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1月10日電 (記者劉霞)地球上的生命到底如何而來?這是人類幾大未解之謎之一。為回答這一問題,美國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新理論——檸檬酸循環,這一過程可能於約40億年前開始,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參與分子不斷演化。研究發表在9日出版的《自然·通訊》雜誌上。
該研究資深作者、斯克利普斯研究所(TSRI)化學副教授拉曼納拉亞南·克裡希那慕爾博士說:「生命起源問題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黑盒子,但如果你關注化學反應,它就不那麼令人生畏了。」
研究人員表示,每個需氧有機物,從火烈鳥到真菌,都依賴檸檬酸循環釋放細胞中存儲的能量。此前,研究人員設想,早期生命和現代生命的檸檬酸循環使用同樣的分子,但問題在於,這些生物分子非常脆弱,在地球的頭10億年裡根本就不存在,因此循環中的化學反應也不存在。
新研究認為,兩個非生物循環——HKG循環和丙二酸循環,可能攜手啟動了檸檬酸循環的原始版本,這兩個循環使用的反應與檸檬酸循環中的a-酮酸和b-酮酸的基本化學反應相同。當研究人員進行這些反應時,他們發現,其可以產生胺基酸以及二氧化碳,這也是檸檬酸循環的最終產物。研究人員認為,隨著酶等生物分子的出現,它們可能會在這些基本反應中取代非生物分子,從而使反應更精細和高效。
克裡希那慕爾解釋稱,隨著時間推移,化學反應可能保持不變,只是參與反應的分子的性質發生了變化,分子變得更複雜。而且使這些反應更合理可信的是,這些反應的中心是一種叫做乙醛酸的分子,研究表明,它可能在早期地球上出現,也是現在檸檬酸循環的一部分。
克裡希那慕爾表示,還需要做更多研究,看看這些化學反應如何能像今天的檸檬酸循環那樣可持續。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