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龍元年到景龍四年這六年中,中宗基本上能實現對國家的控制。不過,除了享受權力外,他對權力的其他方面並不太感興趣,倒是韋後對權力的熱衷程度超過了中宗。正因如此,韋後和中宗並未發生衝突,雙方相安無事。
不過,在景龍四年發生了一件事,令中宗感到非常不悅。當年五月、許州司兵參軍燕欽融上言:「皇后淫亂,幹預國政,宗族強盛;安樂公主、武延秀、宗楚客圖危宗社。」這次中宗並未像對待韋月將那樣迫不及待地將其處斬,而是親自訊問燕欽融,「上召欽融面詰之」。燕欽融「頓首抗言,神色不撓」,使得中宗開始對韋後、安樂公主的行動有所警覺。然而,宗楚客卻矯制令飛騎用極其殘忍的手段殺死燕欽融。燕欽融慘死後,宗楚客「大呼稱快」。中宗對此非常不滿,「意頗怏怏不悅」。
中宗態度的轉變,使「韋後及其黨始憂懼」。由此可以看出,韋後並非無法無天,她對中宗還是心存畏懼的,只不過此前是依仗著中宗的寵愛而有些無所顧忌。遺憾的是,野心勃勃的母女倆並未因此而有所收斂,她們顯然忽視了中宗的價值。內廷後宮始終是作為君權的附庸而存在,如果失去中宗這個保護傘,韋後和安樂公主實際不堪一擊。因而,她們的敗亡也就指日可待。
中宗雖然控制了局勢,保住了帝位,但他並未取得真正的勝利。因為勝利之後的代價同樣很慘痛,他成為唐代歷史上第一位未能善終的君主。景龍四年六月壬午日,中宗莫名其妙的暴病身亡,李重茂繼位,兩天後,韋後「臨朝攝政」。六月庚子夜,臨淄王李隆基在太平公主的支持下發動宮廷政變,處死了韋後和安樂公主。同年八月,中宗次子譙王重福因不滿相王執政起兵謀叛,由於力量有限,準備不足,加之計劃洩露,起兵當日就告失敗,重福「逃匿山谷」。次日,走投無路的重福「赴漕渠溺死」。這樣,中宗的四位皇子中,就只剩下年幼的李重茂一人尚在人世。
不過,在當年六月,李重茂就被逼退位,隨後被幽禁起來。景雲二年(711年)正月,重茂被外放地方,任集州刺史,但是同樣過著囚徒般的生活,因為睿宗派遣中郎將領兵五百在集州「看護」重茂。開元二年(714年)七月,年僅十七歲的李重茂薨於房州刺史任上。巧的是,他的父親中宗曾經在那裡度過了十二年非常不愉快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