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蛋白竟可同時影響乳腺癌和淋巴癌的形成與擴散

2020-11-30 生物谷

近日,來自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科學家們發表了對致癌基因EZH2的最新研究,他們首次發現EZH2分別在乳腺癌和淋巴癌形成和擴散中的新機制。這些新發現有望帶來治療這兩種癌症的新藥物。

EZH2基因已知與多種癌症相關,研究發現在乳腺、膀胱、前列腺等多種腫瘤內,EZH2的表達量上升。EZH2編碼的蛋白是組蛋白賴氨酸甲基轉移酶,在正常情況下它是多梳蛋白複合物PRC2的成員和其主要催化部分,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起到調控基因表達的重要作用。然而,過量表達的EZH2在癌症中的作用卻不太為人所知。

在對於乳腺癌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驚異地發現,在腫瘤形成早期,含有EZH2的PRC2複合物對於腫瘤的生長有抑制作用。那麼是什麼導致了EZH2從人體的保護者變成癌症的幫兇呢?原來,當腫瘤生長到一定的程度時,由於血液供應不足,腫瘤內部的癌細胞會處於缺氧狀態。缺氧狀態下的癌細胞激活了缺氧因子HIF1a的表達,HIF1a使得EZH2脫離PRC2複合物,並與另一個致癌蛋白FoxM1結合,導致腫瘤的迅速生長和擴散。重要的是,這一過程與EZH2本身的催化功能無關。同時,研究人員還注意到該現象在三陰性乳腺癌中更常見。三陰性乳腺癌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因此這項發現有可能帶來針對三陰性乳腺癌的新藥。

▲EZH2的乳腺癌致癌機理(圖片來源:PNAS)

在另一項研究中,新加坡科學家針對的是一種較為罕見,但在亞洲人群中更常見的自然殺傷/T細胞淋巴癌。在這種癌症中,EZH2的功能受到蛋白激酶JAK3的調控。EZH2被JAK3磷酸化後,同樣能夠脫離PRC2複合物,然後其非催化功能加快了癌細胞的生長。在自然殺傷/T細胞淋巴癌中,JAK3的突變或激活非常常見。當使用藥物抑制JAK3的活性後,EZH2的磷酸化程度降低,使得癌細胞生長變緩。

▲EZH2的淋巴癌致癌機理(圖片來源:A*STAR)

這兩項研究發現在不同的癌症中,EZH2卻有相似的致癌機制。更重要的是,該機制並非通過EZH2的傳統催化功能實現,當EZH2脫離了PRC2複合物後,其非催化功能發生作用以促進癌細胞生長。研究的參與者Wee Joo Chng教授表示:「這些研究改變了我們對於EZH2致癌機制的傳統認識。當我們開發針對EZH2的新藥時需要仔細辨別在某種特定的癌症中究竟是它的催化功能還是非催化功能在起作用,僅僅抑制EZH2的催化功能反而可能加速癌症病情的發展,因此我們也需要尋找其非催化功能的抑制劑。」

新加坡基因研究院執行主任Huck Hui Ng教授評論道:「這兩項研究突出了科研人員合作的重要性。隨著對EZH2在不同癌症中不同功能的深入研究,將有望為我們帶來全新的藥物。」我們希望針對EZH2不同功能的不同抑制劑能夠早日被發現,從而能夠為癌症患者,尤其是三陰性乳腺癌和淋巴癌等較難治療的癌症帶來福音。

參考資料:

1. A*STAR Release: Singapore Scientists Discover New Pathways Leading To Cancer Progression

2. HIFI-α activation underlies a functional switch in the paradoxical role of EZH2/PRC2 in breast cancer

3. EZH2 phosphorylation by JAK3 mediates a switch to non-canonical function in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

 

