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火箭又要上新啦

2020-09-16 話匣子FM

工博會精彩萬千

話匣君只取一瓢

因為疫情關係

11月的珠海航展據說懸了

於是話匣君重點關注了航天展臺

果不其然有驚喜

長徵火箭,又要上新了!

就是「這一位」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

「商業中型液體火箭」

這名字……好低調

看外表……更低調

筆筆直的「光杆」構型

國旗、航天logo……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還真是「素顏」啊!

越低調,越重磅!

歷來便是如此

這型火箭究竟有何玄機?

看模型沒參照

不知其大小

好在邊上就有簡介

全長約59米

豎起來比「胖五」還高2米左右

起飛推力約500噸,起飛重量約430噸

差不多相當於「胖五」的一半

長徵五號火箭

尤其讓話匣君關注的是這句話

「是我國首枚突破3.35米

鐵路運輸限制的液體中型火箭」

這意味著它的芯級直徑

突破了3.35米的「標準身材」

但肯定又小於「胖五」的5米

有望創造中國火箭一個全新的「腰身」

乖乖……這可不是個小傢伙

應該是上海航天迄今為止抓總研製的

個頭最大的火箭了

而且和不同數量的助推器捆綁組合

眼前的「光杆」可以能夠衍生出

一個枝繁葉茂的家族

這型火箭用來幹嘛?

關鍵詞在於「商業」

昨天刷屏的長徵十一號從船上騰空而起

就是一次典型的商業航天發射

發射的九顆衛星

均由長光衛星有限公司研製

其中兩顆分別由

「嗶哩嗶哩」和「央視頻」命名

現在中國的商業航天

路子也真是越走越寬了

不過看看九顆衛星的個頭

都是不到50公斤的小傢伙

靠長徵十一號「撒豆成兵」足夠了

而「商業中型液體火箭」的亮相

預示著中國的商業航天有望很快迎來

大型載荷頻出的發展新階段

或是能有信心在國際發射市場上搶下

更多大型載荷的發射訂單

載荷具體能有多大?

太陽同步軌道能力不低於5噸

近地軌道能力不低於10噸

均比現有的長徵七號火箭略低一些

長徵七號火箭

新型火箭的優勢在哪裡?

展板上列舉了四點

運載效率高 經濟性好

自主智能 測發簡便

商業航天嘛!成本優勢是一定要有的

具體有哪些「絕技」?

話匣君打探出了幾條

火箭設置了「智能」健康診斷系統

並在首次在國內火箭上應用

牽制釋放主動段自主在線規劃系統

牽引釋放系統的作用

就是火箭點火起飛前

發動機推力輸出還沒有到100%的時候

將火箭系留在發射臺上

健康診斷系統實時監測

火箭及發動機工作狀態

一旦出現異常

能在電光火石間執行自動關機

火箭起飛後

健康診斷系統仍能進行實時監測

如發現故障後可進行隔離或緊急關機

快速生成並裝訂新的飛行軌道

確保任務的成功率

時下很流行的可回收重複使用技術

經了解目前並沒有出現在這款火箭上

細想之下不難理解

應用成熟技術能夠加快研發進度

高可靠性才是最直接的降低成本

再說上海航天研製的

可回收並重複使用的長六X火箭

正在穩步推進

成熟之後把技術移植一下

應該也不是什麼難事

最後一個懸念就是

這款新型火箭

可能會被命名為長徵幾號呢?

掐指一算,怎麼也得是兩位數了吧

跟汽車是一個道理

從兩廂、三廂轎車到SUV、MPV

長徵火箭家族的譜系越完整

經濟性越高 競爭力越強

希望新型火箭研發一切順利

我們早日在發射場見!

