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0X還是8700K?A/I之爭是時候做個了結了

2020-12-05 中關村在線

  AMD在本月13號正式發布了第二代線程撕裂者處理器,最高32核心64線程的Threadripper 2990WX堪稱桌面核心霸主,一舉把去年騎在自己頭上的18核心32線程的i9-7980XE拉下王位,Intel這邊自然不會示弱,傳言將會下放28核心的至強鉑金處理器以對抗線程撕裂者,比拼核心數量儼然成了HEDT平臺的主要競爭手段。


AMD第二代線程撕裂者最高擁有32核心64線程

  但是對於大多數普通用戶來說,多達16乃至32核心的CPU真的能夠利用起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儘管多核心對於視頻渲染、影視後期等內容創作類應用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是靠這個吃飯的,只有相關的從業者才是剛需。並且,動輒大幾千甚至上萬的高端桌面CPU也不是普通消費者能夠接受的。


貼吧、論壇到處可見的2700X or 8700K

  其實,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主流桌面平臺就已經能夠滿足需求了,比如AMD這邊的銳龍7 2700X和Intel那邊的酷睿i7-8700K。從前者發布至今,關於這兩顆CPU的爭論就沒有停止過,很多朋友在裝機的時候不知道是選2700X還是8700K,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一點選購上的建議。

  先說結論:

  1、以遊戲為主就選i7-8700K;

  2、有渲染、設計需求就選銳龍7 2700X;

  3、至於遊戲、渲染兩者兼顧的,還是要看哪部分佔得比重更多,遊戲多就選i7-8700K,渲染、設計多就選銳龍7 2700X。

  下面筆者就來說說得出這個結論的依據。

02遊戲上8700K領先

  先說遊戲,這是筆者之前做銳龍7 2700X首發評測時的數據,遊戲一共有四款,DX12/DX11各兩款,DX12是《古墓麗影:崛起》《殺手6》,DX11是《GTA 5》《絕地求生:大逃殺》,銳龍7 2700X和i7-8700K的測試環境除了主板平臺不一樣外其餘全都是一樣的,內存頻率統一設置為2933MHz,顯卡是華碩的GTX 1080Ti,遊戲畫面以及解析度設置詳見表格。





  四款遊戲中除了殺手6的差距較小外,其餘三款遊戲銳龍7 2700X和i7-8700K的差距都在6幀以上,最大的是《古墓麗影:崛起》的25幀,其次是《GTA 5》的14幀,《絕地求生:大逃殺》也有6幀的差距。


  遊戲上銳龍7 2700X基本上是全面落後i7-8700K,究其原因就是目前的絕大多數遊戲對於多核心的優化並不到位,並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核心,這些遊戲仍然是對頻率比較敏感,頻率越高幀率就越高,所以i7-8700K在頻率上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03渲染上2700X更有優勢

  我們再來說說渲染,這裡我們以CPU測試標杆Cinebench R15的多線程測試為例,為什麼選擇Cinebench R15來說CPU的渲染能力呢,因為Cinebench本身就是基於MAXON公司獲獎動畫Cinema 4D特效軟體所打造的,而這個軟體被全球工作室和製作公司廣泛用於3D內容的創作上,所以Cinebench既可以當做CPU測試標杆又可以當做測試CPU渲染能力的軟體。


  從結果來看,銳龍7 2700X在多線程的測試中領先i7-8700K一大截,幅度將近26%,這是因為銳龍7 2700X在核心、線程數量上有明顯優勢,它比i7-8700K多出2個核心4個線程,而渲染類的應用往往就是以核心、線程數量論成敗的,更多的核心能夠更快的完成渲染,進而縮短工作時間。這就好比幹家務,3個人一起幹肯定比你一個人幹要快得多。

04說到底還是要根據自身需求選擇

  所以,到底選2700X還是8700K就看你用它來做什麼了,主要用來玩遊戲就選8700K,頻率上的優勢可以獲得更高的幀率;如果是用來做渲染、設計用的,還是建議選2700X,更多的核心和線程可以讓你更快的完成工作。



  從價格上來看,目前銳龍7 2700X在京東上的價格為2649元,i7-8700K的價格為2899元,2700X比8700K便宜250元,主板平臺方面兩邊相差不多,高端有Z370/X470,低端有B360/B450,所以這麼來看的話2700X更有性價比。當然,如果把散片考慮在內的話,2300-2400元左右的i7-8700K就更有性價比了。

