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長徵-11從形狀和性能上看,和咱們的東風-31十分相似,其實東風-31和長徵-11就是軍民兩用型號。由於此前我們的長徵火箭都是使用液體燃料,所以發射裝備時間往往都是以「月」為單位計算的,而如果選擇固定燃料,準備時間就可以用「天」為單位計算。咱們的長徵-11可以最短在24小時內準備完畢進入發射狀態,這種速度可以在第一時間內將物資、衛星運送至外太空,對於未來戰時狀態應急發射衛星以及緊急往外太空空間站運送物資都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資料圖
事實上,長徵-11的技術起源就是咱們的大殺器東風-31A,這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咱們的長徵系列就是技術起源於東風系列。比如長徵1號起源於東風-4;長徵2號起源於東風-5;長徵5號與東風-41也有著很大的淵源。總體上看,長徵系列火箭基本都是脫胎於東風系列。只不過長徵火箭原本都是使用液體燃料,主要還是因為液體燃料的熱值比較大,直接造成液體燃料發動機推力、載荷較大,十分適合運載火箭使用。但是液體燃料需要在火箭發射前才能加注到燃料箱(液體燃料必須保持低溫狀態),從而造成了咱們此前的長徵火箭準備時間都比較長。這次長徵-11的1箭7星,充分說明了咱們的固體燃料的運載火箭一樣可以達到液體燃料的水平。
資料圖
事實上,1箭7星的長徵-11和東風飛彈區別已經不是很大了,除了火箭與飛彈發射的目的、目標上的不同,更有使用材料、性能要求上的不同,但是本質上原理和要求基本都一樣,攜帶多個彈分別發送到不同的軌道。據悉由於自主控制能力的提高,這次發射不是像以往使用人工幹預進行空中姿態控制,咱們長徵-11這次使用的是自主控制技術,飛行過程中自主分析、自主判斷、自主糾偏。
資料圖
事實上,這次海上發射成功標誌著長徵-11成為了咱們的「海上快遞」造福於民,如果換做軍用的話那就是「海上利箭」威懾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