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會封城嗎?會不會變成第二個武漢?來看看專業的分析

2020-12-06 普外科曾醫生

很多朋友問我,北京會封城嗎?你在北京還安全嗎?工作生活有沒有影響。

我先給我出我的答案,北京不會封城,我在北京很安全,工作和生活沒有受到影響。

這次北京的疫情和武漢初期有一些相似,都是發生在人流密集的批發市場,但是新發地批發市場比華南海鮮市場更大,流動人口更多,所以大家擔心一定會擴散得很快。

同時,兩次疫情都在批發市場爆發,說明潮溼,陰冷的環境,比較適合病毒生存,人流密集容易導致疫情擴散。

但是,北京和當時的武漢,完全不是一回事,我認為北京不會封城的,北京也不會成為第二個武漢。

主要有以下三個理由:

1、發現及時

我們這次發現得早,比當時武漢早多了,此次並沒有出現家族聚集性爆發,也沒有出現醫院內爆發感染,沒有醫務人員感染,這些都說明,我們比當時武漢發現早很多。

而且,所有的病例都與新發地市場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說明疫情沒有大範圍擴散,就是來自於新發地批發市場,這與當時的武漢市完全不一樣的。

60%的患者是主動篩查發現的,而不是有症狀去醫院確診的,說明我們發現非常及時,很多患者還在潛伏期就已經被發現了。

2、我們這次更加主動

武漢疫情爆發的時候,我們對新冠病毒知之甚少,對於它的傳播途徑和傳染性不清楚,也不知道如何科學的預防和控制,完全是處於一種被動狀態,當時沒有很好的檢測手段,無法做到全民檢測,也無法應收盡收。

而這次不一樣,我們對新冠病毒已經有了足夠的了解,這次我們變被動為主動,主動出擊,對於任何一個可疑病例都不放過,及時的做檢測,發現很多無症狀感染者。

有了武漢的抗疫經驗,我們現在是開卷考試,有足夠的經驗來應對。

3、各種儲備明顯好於武漢

包括醫護人員、防護物資、病毒知識儲備都顯著強於武漢的時候。

北京有全國最好的優質醫療資源,最多的大型三甲醫院,最優秀的醫護人員都集中在北京。

口罩、防護服、護目鏡、消毒物品等物資也是儲備充足,不會出現短缺。

最為重要的,經過這幾個月的疫情,無論是醫護人員還是普通老百姓,都知道如何正確地防護,如何科學的應對疫情,老百姓也能夠主動配合防疫人員,主動申報和隔離。

所以,北京沒有引起恐慌,工作和生活有條不紊,我們上下一心,一定可以戰勝疫情。

大家不用害怕,北京絕對不可能成為第二個武漢,03年的時候,北京成功戰勝了SARS,這次也能成功地戰勝新冠肺炎。

同時,希望大家能夠明白,全世界的疫情並沒有得到控制,中國不可能完全倖免,一例都沒有,我們要做隨時做好疫情小範圍爆發的準備,只要我們早發現、早隔離、及時處理,就能夠控制在局部。

我們每個人都在做好自身的防護工作,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口罩還是要帶好,勤洗手、勤通風、肉類製品要吃熟的,不要吃野生動物,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症狀要及時就醫。

