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報融媒體】(陳明珠)在結束了連日來的陰雨天氣後,浙江迎來了難得的晴好天氣,驅車駛入湖州市南潯區菱湖鎮陳邑村,一路上,大大小小的魚塘一個挨著一個,在湛藍的天空下顯得格外清透。2020年,農業農村部公示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鎮億元村名單,陳邑村榜上有名。
陳邑村養殖魚塘
陳邑村全村共有40餘條大小不一的河流,可以說是被河流包圍的村莊,全村80%以上的村民從事水產養殖工作,村民70%的經濟收入來自漁業,是一個典型的漁業村莊。與其他漁業村莊一樣,起初陳邑村以青魚、草魚、鰱魚、鱅魚等四大家魚養殖為主,村集體經濟相對薄弱。1992年,陳邑村村民從廣州引進加州鱸魚,經過幾年的馴化試驗後,村民們摸索出冷凍飼料魚養殖鱸魚的方法,村裡也具備了規模養殖鱸魚的條件,於是在1996年,陳邑村全面推廣加州鱸魚養殖,這成為了陳邑村脫貧致富的重要轉折點,但這一路也並不是一帆風順。
陳邑村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金輝回憶道,「魚塘像盆子,塘埂像筷子,這是早些時候陳邑村的真實寫照,那時家家戶戶的魚塘都很小,不成形狀、深淺不一,水產養殖品種也是五花八門,大家不肯投資魚塘建設,沒法實現規模養殖,傳統家魚養殖效益不斷滑坡,村裡漁業經濟每況愈下。」
為實現水產養殖規模化,2000年以來,在陳邑村原支部書記葉佔方的帶領下,陳邑村對村裡的老魚塘進行了一系列的統一規劃和改造,將原有荒地、荒灘同步整改成魚塘,魚塘面積從最初的900畝增加到了現在的4500多畝,同時通過清除塘底淤泥、改造塘型、拓寬塘堤護坡修整、養殖區域規模化等使老魚塘變成標準化的現代漁業生產基地。
養殖戶捕撈鱸魚
經過改造後的老魚塘,煥然一新,然而這只是魚塘外觀的變化。在魚塘內,該村又對水產養殖品種進行了調整,85%的魚塘以養殖加州鱸魚為主,加州鱸魚也因此成功取代傳統四大家魚的養殖地位,成為陳邑村水產養殖的主打產品。
「建立了標準化水產養殖園區,以加州鱸魚養殖為主、多品種混養,從而提高總產量,增加了魚塘的畝效益,較改造前直接效益每畝增收4000元左右。」金輝說。
增收增效,讓陳邑村村民切實嘗到了甜頭。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養殖戶的增多,以及水產品產量的增加,2003年,陳邑村成立了一家集特種水產養殖、飼料採購供應、新品種、新技術引進、組織技術培訓、開展諮詢服務為一體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並註冊了「陳邑」牌加州鱸魚,建立了嚴格的標準化操作規範和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了區域性特色產業。
現在在湖州及周邊城市的各大超市內都可以看到每條「陳邑」牌鱸魚都掛有產地標識編碼,一旦遇到安全問題,可以根據農產品產地標識編碼,追究到源頭即它的出產地、養殖戶,成功建立了從產地到市場到餐桌整條鏈的安全控制體系,受到了消費者的大力讚賞。
目前「陳邑」已被評為湖州市著名商標,其入社成員由最初的80戶發展到目前的500戶,帶動周邊上萬農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據統計,去年全村實現加州鱸魚產值超億元,全村人均收益達45000元。
2011年,陳邑村憑藉加州鱸魚這一特色產品入選第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由一個傳統農業村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浙北加州鱸魚第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