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8 1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國家獎學金,博雅銀桂獎學金,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三等獎……
得獎得到手軟
雅思首考7.5分
連續三年學分績專業第一
推免北大
預備黨員
發表新聞稿件30餘篇
一年志願服務時長達200多小時
多元發展綻放
這是華師哪路神仙?
接下來,讓小詩帶你走進卓越女孩
——張子悅
人物介紹
張子悅,生命科學學院生物技術(中澳)專業2017級本科生,中共預備黨員,連續三年學分績專業第一,為國家獎學金、博雅銀桂獎學金、博雅丹桂獎學金獲得者;先後榮獲校優秀共青團員、校三好學生、校網絡宣傳工作積極分子、校優秀志願者等榮譽稱號;2020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獲全國三等獎,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中獲省二等獎,現已成功推免至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科學技術史專業攻讀碩士。
學習如長跑 厚積待薄發
「爸爸常說,我是一個不適合短跑衝刺的選手。所以別人停下來的時候,我沒敢停下。」大學生活對張子悅而言,是充實與忙碌,是簡單和重複。「記得大一寒假,大年三十我還去家鄉當地的圖書館自習,很幸運,領到了管理員獎勵的一顆糖」。一直努力的孩子,總會得到生活的糖果,三年來的學分績是「獎勵」給張子悅的第一顆糖。
學習就像長跑,日復一日地堅持亦需要合理的方法,將學習任務「日常化」是張子悅最常用的學習策略。在張子悅看來,每日的學習不是簡單的時間堆砌,更應當有所權衡,不重時長而講求效率。做計劃是張子悅及時反饋學習效率的第一把量尺,在學習令諸多生科學子頭疼的生物化學課程時,她巧用學習方法,課前認真了解課程重難點、對每日每周的學習任務量做好分配計劃、將複習任務分解到每天……「化繁為簡」讓張子悅的《生物化學》學得遊刃有餘。
「不僅對於專業課,英語的學習也是這樣。」積跬步,以至千裡;積小流,以成江海。堅持每日五十個單詞、堅持每日一篇外刊閱讀,大概就是這樣點滴的積累和堅持的韌性,給予了張子悅最燦然的收穫。2019年首次參加雅思考試的她獲得了7.5分。除專業課學習及英語外,張子悅不斷嘗試和突破,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參加計算機二級考試、教師資格考試……「每場考試或競賽的籌備對我而言都是長期的過程,點滴的積累和長久的堅持便是成功的秘訣。」
青年應擔當 奮進而向上
作為年級首批入黨申請人,自遞交入黨申請書以來,她先後擔任59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宣傳委員,第4期發展對象培訓班班長。「遞交入黨申請書,對我而言是一種莊重而無悔的選擇,也許現在還沒機會轟轟烈烈地奉獻自我,但也應在瑣碎生活中挖掘知行合一,以擔當精神引領進步行動的力量。」她這麼說,也這麼做。
大學期間,張子悅熱衷於宣傳工作,發表新聞稿件三十餘篇;熱衷於志願服務工作,2019年度志願服務時長達200餘小時。源於心中的責任與熱愛,大三暑假,她踏上了支教的路。「短短17天,記憶裡除了異常的炎熱,大概是最真實的快樂,現在每每想起,腦海裡全是小六班十三名孩子燦爛的笑臉和爽朗的笑聲」。
2019年10月,張子悅作為世界軍運會公開水域項目反興奮劑中心的志願者服務賽會,「與運動員溝通交流做興奮劑檢測的程序十分嚴肅,任何一步的紕漏都可能涉及到成績和排名的變動。工作期間,我第一次如此強烈的體會到身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第一次深深體悟到我們這代青年人在社會上扮演的並不再是孩子的角色,是該做些什麼了。」疫情期間,張子悅相信文字也有溫暖和堅定的力量,2020年2月她響應學院號召,發表戰「疫」隨筆《等春天》號召身邊同學粉碎謠言傳遞大愛,生科學子將知識轉化成力量,滿懷希望靜候春光。
文科與理科 生活與理想
「有些人是為了生活的理想,有些人是為了理想的生活,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追求和想法,但我總想離最初理想中的自己近一些。」雖高中學的是理科,但對於人文的熱愛並沒有被張子悅擱淺在心裡。「熱愛生命科學,熱愛人文學科。」張子悅依然腳踏實地地過好每一天,儲備能量,所以當機會來臨的時候,她有抓住的能力而不僅僅將收穫歸為運氣。
「與科學技術史的相遇,是偶然的邂逅,也是長期的積累。」平時的學習中,張子悅對於課程中演進歷史、重大突破、發展規律等內容有濃厚的興趣,也常常嘗試梳理發展脈絡和其間邏輯。在她看來,該部分內容包含著最濃鬱的「生命」氣息,可以清晰地感知到該門課程跳動的脈搏和演進的方向。「學習《免疫學》「免疫學史」時,我感觸頗深,認識到人類對於每種疾病的認識並非一蹴而就,與疾病鬥爭的歷史也並不簡單,經歷了從經驗到實驗、從宏觀到微觀、從人體到分子的幾種變化,一步步更深入詳盡。」
疫情期間,偶然看到韓啟德院士《科學與文明之間》的講座使她深受觸動,有了紮根「科學文化」這片土壤的想法。「有了想法,便義無反顧地去做了。」今年七月,張子悅先後參加了中科大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主辦的「科學與文化」夏令營與北京大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主辦的「探尋共和國科學家成長足跡」夏令營,這些經歷讓她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目標。夏令營之後,更緊張的學習與付出成為這個夏天最深刻的記憶。大概應了那句「一直努力的話,運氣一定不太差」,如今她終於實現了紮根科學文化土壤的「小目標」,推免至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科學技術史專業攻讀碩士。
「未來道路雖長,但也不必畏懼。」她說:「不虛度、不滯留,勇敢嘗試,努力奮進是青春最無悔的選擇。堅定勇敢地走下去,未來道路上總有收穫。」
探科學之奧秘,覽人文之關懷
一直努力的孩子,總會得到生活的糖果
相信,這樣一位少年
前途似錦,未來可期
願你繼續堅定前行,發光發熱!
華中師大宣傳部輿情與新媒體中心
原標題:《國獎得主,推免北大!華師神仙女孩來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