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加強監管 二季度中國未出現大規模違法填海現象

2021-01-11 中國經濟網

中新社北京8月26日電 (記者 阮煜琳)中國自然資源部26日在北京通報指出,自然資源部持續加強非法填海用海和無居民海島監管,二季度全國範圍內未出現大規模違法填海現象。

自然資源部新聞發言人劉國洪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二季度,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繼續堅持「早發現、早制止、嚴查處」,及時發現制止違法填海的苗頭傾向,通報、移交涉嫌違法用海案件,堅決將違法填海消除在萌芽狀態。

據介紹,第二季度全國範圍內未出現大規模違法填海現象,發現並制止涉嫌違法填海行為5起,涉及海域面積約0.78公頃,目前均已移交有關執法機關依法進行查處。其中,1處位於遼寧省葫蘆島市,涉及海域面積約0.2公頃,涉嫌違法填海主體為個人;1處位於遼寧省大連市,涉及海域面積約0.17公頃,涉嫌違法填海主體為個人;1處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涉及海域面積約0.29公頃,涉嫌違法填海主體為溫州市路源建材有限公司;2處位於福建省寧德市,涉及海域面積共約0.12公頃,涉嫌違法填海主體均為霞浦縣新陸交通投資有限公司。

劉國洪表示,在違法填海得到有效遏制的基礎上,自然資源部持續加強非法填海用海和無居民海島監管。二季度全國範圍內發現並制止橋梁、施工便道、堤壩等涉嫌違法構築物用海29處,涉及海域面積約11.19公頃,發現並制止涉嫌違法用島3處,涉及無居民海島3個,目前均已移交有關執法機關依法進行查處。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自然資源部:一季度發現並制止福建廣東2處涉嫌違法填海行為
    4月26日,自然資源部通報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違法用海的管控情況,通報稱,一季度全國範圍內未出現大規模違法填海現象,發現並制止涉嫌違法填海行為2處,涉及海域面積約0.29公頃,目前均已移交有關執法機關依法進行查處。
  • 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海南:圍填海限批,除重大項目外嚴禁填海
    海洋部門對該項目未批先建等違法行為處罰不到位,項目施工造成大面積珊瑚礁和白蝶貝被破壞。整改目標:實施分類整改,對受影響的海洋生態環境進行修復恢復,對項目違法用海行為嚴肅查處。整改措施:1.立即責令海花島項目用海範圍內違法違規建設項目停止建設。
  • 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遼寧縱容違法圍海填海致海洋生態破壞問題...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31日訊(記者曹紅豔)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31日向遼寧省反饋督察情況時指出,近年來遼寧全省大規模違法圍海、填海問題突出,海洋管理等部門和有關地方政府雖然進行處罰,但基本沒有按海域使用管理法規定要求恢復原狀,也未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一罰了之、以罰代管,由於處罰金額遠遠低於填海所得
  • ...組嚴查填海造地造房 海口燈塔酒店填海造島被舉報破壞海洋生態
    燈塔酒店目前填海已竣工,尚未進行二級開發,臨時便道海域使用權2017年2月到期,未續期也未拆除。  8月17日,海口市海洋和漁業局就曾組織海南省內海洋專家,從專業角度分析過燈塔酒店海域的生態環境問題,會上專家指出燈塔酒店附近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是水質汙染。
  • 加強HACCP體系認證監管
    體系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為HACCP體系未得到持續有效實施,改進意識不強。二是專業能力不足。專業審核員未到現場或在現場審核時間不足,或審核組成員專業能力不能覆蓋認證範圍。三是個別認證機構審核走過場,對於CCP點限值和操作限值明顯存在的問題沒有提出審核意見,關注度不夠。四是審核與諮詢一條龍,認證審核人員為企業提供諮詢服務,審核結論的公正性客觀性受到質疑。五是認證機構對獲證企業的證後監管存在不及時、不在生產季節進行生產現場審核等問題。
  • 湖南沅江加強洞庭湖矮圍網圍監管:各圍子業主已出現反彈跡象
    湖南沅江加強洞庭湖矮圍網圍監管:各圍子業主已出現反彈跡象 沅江市畜牧水產局 2017-03-08 11:31
  • 惠州平海電廠超範圍填海16.39公頃已繳罰款
    平海發電廠於2009年獲準建設填海造地48.10公頃。2014年6月10日,中國海監廣東省惠東大隊發現平海發電廠填海總面積已超過獲批准的48.10公頃。8月6日,中國海監廣東省總隊立案調查。9月18日,經測量確認違規填海面積為17.194477公頃。2016年8月24日,省海洋與漁業廳向平海發電廠送達《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9月18日,組織聽證。
  • 代表建言保健品監管:標示別誤導消費者 提高違法成本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多位代表就保健品市場監管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據記者梳理,這些建議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明確標示保健品、全民監督舉報、加強科普宣傳、提高違法成本。記者注意到,類似內容也出現在全國人大代表、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姚鵑的建議中。她在《關於保健食品監管及發展的建議》中提出,應儘快出臺保健食品標籤管理規定。標籤上應能通過設計、標識等形式明顯和其他食品、藥品區分開來,產品名稱通俗易懂,標籤內容用詞科學簡潔。保健食品標籤的特別提醒區的文字內容應修改為「保健食品僅具有調節機體功能,本品不能代替藥物。」
  • 愛庫存舉報唯品會「二選一」背後:網際網路監管正在起變化
