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人資訊| 受「翟天臨事件」影響,畢業生論文「盲審」力度劇增

2020-11-22 騰訊網

學人·資訊

學界新聞

1. 中科院院士裴鋼論文被國外學者舉報造假,一作回應:抱歉,用混圖了

據荔枝新聞報導,曾舉報曹雪濤論文造假的美國學者Elisabeth Bik博士12月10日在tweet、pubpeer上再度發文,指出中國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院士裴鋼參與署名的兩篇論文,部分圖片都存在特別相似的情況。被質疑的論文,一篇於2014年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Plos One上,論文發現傳統中藥複方「聰明湯」可以改善阿爾茨海默病;一篇論文於2015年發表在《免疫學期刊》。而論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裴鋼連夜回應:第一作者Yujun Hou在文末解釋道,「抱歉,在寫作中把兩張圖片用混了,但是圖片混淆並不影響實驗結果。為我的錯誤致歉」。通訊作者裴鋼也作出回應稱,「我是這篇文章的負責人。我為這一嚴重的錯誤和可能帶來的困擾道歉,非常感謝」。

此前,該篇論文因提出「聰明湯」可改善阿爾茨海默病備受關注,中科院官博曾力薦成果。而針對Elisabeth Bik於11月14日指出的曹雪濤論文造假事件,目前國內調查尚未有後續。

據文匯網12月13日報導,文匯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簡稱「分子細胞中心」)工作人員處獲悉,針對前期網傳「裴鋼院士被實名舉報論文造假」的信息,該中心已請外部專家進行初步核查,沒有發現該論文造假的證據。

2. 上海財經大學發布對錢逢勝處理:開除教職並撤銷教師資格

12月6日,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的一名碩士生在社交平臺舉報該院副教授錢逢勝涉嫌性騷擾,並稱已向校方舉報。12月6日晚,上海財經大學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已成立調查組,展開調查工作。12月9日晚,上海財經大學官方微博發布處理通報,給予錢逢勝開除處分,並按程序報請上級部門批准;撤銷其副教授專業技術職務;撤銷其教師資格。錢逢勝還兼任中國建材、漢鍾精機、東富龍、東北電氣、同濟科技等5家公司的獨立董事,現均已辭任。

3. 北大馮仁傑事件,校方處理結果公布:撤銷馮仁傑教師資格,予以解聘

12月11日,北大官方微博發布該校博導馮仁傑涉嫌與多人發生不正當關係事件處理結果。通報稱,11月20日,該校收到教師馮仁傑涉嫌違反師德師風問題的實名舉報。經查,馮仁傑作為高校教師,嚴重違反師德師風,違反了相關規定,造成惡劣影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等法律法規,經北京大學教師職業道德和紀律委員會研究,學校決定:撤銷馮仁傑教師資格,取消其有關人才計劃入選資格,報上級部門批准;取消其研究生導師資格;予以解聘。該通報稱,北京大學歷來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對違反師德師風的行為始終堅持零容忍的態度,一經查實,絕不姑息。

4. 北大法學院大三學生包麗自殺,男友否認精神控制

12月12日,南方周末報導(已刪除),北京大學法學院大三學生包麗與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大四學生牟林翰相戀,隨後發生矛盾。10月9日,包麗在北京一賓館內服藥自殺。送醫搶救後,一直昏迷。一個多月前,醫生向家屬宣布包麗腦死亡。根據網絡流出的關於兩人的聊天記錄,有觀點認為,自殺前,包麗曾受到牟翰林精神控制。12月12日下午,牟林翰回應澎湃新聞稱,他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對包麗精神控制,稱「不明白什麼是精神控制」。目前事件後續仍未有進一步報導。

5. 受「翟天臨事件」影響,高校畢業生論文「盲審」力度加大

2019年初,因為翟天臨事件引起的軒然大波,「開展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被列入教育部當年的重點工作,並投入800萬元的教育經費,抽查應屆畢業研究生的畢業論文,其中博士的抽檢率約為10%,碩士約為5%。各高校今年也陸續發布「盲審」的相關辦法或通知。比如江蘇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實行100%「盲審」制度,南京醫科大學要求全體博士研究生、同等學力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延期畢業研究生的畢業論文100%盲審,同等學力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20%進行盲審。「查重」「盲審」關卡,讓不少學生在提交論文前倍加慎重。南京某「雙一流」大學2016級商學院博士生小潘本準備年底預答辯,卻被導師給勸了回來。「一年之內,導師的三個博士的論文都被盲審給『斃』了,每隔三個月,送一個斃一個,連老師都怕了!」小潘說。

