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找出關鍵蛋白 有望治療乳腺癌

2021-01-15 健康界

加州大學(UC)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雌激素受體結合蛋白MED1是HER2驅動型乳腺癌的重要介質,並將其確定為潛在的治療靶點。

該研究結果以《HER2-driven Breast Tumorigenesis Relies upon Interactions of the Estrogen Receptor with Coactivator MED1》為題發表在1月8日的《Cancer Research》在線版上,作者指出,這項研究將為侵襲性和抗性乳腺癌帶來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法。

 

UC醫學院癌症生物學系副教授Xiaoting Zhang博士說:「目前,乳腺癌仍然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也是美國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過往研究以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和HER2的基因表達為依據將乳腺癌分為幾種亞型。

MED1是一種在雌激素受體依賴型乳腺發育和乳腺癌發展過程中發揮作用的雌激素受體共激活因子。

MED1基因所在位置與HER2非常接近,常與HER2基因融合,MED1蛋白水平與HER2陽性乳腺癌高度相關。

此外,我們還發現HER2可激活MED1,因此MED1可作為治療耐藥性HER2和雌激素受體雙陽性乳腺癌中的關鍵交界點,但MED1在HER2驅動型乳腺癌發生及發展中的作用和其分子功能仍需做進一步研究。」

MED1突變影響HER2驅動型乳腺癌發生

據該論文的作者介紹,研究人員用HER2和MED1雙突變的動物模型來評估MED1蛋白在乳腺癌進展和轉移中的作用。雌激素受體可特異性地結合MED1蛋白的LxxLL基序,研究人員發現如果LxxLL基序發生了突變,就會破壞其與雌激素受體的相互作用,從而顯著延遲腫瘤的生長、擴散和癌症幹細胞的形成。

這是第一個證明MED1及其LxxLL基序在乳腺癌的形成、轉移和癌症幹細胞的形成中起關鍵作用的證據,也是首次在HER2擴增的癌症中進一步研究MED1的作用機制。

MED1 LxxLL基序突變影響HER2驅動型乳腺癌的遷移,侵襲和轉移

MED1 LxxLL基序突變影響HER2驅動型乳腺癌的血管生成

MED1 LxxLL基序突變影響HER2驅動型乳腺癌的癌症癌細胞形成

研究結果顯示,MED1可直接作用於下遊IGF-1途徑,從而調節雌激素的信號傳導。該途徑在乳腺癌的發生發展中起關鍵作用。更重要的是,他們還發現MED1和IGF-1蛋白水平之間具有強相關性,這進一步說明了MED1及其LXXLL基序成為乳腺癌治療靶點的潛力。


IGF-1蛋白與MED1蛋白相互作用

Xiaoting Zhang博士說,「結合我們之前有關MED1組織特異性作用的結論和此次的成果,現在可以進一步研究如何將MED1作為特異性治療靶點。目前,我們的團隊正在使用RNA納米技術來選擇可與特定靶分子結合的RNA分子,從而實現特異性靶向MED1的LxxLL基序,以破壞MED1 /雌激素受體的相互作用。」

參考資料:

1.Researchers find protein that mediates formation of HER2-driven breast cancer

2.HER2-driven Breast Tumorigenesis Relies upon Interactions of the Estrogen Receptor with Coactivator MED1

(原標題:重磅!首次確認HER2驅動型乳腺癌與該雌激素受體結合蛋白有關!)

