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夏季好像格外不同尋常,旱的旱,澇的澇。長江周圍的城市紛紛遭受水災,只希望大家能平安。
而中國的東南部,受到副熱帶高壓的影響,一直持續高溫,惹得大家都自嘲說要是下了雨,那下的一定是開水。防暑降溫的設備一樣都不能少,小風扇和太陽傘也全都拿上。
除此以外,綠豆湯也重新回到大家的餐桌上。作為夏季清熱解暑的代表食物,綠豆湯的爭議可以說是非常大了。大部分北方人表示,我喝的綠豆湯一直是紅色的,而南方人則滿心疑惑,綠豆湯都是用「綠豆」熬煮出來的,怎麼還能煮成紅湯呢?
而我作為一個到北方生活過一段時間的南方人,也曾經為此迷惑。明明買的是綠豆,在家裡自己熬綠豆湯之後卻熬出了「紅湯」,到底是我買的綠豆有問題,還是我煮綠豆湯的姿勢不對?
綠豆本身沒問題,有問題的水
無論是南方的綠豆還是北方的綠豆,綠豆本身是沒什麼問題的。即使你從南方帶帶一包綠豆到北方去,照樣能煮出一鍋紅色的綠豆湯。而綠豆湯的組成是綠豆和水,因此原因不在綠豆,在於水。
綠豆中含有一種「多酚類物質」,這種物質特別容易受到外界條件的影響,不是氧化就是聚合。當綠豆和水放在一起以後,水質的酸鹼度會大大影響這個物質。
水質呈酸性,綠豆湯煮出來就是綠的;水質是鹼性,綠豆湯煮出來就是紅的。簡單來說,就是「酸綠鹼紅」。
為什麼北方的綠豆湯是紅的,南方是綠的?
嚴格來說,並非所有的北方地區煮出來的綠豆湯都是紅色的,也並非所有的南方都能煮出綠色的綠豆湯。
只能說,北方地區的水偏鹼性,鈣鎂離子更多,因此煮出來的湯更容易變成紅色。而南方地區水質普遍比較好,俗稱「軟水」,煮出來的綠豆湯不太容易轉變顏色。
其他導致綠豆湯變色的因素
然而,還有研究表明,水質雖然是改變綠豆湯顏色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在其他幾個條件下,綠豆湯依然會變紅。
如果煮綠豆的時候,開著鍋蓋煮,或是煮的時間太久,又或是煮完以後晾涼,2個小時以後,綠豆湯的顏色也會逐漸變色,從綠色變為深灰色,然後變成紅色。
甚至溫度、時間等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你的綠豆湯顏色朝著紅色改變。看來這綠豆裡的多酚類物質真的太「皮」,反應也太大了一點。
不同顏色的綠豆湯,營養價值不同嗎?
關於這一點,大家完全可以放心,無論是紅湯還是綠湯,從健康和營養的角度上來說,綠豆湯都沒啥差別。喝起來都有降溫解渴消暑的功效。
有些老人家會說,綠色消暑,紅色解毒。這是看中綠豆湯的氧化程度,大火煮10分鐘,氧化程度最低,清熱效果最好。
大火熬煮半小時以上,綠豆開花,顏色轉為紅色,這時候綠豆湯變得渾濁,喝起來有沙沙的感覺。如果覺得自己很容易中暑,或是皮膚老是起疹子,那喝這種煮久一點的綠豆湯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