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超新星爆炸可能導致史前地球大滅絕

2020-09-05 油管快遞員



這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特別指出,在我們星球的「最小安全距離」附近,沒有「威脅性超新星候選者」。

生命科學報導,大規模滅絕事件導致大約3.58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地球上約70%的無脊椎動物物種被消滅,這可能是由於遠離我們星球的深空某處發生了災難性事件引起的。

據媒體報導,一項新的研究指出了化石植物孢子中留下的線索,這些線索可以追溯到泥盆紀和石炭紀時期的邊界,並且顯示出紫外線破壞的跡象,表明某種原因導致了對植物的長期破壞。當時地球的臭氧層。

而且由於該時期地質記錄中的證據顯然「無法清楚地將臭氧層消耗與某些地球出生的災難聯繫在一起」,例如火山活動或氣候變化,因此一項新的研究提出,在該時期內可能發生一次或多次超新星爆炸。我們星球的65光年可能引起了這種變化。

正如媒體出口所指出的那樣,恆星進入超新星位於距離地球足夠近的位置時,它發出的紫外線,X射線和伽瑪射線會「切碎臭氧層」,從而使表面的生命暴露於「未經過濾的」太陽輻射之下。

但是,儘管這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布萊恩·菲爾茲(Brian Fields)是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的天文學系教授,但他指出,這種損害是相對短暫的,而且「十年後,地球恢復了臭氧層」,他還告訴電子郵件中的媒體渠道,這只是一個足夠近的超新星可能造成的損害的第一步。

菲爾茲說:「後來,超新星爆炸猛烈地撞擊了太陽系。爆炸起了粒子加速器的作用,地球被大量高能粒子的雨淋溼了。」 「這些將損害生命,宇宙射線將持續數千年,長達100,000年。」

