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心和欲望支配的安樂公主,陽世二十餘年的時光緣何不安樂?

2021-01-09 騰訊網

唐朝有名的女性眾多,除了武則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兒外,李裹兒即後來的安樂公主也頗為有名!

李裹兒年幼姿性聰慧,容貌美豔,唐中宗與韋氏對她十分寵愛,自幼聽其所欲,無不允許,所以安樂公主從小就養成了驕橫任性的脾氣。

相關史料記載,安樂公主恃寵而驕,驕橫跋扈,為所欲為,並大興土木,廣建宅第,極盡奢侈豪華,而其墓誌「秉性嬌縱,立志矜奢。傾國府之資財,為第宇之雕飾」也與史料記載相互印證。據傳,其所修建築不僅規模上完全模仿皇宮,甚至精巧程度還要超過一頭。

當時長安有個昆明池,乃西漢武帝時開鑿,安樂公主嫁出宮後,心中常記著昆明池畔風景,便請求中宗把昆明池賞給她,劃到駙馬府園地中去。中宗拒絕說:「昆明池自從前代以來,從不曾賞人,朕不能違背祖宗成例。況池魚每年賣得十萬貫,宮中花粉之資,全依靠它。今若將這池賞給你,會使妃嬪們失去顏色。」安樂公主十分懊悶,於是自行強奪民田,開鑿了一個大池,取名為定昆池,隱隱有超過昆明池的意思。

而她另外一個奢靡無度的例子則是百鳥裙。史書記載,安樂公主使尚方合百鳥織二裙,正視旁視,日中影中,各為一色,百鳥之狀,並見裙中。據說唐中宗動用國家力量,派軍隊到嶺南捕鳥。許多鳥類因此滅絕,造成了一場生態災難。

野心:索要「皇太女」地位

史書上記載,安樂公主曾在韋後的默許下,向唐中宗索要「皇太女」的地位,想當儲君。墓誌內容「其夫武延秀與韋溫等,謀危宗社,潛結回邪,交構兇徒,排擠端善」也揭示了其政治上的野心。為實現「皇太女」的夢,安樂公主甚至經常以非韋後所生凌辱當時的太子李重俊,引起李重俊兵變,殺武三思及安樂公主夫婿武崇訓,安樂公主在中宗保護下得以保全,太子最終兵敗被殺。但安樂公主的「皇太女」之夢,最終也沒能實現。

而上官婉兒墓誌也記錄了關於「皇太女」這段歷史:上官婉兒曾拼死阻止「皇太女」一事,先後四次向唐中宗進諫,從檢舉揭發到辭官不做,再到削髮為尼,都沒有得到唐中宗準許後,最終採取了「請飲鴆而死,幾至顛墜」這樣以死相諫的方法。婉兒喝毒藥後,太醫緊急救治,才得以保命,之後婉兒多次請求降低身份,唐中宗不得不將其降為婕妤。

狠毒:毒殺父皇 政變失敗被誅

而這位美女公主,也最終掩蓋不住內心對權力的渴望,與母親韋後密謀,狠毒殺害了自己的父皇,試圖謀反。安樂公主墓誌記載「密行鴆毒 中宗暴崩」,證實了史書的說法。據記載,韋皇后與安樂公主合謀,用有毒的蒸餅毒殺唐中宗李顯,導致李顯突然駕崩。

墓誌記載:「又欲擁羽林萬騎,率左右屯營,內宅之中,潛貯兵甲,期以唐隆元年六月廿三日,先危今上聖躬,並及太平公主。皇太子密聞其計,先難奮發。以其月廿日,挺身鞠旅,眾應如歸。七廟安寧,群兇殄滅。宮人以其夜死。」

這段墓誌說的是安樂公主掌握軍隊試圖謀反,其行為已威脅到了太平公主等人。於是李隆基(後來的唐玄宗)與太平公主聯合發動了唐隆政變,安樂公主在政變發生當夜被殺。據說,被殺時她正在對鏡梳妝打扮,終年僅20餘歲。

安樂公主被殺近半年後,才被草草下葬,並被追貶為「勃逆宮人」。

安樂公主的墓誌上,甚至連起葬於何處都沒有說,可見其罪行之大。

安樂公主作為大唐公主,最終的蓋棺定論為「銘曰:德不建兮身招恥,葬禮陳兮邁千祀」,落得如此下場,不得不為其「安樂」之名嘆息不已!