6.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接軌託福,託福101分達到CSE八級

12月11日,託福考試成績對接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CSE)研究成果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從對接結果來看,託福(滿分120分,聽說讀寫各項分值均為30分)最低總成績達到37分的時候對應CSE四級,達到57分時對應CSE五級,達到74分時對應CSE六級,達到87分時對應CSE七級,達到101分時對應CSE第八級。在使用總成績或使用對應等級時,量表對接研究團隊建議同時參考四個技能部分的成績。2017年,教育部考試中心與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籤署了合作備忘錄,共同開展託福iBT考試成績對接量表等級的研究。對接研究工作於2017年底正式啟動,歷時兩年順利完成。

託福iBT考試成績對接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研究結果 教育部考試中心提供

7. 最新高校社會影響力排名發布

12月13日,人民網發布2018-2019高校社會影響力排行榜。在高校社會影響力排名上,排在前十位的高校分別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據介紹,此次榜單由人民網教育頻道和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聯合推出,數據的截取時間段從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選取的對象為165所部屬重點高校和地方的重點高校。在高校科研影響力上,處在前十的高校分別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該高校科研影響力的榜單是根據各高校公開數據及媒體報導情況,選取生產知識基地指數、學科水平指數、師資水平指數等多個指標,綜合加權排名後得出。

