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疫部門工作人員正對捕獲的蠶飾腹寄蠅進行分析。本報記者鞠芝勤實習生鄭宇攝
名為「蠶飾腹寄蠅」,外形與蒼蠅相似,能有效抑制松毛蟲的繁殖,但它同時也要危害家蠶
記者昨日從市檢驗檢疫局獲悉,我市檢疫工作人員在寸灘國際貨櫃港進行檢疫工作時意外捕獲一種體積龐大、腹部有明顯花紋的蠅,經鑑定為蠶飾腹寄蠅,是松毛蟲的剋星。
這種蠅在我市首次發現,引起了市農業部門的高度重視,並上報國家質檢總局。外形與蒼蠅相似
我市檢疫部門是在即將完工的寸灘國際貨櫃港周圍進行醫學媒介生物密度檢測時,發現了這種特別的蠅。
蠶飾腹寄蠅成蟲的外形與蒼蠅比較相似,體長10~18毫米,頭部覆有金黃色的粉。飛翔時發出蜜蜂一樣的聲音,但是動作比蜜蜂更敏捷和輕快。在停歇時,兩翅向側後方斜伸出,全身的毛豎起。
檢疫部門工作人員隨即用網捕的方式抓獲數隻。經過市醫學媒介生物檢測中心實驗室的鑑定,確定為蠶飾腹寄蠅。這種蠅在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浙江、江西、湖南、雲南、四川、福建、兩廣、西藏以及北京都有分布。
可抑制松毛蟲繁殖
據悉,松毛蟲一年中能生四代,9月份對松樹的危害最大。而蠶飾腹寄蠅是松毛蟲的天敵,它們可以把松毛蟲「寄生」得屍橫滿樹,能很好地抑制松毛蟲的繁殖。
這種蠅也要危害家蠶
但同時,蠶飾腹寄蠅也要危害家蠶,家蠶是也是其寄主之一,在養蠶的地方就會危害重重,因此他們將情況向相關部門作了通報。
重慶檢疫部門發現變種蠅類
市檢疫局最近在涪陵港進行醫學媒介生物密度檢測時,發現並捕獲了11隻陽蠅等蠅類。經中心媒介生物實驗室鑑定為紫綠蠅、廣額廁蠅、冠陽蠅、腹簇陽蠅和默陽蠅。
這5個蠅種中有3種陽蠅在重慶市內未見記錄,廁蠅也無記錄。據重慶檢疫部門有關人士介紹,綠蠅和廁蠅本來應該在夏季存在,而在涪陵的12月份仍能採獲,這提供了其生態有變種的信息。
另外,陽蠅不屬於東洋區系種,國內報導其分布在北緯30度以上,涪陵港區發現該種,也說明古北區種群的南移現象。
(責任編輯:史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