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EB:乳腺癌細胞如何擴散

2020-11-30 生物谷

2014年12月22日訊 /生物谷BIOON/ --90%以上的癌症相關死亡是由於癌細胞的擴散,也即腫瘤細胞從原發腫瘤部位到身體的其它區域。一項新的研究已經確定了是怎樣的重要基因有助於癌細胞擺脫原發腫瘤,轉移到其他部位。

通常涉及胚胎發育的調控基因能夠觸發細胞轉化為更具移動功能的細胞類型。新的研究分析了這一基因SNAIL的下遊信號通路,用於識別潛在靶標來阻止或緩慢轉移。SNAIL基因直接涉及轉移性癌細胞如何從一個部位移動到另一部位,Michelle Dawson助理教授說:如果一個癌細胞過表達SNAIL,癌細胞可能無需任何環境因素的作用就能發生轉移。該研究發表在Journal of the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ocieties for Experimental Biology (FASEB)雜誌上。

此前,研究作者Dawson 和Daniel McGrail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卵巢癌細胞如何應對他們所處環境的機制。其數據表明,卵巢癌細胞在軟組織上更惡性如位於腸道的脂肪組織。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在體外展示,SNAIL基因的過度表達如何可使癌細胞擴散。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癌細胞轉移通過上皮細胞(細胞缺乏流動性)間質(細胞,它可以輕鬆地移動)轉化。

在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檢測了經歷了這種上皮間質轉化的乳腺癌細胞的生物物理特性。該研究小組測量乳腺癌細胞的細胞核和細胞胞質的機械性能,然後測得表面牽引力和在不同基材上的癌細胞的運動。他們發現,經歷了這種上皮間質轉化的乳腺癌細胞細胞變得更軟,可以幫助他們擴散。

Dawson的實驗室利用微陣列分析,研究與觀察到的乳腺癌細胞生物物理變化相關的基因變化。研究人員發現,無論是細胞生長在什麼基材類型上,過表達SNAIL的細胞的行為都像侵襲性癌細胞。我們發現,當細胞表達SNAIL,它們具有類似於轉移性腫瘤細胞的生物物理特性。

儘管SNAIL觸發上皮間質轉化,有助於細胞從原發腫瘤轉移到轉移部位,一旦細胞到達轉移部位、腫瘤開始生長,SNAIL就不再有助於癌症的進展。到達轉移部位後,這些癌細胞需要轉移回上皮狀態。研究人員希望,他們基因晶片分析轉移乳腺癌細胞所發生物物理變化,能夠幫助尋找辦法來阻止或減緩癌細胞的擴散。(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原文連結。謝謝!

 

SNAIL-induced 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produces concerted biophysical changes from altered cytoskeletal gene expression.

Michelle Dawson et al.

Transcriptional coregulators control the activity of many transcription factors and are thought to have wide-ranging effects on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We show here that muscle-specific loss of nuclear receptor corepressor 1 (NCoR1) in mice leads to enhanced exercise endurance due to an increase of both muscle mass and of mitochondrial number and activity. The activation of selected transcription factors that control muscle function, such as MEF2, PPARβ/, and ERRs, underpins these phenotypic alterations. NCoR1 levels are decreased in conditions that require fat oxidation, resetting transcriptional programs to boost oxidative metabolism. Knockdown of gei-8, the sole C. elegans NCoR homolog, also robustly increased muscle mitochondria and respiration, suggesting conservation of NCoR1 function. Collectively, our data suggest that NCoR1 plays an adaptive role in muscle physiology and that interference with NCoR1 action could be used to improve muscle function.