相關會議推薦

2016癌症、炎症與免疫--微環境下的對話

會議時間:2016.09.02-2016.09.03     會議地點:上海

會議詳情: http://www.bioon.com/z/2016Inflammation/Index.shtml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找出關鍵蛋白 有望治療乳腺癌
    MED1是一種在雌激素受體依賴型乳腺發育和乳腺癌發展過程中發揮作用的雌激素受體共激活因子。MED1基因所在位置與HER2非常接近,常與HER2基因融合,MED1蛋白水平與HER2陽性乳腺癌高度相關。此外,我們還發現HER2可激活MED1,因此MED1可作為治療耐藥性HER2和雌激素受體雙陽性乳腺癌中的關鍵交界點,但MED1在HER2驅動型乳腺癌發生及發展中的作用和其分子功能仍需做進一步研究。」
  • Science:癌細胞通過增加核糖體蛋白產生來促進乳腺癌轉移
    2020年2月16日訊/生物谷BIOON/---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可通過血液中的循環腫瘤細胞(CTC)在全身擴散,最終到達身體遠端部位並形成轉移性腫瘤。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總醫院癌症中心和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報導核糖體增加會提升CTC形成轉移瘤的潛力。
  • 殺死乳腺癌細胞!「網紅抗癌藥」Venetoclax再顯奇效
    這款新藥是由澳洲和美國科學家共同研發,它能以「融化」的方式消滅癌細胞。臨床試驗中,79%患有慢性淋巴癌的病人對Venetoclax都表現出積極應答,小部分人甚至在參與試驗後痊癒,另有20%既往接受過治療但失效的患者,在參加試驗後體內竟找不到癌細胞的蹤影了!
  • 淋巴癌死亡前一個月有什麼徵兆 這裡癢得注意
    淋巴癌到了晚期對生命就是嚴重存在影響的疾病了,對於淋巴癌死前症狀的表現有那些?是很多淋巴癌晚期發的人需要注意的,以提早有心理準備。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淋巴癌死亡前一個月有什麼徵兆?淋巴癌死亡前一個月有什麼徵兆淋巴癌患者到了晚期的時候,因為癌細胞會出現全身的擴散,可能這些癌細胞會擴散到身體的主要器官,形成了新的病灶,會造成身體的各個主要器官功能衰竭,所以晚期的時候患者身體是非常虛弱的。因為癌症患者到了晚期的時候疼痛加劇,又因為腫瘤的壓迫,吞咽食物困難,所以患者休息不好,而且也沒有辦法意識,晚期的癌症患者他們身體都非常的瘦弱。
  • Nature子刊 | 乳腺癌耐藥和轉移竟存在千絲萬縷的關聯,這種物質或可揭開神秘面紗!
    大量基於早期原位乳腺癌的大數據基因組分析顯示乳腺癌具有複雜的突變特點,而與早期原位乳腺癌相比,晚期轉移性乳腺癌病人的存活率驟降,已有研究證實,在乳腺癌的復發轉移過程中,晚期轉移性乳腺癌出現了早期原位乳腺癌所沒有的驅動基因突變;不僅如此,在本次研究中,開啟能夠增加膽固醇生成的基因轉變也激活了使癌細胞聚集並容易侵入附近組織的基因。
  • 腸道菌群是乳腺癌轉移擴散的重要參與者
    菌群多樣性的改變,即所謂的菌群失調,會影響系統性免疫環境,導致炎症介質的增加,這些炎症介質與多種疾病的不良預後有關,包括癌症。腸道菌群的破壞可以影響乳腺癌的發生風險,那麼,腸道菌群失調是否也會促進乳腺癌的轉移擴散呢?確實,在乳腺癌小鼠模型中,腸道菌群是乳腺癌轉移的一個重要參與者。
  • 演員徐婷淋巴癌去世 淋巴癌是怎麼形成的
    原標題:演員徐婷淋巴癌去世 淋巴癌是怎麼形成的 發病重心向年輕人轉移 近年來,我國惡性淋巴瘤發病率上升加快。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洪小南教授形象地比喻說,淋巴癌就是長城上的「衛兵」(細胞)出現了投敵和叛變,這樣,不僅是外來的細菌、病毒會長驅直入,連衛兵也會加入行動,後果可想而知。 「最近幾年,淋巴瘤發病的重心在向年輕人轉移,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精神壓力過大。」洪小南教授解釋說,惡性淋巴瘤和胃癌不同,是免疫力下降後引起的。現在的年輕人,在社會上打拼,熬夜加班,工作壓力大。
  • 生態級負氧離子可有效抑制癌細胞轉移和擴散,為癌症患者帶來福音
    羅京,《新聞聯播》主持人,2009年因淋巴癌去世,年僅48歲;王歡,央視主持人,2013年因乳腺癌去世,年僅42歲;方靜,《焦點訪談》節目主持人,2015年因患肝癌醫治無效去世,年僅44歲……央視名人癌症高發並不是個例,因為影響力大、較出名,因此傳播得比較廣。
  • 近期淋巴癌重磅級研究一覽 - 癌症研究專區 - 生物谷
    淋巴癌的致病因素有很多,比如病毒感染,輻射和化學致癌物等,近些年來科學家們通過很多研究來深入研究淋巴癌的致病機理及新型治療手段,當然研究者們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去年年底,倫敦一個淋巴癌晚期的的嬰兒經過一項新型的癌症治療後發生了振奮人心的變化:病情開始好轉,研究者們利用了基因修飾過的成熟T細胞來對癌細胞進行大規模狙殺,如今來自全球的研究者都在不斷探索新型療法來治療淋巴癌