作者:鳴 鏑編輯:向曉薇責任編輯:黃麗娜

相關焦點

  • 為啥長徵五號是「大火箭」?
    長徵五號火箭起飛質量約870噸,具備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運載能力,比現役長徵三號乙火箭運載能力提升了2.5倍。長徵五號首飛成功,大幅提升了我國自主進入空間的能力,把中國火箭送入包括美國和俄羅斯在內的世界主流火箭陣營。中國未來的載人空間站、探月工程三期,以及火星探測,都將使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
  • 長徵五號B火箭在世界上處於什麼水平?
    5月5日晚18時,我國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進行了首飛任務,成功把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以及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預定軌道,圓滿地完成了既定發射任務。長五B被寄予厚望,未來中國航天的很多任務都要依賴於這款火箭。那麼,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有多強大?這款火箭在世界上處於什麼水平?
  • 長徵-7火箭「喝」上液氧煤油-液氧煤油 長徵 四氧化二氮 防水隔熱...
    原標題:長徵-7火箭「喝」上液氧煤油    圖片說明:即將發射的長徵-7火箭。  該火箭的最早原型是長徵-2H型,即利用長徵-2F的成熟技術,最大的變化是把火箭發動機由原來常溫的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發動機改為低溫的液氧煤油發動機。  看起來只是燃料的不同,而變化卻是革命性的。低溫液氧煤油發動機被譽為世界航天動力領域的「珠穆朗瑪峰」,技術十分複雜,因為液氧的溫度為-183℃,火箭要保持低溫,防水隔熱要面面俱到。
  • 長徵九號火箭出生就面臨落後?載人登月用長徵九號還是921火箭?
    「長徵九號」是傳統的大推力發動機和助推器組合形式(土星5號結構),隨著商業航天的快速崛起,復用火箭的出現大幅度拉低發射成本,傳統火箭面臨高成本難以找到客戶的狀況。另外近幾年核動力火箭等新概念火箭又開始炒作,傳統火箭不被看好聲音日益高漲。
  • 長徵五號火箭刷新歷史
    近日,長徵五號研製團隊就此次發射任務的有關情況回答了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的提問。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歡歡 通訊員 高崇芮  廣州日報:這次任務是探月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對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提出哪些新要求?研製團隊是怎麼應對的?  「長五」團隊: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抓總研製的新一代大型液體運載火箭。
  • 長徵五號火箭在世界上屬於什麼水平?
    早在蘇美冷戰時期,蘇聯和美國都開始致力於對太空進行探索,要知道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就是蘇聯發射到太空中的,所以在航天領域曾經一度蘇聯是壓制美國的。當然後面隨著蘇聯的解體,這世界上已經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威脅到美國在航天領域的地位,即便是繼承蘇聯大半遺產的俄羅斯也沒有眼睛看,因為他們沒有錢去支撐著研究。所幸中國一聲不響的在厚積薄發著,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直接給全世界來了一款長徵五號。
  • 新載人飛船、空間站核心艙、長徵5B火箭同日「亮相」值得期待
    新春佳節來臨之際,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一天內連放多個「猛料」,那些我們關注的和載人飛行相關的任務幾乎和盤託出,印證著自去年底長徵五號火箭復飛成功後,一系列後續工程正在提速。其中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中國空間站天和號核心艙(初樣)和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遙1)均被提及,而且都至少處於完工和出廠狀態。
  • 長徵八號火箭是幹啥的?
    能力強、成功率高,王牌火箭家族 d.長徵4B/C與長徵2C/D略有重合,畢竟是兩個單位(北京VS上海)做的、有某種競爭關係,它們一般針對太陽同步軌道,運力2-3噸。其實並不強大。。。 上述它們總體上存在一些巨大的不足: a.近地軌道的大型任務(>10噸),發不了。
  • 長徵5性能落後,長徵9進度慢,載人登月921重型火箭登場
    不過,下一步要進行的載人登月工程靠長徵-5號是根本不夠的。中國此前公布的登月方案中承擔這項任務是長徵-9重型運載火箭,不過最近又有了新的變化。在2020年航天大會上,中國載人登月最新設計報告已經沒有長徵-9重型火箭身影,變成了「921」火箭。
  • 就在剛剛,我國長徵5號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艙發射成功!