這位科學家還說,他「高興地報告說,在「最小安全距離」附近沒有威脅的超新星候選人。」

相關焦點

  • 超新星爆炸造成地球的生命大滅絕
    超新星爆炸可能造成地球上259萬年前發生滅絕事件。距離地球3億光年的2顆垂死恆星(超新星)發生大爆炸,曾引發地球上200萬年前發生海洋生命大滅絕事件。美國堪薩斯大學科學家公布最新研究顯示,這些爆炸散發的宇宙射線到達地球,引發持久的高能粒子陣風,導致地球大氣層被改變,大量海洋生命物種滅絕。在4月份發布的研究中,科學家們通過地球上的鐵同位素、確定宇宙中曾發生過2次超新星爆炸事件。在海底和月球發現的鐵-60同位素顯示,這些影響地球的超新星爆炸分別發生在170萬-320萬年前和650萬-870萬年前。
  • 研究顯示,爆炸的恆星可能導致地球大滅絕
    存在的威脅如果您用同一句話說「大滅絕」和「空間」,那麼大多數人的第一件事就是小行星對地球的影響——即使恐龍迷們想到了Chicxulub隕石坑,而流行文化迷們也想起了電影例如《深度衝擊》或《世界末日》。在此事件中,我們還發現數千年來紫外線對花粉和孢子的破壞作用,進而表明臭氧層可能遭受長期破壞。這一時期紫外線破壞的長度和嚴重程度可能排除了臭氧層破壞的多數當地原因。由於地面原因造成的臭氧消耗,例如由於地表溫度升高而增加的平流層水蒸氣,不太可能嚴重到足以導致在此期間出現大規模滅絕。
  • 超新星爆炸曾經引起地球上的生物大滅絕!
  • 距離地球65光年的超新星爆發可能導致生物大滅絕
    相反,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天體物理學家布萊恩·菲爾茲領導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地球上這一巨大的生命滅絕可能是由於一個遙遠而完全陌生的現象:一顆垂死的恆星,在距離我們的許多光年的銀河系中爆炸。在研究人員的新研究中,他們探索了臭氧水平急劇下降與晚泥盆紀大滅絕同時發生的可能性,這可能不是火山活動或全球變暖的結果。相反,他們認為,地質記錄中暴露的生物多樣性危機可能是由天體物理因素造成的,推測是距離地球約65光年的超新星的輻射效應耗盡了地球的臭氧,造成了如此災難性的後果。
  • 超新星是否在3.6億年前導致了地球的大滅絕?
    研究組成員發表說:超新星爆炸能夠結束像參宿四這樣巨大的恆星,也能夠強有力地破壞地球生物;高能量的紫外線,X射線和Y射線傳遞了第一衝擊力,第二來自成千上萬的帶電粒子,這些都加速了超新星的巨大爆炸。這些混合物至少破壞地球臭氧層10萬年。
  • 新理論稱超新星爆炸曾引發泥盆紀晚期地球上的滅絕事件
    根據伊利諾伊大學研究人員本周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附近一顆恆星的超新星爆炸可能在數億年前造成了地球上的滅絕事件。這裡研究的事件發生在泥盆紀晚期,"在泥盆紀-石炭紀邊界附近的滅絕事件中達到高潮"。本周發表的研究中顯示的證據表明,小行星撞擊事件並不是在遙遠的過去導致地球上大量生命死亡的唯一原因。
  • 超新星可能在3.59億年前造成了地球的大滅絕
    一個超新星爆炸,造成大質量恆星距離地球65光年的死亡,似乎有這個時期地球上的生命抽取。滅絕事件對溫水海洋生物影響最大。 恆星爆發時產生的致命宇宙射線會撞擊地球,使許多生命喪命。相反,我們建議距離地球約65光年遠的一次或多次超新星爆炸可能是造成臭氧長期消失的原因,」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布賴恩·菲爾德斯博士說。 超新星爆炸的形式多種多樣,而該事件是由於一顆超大質量的紅色巨星在其生命盡頭坍塌而導致的。最著名的紅色巨星Betelgeuse最近經歷了一段暗淡的時期。現在認為該事件是由於恆星釋放出一層物質雲而造成的,該物質雲暫時阻止了光到達地球。
  • 超新星爆發導致3.6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
    從化石記錄來看,地球生命史上一共發生過五次主要的物種大滅絕事件,它們分別是4.39億年前的奧陶紀物種滅絕,3.59億年前至3.7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2.51億年前的二疊紀-三疊紀滅絕,2.01億年前的三疊紀-侏羅紀大滅絕,以及最著名的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古近紀滅絕。
  • 地球上的物種大滅絕或是超新星爆發所致
    3.59億年前,泥盆紀和石炭紀之間的地球物種滅絕事件的罪魁禍首,可能是來自附近超新星的致命宇宙射線。我們認為,距離地球約65光年的一次或多次超新星爆發,可能是造成臭氧長期喪失的原因。」研究的主導者、美國伊利諾斯大學香檳分校的天文學和物理學教授Brian Fields說。該小組還探索了臭氧損耗的其他天體物理原因,如隕石撞擊、太陽噴發和伽馬射線爆發。「但這些事件很快就會結束,不太可能像泥盆紀末期那樣造成持續時間較長的臭氧消耗。」
  • 超新星爆炸可能幫助塑造了地球的氣候歷史
