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認可的12海裡領海原是毛澤東親定

2020-11-25 觀察者網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敏銳地意識到國家遇到的許多重大問題大多集中在海洋上。過去,中國是個半殖民地國家,沿海成為帝國主義的「航道」,江河成了列強的「內湖」。解放後,中國人民當家作主,但海洋上外國艦船依舊橫衝直撞,外國漁船在中國海域肆意捕撈,而中國漁船在國外屢屢被抓,根本體現不出中國海洋主權何在。

國民黨政府3海裡領海形同虛設

在1931年,國民黨政府曾經頒布過3海裡領海制,但領海制度形同虛設,列強的軍艦自由遊弋在中國的海洋江河。新中國成立後,美國公然派遣艦隊幹涉中國內政,用武力阻止我解放臺灣,還肆意入侵我主權海域尋釁逞兇。

毛澤東認為,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必須結束有海無防的歷史,就要把中國的領海主權管起來。但中國的領海在哪裡?他強烈感覺到:建國後連自己國家的「宅基院牆」都搞不清,外國軍艦開到家門口來耀武揚威,我們拿不出明確的法律依據,何談保衛領海主權!

為了堅守國家海洋主權,必須首先弄清楚「海洋國門」在哪裡。領海問題提到了緊迫日程。於是,毛澤東打電話給周恩來:「領海問題至關重要,由外交部請國際海洋法的專家一起來研究一下中國的領海問題。」

1953年,毛澤東視察海軍部隊。

毛澤東詳細了解領海寬度問題

1958年8月22日,由周恩來安排,以國務院名義將著名法學家、曾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檢察官首席顧問、參與審判日本甲級戰犯的中國法官倪徵和外交部部長助理喬冠華從北京接到了北戴河毛澤東住所研究領海問題。毛澤東對倪徵說:「最近外國軍艦常來鬧事,今天把大法官請來,探究一下領海主權問題。」

倪徵詳細地介紹了領海的地位與作用,劃分領海的方法以及世界各國採用的領海制度。在1930年召開的第一次國際法編纂會議上,到會的40個國家中,有33國提出了各自不同的主張,其中美、英、日等12國堅持3海裡的領海寬度,而主張採用大於3海裡的領海寬度的也有21個國家。所以「歷史上還沒有一個公認的統一的領海寬度」。

周恩來提出:「當前首先要解決領海寬度問題。」毛澤東說:「是啊,為什麼各國採用的領海寬度相差這樣大?」倪徵回答說:「發達國家憑藉經濟、軍事實力,肆意侵犯其他國家海域,掠奪海洋資源,他們主張領海寬度為3海裡;而發展中國家為保護自己領海主權及國土安全,多主張12海裡甚至更多的領海寬度。」倪徵建議:「必須限制軍事大國在領海、領空的自由活動,設立12海裡領海寬度比較符合我國實際情況。」

毛澤東仔細地聽著,並追問:「領海寬了,對商船航運有影響嗎?」倪徵答:「不會,海洋法規定,商船的正常商務活動是可以無害通過領海的。」毛澤東點點頭,他指著地圖上的渤海,提高了聲調問道:「如果定了12海裡領海寬度,那渤海裡面還會有公海嗎?」倪徵思索了一會兒回答:「渤海中最寬的老鐵山水道也不足24海裡,這樣渤海就成為中國的內海了,我國享有完全的主權。」毛澤東微笑著站起來自語道:「看來,為了國家安全和繁榮,應當有個較寬的領海。」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敏銳地意識到國家遇到的許多重大問題大多集中在海洋上。

12海裡領海寬度得到國際認可

1958年8月25日下午,毛澤東在北戴河主持召開了政治局常委會議。除了討論炮擊金門的問題,會議還談到了領海寬度的問題。毛澤東認為,我國海岸線長,歷史上屢受侵略,為維護海上安全和經濟利益,並充分考慮到國際上可能遇到的風險,應採用較寬的領海。他要求外交部、解放軍總參謀部進行深入研究,提出領海寬度的意見,制定相應的文件,待中央再次開會決定。