相關焦點

  • JCB:特殊的胞外纖連蛋白或能促進乳腺癌進展 有望開發出新型乳腺癌...
    2018年7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洛克菲勒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一種名為纖連蛋白的粘性蛋白或能促進乳腺癌細胞中雌激素的活性,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文章中,研究人員闡明了一種纖連蛋白所調節的雌激素受體信號的新型機制,研究者指出,暴露於纖連蛋白或能延長乳腺癌細胞中雌激素受體的活性
  • 靶向作用腫瘤抑制蛋白有望根治三陰性乳腺癌!
    ,這就能推動精準醫療的進展;很多三陰性乳腺癌患者都接受放療或化療的治療,這些患者急需有效性的靶向性療法來對疾病進行治療。文章中,研究人員通過分析三陰性乳腺癌的特性來鑑別乳腺癌的可能治療方向,此前研究結果表明,20%至30%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都會缺失視網膜母細胞瘤(RB)抑癌蛋白,因此研究者就推測,這種抑制蛋白或能作為一種新型靶點來開發新型藥物。RB抑癌蛋白存在於正常的乳腺細胞中,其能幫助維持並控制細胞分裂,而其缺失後則會損傷機體抵禦癌症形成的關鍵防禦機制。
  • 科學家繪製出乳腺癌腫瘤發生和靶向治療的蛋白基因組學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乳腺癌腫瘤發生和靶向治療的蛋白基因組學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0 14:37:37 美國博德研究所Michael A.
  • Nat Commun:乳腺癌基因有望成為開發肝母細胞瘤靶向性療法的潛在靶點
    ,研究人員鑑別出了一種關鍵基因,有望幫助後期開發治療肝母細胞瘤的新型療法。研究者Shinji Matsumoto說道,為此我們決定對肝臟腫瘤細胞中不典型的Wnt/β-連環蛋白靶點基因進行篩選來識別在肝母細胞瘤發生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的新型基因,其中一個表達量最豐富的基因就是乳腺癌雌激素調控蛋白GREB1(growth regulation by estrogen in breast cancer 1),其是一種能夠參與乳腺癌細胞生長的雌激素效應基因;儘管在乳腺癌中有著明顯的特徵
  • Mol Cell:科學家成功開發出有效治療乳腺癌的新型組合性療法
    2020年10月2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Molecular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莫納什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組合性療法,其或有望幫助治療攜帶特定基因突變的乳腺癌患者。
  • Nat Commun:華人科學家藉助PDX模型尋找乳腺癌個體化治療新策略
    為達到該目標,來自貝勒醫學院和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尋找乳腺癌治療策略的新方法。他們首先鑑定一些促進腫瘤生長的蛋白,然後再對實驗藥物進行篩選找到有望中和這些蛋白的潛在藥物分子。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e Communicaitons上。文章作者Dr.
  • Science:PTEN基因變異體有望能夠治療多種癌症
    2013年6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西奈山醫學院的科學家發現一種新的基因變異體或能夠治療諸如乳腺癌,腦癌等癌症。該變異體稱之為PTEN-long,在維持細胞健康功能有重要作用,同時能夠一直癌細胞發育。相關報導發表在6月6日的Science雜誌上。
  • 近期乳腺癌研究新進展在這裡!
    Oncogene:科學家有望成功阻斷乳腺癌細胞的擴散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Oncoge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曼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方法或能有效阻斷乳腺癌細胞發生擴散;相關研究有望幫助開發治療三陰性乳腺癌的新型療法。
  • 一個蛋白竟可同時影響乳腺癌和淋巴癌的形成與擴散
    近日,來自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科學家們發表了對致癌基因EZH2的最新研究,他們首次發現EZH2分別在乳腺癌和淋巴癌形成和擴散中的新機制。這些新發現有望帶來治療這兩種癌症的新藥物。
  • 多組學分析助力精準治療,有望攻克三陰性乳腺癌臨床治療難題
