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溫攀升,就診人群增多!專家提醒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科學使用空調
記者今天上午從上海多家醫院了解到,最近,有胃腸炎、感冒發燒等症狀的患者多了起來,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的也不少,兒童更是成為了就診的「主力軍」。專家表示,高溫天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科學適度地使用空調,同時注意飲食衛生。圖說:醫院裡患者增多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高溫酷暑警惕心腦血管疾病高溫環境下,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心臟負荷加重,心率加快,耗氧增加。
-
重慶2018年就診大數據發布 需留意這些每月高發疾病
華龍網1月2日18時40分訊(記者 黃宇)今(2)日,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通過官方平臺發布2018年度健康就診報告,通過大數據分析過去一年重慶人最關心的的健康問題。據報告分析,這些疾病每月高發,提醒做好防範。
-
影響孩子健康的呼吸道疾病,小兒哮喘的危害不容小覷,家長需重視
影響孩子健康的呼吸道疾病,家長還需高度重視1、小兒哮喘的簡介小兒哮喘作為兒童期最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年齡以1-6歲居多,且男孩發病率高於女孩。哮喘多發季節以冬春二季為主,且發病率有城市高於農村的特點。哮喘兒童若得不到及時診治可能出現不可逆的氣流受限和氣道重塑,導致哮喘遷延難愈甚至發展為成人哮喘而遺患終生,因此哮喘治療應儘早開啟。
-
預防性單抗Nirsevimab臨床試驗結果:降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就診...
日前,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最新研究文章表明,由賽諾菲巴斯德和阿斯利康聯合開發、具有延長半衰期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單克隆抗體Nirsevimab在二期B階段臨床試驗中顯著降低了整個RSV流行季節中由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的就診病例數。
-
家庭氧療在呼吸道疾病的合理應用
有慢性氣道疾病的人,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支擴等疾病導致肺通氣功能不佳,肺部氣體交換功能下降,血中氧飽和度低,會產生慢性缺氧,繼而又加重原發疾病。長期家庭氧療對這些人群有益。而我們正常人群,平時在海平面是吸入空氣時的血氧飽和度已達正常範圍,再吸氧也不會提高血中氧的濃度,所以健康人群在海平面高度地區時是不需要吸氧的。
-
口乾舌燥,眼乾無淚,需警惕身體的「旱災」
很多人都曾有過口乾的症狀,但不一定都是疾病引起,可能因飲水過少、進食鹹食或乾食、劇烈運動或大量出汗後及神經功能紊亂、更年期、精神緊張、焦慮、高熱、腹瀉等引起,還有一部分是糖尿病引起口渴、口乾,但如果中老年女性平時有口乾舌燥且喝水喝不夠,欲哭無淚眼睛乾澀?小心,這時候你的身體可能鬧起了「旱災」,患上了乾燥症候群!
-
疾控專家:家中飛進「不速之客」 需警惕「吸血」的蟲子
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市民向本報反映,家中飛進「不速之客」,把它打死後臭味很久不散,這種蟲子是啥?會不會對人體有害?昆蟲專家:土蝽對人體沒什麼傷害市民沈先生晚上在單位值班,發現幾個黑色的小蟲子不斷往窗戶裡鑽。「它們爬得飛快,身子為橢圓形,跟西瓜的籽兒差不多大,有硬殼,有觸角,腿很細。」
-
輻射霧突襲莊河整天 極易引發呼吸道疾病(圖)
還有市民反映,大霧時,走到環山路時霧較小,到了海邊時則霧較大,是什麼原因?「出現的霧不均勻是正常現象。」氣象人員解釋,通常霧的出現是不均勻的,低洼地帶霧較大,風口上霧較少,這與「局地」條件密切相關。 同時輻射霧還有明顯的危害,比如大霧對交通的影響顯而易見,但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卻鮮為人知。
-
增長速度太快,或需警惕疾病了!