同年9月1日至2日,毛澤東在北戴河再次召集會議,劉少奇、周恩來、彭德懷、新任總參謀長黃克誠和總參作戰部部長雷英夫,以及喬冠華、著名法學家劉澤榮和周鯁生等參加了會議。

雷英夫匯報了領海線論證過程和採用12海裡領海制的建議,喬冠華對待發的外交部新聞稿作了說明。兩位法律專家對各種國際法特別是《海牙協議》作了進一步說明,他們引經據典主張沿用民國時期當局頒發過的3海裡領海制,認為如果宣布12海裡,可能會引發國際爭端,美、英會出來反對,搞不好會打仗。 毛澤東思考了一會,最後作出總結:「老先生們的意見很好,很可貴,使我們可以從另外的角度多想一想。但是,研究來研究去,《海牙協議》不是聖旨,也不能按照美英等國的意志辦,我們的領海線還是擴大一點有利。從各方面判斷,仗一時半會兒打不起來,我們不願打,帝國主義就那麼想打?我看未必。一定要打,我們也不怕,在朝鮮已經較量過了,不過如此,要有這個準備。」毛澤東從中國的經濟、安全利益出發,並考慮到當時我國海岸火炮有效射程在12海裡以上,最後確定採用12海裡的領海寬度,並且決定立即公之於世。

1958年9月4日,中國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領海的聲明》,第一條即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海寬度為12海裡。」「一切外國飛機和軍用船舶,未經中國政府許可,不得進入中國領海及其上空。」1982年公布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各國有權確定不超過12海裡的領海」,當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採用了12海裡領海制度。說明我國當初的決策既維護了國家主權,又符合國際歷史潮流。

(作者為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原航海系主任、教授,國內知名海洋學者和軍事評論員。)