相關焦點

  • 腸道菌群是乳腺癌轉移擴散的重要參與者
    乳腺癌轉移擴散至遠端淋巴結和肺部通常發生在乳腺癌進展早期。目前尚不清楚宿主免疫功能的內在差異是否有助於腫瘤細胞的早期擴散,但是淋巴結轉移是復發性疾病最可靠的預測因素之一,並可以確定哪些患者可以從延長輔助激素治療中獲益。這種療法減少了一些高危患者的晚期復發,但通常也會導致不良和潛在的嚴重副作用。
  • 腫瘤細胞是如何在體內擴散的?
    腫瘤細胞的概述 腫瘤組織由實質和間質兩部分構成,腫瘤實質是腫瘤細胞,是腫瘤的主要成分,具有組織來源特異性。它決定腫瘤的生物學特點以及每種腫瘤的特殊性。細胞在致瘤因素作用下,基因發生了改變,失去對其生長的正常調控,導致異常增生。
  • 一個蛋白竟可同時影響乳腺癌和淋巴癌的形成與擴散
    近日,來自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科學家們發表了對致癌基因EZH2的最新研究,他們首次發現EZH2分別在乳腺癌和淋巴癌形成和擴散中的新機制。這些新發現有望帶來治療這兩種癌症的新藥物。
  • 殺死乳腺癌細胞!「網紅抗癌藥」Venetoclax再顯奇效
    2016年4月,FDA加速批准Venetoclax用於伴17p缺失的復發難治性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的治療。Venetoclax有啥「過人之處」?傳統的化療藥物通常不加區分地攻擊快速分裂的細胞來抑制癌細胞的擴散,但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治療方式,也會傷害到正常細胞如血液細胞、腸道細胞和頭髮毛囊,導致一系列副作用。
  • 近期乳腺癌研究新進展在這裡!
    Science子刊:受體靶向納米顆粒治療原發性和轉移性乳腺癌由於許多納米載體和靶向分子會與細胞、細胞外和血管內成分呈非特異性結合,因此開發有效的腫瘤細胞靶向納米藥物製劑具有相當大的挑戰性。Oncogene:科學家有望成功阻斷乳腺癌細胞的擴散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Oncoge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曼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方法或能有效阻斷乳腺癌細胞發生擴散;相關研究有望幫助開發治療三陰性乳腺癌的新型療法。
  • Oncotarget:CXCR4在乳腺癌和正常細胞中起著不同的作用
    2014年6月21日訊 /生物谷BIOON/--在制定有效的癌症療法中的一個關鍵步驟是確定正常,健康細胞和癌細胞之間的差異,這些差異可以被利用來特異性殺傷腫瘤細胞。曼徹斯特科學家一項新的研究第一次對比了一種特定的蛋白質CXCR4在正常和癌變乳腺幹細胞中的影響,了解CXCR4對上述細胞的差異性意味著它可以被利用來開發乳腺癌更有針對性的治療。
  • Cancer Cell:一種常見乳腺癌的前體細胞
    美國塔夫茨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對老鼠研究發現兩種與乳腺細胞分化有關的前體細胞中,其中一種或許是導致管腔型的乳腺癌的前體細胞。這項研究發表在1月19日的Cancer Cell雜誌上,或將對治療乳腺癌提供一種新的治療靶標。
  • 免疫療法Tecentriq,有助於治療某些晚期三陰性乳腺癌
    局部晚期乳腺癌是乳腺癌,已擴散到乳房附近的組織,但沒有擴散到遠離乳房的身體部位。轉移性乳腺癌是已經擴散到遠離乳房的身體部位的癌症,例如骨骼或肝臟。三陰性乳腺癌是乳腺癌,它是:·雌激素受體陰性·孕激素受體陰性·HER2陰性三陰性乳腺癌通常比激素受體陽性或HER2陽性的癌症更具攻擊性,更難治療,更有可能復發(復發)。
  • 飲食限制能阻止癌症擴散 一種胺基酸是「關鍵」!
    來自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們說,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你盤子裡的食物能夠改變癌症的生長和擴散。在最新發表的Nature論文中,他們進一步證實,多種食物中富含的一種胺基酸——天冬醯胺 ——是防止致命乳腺癌擴散的關鍵。當小鼠被餵以低天冬醯胺飲食,或用藥物來阻斷天冬醯胺,腫瘤就很難擴散了。
  • Sirtuin 1缺失通過破壞溶酶體完整性改變乳腺癌細胞分泌組、外泌體分泌增加| Developmental Cell
    一些研究表明,SIRT1增強了癌症表型,而另一些研究表明,SIRT1具有抑制腫瘤的功能,例如在高侵襲性乳腺癌中,SIRT1表達的降低與腫瘤的擴張和轉移擴散相關。鑑於這些發現,SIRT1表達減少如何增強乳腺癌進展的細胞表型值得研究。該研究發現了SIRT1和溶酶體功能之間的聯繫。解除這一過程的調控,導致產生具有獨特成分的分泌組,包括外泌體和溶酶體水解酶,促進細胞存活和侵襲性活動。
  • T細胞免疫療法首次成功用於晚期乳腺癌治療:癌細胞完全消除
