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嘉賓|吳琪 國開證券研究部總經理
文字整理|樂趣投資(ID:lequtouzi)
全文約4700字,閱讀時間約9分鐘
藍籌輿論轉向 上證50泡沫加劇
江濤:樂趣投資下午茶,4點一起來喝茶。歡迎各位收看第159期樂趣投資下午茶節目。我是主持人江濤,我們請來的是國開證券研究部總經理吳琪女士。吳琪是第二次上節目,也是第一個通過視頻做節目的女嘉賓。
上周我們談到明年可能市場會有三個板塊比較有機會,牛市的趨勢不會輕易結束。這周三之前,大盤走得都還比較好,但周四大盤有一根比較大的陰線,跌幅達到2%以上,上證指數破了60日均線,創業板破了120日均線,這根大陰線也把前面幾個陽線都吞掉了。
現在市場會比較擔心(上漲的趨勢可能會結束),您怎麼看周四下跌行情的性質呢?
吳琪:應該說市場風險偏好的改變是從周二開始的。新華社和茅臺(600519,股吧)公司都陸續有幾個新聞,茅臺將公告發出來,新華社也對茅臺的價格到底是高還是低有一些大的討論。直至周三安信證券給出了茅臺最新的目標價900元,然後遭到上交所的問詢。
在這個過程當中,很明顯的就是從輿論這塊來看,它是有很明顯的傾向性,有很明顯的引導,市場風險偏好發生了一個比較大的轉變。包括周三實際上已經拉出一個比較大的上影線,雖然如果我們看上證50的話它還是紅的,但是壓力已經開始出來。
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輿論指導下的導火索,而本身確實是一九現象非常嚴重。實際上,如果去看我們上周的視頻,是說如果沒有密集的輿論導向,按照市場本身的運行方式,它還是有一些慣性的,會繼續有一個強者恆強的表現。
那麼輿論為什麼轉向呢?因為整個的藍籌泡沫在逐步積聚,這個我們從來都沒有否認過,並且有加速的跡象,從藍籌股價值發現到藍籌股的泡沫積聚,到有一點開始加速瘋狂,在這個時候,可能管理層會認為現在應該潑一點冷水了。但是,資本市場從歷史上看也都是這樣,一管就死,一放就亂。
我們可以以上證50為對標。
上證50從10月份開始,它的K線圖上升斜率有一個明顯的變陡,這個實際上是泡沫加劇。因為加速上漲,一般就是到最後泡沫最大的時候。所以在這個時點,你也不能說出臺這些輿論導向有什麼問題,因為它確實是一個泡沫的積累,並且快要變成瘋狂的轉折點已經出來了。所以,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導致了一個深幅回調。
創業板仍未有估值優勢 大盤價值藍籌股還有機會
江濤:對於這個深幅的回調,你覺得它是一個短期的現象,還是說趨勢就已經形成呢?因為如果我們跟一些行業或板塊的估值中樞來對比的話,可能目前還沒有到泡沫積聚的狀態。
吳琪:你說的非常對。市場的走勢和估值的判斷,有的時候並不是完全能夠契合。比如創業板今年都沒有怎麼漲,但是如果僅僅從估值的角度來講,創業板的估值實際上跟藍籌股、價值股的估值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優勢。所以,我們認為,在今年接下來的行情裡,創業板還是會面臨一定的壓力。
藍籌股的估值應該說有比較顯著的提高,但是它實際上並沒有到泡沫非常嚴重化的程度。但是,反過來說,因為它已經從盤口來看出現了一個開始加速上漲的態勢,並且一九現象越來越集中,在這種時候,實際上它是一個泡沫加速積累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個人認為,未來從估值角度來講,大盤價值藍籌股經過一定的修復,應該說還是有機會的。
江濤:這是從估值角度的判斷。從走勢角度怎麼看呢?