相關焦點

  • 毛澤東親定12海裡領海寬度 得到國際認可
    12海裡領海寬度得到國際認可 1958年8月25日下午,毛澤東在北戴河主持召開了政治局常委會議。除了討論炮擊金門的問題,會議還談到了領海寬度的問題。毛澤東認為,我國海岸線長,歷史上屢受侵略,為維護海上安全和經濟利益,並充分考慮到國際上可能遇到的風險,應採用較寬的領海。
  • 中國12海裡領海,毛澤東親定
    他強烈感覺到:連自己國家的「宅基院牆」都搞不清,外國軍艦開到家門口來耀武揚威,我們拿不出明確的法律依據,何談保衛領海主權!    為了弄清楚「海洋國門」在哪裡,毛澤東打電話給周恩來,「由外交部請國際海洋法的專家一起來研究一下中國的領海問題。」
  • 毛澤東親定12海裡領海 解放軍岸炮射程在此之上
    周恩來提出:「當前首先要解決領海寬度問題。」毛澤東說:「是啊,為什麼各國採用的領海寬度相差這樣大?」倪徵回答說:「發達國家憑藉經濟、軍事實力,肆意侵犯其他國家海域,掠奪海洋資源,他們主張領海寬度為3海裡;而發展中國家為保護自己領海主權及國土安全,多主張12海裡甚至更多的領海寬度。」倪徵建議:「必須限制軍事大國在領海、領空的自由活動,設立12海裡領海寬度比較符合我國實際情況。」
  • 毛澤東為何將中國領海寬度定為12海裡
    毛澤東說:「是啊,為什麼各國採用的領海寬度相差這樣大?」倪徵回答說:「發達國家憑藉經濟、軍事實力,肆意侵犯其他國家海域,掠奪海洋資源,他們主張領海寬度為3海裡;而發展中國家為保護自己領海主權及國土安全,多主張12海裡甚至更多的領海寬度。」倪徵建議:「必須限制軍事大國在領海、領空的自由活動,設立12海裡領海寬度比較符合我國實際情況。」
  • 毛澤東親自拍板確定「我國的領海線定為12海裡!」
    為此,毛澤東認為,中國必須結束有海無防的歷史。於是,1958年8月,毛澤東找到曾擔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檢察官首席顧問的倪徵燠,與他共同討論研究領海問題。當時倪徵燠表示:「在1930年召開的第一次國際法編纂會議上,有33個國家主張3海裡的領海寬度,同樣也有21個國家主張採用大於3海裡的領海寬度。所以這麼多年來,一直沒有一個公認的統一的領海寬度。」
  • 4艘海監船進入釣魚島12海裡領海
    據日本海上保安廳消息,北京時間10月25日上午5時30分左右,我國3艘海監船進入我國釣魚島所屬領海巡航。這也是自10月3日來我國海監船第2次進入釣魚島所屬領海。據稱,進入領海的是我國「海監51」、「海監75」和「海監83」三艘公務船。另有一艘「海監66」在附近海域巡航。
  • 控制船舶汙染:設立國際公約認可排放控制區
    但是因為受到國際公約和國際法的制約,按照國內法劃定的排放控制區,無論地理範圍還是控制要求都很難達到有效減少船舶大氣汙染物排放的目的,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唯有儘快申請設立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汙染公約(MARPOL公約)認可排放控制區(ECA),且申請設立ECA宜早不宜晚。
  • 日就中國軍艦進釣魚島所謂"日本領海"姿態強硬 稱12海裡是"底線"
    日本共同社6月19日報導稱,日本政府就中國海軍艦船進入釣魚島附近毗連區一事向中方展現出強硬姿態,此舉意在明確表示日本將堅決阻止中國軍艦進入釣魚島周邊12海裡,這是「決不能退讓的底線」(日本政府高層語)。報導稱,日本政府對中方或通過海警船及軍艦反覆進入相關海域積累既成事實抱有危機感,這種狀況下雙方艦船發生偶發性衝突的可能性將增加。
  • 中國海警船進入釣魚島12海裡領海宣示主權
    巡航釣魚島最讓人興奮的是進入12海裡領海。那天太陽好像早早的就出來打招呼,我們的巡航船迎著朝陽向著東南方,開向釣魚島領海。接近領海時,記者的眼睛緊盯著電子海圖,上面顯示我們的巡邏船距離釣魚島領海線還有100米的距離、70米、50米,好,與領海線完全重合了!只聽船長荊春隆說:「2146船正式進入釣魚島領海巡航。」
  • 希臘外長強勢表態,將本國領海從6海裡擴張至12海裡,不懼土耳其開戰...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1月14日報導,希臘外交部長尼科斯 登迪亞斯在與葡萄牙外長在裡斯本會談後,於13日晚向記者表示,「希臘有權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將本國各處領海範圍從6海裡擴至12海裡,包括愛琴海在內,而且土耳其在這方面的威脅不可接受。」
  • 突破12海裡具重大意義
