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C:PTTG1癌基因促髮乳腺癌上皮間質轉化

2021-01-09 生物谷

乳腺癌患者的預後情況如何直接與腫瘤轉移的程度相關。然而,上皮型腫瘤細胞脫離原發腫瘤組織,轉移至遠端器官形成克隆轉移灶的確切機制至今不甚明了。

近來,刊登在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雜誌上的一則研究著重探究分析了乳腺癌腫瘤組織中垂體瘤轉化基因1(PTTG1)的表達水平,這個基因是一個相對未知的蛋白,研究人員將腫瘤患者源性乳房癌組織與相應的正常乳腺組織相比較,結果發現與正常組織相比,PTTG1高表達於乳腺癌患者中。

此外,PTTG1的表達水平與乳腺癌細胞株的惡性程度呈正相關性,遷移浸潤性能高的腫瘤細胞株MDA-MB-231和BT54高表達PTTG1,而遷移侵襲能力較弱的MCF7、SK- BR3以及正常MCF10A細胞株低表達PTTG1。

通過調控PTTG1的表達水平,研究人員發現PTTG1能通過調控上皮/間質細胞標誌物的表達、上調轉錄因子Snail來誘導上皮間質轉化,改變腫瘤細胞形態以提高乳腺癌細胞的遷移和侵襲特性。值得注意的是,PTTG1下調能通過減少腫瘤細胞自我更新能力和致瘤能力,抑制BT549細胞癌症幹細胞的數量,同時CD44高表達以及CD24低表達的細胞株數量也會降低,Sox2的表達也出現降低現象。

進一步研究證實PTTG1介導惡性腫瘤的特性部分是通過活化AKT來完成的,AKT是腫瘤細胞EMT和維持腫瘤細胞幹細胞樣特性的關鍵調節因子。總的來說,這些研究院結果表明PTTG1可能是一個惡性乳腺癌新的治療靶點。(生物谷:Bioon.com)

PTTG1 Oncogene Promotes Tumor Malignancy via 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 and Expansion of Cancer Stem Cell Population*

Chang-Hwan Yoon, Min-Jung Kim, Hyejin Lee, Rae-Kwon Kim, Eun-Jung Lim, Ki-Chun Yoo,et al.

The prognosi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s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metastasis. However,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epithelial tumor cells escape from the primary tumor and colonize at a distant site are not entirely understood. Here, we analyzed expression levels of pituitary tumor-transforming gene-1 (PTTG1), a relatively uncharacterized oncoprotein, in patient-derived breast cancer tissues with corresponding normal breast tissues. We found that PTTG1 is highly expressed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compared with normal tissues. Also, PTTG1 expression levels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malignancy in breast cancer cell lines; the more migratory and invasive cancer cell lines MDA-MB-231 and BT549 displayed the higher expression levels of PTTG1 than the less migratory and invasive MCF7 and SK-BR3 and normal MCF10A cell lines. By modulating PTTG1 expression levels, we found that PTTG1 enhances the migratory and invasive properties of breast cancer cells by inducing 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 as evidenced by altered morphology and epithelial/mesenchymal cell marker expression patterns and up-regulation of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Snail. Notably, down-regulation of PTTG1 also suppressed cancer stem cell population in BT549 cells by decreasing self-renewing ability and tumorigenic capacity, accompanying decreasing CD44high CD24low cells and Sox2 expression. Up-regulation of PTTG1 had the opposite effects, increasing sphere-forming ability and Sox2 expression. Importantly, PTTG1-mediated malignant tumor properties were due, at least in part, to activation of AKT, known to be a key regulator of both EMT and stemness in cancer cells. Collectivel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PTTG1 may represent a new therapeutic target for malignant breast cancer.

