢?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臭氧?臭氧是一種由3個氧原子組成、有特殊 「臭」味的氣體,主要分布在平流層,特別是在離地面 20~30千米的臭氧層裡濃度最大。
  • 南極臭氧洞,今年怎麼又小了?
    近30餘年來,每年南半球春季,南極上空都會出現臭氧洞,其平均面積達1820萬km²,將近有二個中國那麼大;在剛過去的2019年南半球春季,臭氧洞的平均面積只有934萬km²,差不多縮小了一半(其9月21日為616萬km²,還不到多年平均的30%),是自臭氧洞發現以來的最小規模。
  • 科技:地球的保護性臭氧層終於開始恢復了,南極的臭氧洞正在消失
    導語:地球的保護性臭氧層遭受了人為氣候變化的後果,但它終於恢復了。根據聯合國的一份新報告,臭氧層正在從氣溶膠噴霧和冷卻劑造成的損害中恢復。現在的問題是它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恢復正常。從那以後,科學家們敦促官員儘快發出警報並禁止臭氧消耗化學品。根據周一在基多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公布的一份科學報告,由於這些緊急行動,北半球上遊的臭氧層應該在2030年前完全修復,而南極臭氧層的大洞預計將在2060年關閉。在回憶上還有報告指出,南半球略微落後,因此地球上部的臭氧層應該在本世紀中葉關閉。
  • 南極臭氧空洞15年來變大變深,分析:因為太冷了?
    ) 達到頂峰,11-12月逐漸減小消失,這就是大家熟悉的南極臭氧層空洞現象。科學家正在看到跡象,表明2020年的臭氧空洞似乎已達到最大程度,範圍幾乎遍及南極大陸的全部地區。來自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哥的Vincent-Henri Peuch則表示,每年臭氧空洞事件發展的程度存在很大差異,2020年的臭氧洞類似於2018年的臭氧洞,也是一個相當大的洞,並且肯定在過去十五年左右的時間裡出現的最大一次。
  • 平流層變暖使臭氧洞縮小 但溫室氣體可不是「補天石」
    平流層變暖使臭氧洞縮小 但溫室氣體可不是「補天石」天氣和氣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正如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不能因某一年偏冷,就認為氣候在變冷,同樣也不能因某一年臭氧洞偏小,就認為臭氧洞已被修復,南極臭氧洞問題並未得到徹底解決。
  • 不僅是南極!科學家稱在北極上空的臭氧層也出現了巨大破洞!
    南極上空臭氧層破洞長期以來備受各界關注,科學家近期卻發現,北極上空臭氧層也罕見出現破紀錄的巨洞,上次觀察到類似情況時,是在2011年春季,為9年內再度發生。根據英國媒體報導,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哥白尼大氣監測局(CAMS)局長彭屈(Vincent-HenriPeuch)說,北極圈上方的臭氧層罕見出現破洞,過去幾天從太空和地面關注這個破洞,發現它的大小已經達到破紀錄的尺寸,這是北極上方大氣溫度異常降低所造成的結果。
  • 北極上空首次出現臭氧空洞 與南極相似(圖)
    根據美國宇航局出示的圖片顯示,北極上空的臭氧含量已經達到史上最少。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於10月2日發表的報告說,他們對今年春天觀測到的北極上空臭氧減少的數據進行了分析,最終確認這次北極臭氧減少幅度打破了觀測記錄,首次出現了類似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
  • 臭氧洞為什麼只在南極有?
    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全球臭氧總量是下降的,尤其是在南極地區下降最明顯。80 年代中期,日本和英國科學家先後發現,春季南極站觀測到的大氣臭氧總量值與 10 年前相比減少了 30% ~ 40%;隨後美國科學家用衛星資料也證實了這一結果。
  • 五問北極「臭氧洞」
    也有報導稱,北極上方出現了一個面積達到加利福尼亞州5倍的臭氧洞,這個規模空前的空洞有時會向東歐、俄羅斯和蒙古地區移動,因而當地人受到的紫外線照射強度會增加,但不會持久。  長期以來,南極地區臭氧層縮小的規模一直都比北極地區大,因為前者的氣溫要比後者低得多。但在近期,類似於「北極上空疑現首個臭氧洞,或已延伸到紐約上空,面積大如美國大陸」的消息屢見不鮮。
  • 北極上空出現巨大的臭氧層空洞,人類又面臨威脅了?