相關焦點

  • 「封城」後:丈夫遠在北京,年輕母親帶7個月女兒在武漢過年
    早上起來的付虹醫生就看到了武漢封城的新聞:武漢市凌晨宣布,從10時起武漢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此外全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通告同時要求,無特殊原因,市民不要離開武漢。對於遭到新型冠狀病毒嚴重突襲的這座大城市壯士般的斷腕之舉,筆者深表敬佩。同時我也急忙詢問帶孩子回武漢娘家的琉璃,她回北京了沒有?
  • 武漢封城,需要被記住的不僅是李蘭娟
    【口舌之勇】並不遙遠的武漢封城事件,對於很多中國人而言,似乎正在變成一種遙遠的往事。孫勇武漢封城,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抗疫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以此為標誌,中國進入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緊急狀態。歷史會銘記武漢封城的那一天:2020年1月23日。10個多月後的今天,中國已經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在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走出疫情的濃重陰霾,百業穩步復產復工,民眾的生活也慢慢走向正常化。
  • 武漢封城晚了嗎?吳尊友回應
    他回溯了武漢當時的情況:在僅有40多個病例時,做出元旦關閉華南海鮮市場的決定,只用了幾個小時;從發現新冠肺炎疫情到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前後只用了一周;從病原體分離到診斷試劑,用於臨床診斷,只有幾天;從發現疫情到武漢封城,只有三周多,而當時武漢報告的病例僅有500多例。
  • 時代的塵埃:一位武漢基層官員眼中的封城前8小時
    回想起1月23日,武漢封城的那一天,作為武漢市武昌區的一位基層督查官員,梁鑫(化名)至今依然有種透不過氣的感覺。「封城是個正確的決策,能夠將傳染源風險控制在最小程度。
  • 武漢封城第12天,當你撐不下去的時候看看這篇文章
    武漢封城第12天,曙光在前,拐點終於要來了! 2月3日,武漢封城第11天,部分地區已經開始上班。全國病例總量達到令人憂慮的2萬,病亡人數突破425人,一個個令人憂慮、焦心、嘆息的數字背後,穿插著更多令人悲傷的故事。
  • 默克爾落淚德國封城,英國病毒變異封城,之前嘲笑武漢封城的是誰
    雖然早在兩個多月前,中國就已經基本恢復新冠疫情前的原貌了,但是就在近期,英國卻發現了新型突變新冠病的存在,而由於變種病毒所帶來的各種不確定性,不少西方國家也開始慌張起來,紛紛採取強力措施來控制病毒的蔓延。
  • 年底到底會不會再次封城?你真的知道嗎?鍾南山爺爺是這樣說的
    伴隨著2020年秋冬季節的來臨,我國多地都已經呈現了零星的確診病例,這也就意味著病毒或許會再次的「捲土重來」,還沒有完全被驅趕出我們中國大陸;所以這也讓很多的民眾憂心忡忡:年底到底還會不會像年初一樣進行封城,全國人民居家進行隔離,無法外出進行登門拜年、外出旅遊等相關的活動。
  • 《科學》披露武漢「封城」效果:中國新冠感染少了96%
    4月8日,武漢即將解除「封城」。 自1月23日起的武漢 「封城」為中國遏制新冠疫情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疫情的蔓延,美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已經成為震中,目前疫情嚴重的國家也正在採取或考慮採取「封城」(lockdown)來控制和扭轉疫情態勢。那麼武漢封城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隔離事件,疊加各地的緊急響應措施,到底有多大的效果?
  • 獨家| 武漢封城建議者:向武漢人民致敬,向援助武漢的人致敬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在鳳凰網財經連線中回憶起武漢封城,當時高級別專家組是1月18號到的武漢,1月19號研判疫情,那時武漢的病人據統計不到300人,但是如果經歷春運,500萬人離開武漢,情況會非常危急。對於武漢封城的決定,曾光向鳳凰網財經透露,當武漢疫情爆發時,自己首先提出了封城的建議,隨後專家組經過討論達成一致。
  • 今天,武漢解封了,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武漢封城的這76天
    在封城76天後,武漢終於迎來了解封的日子。這一天真的來之不易,它代表著,中國疫情形式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生活開始正常化了。在這解封的時刻,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武漢經歷的這76天,到底都發生了什麼。2020年1月23日上午10點,武漢正式封城。