    來源:觀察者網文/周遠方編輯/莊怡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其中提及「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等近年輿論廣泛關注的現象,實施差別待遇,商譽詆毀、裹挾交易等違法違規競爭行為也被點名。
  • 任澤平點評金融去槓桿持續加碼升級:監管大年,市場小年
    資管業存在槓桿交叉、通道長、價格泡沫等現象,成為高風險領域,針對這一現象監管層出臺協調機制配合資管業進行有序的規範和整改。銀行業監管新文如雨後春筍持續出臺,監管擴圍是真,但加碼存疑。監管文件主要是「通知」和「指導意見」,「通知」主要要求銀行進行自查,對於潛在問題自行進行整改,「指導意見」的落實也沒有明確的時間表。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
    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結合工作實際,在公共服務和市場監管中積極穩妥、充分有效、安全可靠地運用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二)主要目標。  提高大數據運用能力,增強政府服務和監管的有效性。高效採集、有效整合、充分運用政府數據和社會數據,健全政府運用大數據的工作機制,將運用大數據作為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不斷提高政府服務和監管的針對性、有效性。
  • 穿透式監管持續加強,論中小銀行的影響與挑戰
    2020年銀行業強監管持續,「嚴監管」政策進一步加強鞏固,國家金融監管機構對數據監管工作愈加重視,不論處罰力度還是督促程度都是空前的。數字時代,隨著大數據技術、雲計算等科技湧現,金融機構監管方式也從指標型數據報送逐步向穿透式明細型數據報送轉變。
  • 易綱:創新結構性政策工具 金融監管加強協調形成合力 穩槓桿穩預期
    作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金融政策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  今年我國的貨幣政策走向如何?怎樣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如何織密金融安全網?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日前就2021年金融領域熱點問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採訪。
  • 關於湖南省2011年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的緊急通知
    火災燒毀800餘噸保險粉,倉庫過火面積2000餘平方,未造成人員傷亡,但財產損失慘重,社會影響惡劣。4月22日13時10分左右,炎陵縣華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非法生產高氯酸銨時,乾燥包裝區突然發生爆燃,並引發大火迅速蔓延,造成3名包裝工人當場燒死,4名離心機操作工人燒傷。  上述兩起事故引起了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和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關注,目前事故正在調查處理之中。
  • 市場監管總局:持續推進軟體正版化 支持企業海外維權
    通知指出:打擊網絡侵權盜版,組織開展「劍網2019」專項行動,加大網絡影視、音樂等領域版權監管。強化對大型網站的版權重點監管。深入開展電子商務領域專利執法維權;持續推進軟體正版化。完善工作機制,加強軟體資產管理,擴大聯合採購範圍。推進省屬國有企業及重要行業軟體正版化,開展工業軟體正版化專項行動。加強督促檢查,加大問責和曝光力度,對整改不力的從嚴查處。
  • 溫度驟降 房地產信託近四年首現季度負增長
    11月26日,據中國信託業協會發布的《2019年3季度末信託公司主要業務數據》(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投向房地產的信託資金餘額為2.78萬億元,環比下降5.05%,這是近四年來房地產信託首現季度負增長。分析人士認為,下半年在餘額管理的方式下,房地產信託規模自然會形成下降態勢。但房地產信託限制是階段性的,在經歷調控之後,還是會長期穩定的發展下去,進入相對成熟的階段。
  • 「2020年第4季度全球宏觀經濟季度報告 · 中國」雙循環下的貨幣...
    一、過於依賴外循環的弊端在實體、金融領域均有顯現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不過從發展階段來看,過去十多年,「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發展模式弊端也逐漸顯現:過度依賴於外部需求,不但使中國面臨嚴重的國際收支失衡和外部壓力,而且在收入分配、地區差距等領域也面臨突出問題,同時還伴隨出現產業升級面臨瓶頸制約、生態環境出現惡化等等問題。
  • 寧波大規模開展打擊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動
    本次打擊環境違法犯罪「利劍2021」專項行動正是為延續寧波市的執法高壓態勢,由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寧波市人民檢察院、寧波市公安局、寧波市司法局、寧波市生態環境局五條戰線首次聯合部署、聯合行動。「這將是一次大規模聯合打擊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動。」寧波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隊長費良漢說。
  • 銀行業或現「馬太效應」 穿透式監管持續進行中
    「2017 年以來,監管政策收緊的同時處罰力度不斷加大,處罰過程中體現出來行業內存在公司治理、內控等方面的問題。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金融行業仍將繼續呈現強監管的格局。」聯合信用評級分析師劉克東在近期發布評級報告中對銀行業行情如是表述。而在2019年,嚴監管的態勢仍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