相關焦點

  • TGF-β誘導的上皮間質轉化會促進乳腺癌的生成
    然而,基底樣乳腺癌(BLBC)則是高度侵襲的,迅速發展成遠端腫瘤,且預後差。 每種腫瘤亞型的侵襲性均取決於上皮細胞的遷移能力增加,此過程稱為上皮間質轉化(EMT)。在上皮間質轉化過程中,上皮癌細胞失去它們的上皮特性,獲得更多的遷移間質細胞樣特性。而反向的間質上皮轉化(MET)過程則促進了隨後細胞在第二位點的整合。
  • 上皮間質轉化基因可用於檢測循環腫瘤細胞 有助於找到乳腺癌治療新...
    最近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上皮間質轉化(EMT)是造成乳腺癌患者體內CTCs很難被檢測到的原因,而通過EMT基因表達來檢測CTCs,不僅可有效地為醫生提供更多的預後信息,還有助於找到新的乳腺癌治療靶點。這一發現近日在美國癌症治療和研究中心與癌症研究學會聯合主辦的乳腺癌研討會上發布。
  • 「上皮間質相互轉換在乳腺癌幹細胞中的功能、分子機制和應用研究...
    「上皮間質相互轉換在乳腺癌幹細胞中的功能、分子機制和應用研究」項目啟動 2020-12-23 昆明動物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Cancer Res:蛋白ROR1調控乳腺癌細胞上皮間質轉化
    2013年6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穆爾斯癌症中心研究人員最新證實在早期發育過程中胚胎細胞表達的一種蛋白,在許多不同類型的癌症中也存在,並且該蛋白作為一個「開關」調節癌細胞的擴散、轉移,研究結論發表在2013年6月15日的Cancer Research雜誌上。
  • 乳腺癌預後有了新生物標記
    發表在最新一期《分子與細胞生物學》上的研究報告指出,p66ShcA蛋白有望作為生物標誌,用以識別預後較差的乳腺癌。  預後良好的患者可倖免進行帶有嚴重副作用的侵入性治療,但不對侵入性腫瘤進行侵入治療或可導致死亡。癌症之所以致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其發生了轉移,從一個器官或組織轉移到另一個器官或組織。癌症致死絕大多數與轉移有關。
  • PLoS One:FGFR1誘導腫瘤上皮間質轉化機制
    上皮-間質轉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是指上皮細胞在形態學上發生向成纖維細胞或間充質細胞表型的轉變並獲得遷移的能力。EMT是胚胎發育中的一個基本過程,它使在特殊部位產生的上皮細胞從上皮組織分離並遷移到其他位置,是正常發育、傷口癒合以及惡性上皮腫瘤發生的基礎。
  • 研究揭示競爭性內源RNA直接調控上皮間質轉化的動態過程
    科研人員通過實驗與計算模擬的方式,揭示了動態誘導的競爭性內源RNA直接作用於經典的雙負反饋迴路,並對上皮間質轉化(EMT)的動態調控起核心作用。90%以上的癌症死亡均與轉移相關,而EMT是調控腫瘤轉移的核心機制。這些研究成果為癌症的EMT過程中競爭性內源RNA的研究建立了方法,更為腫瘤轉移提供了潛在治療靶點。該成果也可應用於進化等複雜非線性生物過程的研究。
  • FASEB:乳腺癌細胞如何擴散
    該研究發表在Journal of the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ocieties for Experimental Biology (FASEB)雜誌上。此前,研究作者Dawson 和Daniel McGrail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卵巢癌細胞如何應對他們所處環境的機制。其數據表明,卵巢癌細胞在軟組織上更惡性如位於腸道的脂肪組織。
  • IJC:上皮間質轉化與腫瘤轉移
    大量研究證實上皮-間質轉化(EMT)是與癌症的侵襲和轉移有牽連的關鍵事件。腫瘤細胞經過血液循環傳播後,腫瘤細胞會發生間質上皮轉化(MET),形成繼發性的腫瘤轉移灶。然而,腫瘤細胞的這種形態學上的變化並沒有從人類腫瘤標本組織中得到很有力的證據。在上皮癌組織中,上皮型細胞形態和基因表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留。
  • Cancer Cell:鱗狀細胞癌模型證實癌轉移經歷上皮間質轉化過程