學術講座

【北京】張璐:當前漢語國際教育的本體選擇:一元論抑或二元論

時間:2019年12月16日(周一)16:00-17:30

地點: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館111教室

【北京】詹姆斯·沃茨:敘事人類學

時間:2019年12月17日(周二)15:30-17:30

地點:清華大學熊知行樓社會學系211會議室

【北京】薛鳳:災害與數字人文

時間:2019年12月17日(周二) 19:00

地點:北京大學第二體育館B101報告廳

【北京】章啟群 :如何才能「逍遙遊」?——從自然哲學看《莊子》的「遊」

時間:2019年12月17日(周二)19: 00

地點:北京師範大學 主樓A802

【北京】 Xu Bing (徐冰):My Method: An Artist's Response to Contemporary Dilemmas

Date: December 18 (Wednesday), 2019

Venue: Room B101, Second Gymnasium, Yenching Academy, Peking University

【北京】沈培:虛詞性質的變化及相關字詞的考釋

時間:2019年12月18日(周三)10:00—12:00

地點: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大會議室

【北京】許琪 :變遷中的中國家庭居住方式與家庭養老

時間:2019年12月18日(周三)16:00-17:40

地點:中國人民大學崇德西樓212室

【北京】丁見民 :18世紀到19世紀初跨大西洋視野下英美醫療信息的交流

時間:2019年12月18日(周三)14:30-16:30

地點:首都師範大學北一區文科樓406

【北京】榮新江:絲綢之路一個跨文明的交流系統

時間:2019年12月19日(周四)19:00

地點:北京大學第二體育館B101報告廳

【北京】王邦維:古代中國人對語言的認識——從謝靈運的知識追求談起

時間:2019年12月19日(周四)9:30

地點: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大會議室

【北京】杜創:博弈與激勵——經濟學理論視角看中國新醫改十年

時間:2019年12月19日(周四)14:00-15:30

地點:中國人民大學崇德西樓(原科研樓A座)916會議室

【北京】馮勝利:語體語法的調距機制與原理--兼談相關及擴展的領域及概念

時間:2019年12月19日(周四)14:30-17:30

地點:中國人民大學人文樓200會議室

【北京】戚克栴:後危機時代的投資邏輯和人生哲學

時間:2019年12月20日(周五)18:00-20:00

地點:中國人民大學崇德西樓815會議室

【上海】王強:「勞動神聖」與「五四新文學」的變調

時間:2019年12月16日(周一)13:00

地點:華東師範大學閔行校區人文樓4330室

【上海】呂西安·萊維-布呂爾對人類學與政治學的貢獻

時間:2019年12月16日&17日&18日13:30-16:30

地點:復旦大學光華西主樓1101會議室

【廣州】金慶浩:古代東亞社會的知識傳播:以出土文獻《論語》為中心

時間:2019年12月16日(周一)15:30-17:30

地點:中山大學南校園模範村521棟二樓講學廳

【杭州】薛鳳:地性或者地方知識: 怎麼理解中國方志的災害記錄

時間:2019年12月16日(周一)9:00

地點:浙江大學西溪校區人文學院咖啡吧

【上海】Prof.Mark Poustie:BREXIT - implications for China and Ireland

時間:2019年12月17日 (周二)13:30

地點:復旦大學法學樓202會議室

【上海】李劍:法律適用的三重視角與法學的四維向度

時間:2019年12月17日(周二)14:00-16:00

地點:復旦大學江灣校區廖凱原法學樓301室

【上海】歐陽群:從審判紀要看金融行業的合規與風控

時間:2019年12月17日(周二)18:30-21:00

地點:復旦大學江灣校區廖凱原法學樓202會議室

【上海】Philippe Met 教授:幽靈電影

時間:2019年12月17日(周二)15:00

地點:華東師範大學閔行校區中文系4330

【上海】楊斌:海貝和貝幣:鮮為人知的全球史

時間:2019年12月17日(周二)14:00-16:00

地點: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306

【上海】劉進寶:絲綢之路的由來及其商業貿易

時間:2019年12月18日(周三)14:30-16:30

地點:華東師範大學人文樓5303室

【上海】許紀霖:何為中國、何為中華民族:國家認同的歷史與現實

時間:2019年12月19日(周四)18:30-20:30

地點:復旦大學經濟學院801會議室

【上海】張軍:改變中國:經濟學家的改革記述

時間:2019年12月20日(周五)18:30-21:00

地點:復旦大學第五教學樓5301室

【杭州】Richard Shusterman:「身體」與二十世紀哲學

時間:2019年12月17日(周二)18:30

地點:浙江大學圖書館紫金港校區三樓國立浙江大學廳

【香港】閻雲翔:Post-Patriarchal Intergenerationality and Neo-Famil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時間:Wednesday,18 December 2019 1:00-2:30 pm

地點:Room 12 Humanities Building New Asia College,CUHK

【濟南】陳曉明:來自鄉村的肯定性——試析路遙《平凡的世界》的個體精神

時間:2019年12月20日(周五)14:00

地點:山東大學中心校區知新樓 A座620

【深圳】孟羽:亞太區銀團貸款市場的現狀與前景

時間:2019年12月20日(周五)19:00-21:00

地點: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523教室

學界招聘

1.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招聘各類高層次人才

2. 江蘇大學招聘輔導員33人

3.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招聘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