    就在剛剛(5月5日下午6點),我國搭載新型無人飛船的長徵5號B火箭發射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艙順利送入軌道!長徵2F火箭這次發射的是長徵5號的新型號——長徵5號B,這也是它的首次發射。火箭芯級超過5米,因此被稱為胖5,捆綁4個助推器,使用液氧、液氫和煤油作為推進劑,無毒無汙染。我國計劃於2022年底建成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站——「天宮」號,原計劃將於今年下半年發射核心艙的,但是時間還未定。其實我國空間站原計劃2018年就開始建設,但是由於長徵5號火箭問題,一直推遲到今年。
  • 長徵五號B火箭+新載人飛船,中國載人航天"一箭雙鵰"!
    二、新長徵五號B型火箭&34;在哪裡?運載火箭是航天事業的基石,決定了一國航天發展的能力上限。進入新世紀以後,中國陸續服役了長徵十一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和長徵五號等系列火箭,尤其是長徵五號成為大型任務的必備選項。
  • 圖解| 中國長徵「火箭家族」全解析
    中國長徵「火箭家族」全解析  長徵七號發射前,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已完成229次發射任務  長徵一號  長徵一號運載火箭是一種三級火箭,主要用於發射近地軌道小型有效載荷。其中長徵二號F是我國的載人航天火箭,截至目前,已將我國10艘神舟系列飛船和10名航天員安全送到太空。  長徵三號  長徵三號運載火箭是在長徵二號基礎上於1984年研製成功的,增加了第三級低溫高能液氫液氧發動機。為了適應通信衛星容量和重量不斷增大和變化的要求,此後我國相繼研製出長徵三號甲、長徵三號乙、長徵三號丙三種運載火箭。
  • 長徵八號首飛告捷,火箭回收時代何時來?——專訪長徵八號火箭總...
    作為長徵家族的新成員,長徵八號是怎樣誕生的,能力如何,肩負哪些使命和任務?它的出現,是否意味著火箭回收時代正在到來?首飛前夕,我們前往海南文昌,專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總指揮肖耘。 問:長徵八號是一款怎樣的火箭?它對完善中國火箭型譜和中國航天發展有何意義,您能為我們簡要介紹一下嗎?肖耘:長徵八號是一款兩級半構型火箭,2017年5月正式批覆立項。
  • 新一代火箭悉數報到,上一代火箭啥時能退休?
    作為中國航天的年末戲,長徵八號發射的順利進行也標誌著新一代長徵火箭家族的全數亮相。在未來數年內,上一代長徵火箭也將繼續活躍在中國航天的舞臺上,與新一代長徵火箭工作託舉中國航天的發展。日本的「日出」、」日落「和美國的TRACE等太陽觀測衛星,都部署在這個軌道上。模塊化研發的新一代火箭研發新一代火箭長徵最迫切的需求,來自於未來大型、深空等「國之重器」級的太空飛行器對火箭運載能力的需求。如果沒有長徵五號、長徵七號火箭對我國火箭最大運載能力的提升,月球採樣返回、航天站建設等標杆性航天任務都無法開展。
  • 「託舉火箭的人」——「長徵五號」火箭成功背後
    來源:廣州日報「託舉火箭的人」他們戰鬥在火箭「心臟」 在「雞蛋殼」上精雕細琢隨著「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長徵五號」火箭再度大放異彩;長五火箭總指揮王珏在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它的出現,大幅提升了我國進入太空的能力,是我國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的重要支撐和顯著標誌
  • 長徵-5性能落後,長徵-9進度慢,中國載人登月921重型火箭登場!
    中國此前公布的登月方案中承擔這項任務是長徵-9重型運載火箭,不過最近又有了新的變化。在2020年航天大會上,中國載人登月最新設計報告已經沒有長徵-9重型火箭身影,變成了「921」火箭。很多國人以為「胖五」性能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事實遠非如此。中國運載火箭的載荷與幹質比世界先進水平差距非常大,長徵5號的運載效率實際上只有獵鷹重型火箭的一半。
  • 長徵五號B火箭+新載人飛船,中國載人航天「一箭雙鵰」!
    二、新長徵五號B型火箭「新」在哪裡?運載火箭是航天事業的基石,決定了一國航天發展的能力上限。進入新世紀以後,中國陸續服役了長徵十一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和長徵五號等系列火箭,尤其是長徵五號成為大型任務的必備選項。
  • 長徵九號火箭出生就面臨落後?載人登月使用長徵九號還是921?
    「長徵九號」是傳統的大推力發動機和助推器組合形式(土星5號結構),隨著商業航天的快速崛起,復用火箭的出現大幅度拉低發射成本,傳統火箭面臨高成本難以找到客戶的狀況。另外近幾年核動力火箭等新概念火箭又開始炒作,傳統火箭不被看好聲音日益高漲。
  • 長徵五號B與美國、俄羅斯大推力火箭相比,處在什麼水平上
    5月5日18時00分,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489秒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
  • 長徵一號火箭
    我當時所在的七機部一院十二所六室一組負責長徵一號(CZ-1)火箭上自動控制系統的綜合設計。從方案論證、設計實驗到發射成功全過程,我都參與了。對於一個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這是無比幸運的。  長徵一號火箭發動機的強大推力能使衛星達到7.9公裡每秒的入軌速度,低於此速度,衛星是不能入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