    最近,科學家發現在北極地區上空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臭氧層空洞,巨大到什麼程度呢?面積相當於3個格林蘭島。可能是有史以來出現的最大的一個。據科學網站報導,每年在南極上空都會出現臭氧層空洞,在南極正常,在北極就不正常了,因為北極上空出現臭氧層空洞是很罕見的現象。
  • 南極又大又深的臭氧層洞將持續到11月
    一年一度的南極臭氧洞在9月9日達到了峰值,約為2480萬平方公裡,大約是美國大陸面積的三倍。觀測顯示,南極上空4英裡高的平流層柱幾乎完全消除了臭氧。寒冷而穩定的南極渦旋支持了2020年有記錄以來第12大臭氧洞的發展。這個洞在9月9日達到了頂峰。
  • 藏文科普 | 臭氧洞咋就南極有?
    為什麼要把臭氧洞的範圍定義為220多布森單位呢?因為當南極平流層臭氧總量低於220多布森單位時,南極上空的紫外線輻射就能夠穿透平流層到達地面,使人們罹患皮膚癌,輕者皮膚潰爛,重者危及生命;與此同時,還可以殺死位於海洋表層1米內的生物,破壞海洋環境。
  • 上世紀70年代出現在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如今怎麼樣了?
    在上世紀70年代,英國科學家通過研究後發現,位於南極上空的臭氧層含量,不知從何時起,開始呈現出逐年減少的趨勢,特別是每年的9-10月份,臭氧層的含量越發的稀少,而到了1985年的時候,科學家們發現在南極的上空已經形成了一個大小如同美國國土面積的臭氧層空洞,就好像地球的天空漏了一個大窟窿一般,看起來非常的令人觸目驚心,當時科學家們將這個現象
  • 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洞被關上了!
    一個月前,北極突然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空洞,這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說到臭氧空洞,就不得不聊到臭氧。臭氧是氧氣的一種同素異形體,在常溫下可以自行還原為氧氣。臭氧由太陽輻射使氧分子分解後,一個氧原子和另一個氧分子結合而成,通常生成於日照強烈的赤道上空。
  • 南極臭氧空洞再擴大,局部完全消失!但這不一定是壞事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和美國宇航局(NASA)近日公布的科學報告,2020年下半年,南極上空形成了一個大而深的臭氧層空洞,而且很可能要持續到11月。大約是我國陸地面積的2.5倍,科學家們還發現,在南極附近的一個6公裡高的平流層中,臭氧幾近完全消失。
  • 人類透支地球:北極上空出現巨大臭氧層空洞
    人類透支 地球:北極上空出現巨大臭氧層空洞 北極上空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臭氧層空洞——可能是北極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洞——大小與更加為人熟知的每年都會形成的南極臭氧層空洞相當。臭氧洞的形成臭氧一般在平流層形成一層保護層,距地面約10-50千米,能夠阻擋太陽紫外輻射,保護地球上的生命。但是每年冬天,寒冷的氣溫使南極高空形成雲層,一些化學物質,包括來自製冷劑和其他工業來源的氯和溴,在這些雲層表面引起反應,侵蝕了臭氧層。
  • 好消息,北極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空洞終於消失了!
    據歐盟哥白尼大氣監測局(CAMS)的研究人員報導,在北極上空隱約出現近一個月後,北極上空迄今為止探測到的最大臭氧空洞終於消失。臭氧層是地球大氣層中保護地球免受紫外線輻射的一部分。臭氧是由三個氧原子組成的氣體,處於平流層中,一層薄薄的臭氧層吸收了太陽發出的一部分紫外線。 紫外線會通過使DNA突變來破壞活細胞,並且還會導致賦予細胞結構的蛋白質分解和行為異常。
  • 南極臭氧空洞變大變深,氣象組織緊急關注!權威專家:將恢復正常
    ,通常於每年7-8月(南半球冬季)開始出現,9-10月(春季) 達到頂峰,11-12月逐漸減小消失,這就是大家熟悉的南極臭氧層空洞現象。,2020年的臭氧洞類似於2018年的臭氧洞,也是一個相當大的洞,並且肯定在過去十五年左右的時間裡出現的最大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