4. 上海師範大學招聘輔導員

5. 華中農業大學招聘輔導員

贊 賞

相關焦點

  • 女碩士被抽中參加論文盲審:患上"翟天臨風波後遺症"
    2018年,就曾下通知加強論文原創性審查,嚴打學位論文造假行為,2019年的通知則明確,要健全完善預防和處置學術不端的機制,加大對學術不端、學位論文作假行為的查處力度。但也有一些高校師生指出,學術上「正本清源」的審核,在具體實施上卻存在著問題。諸如,文史類論文必不可少的引用,卻踩上了查重率的「紅線」;又或是在加大盲審、外審比例的同時,也可能帶來「跨專業評審」的偏頗。
  • 畢業生罵翟天臨原因始末 學術造假事件撬動了整個學術圈論文審核變嚴
    「畢業生罵翟天臨」上熱搜。翟天臨被準畢業生「罵上」熱搜,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受翟天臨學術不端事件的影響,很多高校對論文的考核變得更加嚴格了,這也無疑加大了在讀生的畢業難度。
  • 翟天臨博士論文曾通過"雙盲審" 審查環節為何失守
    近日,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研究生、演員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的事件備受關注。目前,北京市教育工委、市教委組成專項工作組,進駐學校督促指導開展工作,北京市紀委市監委也對相關問題的調查工作進行督導。
  • 開題、調研、審查、盲審、答辯……翟天臨論文一路綠燈,誰開的?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近日,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研究生、演員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的事件備受關注。目前,北京市教育工委、市教委組成專項工作組,進駐學校督促指導開展工作,北京市紀委市監委也對相關問題的調查工作進行督導。
  • 翟天臨博士論文曾通過「雙盲審」,多個審查環節為何失守?
    來源丨央視新聞、中國之聲近日,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研究生、演員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的事件備受關注。目前,北京市教育工委、市教委組成專項工作組,進駐學校督促指導開展工作,北京市紀委市監委也對相關問題的調查工作進行督導。15日,教育部回應稱,絕不允許出現無視學術規矩行為。
  • 翟天臨曾很擔心博士論文「盲審」,然而「雙盲」評審順利通過?
    北京大學已經確認翟天臨存在學術不端行為,雖然並沒有說清楚,看來翟天臨抄襲論文的嫌疑大體上已經塵埃落定,只等北京電影學院的調查結論。但是,翟天臨的主要問題應該不是涉嫌論文抄襲,而是他的博士學位的含金量,具體說來是,他的博士是如何讀的,他的博士論文是如何寫的,又是如何通過的。到目前為止,這些都是一個謎,等待著北電的調查去解開去回答。
  • 專家如何盲審碩士學位論文,會故意給個差嗎?
    2019年的碩士生學位論文全面採用抽選雙盲審(研究生和審稿專家互不知道彼此),根源是翟天臨博士事件。鑑於畢業碩士生的人數60餘萬,採用之前博士學位論文的盲審模式難度比較大、不現實,因此只能採用學院組織的專家盲審模式(學院自行聯繫專家送審),而不是全國同行業的專家庫系統隨機分配(類似於博士學位論文盲審、青年基金評審等)。不過部分高校針對部分發表過高水平期刊論文的碩士生可以"免盲"。
  • 翟天臨博士論文曾通過「雙盲審」,多個審查環節為何全部失守?
    來源:中國之聲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日,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研究生、演員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的事件備受關注。據了解,目前北京市教育工委、市教委組成專項工作組,進駐學校督促指導開展工作,北京市紀委市監委也對相關問題的調查工作進行督導。
  • 2019年研究生畢業難度加大,就連本科生論文都要求盲審,畢業延期
    導師責任制顯奇效2019年由於翟天臨和北京大學博士後的醜聞事件,教育部已經強令各大高校嚴把畢業生畢業關口,甚至在2019年專門劃撥800萬用來抽查6000篇博士畢業論文,而受到網絡輿論對碩士研究生論文的舉報,從湖南大學、天津大學、復旦大學碩士生畢業被曝光論文抄襲
  • 翟天臨博士論文曾通過「雙盲審」 多個審查環節為何失守?
    要說豬年「第一瓜」, 當然非「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莫屬! 幾天之內,各方接連做出相關回應。 15日,教育部回應翟天臨事件: 絕不允許出現無視學術規矩行為。
  • 揭秘:學位論文盲審,評審老師如何評?是否會故意不讓過?