吳琪:因為周四的整個陰線確實是非常長,這個對市場的情緒、對風險偏好都打擊蠻大。從市場行為角度來講,市場還是需要有一定的時間修復。周五會有一個慣性的下滑,也有可能會有一些資金去接,但是不見得會主動承接。因為跌的實在是太多了,整個對市場的人氣打擊還是比較大的。
包括最近的輿論也很奇怪。我們看到有一個據說是山寨網站呼籲加速推出大盤藍籌股的融券機制,後來又有媒體來闢謠,說這個網站好像是個山寨網站。但是也有一些網友在百度上去找,實際上這個網站的報導信息是有連續性的。總之,目前很多消息都是魚龍混雜。
從這些信息的背後,我們可以看出市場是有分歧的,出現了很明顯的分歧。
江濤:各種多空消息結合在一起,市場目前就處在比較微妙的狀態。
吳琪:對,這些消息綜合的結果,導致了波動性的加大。但是,我個人還是認為,藍籌價值股的趨勢已經形成,在目前的泡沫還沒有到達到讓人覺得估值已經高到無法接受的瘋狂程度時,我個人認為藍籌價值股進行夯實之後,應該還是會有機會的。
投資要有自己的準繩 好公司也要看估值
江濤:可能除了現在輿論風口開始有些轉向之外,也有統計顯示11月份是一個解禁的高峰月,上市公司大股東的解禁數量在11月份可能涉及的市值將近1000億元,12月份涉及的市值是600多億元。年內還有15個股票要解禁,比例超過30%。所以,這些解禁股的壓力,是不是也會給市場在這個時候引發調整?
吳琪:解禁股肯定會有一些負面的影響。另外包括有一些已經解禁的股票,我發現有好幾家的大股東要減持。實際上這對市場的心理也會有影響,因為產業資金、包括大股東的解禁,可能他也認為自己公司的股票漲得比較高了。
但是,我個人認為,在二級市場投資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個準繩,有一個自己比較固定的投資理念,只有這樣,才會不被這些魚龍混雜的消息幹擾。任何的東西,你既然是在市場買賣,它一定有一個性價比。你如果覺得這個股票確實公司很好,你對公司很了解,那麼它現在確實跌了,它的性價比出來了,那就買進啊,對不對?
如果你的操作完全被市場趨勢主導的話,那麼就很容易在大跌中迷茫,或者你就直接在大跌的時候趕快賣個地板價,然後漲的時候又追漲。因為你沒有一根準繩。
不是說你不能追漲,但要看你追漲品種的性價比,值不值得你去追?
如果說它已經估值比較高,未來的成長性不見得支撐住它的估值,雖然走勢很好,對於這種股票就不用去追了,因為你要有自己的準繩,它的性價比在你心目中已經不那麼有吸引力了,千萬不要被它走勢的表象所迷惑。我覺得投資應該是每個人都可以形成一套自己的理念,相對來說比較穩一點。
江濤:是的。投資需要有一定的定力,需要有一定的學習力,這樣你才能夠不斷積累力量,不被市場的波動來回擺布,否則很容易成為一個牆頭草,風一吹你就不知道往哪裡走了。我覺得能形成自己一套比較穩定的理念也是比較重要的。
說到投資理念,今年以來,大家都會說上證50、滬深300為代表的藍籌股白馬股都走得比較好,核心部分就是價值投資。但是對價值投資的理解,尤其對一些經驗還不太足的投資者來說,他會覺得很迷茫。他也看了很多價值投資類型的書,看了一些相關的文章,但是看了之後,他還是會覺得價值投資很難把握,到底什麼樣的估值是低?什麼樣的估值是高?
我今天上午的時候跟一個朋友聊,他說自己實際上是2010年入股市,真正接觸價值投資也是從2011年、2012年到現在。他會覺得雖然有了這麼長的時間,但還是沒有信心。比如,他會覺得雖然我判斷這個股票是值得投資的,但是市場到底認不認同?到底怎麼能夠堅持下來?
雖然大家都說做價值投資首先要看得遠、看得準,但是這個遠和準就很難拿捏。你有沒有什麼經驗給大家介紹?