    中國6艘海監船此次全部進入了釣魚島12海裡以內的範圍。  12海裡是個什麼概念?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一國領土領海基線外12海裡範圍屬於該國的領海,在此區域內該國享有排他性的主權。
  • 希臘公開宣戰,領海直接擴大12海裡,歐盟四國合力對抗土耳其
    剛剛,希臘公開宣戰,領海直接擴大12海裡,歐盟四國也合力對抗土耳其。 1月13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希臘外交部長尼科斯 登迪亞斯在議會國防與外交委員會討論《愛奧尼亞海和愛奧尼亞群島至馬塔潘角沿海區域寬度界定》法案時表示,希臘在愛奧尼亞海的領海範圍從6海裡擴至12海裡,可使國土面積直接增加1.3萬平方公裡。
  • 伊朗油輪奔赴南美,美軍艦再闖後院12海裡領海,委內瑞拉迎來挑戰
    美軍艦「自由航行」再闖入12海裡領海範圍,究竟為何?據美媒體報導,在近日美海軍平克尼號宙斯盾飛彈驅逐艦,在委內瑞拉海域附近進行了一次「自由航行」,在航行期間甚至直接闖入12海裏海域,美國的這一做法無疑是在不斷挑釁國際公約,這也並不是美國第一次有這樣的行為,多年來美國憑藉自己海軍擁有69艘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飛彈驅逐艦,頻繁闖入多個國家的12海裡的領海範圍。
  • 希臘擬將西部領海範圍擴至12海裡,分析稱意在試探土耳其
    希臘擬將西部領海範圍擴至12海裡,分析稱意在試探土耳其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20-08-27 11:04 來源:
  • 中國3艘海警船今日進入釣魚島12海裡領海巡航
    資料圖:中國海警2401艦原標題:中國3艘海警船今日進入釣魚島12海裡領海巡航國家海洋局網站消息:2016年6月15日,中國海警2401、2166、31239艦船編隊在我釣魚島領海內巡航。
  • 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南海是中國領海還是國際公海?
    ;而東沙群島只有東沙島領有領海和專屬經濟區;中沙群島中只有黃巖島常年出露,領有領海。中業島有11座明礁,應歸類為公約中的巖礁,僅享有12海裡領海。它們包括東門礁、三角礁、仙娥礁、海口礁、浪口礁、簸箕礁、柏礁、東礁、彈丸礁、皇路礁和蓬勃暗沙(有突出的乙辛石),其中東門礁、簸箕礁和彈丸礁已進行人工填海造陸,依照國際公約,但仍只能歸類為巖礁。20座原為幹出礁或暗礁,經過近年的珊瑚礁自然生長、海潮風浪等天然力量作用生成了新的沙洲,至少應歸類為巖礁,享有12海裡領海。
  • 從領海基線量起不超過200海裡,在領海以外並鄰接領海的區域稱
    從領海基線量起不超過200海裡,在領海以外並鄰接領海的區域稱為(  )。A.大陸架B.毗連區C.專屬經濟區D.內水查看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專屬經濟區是領海以外並鄰接領海的區域,它從領海基線量起不超過200海裡。
  • 中方艦機警告驅離"未進西沙島礁12海裡"美艦 專家:已闖入領海基線
    其中TSB為領海基線、CW為近海/沿岸水域、TS為領海、CZ為毗連區、EEZ為專屬經濟區、CS為大陸架。(環球時報10月12日報導)「美國軍艦10日在南海實施航行自由行動」——11日,3名美國「匿名官員」通過路透社(Reuters)將此消息放出,但同時強調,美軍艦進行此次行動「並未進入任何西沙島嶼12海裡範圍內」,「不那麼像軍事行動,不具有威脅性」。
  • 中國981鑽井平臺位置披露 距我領海基線17海裡
    原標題:越衝擊我警戒區及船隻1416艘次 昨天,中國外交部在官網上發表題為《「981前後作業海域距中國西沙群島中建島和西沙群島領海基線均17海裡,距越南大陸海岸約133至156海裡。 【背景】外交部表示,10年來,中國企業一直在有關海域進行勘探活動,包括地震勘探及井場調查作業等。此次「981」平臺鑽探作業是勘探進程的例行延續,完全在中國主權和管轄權範圍內。
  • 名詞解釋:領海基線
    量算領海的寬度要有一條起點線。從這條基線垂直向海外延伸12海裡,這一段海域就是我國的領海。中國的領海面積約為37萬平方公裡。 領海是沿海國家領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陸和內水以外的一定寬度的帶狀水域。我國的領海寬度是12海裡(1海裡=1.852公裡)。這早在1958年我國政府關於領海的聲明中,就有明確的規定。1992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又一次明確了我國的領海寬度是12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