另一方面來說,老年斑越長越多,就可能是疾病的因素了,最好要警惕。有一種疾病與老年斑的表現很是相似,病因也有重合,就是日光性角化病,雖然不能完全判斷就是這種疾病,單位了健康起見,最好也不要忽視這個可能性。若是發現老年斑的周圍還會有一圈紅暈,最好及時就診;還有一種情況就比較嚴重,若是老年斑增長的速度很快,可能還會越長越大的話,最好要警惕一下是否有腫瘤的可能了。
-
帕金森病早期誤診誤治需警惕
帕金森病早期誤診誤治需警惕八大症狀: 嗅覺減退:嗅覺減退是帕金森病非常重要的一個非運動症狀,可以出現在疾病的不同時期。由於嗅覺減退對日常生活影響不大,很容易被忽視,最後多被家人發現。輕度的嗅覺減退表現為對一些刺鼻的氣味不敏感。
-
男性乳暈下有無痛腫塊需警惕
和女性相比,男性乳腺癌患者發病年齡較遲,由於容易被忽視,因此首次就診時間較晚,出現轉移的時間較早,而且預後也比女性患者差。專家提醒,男性如果發現自己乳暈下出現無痛性腫塊,需高度警惕,及時就診。 遺憾的是,由於男性乳腺生理解剖特點,加之多數是無痛性乳塊,男性患者就診時往往偏晚。有報告指出,診前病程為31.2個月,比女性乳腺癌的平均就診時間晚1年以上。
-
什麼情況下警惕甲狀腺疾病的發生?
但是,出現了甲狀腺的疾病往往還會與其他的疾病混淆,讓人難以發現。對於女性朋友來講,出現甲狀腺疾病的概率是男性的5-8倍。所以說,女性朋友在此問題上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那麼甲狀腺疾病會以什麼方式表現在我們的身體上面呢?昆明中研甲狀腺醫院專家做出解答: 女性朋友需注意,出現以下7個現象,你有可能患上了甲狀腺的疾病?
-
不明原因視力下降,需警惕腦腫瘤
不明原因視力下降,需警惕腦腫瘤 2020-05-24 0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糖尿病擠進南京疾病譜十大死亡殺手
警惕,1/4市民的血糖異常 王愛萍告訴記者,據最新統計顯示,大於20歲的成年人中糖尿病發病率為11.4%,也就是說10個人中有1個是糖尿病患者。更可怕的是,除此之外,還有1.5個是處於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中間,也就是「糖耐量異常」的人,這部分「後備軍」隨時會成為糖尿病患者。換句話說,現在100個人中有25個人血糖不正常。
-
呼吸道合胞病毒來勢洶洶 如何減輕RSV帶來的危害
因為在這個時期,還有一種令兒科醫生嚴陣以待的病毒在虎視眈眈,它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它的早期症狀和感冒很像,容易被家長忽視,卻可能導致兒童出現重症肺炎,6月齡以下嬰兒病死率高,且至今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物和疫苗。今天,我們來說說這種疾病的特點,以及如何減輕它帶來的危害。1 易致5歲以下兒童患肺炎在各大醫院的兒科門診,一到冬季,犯了呼吸道疾病的小病號就扎堆兒。
-
雷暴天氣易致呼吸系統疾病增加,原因是這樣
結果發現,雷暴來臨之前,慢阻肺、哮喘等呼吸病就診呈現高峰。數據外推可得,在該時間段內,雷暴天氣已導致美國急診室就診次數增加5.2萬次。研究人員稱,花粉也許不是導致呼吸病的罪魁禍首,空氣中花粉數量以及二氧化氮、臭氧、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的水平在雷暴前後沒有明顯變化。相反,他們認為可能是氣壓變化導致大風揚塵,大氣中可吸入顆粒物增加等綜合原因。
-
世界帕金森日 | 不明原因嗅覺減退,需警惕帕金森病
世界帕金森日 | 不明原因嗅覺減退,需警惕帕金森病 2020-04-07 1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慢性肺部疾病不容小覷,特別是這四種,需警惕肺癌找上自己!
另外,某些慢性肺部疾病,隨著時間推移同樣可能會發生癌變,特別是以下四種:1、慢阻肺慢阻肺在臨床上的全稱為慢性阻塞性肺病,是菸民、老年人的常見肺部疾病,其主要症狀就是呼吸困難、咳嗽、喘息等。該疾病是一種傳染性肺病,由結核分枝桿菌引發的肺部感染,可通過呼吸道進行傳播。一般健康人群感染結核菌後並不一定會立刻病發,但是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肺結核就會找上自己。在出現肺結核之後,就可對肺部造成長期的慢性傷害,不僅會影響支氣管黏膜上皮的正常功能、阻礙淋巴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