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開聽證 | 看得見的檢察溫度
公開聽證 | 看得見的檢察溫度 2020-12-01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熱點檢訊】讓公平正義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辦案與聽證
而公開聽證作為一項公開、民主的制度,通過不同利益主體的參與,使檢察機關廣泛聽取各方意見,採取溝通協調、釋法說理、幫扶救助等多種方式,平衡各方利益,化解社會矛盾,營造社會和諧氛圍,讓公平正義以人民群眾「看得見」的方式實現,人民群眾具有切實的獲得感、幸福感。
-
「一頭牽著百姓疾苦,一頭繫著司法關愛」
近日,一起交通肇事案的受害人從寶坻區檢察院檢察官手中接過6萬元司法救助金時感慨地說道。近年來,寶坻區檢察院將司法為民理念貫穿辦案全過程,為困難群眾提供司法救助。特別是在全國決勝脫貧攻堅之際,該院將司法救助工作融入精準扶貧工作大局,傳遞檢察機關司法溫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
銀川檢察:理念「大轉變」 全面推動民事公開聽證精細化
率先召開全區首例民事檢察監督案件類案聽證會、全區首個基層院民事案件聽證會。選取擬作出不支持監督申請決定,但存在信訪隱患的;案情複雜,在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方面存在較大爭議的;雙方當事人矛盾衝突較大的案件進行公開聽證。充分發揮公開聽證在化解社會矛盾、推進社會治理、促進檢務公開的作用,讓人民群眾以看得見的方式感受到司法公平正義。
-
兩會看檢察丨檢察藍守護天真藍,守護「少年的你」
深化保護性辦案、社會化幫教、修復性救助,努力為廣大未成年人提供全面綜合的司法保護。二是精準救助未成年被害人。規範辦理未成年人國家司法救助案件,會同有關部門或藉助專業力量,積極開展多元化救助,幫助被害人及其家庭擺脫困境。
-
分層分類救助 精準解決相對貧困
其中,社會救助有力發揮了兜底性、基礎性保障作用。 如今,瞄準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以「浙裡救」大救助信息系統為數字平臺的浙江社會救助體系,正朝著分層分類的梯度救助加速演進,一個精準解決相對貧困的社會救助長效機制正在浙江落地。
-
「五個一批」精準扶貧思想視閾下多維貧困治理研究
三、「五個一批」扶貧思想的鮮明特徵及實現路徑 通過頂層設計的方式,我國的扶貧政策實現了向「精準扶貧」的制度變遷。首先,蘭考縣在扶貧過程中強化了黨和政府在扶貧中的領導地位,通過黨建和駐村工作隊工作,實現政府在農村社區的有效嵌入,構建縣—鄉—村的縱向扶貧資源傳遞渠道,從而為實現精準扶貧打下了堅實的組織基礎;其次,通過減稅、補貼、資金扶持等激勵機制,充分發揮市場組織在農村社區貧困治理中的作用,解決農村社區勞動力過剩問題;再次,通過組建農村合作社、特色種養業和傳統手工業等方式賦權和增能,增強貧困人口的脫貧意願和能力,
-
第十五次全國檢察工作會議透露了這些重要信息……
助力脫貧攻堅,發放司法救助金3萬餘人4億餘元,同比分別上升55.1%和60.9%。會同最高法院、公安部建立扶貧領域涉案財物依法快速返還機制,改變過去等案件辦結後再循序返還的做法。以更大力度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持續清理涉民營企業「掛案」,2019年排查出的2870件已跟進辦結2423件。2020年10月底又會同公安部開展新一輪專項清理,努力消滅存量、遏制增量。
-
「解」,檢察聽證的關鍵詞|辦案與聽證
檢察聽證是一項涉及檢察各項職能,影響及於內外而意義深遠的工作,是化解社會矛盾、落實司法為民、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舉措。檢察官作為聽證會的組織者和案件承辦人,對聽證活動的質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部分檢察官對於傳統辦案模式駕輕就熟,但對於組織公開聽證,將辦案置於第三方評議和社會公眾監督存在畏難情緒,把握聽證會的節奏和駕馭能力不足,亟須提升聽證工作能力。
-
河北衡水精準扶貧工作綻放「衡水色彩」
、貧困群眾不懈努力,共同描繪出精準扶貧的「衡水色彩」。年初,衡水市下發《2020年健康扶貧重點工作掛牌督戰實施方案》,要在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防止因病致貧返貧等方面下功夫,推進健康扶貧體系化——三級醫院「組團式」支援貧困縣醫院,實現派駐醫院重點學科帶頭人、管理人員和護士長全覆蓋;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個人繳費由財政全額補助;建起「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的組合式保障體系…… 今年以來,衡水市共計13558人次享受到「先診療、後付費
-
檢察大數據與案件管理職能之關係