    恆星爆炸在地球氣候史上的作用可能比科學家們想像的要大。 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在過去4萬年裡,附近的超新星在地球的樹輪記錄中留下了一系列可能的指紋,可能在這段時間內多次破壞地球的氣候。
  • 超新星爆炸或是3.59億年前地球一次物種滅絕的「元兇」
    研究人員說,來自附近超新星的致命宇宙射線可能是至少一次大滅絕事件的罪魁禍首,而在地球巖石記錄中發現的某些放射性同位素可以證實這一假設。伊利諾斯大學香檳分校的天文學和物理學教授Brian Fields領導了一項新的研究,探索了3.59億年前泥盆紀和石炭紀之間的一次物種滅絕事件與天文事件有關的可能性。
  • 超新星爆炸或是3.59億年前地球一次物種滅絕的「元兇」!
    研究人員說,來自附近超新星的致命宇宙射線可能是至少一次大滅絕事件的罪魁禍首,而在地球巖石記錄中發現的某些放射性同位素可以證實這一假設。 伊利諾斯大學香檳分校的天文學和物理學教授Brian Fields領導了一項新的研究,探索了3.59億年前泥盆紀和石炭紀之間的一次物種滅絕事件與天文事件有關的可能性。這篇論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 「參宿四」發生超新星爆炸,會不會導致人類滅絕?
    「參宿四」發生超新星爆炸,會不會導致人類滅絕?要說在宇宙當中最恐怖的能量傾瀉,那麼就當屬超新星爆炸了。超新星不是一種星體,它只是大質量恆星演化的一種階段。當許多大質量的恆星到了生命末期的時候,內部的熱核聚變反應逐漸停歇,而自身的體積也開始膨脹,通常會比原來巨大很多,這時恆星就變成了「超巨星」。而當超巨星無法維持自己的體積之後,就會發生爆炸,這個過程就被稱為「超新星爆炸」。超新星爆炸有多恐怖?大概它在一秒鐘內釋放出的能量,就相當於太陽窮盡一生百億年釋放出的能量。
  • 1.3萬年前彗星撞地球致史前生物大滅絕
    1.3萬年前彗星撞地球致史前生物大滅絕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3日 23:21 來源: 來源:生活報  據《揚子晚報》報導 科學界一直將猛獁象等大型史前動物和石器時代北美穴居人的滅絕原因歸結於氣候巨變。
  • 美媒:一顆超新星3.59億年前或引發了地球生物大滅絕
    新華社北京8月31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一項新研究顯示,3.59億年前的全球生物大滅絕事件可能是由一顆遙遠恆星的死亡爆炸引發的。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8月24日報導,在泥盆紀末期,地球上約70%的無脊椎動物死亡。
  • 地球上生物大滅絕怎麼發生的,最新研究指出,原因可能來自天外
    在4.16億年前-3.59億年前,地球處於泥盆紀時代。在泥盆紀時代結束的這個時間段,發生了一次生物大滅絕,總計有約75%的生物發生了滅絕。之前科學家們主要認為,是地底巖漿大規模爆發導致地球升溫,而後又由於火山灰遮蔽天空,導致地球快速降溫。這樣忽冷忽熱,導致地球生物的大量滅絕。
  • 美媒:一顆超新星3.59億年前或引發了地球生物大滅絕
    參考消息網8月25日報導 美媒稱,一項新研究顯示,3.59億年前的全球生物大滅絕事件可能是由一顆遙遠恆星的死亡爆炸引發的。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8月24日報導,在泥盆紀末期,地球上約70%的無脊椎動物死亡。
  • 生物大滅絕持續2000萬年?96%的物種消失?科學家都蒙了
    這讓我們想起史前各個時期的生物大滅絕事件。據記載,地球歷史上總共有五次大滅絕事件。這些事件對當時地球上的物種,都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並且在每次恢復時,又都需要極其漫長的過程。 科學家指出,史前生物大滅絕的原因,基本都是,天外隕石墜落時,地球上爆發大規模的火山噴發或海嘯等各種災難事故造成的。其中的幾次大滅絕,基本都能找到導致生物滅絕的決定性因素;但泥盆紀大滅絕的原因卻一直是個謎。
  • 超新星爆發導致了近4億年前的滅絕事件?
    伊利諾伊大學、厄班納-香檳分校天文學和物理學教授布賴恩·菲爾茲領導的一項新研究探討了天文活動對3.59億年前的滅絕事件負責的可能性。菲爾茲說:「大規模火山爆發和全球變暖等於地球的災難,但是這些災難的證據在所述的時間間隔內沒有結果。」
  • 超新星爆發,或導致3.6億年前地球生命大洗牌?還會來一次嗎?
    對地球生命的進化來說,大滅絕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天文學和物理學教授布萊恩·菲爾茲領導的一項新研究探索了天文學事件導致泥盆紀末期滅絕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該研究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