  • 淋巴癌晚期三期需要手術治療嗎?中醫不主張
    淋巴癌三期屬於晚期,此時癌細胞已經擴散,分散在橫膈膜的兩側,但是還沒有轉移到身體的其它器官,所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西醫給出的建議是:可以考慮手術治療結合放化療,能有效地控制癌細胞的發展。對於手術治療中醫有不同看法。
  • 近期乳腺癌研究新進展在這裡!
    近日,來自馬裡蘭大學醫學院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治療性納米顆粒治療平臺,該方法可以平衡細胞表面受體特異性結合親和力,同時保持與血液和腫瘤組織成分(稱為"DART"納米顆粒)的最小相互作用,從而改善血液循環時間、生物分布和腫瘤細胞特異性攝取。
  • 乳腺癌重磅研究!科學家們找到了一個新靶點 可以阻止腫瘤的生長和...
    Reza Izadpanah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檢測了兩個基因在導致三陰乳腺癌(TNBC)中所起的作用,其中一個基因被杜蘭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與癌症有關。TNBC被認為是乳腺癌中最具侵襲性的腫瘤,治療和生存預後都很差。Izadpanah的團隊特別鑑定了TRAF3IP2基因的一種抑制劑,它被證明可以抑制TNBC在與人類相似的小鼠模型中的生長和擴散(轉移)。
  • 上海藥物所揭示組蛋白甲基轉移酶G9a促進乳腺癌發展機制
    研究發現,在人類多種器官來源的腫瘤細胞中均有G9a表達的上調,而相應抑制G9a則可抑制腫瘤的生長和轉移,由此G9a抑制劑的研發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但目前關於G9a在腫瘤生長與轉移中的作用具體機制遠未得以闡明,阻礙了該類抑制劑的開發。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丁健課題組、耿美玉課題組近年來一直在探索G9a在腫瘤發生發展中的作用。
  • 【盤點】乳腺癌研究亮點速覽
    利用多個乳腺癌小鼠模型進行研究,研究者Pietras及其同事發現,攜帶ALK1抑制劑的小鼠模型或可明顯抑制機體中癌症轉移的發生,同時結合一定的化療方法或可有效抑制原發性乳腺腫瘤向肺部的擴散。 研究者希望他們的研究成果或為後期闡明ALK1蛋白的表達引發乳腺癌轉移的分子機制提供一定的思路,同時也會開發特殊的個體化幹預療法來抑制患者乳腺癌的轉移提供希望。
  • 玉泉醫院耳鼻喉申力主任:耳後長了個包,竟是淋巴癌的根源
    淋巴癌是世界上不能治癒的癌症; 最難察覺、發病率最快、死亡最快的。現在的網絡調查100個人中,有99個淋巴堵塞,其中的80人堵塞非常嚴重,60人有嚴重或輕微的淋巴結節,2人潛伏性淋巴癌,1人確診淋巴癌。
  • 可治療男性乳腺癌的靶向藥有哪些?
    這些被稱為HER2陽性乳腺癌的癌症傾向於更積極地生長和擴散。1 曲妥珠單抗(赫賽汀)這是一種單克隆抗體,是一種特定免疫系統蛋白的人造版本。附著於HER2,可以幫助減緩HER2陽性癌症的生長。曲妥珠單抗還可以刺激免疫系統更有效地攻擊癌症。曲妥珠單抗可用於治療早期和晚期乳腺癌。當在手術前或手術後開始治療早期乳腺癌時,通常給予該藥物一年。
  • 乳腺癌靶向藥!禮來Verzenio:第一個降低高危HR+/HER2-早期乳腺癌...
    根據該結果,Verzenio是第一個被證明在高危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中將癌症復發風險在統計學上顯著降低的CDK4/6抑制劑,這標誌著一個重要的裡程碑,有潛力改變早期乳腺癌治療的模式,同時也是CDK4/6抑制劑類的第一個裡程碑。
  • 淋巴癌能活多久 這種治療方法治癒率竟高達90%
    淋巴癌能活多久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研究,淋巴癌這種惡性腫瘤也是治療進展最大的,現在大多數早期淋巴癌都有望治好。淋巴癌並非不治之症。這主要歸功於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這兩種方法是當今治療淋巴癌的主要措施,而且已取顯著療效,尤其是霍奇金病的治療效果已取得重大進展,總的10年生存率已提高到50%以上,其中絕大多數可能已經治好。
  • Nature子刊 | 國際合作揭開陰陽1蛋白與乳腺癌生長及耐藥的關係
    Nature子刊 | 國際合作揭開陰陽1蛋白與乳腺癌生長及耐藥的關係
  • Nature意外發現:1種胺基酸吃太多 加劇乳腺癌耐藥性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絕大多數這類癌症依靠雌激素生長。雌激素受體陽性(ER+)乳腺癌經常使用他莫西芬治療,這類藥物的作用是阻斷激素對腫瘤的影響。然而,許多患者的腫瘤最終會對他莫西芬產生耐藥性,從而導致癌症復發或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