2013年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機關執法工作基本規範》將案件管理部門定位為專門負責案件管理的綜合性業務部門,並規定了多達十項的業務內容,以實現通過程序性制約提高司法效率、保障司法公正。然而實踐中,對案件管理職能的理解更多是停留在狹義上「看得見」的收送案工作,人員配備較少,部分職能被弱化或流於形式。
-
江西推動「一號檢察建議」落地生根
強制報告、入職查詢、「一站式」辦案……記者從1月13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落實『一號檢察建議』攜手守護祖國明天」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江西將推動落實「一號檢察建議」作為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有效途徑,積極構建未成年人保護大格局,2020年校園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數量下降24%,在校學生犯罪人數下降42%
-
青海省檢察機關發布6起典型案例
檢察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召開庭前會議,就迴避、出庭證人名單、非法證據排除、舉證質證方式等問題進行溝通,與辯方達成一致意見,提高庭審效率,提升指控效果。典型意義:該案是發生在扶貧領域的一起典型「蟻官蟻貪」案件,檢察機關在辦理案件過程中,嚴格按照《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為打好「三大攻堅戰」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見》,積極履職、追贓挽損,切實維護群眾的切身利益,確保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落實到位。
-
河北赤城縣檢察院主題檢察開放日凝聚合力「護蕾」
主題檢察開放日邀請各位來賓參觀交流。「開放日裡話未檢。」隨著赤城縣檢察院工作人員的引導,各位來賓先後參觀了12309檢察服務中心、未檢辦案工作區、榮譽室、「一站式」未成年受害人詢問室、遠程提訊室、遠程庭審室、青少年法律圖書室及疏導中心,近距離接觸交流未成年人檢察工作,了解了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的新成效。
-
精準扶貧路上,那些動人的故事
黨的十八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大力度,加快脫貧攻堅步伐: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調研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2015年6月,他在貴州考察時,進一步就扶貧開發工作提出「六個精準」的要求,即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
緊盯準度、彰顯溫度、確保精度 檢察智慧推動妥善化解矛盾
申請監督的當事人認為審判程序中審判人員存在違法行為,且在向檢察院申請監督之前,已經採取信訪、舉報等各種方式試圖改變法院的判決,這對檢察機關的辦案和釋法說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第四檢察部各檢察官辦案組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充分發揮民事檢察職能作用,在案件辦理的各個環節重視把握好「準度、溫度、精度」三個度,維護司法公正,做好申請人情緒疏導,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化解矛盾,引導申請人正確維護自身權益,進而有效緩和對抗、妥善化解矛盾,為促進社會綜合治理貢獻檢察力量。
-
人民日報子夜走筆:用溫度和歡笑校正目標
市民的菜籃子是滿的,農民的錢袋子是鼓的……收穫季節,「全面小康」以一種更加活色生香的姿態,豐饒千家萬戶,浸潤百姓心田,帶著溫度與笑聲,成為「獲得感」「幸福感」的生動註腳。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對人民做出的莊嚴承諾,承載著各族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來的這一年,我們凝心聚力於這個溫暖的目標,未有絲毫懈怠。
-
「看得見的希望」義眼公益救助在雲南啟動
供圖 11月7日,由湖南愛眼公益基金會、愛爾眼科集團眼整形事業部共同發起的「看得見的希望」昆明愛爾眼科醫院義眼臺公益救助活動發布會暨村醫眼科知識培訓會在昆明舉行。而其中,絕大多數患者因為家庭貧窮,無法得到及時的治療,從此生活在黑暗中,並忍受著失去眼球的痛苦,「此次『看得見的希望』公益救助項目的啟動,將為這部分需要義眼安裝的貧困眼疾患者提供救助。」 當天,該項目受益的首位義眼安裝患者——來自臨滄的小梅(化名)還通過視頻分享了她的故事。小梅今年19歲,7年前她因外傷導致右眼球完全失明,多年以來她全憑左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