吳琪:首先,我並不喜歡完全把投資分為價值投資、成長投資,我更願意把投資分為兩類,一類是投機,一類是投資。關於投機,有一些交易型的選手真的是頻繁操作,追逐短期趨勢,不看基本面,就是追漲殺跌。投機這種方式不是說不能賺錢,你要盯盤或者說你要有很好的對衝工具等,可以找一些機會。還有一種就是投資,而很多人實際上就介於投資跟投機之間,這就很尷尬,包括你剛才說的那個人,他搞不清楚到底怎麼才是價值投資。
我覺得如果你不是純交易型選手,那麼你就是一條準繩找性價比,而不要拘泥於我是不是價值投資。有一些股票可能基本面並不一定樣樣都好,但是它已經足夠便宜,性價比已經出來,這種股票也是可以買的。如果有一些股票的基本面很好,但是已經被眾星捧月,估值已經到了合理的、甚至是比較高的水平,那你必須去買它嗎?所以,我覺得最好的投資還是要根據自己的理念去看性價比。
如果說你非得要說到底什麼是價值投資,那我也可以說幾句。所謂的價值投資,就是去看它的基本面,比方說它的業績增長情況怎麼樣,是不是有預見性,管理層怎麼樣,所處的行業定位高不高等,這些都可以綜合去考慮。如果你都能夠打滿分,感覺比較滿意,那麼你就可以把這家公司看成是一個價值比較高的公司。
但是好的公司你就一定能投嗎?還要結合它的估值。如果這個公司的成長性都不錯,然後它的估值比較適中,那對於這種股票你買了就行。如果你分析下來它的成長性不錯,但是估值很低,那這個時候是不是直接就買進?我覺得你要打一個問號。
為什麼市場給它的估值那麼低?有兩個原因,一個有可能是它有一些瑕疵的地方你沒有發現,市場有效,所以可能給它的估值低。另外一個也有可能市場無效,被錯殺了。像科大訊飛(002230,股吧)、海康威視(002415,股吧)都是今年漲得好,但它們原來就是被錯殺的。雖然原來基本面很好,但是市場的偏好不在這塊,那這個時候你有一雙慧眼買進,這就是很好的機會。
入市之前先照鏡子 同時還要有望遠鏡
江濤:不管怎麼樣,你要對自己投資的品種做到心中有數,而且你剛剛說的方法就是橫向比較,同樣的公司,看它在行業裡面處在一個什麼水平,如果在整個行業裡面它被低估,那相對來說你的信心會大一點。另外一個你可以做縱向比較,看這個公司是不是有成長性。比如今年比去年業績增長多少,明年有沒有增長潛力等。這麼定位以後,相對來說會看的準,你持有它的時候信心才比較足,你就更能堅持。所以不管怎麼樣,做功課還是很重要的。
其實不管是投資還是投機,你要先了解你自己,進市場之前或者進了之後,你要給自己照照鏡子。我最近也正在做一個《做聰明的投資者》的課題,研究一個投資人怎樣能成為一個聰明的投資者。其中有一塊就是首先你要照鏡子。因為市場本身就是一面非常大的鏡子,如果你對自己都不了解,很容易在市場裡面迷失掉。第二就是對上市公司、對你的投資品種要有了解,要用顯微鏡。同時還要有望遠鏡,看它的歷史、看它的趨勢。
吳琪:是,望遠鏡這個說法說的很好,你要看未來整個中國經濟的拉動是在哪幾個方面。現在十九大的講話出來以後,你要研究這些,比方說新型的製造成果代表什麼含義?包括前兩天剛剛舉辦的人工智慧峰會,對於這種領域,國家要大量投入人力物力去佔據最高點,你肯定是要重點關注的。如果這些領域出現了一些市場錯殺的品種,你在不斷關注這些,就相當於你用顯微鏡一直照著。
我覺得對中國整個新的經濟起到明顯拉動作用的行業,一個是科技,另外一個還有健康養老。因為整個的中國人口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前段時間我看過一篇文章,二胎政策出來以後,實際上生育率並沒有出現大幅的提高,還是低於預期的。並且按照人口基數來算,在2016年、2017年這段時間,二胎政策有最顯著的效果,後面這個效果就逐漸平淡。等到2018年、2019年以後,整個的人口出生率會繼續往下走,所以養老問題很明顯地就擺在那裡。
未來對於你可能看得到的這些機會,一定要多多關注。另外我們還是要提消費,因為消費已經水到渠成。比方說電影院的票房,原來要上幾個億就很難,現在動不動就是幾個億、十幾億。
此外,我們最近做了一個環保行業的國際比較,無論是從整個經濟發展的狀態,包括工業生產佔GDP的比重等,自上而下選的話,環保行業已經進入到一個長期景氣度高的通道,因為這就是一個大的趨勢。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後,環保必須得重視,經過不斷投入,民眾意識不斷覺醒,這個行業就進入到一個大的景氣度,你對這個行業必須得關注。當什麼時候它的估值比較合理之後,你就可以買進。
江濤:如果總結一下,從現在這個時點往後,什麼機會可以重點關注?
吳琪:消費升級,健康養老,包括環保行業。科技方面就是人工智慧、晶片、TMT。
江濤:在節目最後你有什麼來跟大家分享?
吳琪:我就說一句,不要被市場短期的波動幹擾了你原來的思路。投資一定要有自己的準繩,不要改來改去,否則最終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聲明-文中所述為嘉賓獨立觀點所述個股僅為案例討論,不提供買賣建議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樂趣投資。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任剛 HF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