相關焦點

  • 唐中宗縱容韋後、安樂公主,結果卻成為唐代第一位未能善終的君主
    不過,除了享受權力外,他對權力的其他方面並不太感興趣,倒是韋後對權力的熱衷程度超過了中宗。正因如此,韋後和中宗並未發生衝突,雙方相安無事。不過,在景龍四年發生了一件事,令中宗感到非常不悅。當年五月、許州司兵參軍燕欽融上言:「皇后淫亂,幹預國政,宗族強盛;安樂公主、武延秀、宗楚客圖危宗社。」這次中宗並未像對待韋月將那樣迫不及待地將其處斬,而是親自訊問燕欽融,「上召欽融面詰之」。
  • 植物人活命11年後,被親人切斷營養:「安樂死」並不能讓人安樂
    早在1998年,法國一名女護士使用藥物使30餘名重度患者「安樂死」的事件被披露後,一時間,輿論譁然,引發了一場關於「安樂死」的激烈討論。這名女護士時年28歲,因為她曾經目睹了一位76歲的女病人在極度痛苦的情況下,被自己的丈夫開槍打死,隨後那名男子也開槍自殺。這件事情的發生,對女護士產生了極大的震撼。不久之後,她就走上了幫助病人「安樂死」的道路。
  • 動物安樂死真的「安樂」嗎?
    有人說實驗動物就是拿來做實驗的,有進行安樂死的必要嗎?其實,大部分實驗都不會直接損害動物的生命,但是最終由於考慮到繼續飼養的成本等問題都直接將其處死。因此,實驗動物也需要福利,也有權利不那麼痛苦的為科研犧牲。實驗動物安樂死的物理學方法主要有:擊頸法、頸椎脫臼法、斷頭法、脊髓斷離法、低溫法等。
  • 安樂死在我國的立法探討
    傳統的民法理論對生命利益支配權持否定態度。例如一些國家都曾規定自殺是法律所不允許的,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我國未作出此類規定則是一種默許的方式承認了生命利益支配權。也就承認了生命屬於個人,個人有權處分自己的生命。  安樂死合法化符合我國立法原則嗎?首先,對安樂死立法符合立法的民主性原則。
  • 植物人是否應該安樂死一些案例分析及個人觀點
    關於植物人是否應該安樂死,有很多說法.我個人觀點:國家應該提倡安樂死。有些病人最後明知搶救不了,像植物人;有些癌症晚期的病人,疼起來要命,親人看著他們遭罪卻無能為力,也是一種折磨!這個時候實行安樂死,對病人也是一種解脫和尊重!
  • 代表建議考慮安樂死立法 什麼是安樂死安樂死被禁的理由
    選擇有尊嚴的死去,這是自己的一種權利,建議今後考慮「安樂死」立法。「如果有意願進行"安樂死",當然要遵循嚴格的程序,比如保證當事人在清醒的狀態下作出決定等。」李培根代表說,通過從立法上進行規範和完善,就不必擔心產生不良社會效果,「安樂死」對社會不是一件壞事。
  • 關於「安樂死」的倫理爭論
    近日來,美國社會關於「安樂死」的倫理爭論由於特麗?夏沃案例再度掀起高潮。  美國總統布希已於3月21日籤署了美國國會史無前例通過的緊急法案,要求延續佛羅裡達州腦部嚴重損傷、呈植物人狀態15年的婦女特麗?夏沃的生命。
  • 直面死亡,只有安樂死可以解決一切嗎?
    在50名患者中就有一名會與醫生談論,每6人中會有一人和他的家庭成員談論可能性。其實,俄勒岡州在實施DWDA二十年來,著重提高了疼痛管理的水平,安寧治療的使用率也是全美最高,在全州範圍內有記錄患者心肺復甦願望的項目。疼痛管理和臨終關懷變得更加有擔當力,這些照護也成為生命末期決定全方位統籌不可或缺的方面。
  • 網上竟然公開叫賣安樂死藥 「安樂死」原是氰化物
    新聞提要:「安樂死藥不是違禁藥嗎?竟然有人在網上公開出售!」家住沙市區的陳先生說,近日,他無意中進入了一個售賣「安樂死藥」的網頁,他心中滿是疑問:這種藥不是受管制的嗎?會不會是騙人的?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然而有人卻在網上公然叫賣「安樂死」的藥品。這究竟是騙局還是真有其事?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 英國安樂死過山車:1600英尺高空轉7圈,3分鐘後已是一具屍體
    死亡可怖卻不可避,通常人們接受死亡的方式無外乎這幾種:疾病、衰老、刑罰和意外。而如今人們在設法挽救生命的同時,也在優化死亡:比如因疾病而想要放棄生命的人,從早期痛苦死去到現在可以注射藥物沒有任何感覺的靜靜死去;再比如接受刑罰從槍決到了注射藥品,「安樂死」的出現讓死亡越來越「人性化」了。
  • 全民公投:安樂死在紐西蘭合法了!
    安樂死法案發起人行動黨領袖David Seymour說:"作為紐西蘭人,今天真是個好日子" 安樂死公投一旦通過,不需要再經過國會立法程序,因為其國會程序已經完成。只要11月6日最終的結果能夠證明通過,將會在12個月後自動生效。
  • 為何不能選擇安樂死
    有人主張,在犯罪構成要件中,為病人減輕痛苦,為社會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可以構成違法阻卻事由,使得本身客觀上符合故意殺人的行為,不為刑法所規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目前,違法阻卻事由呈現高度法定化的前提下,靠個人理性的推定是不能增加違法阻卻事由的範圍,這是推行安樂死所遇到最大的現實瓶頸。然而,在道義倫理上,安樂死卻是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 趣聊英語|澳大利亞科學家赴瑞士安樂死,朋友,瑞士安樂死了解下?