    三陰性乳腺癌(TNBC),因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均為陰性表達而得名,佔乳腺癌的10%-20%。目前三陰性乳腺癌幾乎無靶向療法可用,患者只能依靠手術和化療進行治療,治療效果不佳並且復發轉移的風險較高,因此一直被認為是「最毒」的乳腺癌。
  • 英報:科學家發現最致命乳腺癌基因
    參考消息網1月13日報導 科學家已經發現了導致人們罹患其中一種最為致命的乳腺癌的原因。這令人們有望找到針對這種癌症的新治療方法。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月9日報導,他們確定了引發三陰性乳腺癌的基因。這種癌症生長尤為迅速,而且很難治療。
  • 馬勃菌中現抑制乳腺癌物質,有望用於雌激素依賴型乳腺癌治療
    馬勃菌中現抑制乳腺癌物質,有望用於雌激素依賴型乳腺癌治療 科技日報首爾11月16日電 據韓國聯合新聞日前報導,韓國國立山林研究院與成均館大學藥學院的聯合研究發現了馬勃菌中存在一種抑制乳腺癌細胞增長的甾醇類天然物質
  • 低副作用乳腺癌藥物有望用於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療
    近日,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在Cancer Cell發表了題為「The Oncogenic Transcription Factor RUNX1/ETO Corrupts Cell Cycle Regulation to Drive Leukemic Transformation」的文章,通過建立小鼠模型,證明用於治療晚期乳腺癌的藥物帕博西尼
  • 科學家們發現四種三陰性乳腺癌細胞亞型 或有望幫助開發新型...
    ,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幫助開發治療這種癌症的新型療法。蛋白,在其它乳腺癌中這些受體往往能通過特殊的療法來靶向作用,而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療往往非常有限,而且預後也相對較差,相當一部分患者在確診後的5年內會發生死亡。
  • Nat Cell Biol:治療三陰性乳腺癌的新方法
    2020年4月14日訊/生物谷BIOON/---如今免疫療法已經徹底改變了各種癌症患者的治療方法。但是當對三陰性乳腺癌(TNBC)這種特別具有侵襲性的乳腺癌患者進行治療時,只有不到20%的反應率。 "該領域的一個大問題是,為什麼其餘的患者沒有反應?"賓夕法尼亞大學獸醫學院助理教授Rumela Chakrabarti說。
  • 乳腺癌預後看什麼?免疫系統要努力!
    結果發現,sTILs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測患者的無病生存期,能找出低復發風險人群。此外,還能找出對於曲妥珠單抗治療反應較好的患者,未來或能指導治療選擇。此外,由於這一研究中通過較高的sTILs找出了一組對於化療+曲妥珠治療有更好效果的人群,進一步的分析或許還能證明這一指標能用於指導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療選擇。REF: Kim RS, Song N, Gavin PG, et al.
  • 【盤點】乳腺癌研究亮點速覽
    這些發現對於我們理解調控腫瘤異質性產生的分子機制並開發阻斷PIK3CA乳腺癌發生的新治療策略都具有重要意義。  人體中有幾十種酶需要利用或者結合銅以發揮作用--金屬捐出或接受電子時能催化關鍵生物化學反應。而腫瘤,可能屬於特別依賴於金屬的類別。比如說銅元素能促進血管生成,而血管的生長是伴隨著腫瘤的膨大。
  • 外泌體蛋白——化療促乳腺癌轉移的真正「元兇」
    通過生物信息學的分析,發現外泌體差異蛋白中的膜聯蛋白-A6(annexin-A6)發揮了關鍵的促進轉移作用。,在MMTV-PyMT和4T1兩種小鼠模型中,PTX治療對原發性乳腺腫瘤的生長具有適度的抑制活性,同時也提高了腫瘤的肺部轉移,增大了轉移腫瘤的尺寸。
  • 老藥二甲雙胍和血紅素組合有望治癒三陰性乳腺癌!
    2019年3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據估計,大約15%-20%的乳腺癌患者為三陰性乳腺癌患者,即患者機體缺失三種關鍵的治療靶點: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和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由於缺少這些靶點,大部分三陰性乳腺癌患者都會接受標準化療,而不是首選的靶向性藥物,三陰性乳腺癌(TNBC)會不相稱地影響年輕女性、非洲裔女性和攜帶BRCA1基因突變的女性。
  • 哌柏西利/帕博西尼/PALBOCICLIB用於治療晚期乳腺癌效果如何?
    美國輝瑞公司官網發布消息稱,旗下的乳腺癌高效藥物——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CDK)4/6抑制劑愛博新 IBRANCE(哌柏西利, palbociclib),已於7月31日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