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古希臘哲學家歐多克斯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因為通過當時的觀測得出,地球是一個球形,但是地球表面上的物體並沒有往下掉,於是他認為地心是存在著某種吸引力的,牢牢的把地球表面的物質吸附在一起,由此也可以斷定,地球周圍的天體也是受到地球地心引力的吸引,否者,這些行星會越飛越遠。後經亞里斯多德、託勒密進一步發展而逐漸建立和完善起來,逐漸形成了「地心說」。
直到哥白尼的「日心說」問世,在加上眾多哲學家們的支持,「地心說」最終才被拋棄,事實上,在哥白尼之前,就有一位哲學家否定「地心說」的理論,他就是蘇格拉底哲學家菲洛勞斯,他提出了「反地球」理論來證明非地心說。那麼什麼是反地球理論呢?這是一種假說,在地球運行軌道的另外一側,還存在這一個和地區一模一樣的「地球」,他們運行軌跡相同,但是相互都被太陽擋住,以至於我們無法觀測到,這個星球被稱為「反地球」。
事實上,「反地球」是一個偽理論,在古時候,地球上的人類是無法觀測到地球軌道的另一側是什麼樣子的,所以「反地球」得到了很多哲學家的支持。在上世紀60年代,NASA先後發射了先驅者6-9號太陽探測器,其主要作用是探測太陽風中的陽離子與電子、行星間的電子密度(無線電傳播試驗)、太陽能和銀河宇宙射線等。他們就像地球一樣繞著太陽旋轉,因此,在特定時候他們可以觀測到我們無法看到的太陽後方。要是那裡有個「反地球」,早被人類的探測器發現了。
理論上來說「反地球」也是不太可能被發現的,在地日引力作用體系中,有一些特殊的點,被稱為拉格朗日點,在這些點上,地球和太陽的引才能取得平衡。同是在太陽系體系中,地球還會受到其他行星的影響,最終才形成了現在穩定的太陽系。雖然說「反地球」理論上是可以存在於拉格朗日點的(下圖L3點),這樣剛好可以和地球相互被太陽擋住,但是太陽系中卻不存在其他的「反行星」來對「反地球」產生牽製作用,因此如果有」反地球「會被太陽系其他行星的引力所吸引並產生影響,最終脫離拉格朗日點,甚至會撞上地球。
因此,世界上並不存在」反地球「,這只是古人的一個遐想,或者是為了反對地心說,臨時提出的一個看似非常合理又無法反駁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