    翟天臨「學術不端」被曝光處理後,論文抽檢力度提升。同時,不少院校的碩士學位論文也開始全面或抽籤盲審。這可把不少學生愁壞啦!以抽籤為例,系統內提交後,等待結果期間就開始焦躁不安。截圖是她自己未被抽中盲審,開心得要死。受疫情影響,這批碩士生隔離在家,比去年的學生更擔心自己能否正常畢業。事實上,大家比較擔心是不知曉收到論文的老師如何評審,是否會故意不讓過。當然,也有對自己論文的信心不足,送審之前還在一次次修改打磨,越改小問題越多。
  • 一己之力抬高論文查重線,全中國畢業生最討厭的人是不是他?
    這個直播事件就是導火索,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先是翟天臨論文抄襲事件,知網查重結果顯示論文32628字重複字數11818字,複製1/3的內容。有的學校多了盲審有媒體統計翟天臨道歉微博底下的幾十萬條評論:發布道歉那幾天,要麼是粉絲支持自家哥哥東山再起的控評,要麼是吃瓜群眾的道德譴責▼直到畢業季的到來,畢業生們發現論文查重的標準比往年嚴格不是半點
  • 翟天臨論文原文作者黃立華發聲 翟天臨論文學術造假事件始末
    翟天臨論文原文作者發聲  翟天臨論文原文作者說了什麼?翟天臨因在直播互動中表示不知「什麼是知網」,被疑「博士學位摻水」。讀博期間,翟天臨公開發表的一篇題為 《談電視劇<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創作》,遭論文作者黃立華譴責,「我十幾年前(發表的論文),被其整段整段抄襲,事實勝於雄辯」。》》
  • 北大確認翟天臨學術不端 一篇貨真價實的博士論文要過幾關?
    但這些讓普通人望而卻步的「難關」,在不知「知網」為何物、論文「查重率」過高的翟天臨面前,卻是一路綠燈,這背後到底有什麼貓膩?&nbsp&nbsp&nbsp&nbsp綜合新華社、央視報導&nbsp&nbsp&nbsp&nbsp近日,當紅青年演員、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研究生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的事件備受關注。
  • 研究生論文「盲審」「查重」再升級!畢業恐進入「寒冬期」?
    她沒想到自己修改了8個多月的論文,又一次沒通過盲審。「這意味著一切要翻倒重來,而半年後能否通過仍然是未知數。」不僅僅是小唐,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感受到論文關卡難過。2019年初,隨著翟天臨事件引起的軒然大波,「開展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被列入教育部當年的重點工作,並投入800萬的教育經費,抽查應屆畢業研究生的畢業論文,其中博士的抽檢率約為10%,碩士約為5%。而相應的,學校對學生的要求也更加嚴格了。唐盛告訴記者,過去只有少數院系抽檢盲審,現在大多數院系要求畢業論文在答辯前,必須經過「盲審」關。
  • 演員翟天臨文章疑似抄襲?北電成立「翟天臨事件調查組」
    來源:北京青年報演員翟天臨近日被曝出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期間,發表的一篇學術性質文章有疑似抄襲行為。北京電影學院已經對這一事件成立調查組。昨日晚間,北京大學也發布聲明:對近日媒體關注的「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一事,我院高度重視。
  • 翟天臨之後:畢業論文變成hard模式了嗎?
    論文寫半年的編輯翟天臨被全民打假後,最近又火了,不少畢業學生排著隊在翟天臨微博打卡。畢業生和翟博士間的愛恨恩仇,據報導是因為在翟天臨事件後,多所高校發布通知要求嚴查本科生論文,部分學校的畢業論文「查重率」從原來的30%以內,降低到20%,更嚴格的甚至降到了8%以下。畢業論文的完成難度一下從easy模式升高到hard模式,也難怪畢業生排隊去「問候」了?
  • 一個導師的訴說:為何我會給盲審的學位論文「修改後再送審」?
    翟天臨學術不端事件之後,碩士生、博士生畢業季的氣氛緊張不少,往年少有發生的碩士生延期在2019年不算新鮮事,徹底打破之間的"沒有畢不了業的碩士"一說。小西專業今年也有1名學生最終延期半年參加答辯。不過今天已是高考第一天的6.7日,你們學校的答辯時間有點晚。
  • 分析30萬條微博評論,看畢業生與翟天臨的愛恨情仇
    畢業臨近,因為年初翟天臨學術造假事件,很多學校將論文通過的難度由easy提升到hard,查重率由以往普遍的30%降為20%、15%甚至10%……為了降重,這屆畢業生的擴句改論文改到頭禿的畢業生們在崩潰和不理智的狀態下,會先來發洩一通,「恨」「殺」「死」「滾」等字眼持續出現在翟天臨的微博評論中,畢業生問天問地:又不是我一路水上博士
  • 畢業論文盲審的環節及其評判標準(內部盲審、外部盲審全過程)
    按照時間順序,經歷過程是這樣的:內部盲審—查重—外部盲審。學校要求我們於3月30日前,將完稿的論文提交至學校秘書的郵箱。參與內部盲審環節。盲審大概一個星期,結果就出來了。這時候收到的是來自學校內兩位老師的盲審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