    2012年11月28日 訊 /生物谷BIOON/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最近闡明了癌細胞如何在第一時間控制上皮間質轉化過程(EMT)的「ON/OFF」,促進腫瘤細胞蔓延到身體的其他部分,在轉移灶繼續增殖和生長。該研究結果將發表在12月11日的Cancer Cell雜誌上。
  • 乳腺癌常識1:ER,PR和HER-2
    通常,乳腺癌患者是需要通過細針(或粗針)穿刺或直接手術切除後的病理確診的。病理報告上會有免疫組化結果分析,其中有幾項指標對乳腺癌患者的後續治療非常關鍵,這幾項指標分別是:ER、PR和HER-2,這些指標決定了患者的後續治療方案。
  • 轉化生長因子β1誘導心肌成纖維細胞轉分化過程中Hedgehog信號通路的作用機制
    目的:研究阻斷Hedgehog-Gli信號通路對轉化生長因子β1誘導的心肌成纖維細胞上皮間質轉分化過程的影響。②細胞實驗:差速貼壁法原代培養SD乳鼠心肌成纖維細胞,採用不同質量濃度(0,1,5,10 μg/L)轉化生長因子β1刺激心肌成纖維細胞,RT-PCR、Western blot檢測Gli1 mRNA及蛋白表達,選用10 μg/L的轉化生長因子β1誘導心肌成纖維細胞24 h,免疫螢光法檢測Gli1蛋白時空表達及上皮間質轉分化標記物的表達。
  • Nature最新論文驚人發現,最強癌基因竟然不在染色體上……
    雖然上世紀60年代便有人發現了這種環狀DNA的存在,也知道它會攜帶癌基因。但從前沒人直接觀察過ecDNA、沒人指出它對腫瘤的生長有多關鍵。而Nature發布的新研究中,科學家終於首次直接觀察了ecDNA (不止基因測序) ,並證明了它的重要性:ecDNA上的癌基因,是腫瘤的整個基因轉錄組當中,表達水平最高的那部分基因。而染色體上癌基因的表達相對較低。
  • Nature:乳腺癌異質化很早即出現
    乳腺癌是一類高度異質性腫瘤,組織學形態和基因組差異都顯多樣化。目前基於乳腺癌基因表達譜分析提出的乳腺癌基因分型,包括luminal A, Luminal B, ERBB2+, basal-like和normal-like等亞型。
  • 陳策實學科組揭示去泛素化酶USP3穩定KLF5蛋白促進三陰性乳腺癌...
    USP3穩定KLF5蛋白促進乳腺癌 KLF5是一種鋅指轉錄因子,在基底型三陰性乳腺癌(TNBC)中過表達,其mRNA和蛋白水平高表達與乳腺癌患者預後不良相關。
  • 幫您解讀乳腺癌化驗單
    常用的乳腺癌腫瘤標誌物檢查項目  1.血清癌抗原15-3(CA15-3)  臨床意義:①在乳腺癌早期診斷中,檢查血清CA15-3可作為一種乳腺良惡性病變鑑別、乳腺癌確診的有效輔助手段。②CA15-3是目前監測乳腺癌術後復發、轉移情況較為理想的血清腫瘤標誌物。
  • 姜海/張雷發現新型原癌基因以及Hippo通路新調控因子SHANK2
    因此,對於腫瘤中的一些染色體擴增區段,哪些是驅動腫瘤的原癌基因,哪些是被附帶擴增的基因,目前結論仍不明確。針對這一問題,一個較為直觀的推斷是,由於原癌基因擴增是腫瘤的內在促發因素,因此它的擴增應該出現在所有帶有該染色體區段擴增的腫瘤樣本中。
  • 【盤點】乳腺癌研究亮點速覽
    2015年8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 --乳腺癌是一種發生在乳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其中99%的乳腺癌發生在女性,男性僅佔1%。乳腺癌嚴重威脅著現代女性的健康和生命,有數據表明全球乳腺癌發病率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一直呈上升趨勢,中國的乳腺癌發病率也不容樂觀。
  • 復旦團隊繪製中國乳腺癌人群基因突變圖譜
    記者今天從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獲悉,該院乳腺外科主任兼復旦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邵志敏教授、胡欣副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歷時5年,首次繪製出PI3K/AKT通路在中國乳腺癌人群中的基因突變譜,並對該通路基因中「功能性突變」進行了系統化地解讀與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