  • 疫情封城,能讓空氣變好嗎?
    1月23日武漢封城後周邊地區也迅速跟進,主要源自工業和交通排放的空氣中的二氧化氮(NO2)在中國直線下降。特別是在中國東部,該數值下降了70%。圖源:NASA 「用減少的氣溶膠所進行的模擬顯示,該地區的低雲覆蓋率和相對溼度大幅增加,這讓我們大為驚訝。」 蒂默曼說。
  • ...疫情震中或轉移至美國;李蘭娟披露武漢封城細節:1月22日深夜上...
    每經編輯:步靜1丨鍾南山稱疫情震中可能轉移至美國據央視新聞,國內是否會出現疫情的二次暴發?鍾南山院士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估計國內疫情不會出現第二波高峰。在中國群防群控的基礎上,新增病例可能就局限在很小的人群中。
  • 吳尊友北大演講:武漢封城,減少我國150萬人感染新冠
    1月9號,診斷試劑運往武漢,作為診斷使用。1月12號,中國向世界衛生組織分享了新冠病毒毒株的基因序列。1月20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列入到國家法定報告傳染病。1月23號,武漢市封城。就湖北來說,當地的專家也是全國乃至世界有名的呼吸疾病的專家,他們認為,40幾個病人關閉華南海鮮市場,小題大作,不值得。那專家的分析會一直延續到凌晨4點鐘,最後國家專家組認為,我們應該以底線思維的方式,即使我關閉錯了,我還有機會重開,如果我現在不關閉,我錯失了機會,那就沒有抓住機會,那武漢的疫情就不是我們現在觀察到的這樣一個局面。
  • 武漢封城70日:愚人節快樂——記5個14天的結束
    武漢封城第70日:今天第70天,第5個14天的結束日:第1個14天:[1月23日~2月5日]第2個14天:[2月6日~2月19日]第3個14天:[2月20日~3月4日]第4個14天:[3月5日~3月18日]第5個14天:[3月19日~4月1日]2月19日文《武漢封城28日:一個多重節點》記錄了第2個14天結束的時間節點;3月4日文《武漢封城42日:全國疫情發展的省際比較》記錄了第3個14天結束的時間節點;3月19日文《武漢封城57日:4個14天後交的作業》記錄了第4個14
  • 中國記「疫」:武漢「封城」,中國戰「疫」如何打贏「保衛戰」?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記「疫」:武漢「封城」,中國戰「疫」如何打贏「保衛戰」?中新社北京5月18日電 題:中國記「疫」:武漢「封城」,中國戰「疫」如何打贏「保衛戰」?回看這場「武漢保衛戰」,「封城」舉措愈發顯示出其果斷,愈發彰顯其作用和意義。「封城」後武漢迅速成為全國抗疫主戰場,集結號響,人力、物力緊急調動,中國舉全國之力與時間賽跑,與病毒作戰。
  • 疫情時期的怕與愛:「封城」20天的江城面孔
    「老闆在嗎?幫我給李醫生送束花好嗎?」「封城」第十六天,正月十四,武漢一家花藝館老闆陳煒一覺睡醒已是中午。看見手機裡的外賣App彈出顧客諮詢,他一時有些懵。花店從除夕就關門了。陳煒原計劃回湖北襄陽老家過年,趕上臘月二十九武漢「封城」,未出城的他只得留下來看店。當時在外賣App上隨手設置的店鋪打烊時間,不知不覺已經結束,可「開城」日期還沒有眉目。
  • 這就是封城後的倫敦 五個細節意味深長
    經歷了驚心動魄的「大逃亡」後,倫敦終於開始了封城。不同的統計口徑,哪怕最小的估算,也涉及人口1600萬。毫無疑問,這也是當今世界正在執行的最大規模封城。倫敦進入最安靜的時刻。原來熙熙攘攘的大街,原來人頭攢動的車站,現在都已是人影寥落。酒吧、餐館等熱鬧場所統統關閉,哪怕朋友相見,也只能室外見面,而且只能一人見一人。
  • 專訪|武漢「封城」時期社區研究:什麼樣的社區更能抵禦危機
    回溯武漢「封城」時期,社區是醫院之外另一抗疫中心。「封城」的70多天裡,社區居委會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志願者團體對社區有何影響?鄰裡關係在防控疫情中起到了什麼作用?近日,一份由上海紐約大學社會學助理教授、上海紐約大學應用社會經濟研究中心(CASER)成員繆佳參與的研究報告對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
  • 全國人大代表陳靜瑜:可將武漢封城日設為國家公共衛生日
    4月18日,陳靜瑜又臨危受命,奔赴武漢抗疫一線,擔任國家肺移植救治醫療組長,並在武漢完成了兩例新冠晚期病人的雙肺移植手術。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陳靜瑜建議將武漢封城日設為「國家公共衛生日」。此外,他還將關注塵肺病醫療救助、器官捐獻等問題。
  • 張伯禮院士:武漢「封城」為全球抗疫提供了經驗
    【專家點評】 人民英雄張伯禮院士: 武漢「封城」為全球抗疫提供了經驗1月23日,春節來臨前夕,離漢通道關閉。「隔離」一座人口超千萬的城市,在人類歷史和城市發展史上前所未有。大年初三,72歲的張伯禮院士逆向而行、直奔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