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進入黑洞的兩種結局:愛因斯坦VS霍金,你更贊同哪種說法?
要說宇宙中最神秘最危險的天體,那麼莫過於黑洞莫屬了。自從愛因斯坦預言了黑洞的存在之後,人類科學家一直都沒有放棄對於宇宙中黑洞的探索,終於也通過觀測其他可見天體,間接地證明了黑洞的存在。我們知道黑洞由於質量和體積不成比例,巨大的質量產生的引力,連光都無法逃脫。那麼進入了黑洞「視界」當中的物質,最終會迎來怎樣的結局呢?
其實愛因斯坦和霍金兩位物理學界的「大牛」,都已經為我們提供了2種不同的答案——當然,由於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有限,對於這兩種猜想尚且無法證實。那麼愛因斯坦和霍金。分別都認為進入黑洞的物質,會迎來什麼樣的結局呢?
首先是愛因斯坦,也是他最早預言了黑洞的存在。愛因斯坦認為,既然存在黑洞這種,能夠吸引一切物質的天體,那麼相應地,應該也存在一種和黑洞性質完全相反的「白洞」,能夠傾瀉物質的天體。愛因斯坦認為黑洞和白洞是相互對應的,連通他們的是不同的蟲洞。物質被黑洞吸引後,穿越蟲洞,就能夠在相對應的白洞被傾瀉出來。
但是目前人類在可觀測的宇宙範圍之內,尚且沒有發現任何白洞存在的蹤跡。因此也有科學家大膽提出猜測:可能存在一個和我們的宇宙完全相反的「反宇宙」,而白洞就存在於反宇宙當中。如果按照這樣的說法,那麼黑洞和白洞,就是在不同宇宙中連通的「時空隧道」,確實也比較符合蟲洞的定義。
而第二種霍金的說法,則是黑洞的「霍金輻射」,也就是蒸發效應。霍金認為在黑洞外產生的「正反虛粒子」,其中一個被黑洞吸引,而另一個會向外逃逸,攜帶著能量,那麼就產生了黑洞的「蒸發」。通常由恆星坍縮誕生的黑洞,完全蒸發需要100億年左右的時間;而如果是地球這麼大質量的黑洞,1秒鐘左右就會完全蒸發。
所以根據愛因斯坦和霍金的理論,進入黑洞中的物質,要麼隨著黑洞蒸發掉,要麼就會穿越蟲洞,在白洞中被「傾瀉」出來。不過目前人類關於這兩種說法,尚且無法證實其中的任何一個。不過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相信人們終有一天,能夠知道黑洞的全部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