05AMD Ryzen 7 2700X詳細參數

相關焦點

  • r7 2700x對比i7 8700k多種解析度測試結果差距竟這麼大
    r7 2700x對比i7 8700k多種解析度測試結果差距竟這麼大 好幾天不更新了,今天蝸牛想說的是
  • 銳龍2700X和酷睿8700K選誰有什麼不同 二者性能對比
    從前者發布至今,關於這兩顆 CPU 的爭論就沒有停止過,很多朋友在裝機的時候不知道是選 2700X 還是 8700K,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一點選購上的建議。­  從結果來看,銳龍 7 2700X 在多線程的測試中領先 i7-8700K 一大截,幅度將近 26%,這是因為銳龍 7 2700X 在核心、線程數量上有明顯優勢,它比 i7-8700K 多出 2 個核心 4 個線程,而渲染類的應用往往就是以核心、線程數量論成敗的,更多的核心能夠更快的完成渲染,進而縮短工作時間。這就好比幹家務,3 個人一起幹肯定比你一個人幹要快得多。
  • 還在用i7 8700K的你是否有必要升級i7 9700
    兩年前英特爾第8代酷睿i7-8700k可以問世,第一次將主流CPU從4核拓展到6核,不少人稱其為最強遊戲處理器,自然而然吸引了大量玩家前來選購。而現在它的下一代i7-9700k出現了,那我們消費者是否應該將自己的i7-8700k升級為i7-9700K呢?
  • 高端之爭:9900K和9700K和8700K到底選哪個?
    唯一的大差距就是所謂的:8線程和16線程了那麼我們就來談談8線程和16線程的差距:首先先進入我們的一段歷史講解:從最早的I3處理器開始說起:雙核心4線程那時候雙核心的奔騰處理器只有2個核心,在處理多任務的時候是力不從心。
  • 8700或者8700k到底選擇誰?
    很多時候我們在diy選擇電腦的時候總是會存在這樣一個問題:是不是要選擇超頻?那比較深入的玩家就會覺得這個東西很有趣,能在其中獲得極大的滿足感,要求很大時候超頻就很難(cpu頻率在到達一個點後再增加頻率功耗就會直線上升)。記得當時極客灣將8700k超到了6.6Ghz(6598)當時是排在了第十的位置。所以有點很重要,玩任何東西,或者說是研究吧,這樣聽上去好聽點。有幾個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 i7 9700K比8700K貴了1K,性能對比又如何
    目前有渠道表示i9 9900K的售價為4999元,i7 9700K的售價為3999元,i5 9600K的售價為2399元,也許有用戶會慶幸,英特爾這樣擠牙膏也好,不用入手i7 9700K了,還省了1000元。那麼i7 9700K相比i7 8700K性能提升到底有多大。
  • 強強對陣 銳龍7 2700X決戰酷睿i7-8700K!
    從規格上看2700X要比8700K多出雙核心四線程,三級緩存也相應多出4MB,而8700K的最大睿頻更高,不過兩者的全核boost頻率差距並不大,分別是4.075GHz(2700X)和4.3GHz(8700K),因此單從規格上看2700X的絕對性能應該會高出一些,那麼我們後面就開始今天的測試。
  • 臺式機混血兒 i7 8700K筆記本怎麼樣
    系列文章的第二十八期,對搭載i7 8700K CPU的筆記本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通過這篇短評,來了解一下這款產品的優缺點吧。不過不論是PGA還是BGA,早就有廠商把桌面LGA封裝的CPU移植到筆記本平臺中去。目前,筆記本平臺移植的最強桌面CPU是i7 8700K。
  • R5 1600X/i7-8700K對比評測
    一、 前言:六核之爭 選AMD還是選Intel?2017年,AMD推出了全新的銳龍處理器,憑藉高性能低功耗的Zen架構與八核心十六線程的巨大優勢打了英特爾一個措手不及。後者為了與AMD抗衡,慌忙推出了八代酷睿處理器。
  • 1600X對決8700K 54%的價格換取90%的性能
    反觀AMD方面,Ryzen系列自年初上市以來,用戶口碑不斷提升,為AMD在CPU市場中爭取到了更多的關注度和市場份額,加上與之匹配的主板在價格上相比Intel同級別產品也更有優勢,在近一年的時間裡為AMD吸引了一大批新粉絲。
  • 疑似英特爾全新i9-9900K處理器跑分曝光 性能比i7 8700K提升35%...