    其實是因為,醫助安樂死目前在全球大部分國家仍不合法,所以才會有老人遠赴瑞士的行為。其實關於安樂死的爭論由來已久,一直就有贊同和不同兩種觀點,接下來咱們一起來看兩篇文章吧。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十分注重自己的權利,認為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的,如果不違法的話。安樂死的問題在這些年成為了熱門話題,一些人贊同,因為人們有權利結束痛苦,一些人不贊同,因為他們覺得生命是很寶貴的,沒有人能結束別人的生命。現在爭議仍在繼續。
  • 這位104歲的科學家,正在直播自己安樂死的過程
    並非是不熱愛生活,他才選擇死亡。實際上,這位老先生比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更深地體會過生活和工作的樂趣。1914年古德爾出生於倫敦,他在青少年時期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1941年他在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獲得了博士學位,1948年拿到墨爾本大學教職,自此定居澳大利亞。
  • 徘徊在生死之間——淺談「安樂死」的歷史與將來
    從30年代到50年代,儘管英國、美國、瑞典等一些國家有人發起成立了「自願安樂死協會」或向國會提出允許安樂死的議案。但是,由於對安樂死問題的認識不清,並且擔心被人利用而導致「合法殺人」,社會上絕大部分民眾反對安樂死。二戰以後,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觀念的更新,贊成安樂死的觀點開始呈上升趨勢,有關安樂死的民間運動和立法運動也日益增多。1967年美國建立了安樂死教育學會。
  • 安樂死過山車!你知道嗎?
    安樂死指對無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療或使用藥物,讓病人無痛苦地死去。 「安樂死」一詞源於希臘文,意思是"幸福"的死亡。它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安樂的無痛苦死亡;二是無痛致死術。在我國的定義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狀態下,由於精神和軀體的極端痛苦,在病人和其親友的要求下,經醫生認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無痛苦狀態中結束生命過程。在大家的印象中,安樂死一般都是借力於藥物來實現,但是這樣一直存在爭議,就是這樣利用藥物安樂死是否合法。但是在英國的安樂死過山車,就不存在這樣的爭議。它突破傳統的接受死亡的方式,甚至打破傳統安樂死的方式,讓患者在一場刺激的遊戲中告別生命。
  • 生活啟示 |善生善死:安樂死是「幸福」地死亡,你認可嗎?
    在新聞傳媒如此發達的今天,「安樂死」我們並不陌生。2018年6月7日,臺灣著名節目主持人傅達仁因為患上胰腺癌,經受不住病痛的折磨最後選擇去瑞士執行了安樂死,享年85歲,他是亞洲第一個選擇安樂死的人。相比亞洲,西方人選擇安樂死相對自由。那麼,對「安樂死」,中西方的解釋有所不同。
  • 網上叫賣「安樂死藥」 效果不佳可以退藥
    警方稱,這很可能是一種網絡詐騙,買賣安樂死藥是違法的。  市民投訴  網上有人售賣「安樂死藥」  22歲的鄭州市民徐青(化名)曾經想到過死。徐青小學畢業,長年在外奔波。前幾天,他在天津火車站把辛苦打工掙來的幾千元錢丟了,回到鄭州後心灰意冷,覺得沒臉見家人。
  • 一個美國男孩安樂死全程紀實
    除了日常的護理,辛迪四處奔走,聯繫各方名人和志願者來給兒子打氣加油。 NBA球星克裡斯·韋伯邀請德裡克去玩高爾夫球,這是他生平第一次。在哥哥和好朋友的陪伴下,他也第一次住進了酒店,度過了難忘而美好的時光。 可快樂是短暫的。隨著進出醫院的次數逐漸增多,德裡克發脾氣的次數也變得越來越頻繁。
  • 鄭玉雙︱生死困局:傅達仁瑞士赴死與安樂死的倫理難題
    除了宗教理由,反對安樂死的道德正當性的立場可以區分為以下主張:(一)生命神聖性:人的生命具有客觀的、不受侵犯的內在價值和神聖意義,任何人都不應當損害生命的神聖性,即使生命處在極端的不利狀態之下;(二)人的自我義務:人對自身承擔特定的倫理義務,包括不損及自身利益和傷害自身生命,自殺違反了這一義務;(三)道德滑坡:如果允許處於絕症中的個人自由地決定結束生命,那麼也應當允許處於昏迷之中(比如植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