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縱容韋後、安樂公主,結果卻成為唐代第一位未能善終的君主

2021-01-21 魚兒讀書會擺尾

從神龍元年到景龍四年這六年中,中宗基本上能實現對國家的控制。不過,除了享受權力外,他對權力的其他方面並不太感興趣,倒是韋後對權力的熱衷程度超過了中宗。正因如此,韋後和中宗並未發生衝突,雙方相安無事。

不過,在景龍四年發生了一件事,令中宗感到非常不悅。當年五月、許州司兵參軍燕欽融上言:「皇后淫亂,幹預國政,宗族強盛;安樂公主、武延秀、宗楚客圖危宗社。」這次中宗並未像對待韋月將那樣迫不及待地將其處斬,而是親自訊問燕欽融,「上召欽融面詰之」。燕欽融「頓首抗言,神色不撓」,使得中宗開始對韋後、安樂公主的行動有所警覺。然而,宗楚客卻矯制令飛騎用極其殘忍的手段殺死燕欽融。燕欽融慘死後,宗楚客「大呼稱快」。中宗對此非常不滿,「意頗怏怏不悅」。

中宗態度的轉變,使「韋後及其黨始憂懼」。由此可以看出,韋後並非無法無天,她對中宗還是心存畏懼的,只不過此前是依仗著中宗的寵愛而有些無所顧忌。遺憾的是,野心勃勃的母女倆並未因此而有所收斂,她們顯然忽視了中宗的價值。內廷後宮始終是作為君權的附庸而存在,如果失去中宗這個保護傘,韋後和安樂公主實際不堪一擊。因而,她們的敗亡也就指日可待。

中宗雖然控制了局勢,保住了帝位,但他並未取得真正的勝利。因為勝利之後的代價同樣很慘痛,他成為唐代歷史上第一位未能善終的君主。景龍四年六月壬午日,中宗莫名其妙的暴病身亡,李重茂繼位,兩天後,韋後「臨朝攝政」。六月庚子夜,臨淄王李隆基在太平公主的支持下發動宮廷政變,處死了韋後和安樂公主。同年八月,中宗次子譙王重福因不滿相王執政起兵謀叛,由於力量有限,準備不足,加之計劃洩露,起兵當日就告失敗,重福「逃匿山谷」。次日,走投無路的重福「赴漕渠溺死」。這樣,中宗的四位皇子中,就只剩下年幼的李重茂一人尚在人世。

不過,在當年六月,李重茂就被逼退位,隨後被幽禁起來。景雲二年(711年)正月,重茂被外放地方,任集州刺史,但是同樣過著囚徒般的生活,因為睿宗派遣中郎將領兵五百在集州「看護」重茂。開元二年(714年)七月,年僅十七歲的李重茂薨於房州刺史任上。巧的是,他的父親中宗曾經在那裡度過了十二年非常不愉快的時光。

相關焦點

  • 被野心和欲望支配的安樂公主,陽世二十餘年的時光緣何不安樂?
    唐朝有名的女性眾多,除了武則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兒外,李裹兒即後來的安樂公主也頗為有名! 李裹兒年幼姿性聰慧,容貌美豔,唐中宗與韋氏對她十分寵愛,自幼聽其所欲,無不允許,所以安樂公主從小就養成了驕橫任性的脾氣。
  • 他被封為尚父,唐代三人得此殊榮,一人得以善終,另兩位死於非命
    他被封為尚父,唐代三人得此殊榮,一人得以善終,另兩位死於非命姜子牙輔佐姬發建立周王朝,東周西周加起來將近八百年,是存活時間最久的朝代。姜子牙功勞巨大但不驕縱,他為周朝盡心盡力,忠心耿耿。可以這樣說,沒有他,就沒有周朝的輝煌。
  • 牛皋嘆恨未能馬革裹屍 更令人嘆恨的是謀殺牛皋的兇手全都是善終
    牛皋嘆恨未能馬革裹屍,而更令人嘆恨的是那幫謀殺牛皋的兇手,居然全都是善終——位高權重享盡榮華富貴。雖然史料記載的牛皋臨終遺言稍有不同,但是牛皋的死因沒有爭議:「紹興十七年上巳日,都統制田師中大會諸將,皋遇毒,亟歸……明日卒。」嶽家軍最有名的戰將、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牛皋,就這麼不明不白地死於「自己人」的陰謀之下,死後趙宋小朝廷沒有給予任何封贈和褒獎。
  • 關於「安樂死」的倫理爭論
    「我今天籤署法案,使之成為法律。法律將允許聯邦法庭審理特麗?夏沃提出或代表她提出的請求,即不要妨害她想留住或除去維生所需的食物、流液、或者醫療的權利。」在這之前,特麗的父母與其丈夫之間關於是否「拔管」的「生死訴訟」已經歷時7年。在這場官司中,根據法院的裁決,特麗的進食管曾先後2次被拔除,後又根據州議會緊急通過的法令而2次重新插上。
  • 安樂死是人類文明進步?還是野蠻落後?對社會有益就是文明麼?
    作為老農,第一次聽到「安樂死」這個詞,還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一場關於安樂死的討論,其中,受人尊敬的鄧穎超女士也撰文,站在了支持安樂死的一方。至今,又三十多年過去了,安樂死這個詞不時就看見,而關於安樂死也沒有哪個國家通過立法來保護安樂死的執行。雖然沒有明確界定安樂死的法律條文,但民間安樂死肯定是存在的。就拿最近聽被譽為京城第一文化名人馬未都,坐客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談到安樂死這個話題。
  • 丹麥王妃穿軍綠大衣看賽馬,長子有君主風範,公主繼承媽媽好衣品
    導讀:丹麥王妃穿軍綠大衣看賽馬,長子有君主風範,公主繼承媽媽好衣品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時尚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
  • 喬治三世君主的品格:不列顛的保護神
    喬治三世情緒低落,他在致國會信中說,「身為國王,本當致力於捍衛憲法,如今卻無法阻止美洲獨立,未能維護大英帝國權利——以此深感內疚,故決意退位,打算返回漢諾瓦公國終老。」但國王的計劃未能實現——經過諾斯勳爵等人的勸說,考慮到國王對英國人民擔負的不可推卸的責任,喬治三世打消了退位的念頭,而且接受了大不列顛在北美洲落敗的事實,決定授權舉行英美和談。
  • 俄境內現唐代古城疑為公主行宮 圖揭世界十大神秘遺蹟
    俄境內現唐代古城疑為公主行宮 (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4月13日電  (陳苑)近日,位於俄羅斯境內的一座古城遺址引起人們關注,據了解,該遺址名為「博爾巴任」,遺蹟體現了中國唐代建築特色,應為回鶻人所建。
  • 做了一件無恥之事,太平公主都救不得她
    衛後掌握大權後,就提議讓皇帝李賢將安樂公主立為「皇太女」,目的是在李賢百年之後讓安樂公主接替皇位,但被李賢拒絕,雖然衛後的目的沒有達到,但此事引起了太子李重俊的警惕。太子李重俊為了自保,帶兵殺了武三思等人,此事恰好被上官婉兒撞見,她逃脫後將一切告知了李賢。李賢以為太子要造反,派兵去鎮壓太子,最終太子在兵敗後逃跑,被自己的部下殺害。
  • 全民公投:安樂死在紐西蘭合法了!
    初步結果可以大體看出紐西蘭選民的抉擇,而最終結果會在清點完48萬張特殊選票後,於11月6日和紐西蘭大選最終結果一起公布。 安樂死意味著什麼?接下來將如何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