    北京時間6月5日,《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一位乳腺癌晚期患者的免疫系統經過調整後完全消除了乳腺癌細胞,這是T細胞免疫療法首次成功應用於晚期乳腺癌。這項研究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國家癌症研究所(NCI)Steven Rosenberg領導。
  • Nature子刊 | 國際合作揭開陰陽1蛋白與乳腺癌生長及耐藥的關係
    初見這個標題的時候,小編以為這個應該國內的研究,不就是我們中醫裡面的術語嘛。但實際上陰陽1是一種幫助激活基因的轉錄因子。那麼在茫茫基因中,科學家是怎麼確定這個因子跟乳腺癌的關係的呢?研究內容為了確定這個分子是敵是友,研究小組使用包括基因編輯技術CRISPR在內的多種技術,對37名患者的乳腺腫瘤進行了深入的基因分析。
  • Oncogene:乳腺癌診斷新靶點
    2016年7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乳腺癌是致死率第二高的癌症類型,每年乳腺癌患者病情惡化的比例達到30%。周所周知,腫瘤細胞的微環境對於其擴散與惡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腫瘤的基質中含有很多細胞與非細胞成分,包括成纖維細胞,內皮細胞以及免疫細胞。在腫瘤發育的過程中,腫瘤基質能夠對腫瘤細胞的癌化特性起到一定的影響,並最終促進其擴散。
  • 乳腺癌靶向藥!禮來Verzenio:第一個降低高危HR+/HER2-早期乳腺癌...
    高危是指癌細胞擴散到淋巴結、腫瘤體積大或細胞高度增殖(由腫瘤分級或Ki-67指數決定)。研究中,患者以1:1隨機分配,接受Verzenio(150mg,每日2次)聯合標準輔助ET、標準輔助ET。患者接受2年(治療期)或直到達到停藥標準。在治療期結束後,所有患者將繼續接受ET治療5-10年。
  • 上皮間質轉化基因可用於檢測循環腫瘤細胞 有助於找到乳腺癌治療新...
    在癌症治療中,醫生常將循環腫瘤細胞(CTCs)水平作為監控和調整治療和預後的診斷依據,但傳統檢測方法往往無法準確地確定患者體內的CTCs水平,給醫生帶來難題。最近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上皮間質轉化(EMT)是造成乳腺癌患者體內CTCs很難被檢測到的原因,而通過EMT基因表達來檢測CTCs,不僅可有效地為醫生提供更多的預後信息,還有助於找到新的乳腺癌治療靶點。這一發現近日在美國癌症治療和研究中心與癌症研究學會聯合主辦的乳腺癌研討會上發布。
  • 一個正常細胞是如何一步步變成癌細胞的?
    癌症如此可怕,那它是怎麼形成的,又該如何治療預防呢?一切得從1775年倫敦的一名醫生說起。 那正常細胞又是如何變成癌細胞的呢? 在目前我們已知的100多種癌症中,超過60%以上的癌症,比如大家常見的肝癌、胃癌、乳腺癌等,都是因為人體細胞中的P53基因丟失了。 那P53基因為什麼會丟失呢? 據科學研究統計,平均100萬個細胞裡面,就會出現一個細胞抑癌基因突變。
  • 乳腺癌有救了?來了解過繼轉移T細胞療法
    乳腺癌,女性朋友聽到就害怕,但是這幾年它的發病率確實有增不減,國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表示,根據18年國家癌症中心發病的一組數據顯示:我國乳腺癌的新發病例在女性癌症當中佔到16.51%,排到女性癌症第一名。
  • 出國看病科普:三陰性乳腺癌
    三陰性乳腺癌是對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和過量的HER2蛋白測試呈陰性的癌症。這些結果表明,雌激素和孕激素或HER2蛋白並不能促進乳腺癌的發展。因此,三陰性乳腺癌對激素治療藥物或靶向HER2蛋白受體的藥物無反應。儘管如此,一些藥物仍可成功治療三陰性乳腺癌。出國看病機構盛諾一家一直關注著乳腺癌,曾經多次做過關愛女性健康的活動。
  • 首張不同癌症人體轉移圖問世 有助更精準阻斷癌擴散
    據《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科學家發現,癌症是否擴散、擴散得如何以及向哪個器官擴散,取決於許多遺傳和臨床因素。研究團隊將與500個人類癌細胞系轉移相關的特徵整合在一起,創建了癌症在人體內的轉移圖(MetMap),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個關於不同癌症如何擴散的圖。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博德研究所共同開展的該項新工作表明,有可能在動物模型中預測人類癌細胞的轉移。
  • 重複使用食用油引發乳腺癌傳播
    最近在老鼠身上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再加熱的食用油可能會引發細胞變化,從而促進晚期乳腺癌的生長。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平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的研究人員在實驗鼠身上測試了「熱濫用煎炸油」,發現這種油會增加轉移性乳腺癌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