    據Guru3D,Intel計劃8月底、9月初更新一波新的酷睿桌面處理器,最頂級的兩款將是i9  在3DMark Time Spy資料庫中,極有可能對應Core i9-9900K的測試平臺跑分曝光。  之所以說它是i9-9900K,因其被識別為Intel產品通用型號,這一般在新品發布前出現。同時8核16線程、加速頻率超5GHz的信息也和流傳的i9-9900K規格相呼應。
  • Intel i7-9700 K與Intel i7-8700K 哪一個是最好的高端CPU
    Intel Core i7-9700 K對Intel Core i7-8700 K價格英特爾(Intel Core i7-8700K)去年以3××美元的價格推出,直接與AMD最好的Ryzen 7處理器(包括3××美元)競爭。AMD Ryzen 7 2700X.
  • R5 1600X/i7-8700K對比評測
    一、 前言:六核之爭 選AMD還是選Intel?2017年,AMD推出了全新的銳龍處理器,憑藉高性能低功耗的Zen架構與八核心十六線程的巨大優勢打了英特爾一個措手不及。後者為了與AMD抗衡,慌忙推出了八代酷睿處理器。
  • 銳龍7 2700X/銳龍5 2600X超深度評測-AMD,銳龍,銳龍7...
    由於中間換過顯卡,且內存頻率上也做了一定改變,所以這張表暫時只能供大致參考。表格中不含功耗測試的都是之前測試的結果,僅提取出不受顯卡影響的測試結果。R7 2700X的分析:- CPU性能:2700X已經穩穩的超過了8700K,在很多測試項目中甚至已經超越了十核的6950X。對比自家的1800X,則有8.15%的提升。所以R7 2700X已經是目前主流雙通道內存平臺上(115X & AM4)性能最強的CPU產品。
  • java算法之尋找最小的k個數
    這時,咱們想到了用選擇或交換排序,即:1、遍歷n個數,把最先遍歷到的k個數存入到大小為k的數組中,假設它們即是最小的k個數;2、對這k個數,利用選擇或交換排序找到這k個元素中的最大值kmax(找最大值需要遍歷這k個數,時間複雜度為O(k));3、繼續遍歷剩餘n-k個數。
  • 或許,你真的不需要i7 8700K
    (如果算上超線程技術,那麼六核六線程的i5 8500是不如六核十二線程i7 8700K的)CPU-Z跑分:CPU-Z的bench提供了參其它CPU的考值用於做比較,i5 8500單核成績落後於上代i7 7700K 10%左右,,架構沒有問題,這個差距主要體現在頻率上多線程分數為2521
  • 強勢依舊 i7 8700K 5GHz遊戲初體驗
    強勢依舊 i7 8700K 5GHz遊戲初體驗       由於i9 7980XE       第八代酷睿是幾個CPU平臺家族的集合體,包括已經發布的筆記本四核Kabylake -U低電壓家族,今天我們將要測試的Coffee Lake 桌面六核家族,也包括在未來半年到一年內將與我們見面的移動Coffee Lake 六核、Conolake 雙核10納米家族等等。
  • i9-9900K首發評測:8核心,這次Intel把牙膏管都擠爆了!
    雖然8個物理核心理論上是比6核12線程的i7-8700K要強,但是個別需要多線程的場景可能還是不如i7-8700K,因此Intel把i7-9700K的頻率也拔高到了4.6GHz(全核)和4.9GHz(雙核),以保證能壓制i7-8700K。  i5-9600K對比i5-8600K在規格上則沒有變化,僅僅是提高了一下頻率,可以看作是i5-8600K換了釺焊導熱的馬甲。
  • Intel酷睿i5-10600K天梯榜評測:酷睿i7-8700K再世
    相關閱讀:《酷睿i9-10900K天梯榜首發評測:最強遊戲處理器之新王上位》《酷睿i7-10700K處理器天梯榜評測:朋友你的9900K掉價了》《酷睿i5-10500處理器天梯榜評測:溫度與功耗表現更好的酷睿i7-8700》酷睿i5-10600K是個6核12線程處理器,基礎頻率4.1GHz
  • i7-7700K、i7-8700K、i7-9700K同頻下能有多大差距?實測對比
    自2008年的i7-920到2017的Intel旗艦i7-7700K還只有4核8線程,可這兩年的8代9代i7就分別來到了6核和8核,提升之快可以看到。不過最新的9代i7砍掉了超線程,也是到目前為止i7系列首次砍去超線程的,消費旗艦的位置也是讓給了下放下來的i9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