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證券吳琪:投資要有自己的準繩 用望遠鏡看中國經濟未來的拉動...

2021-01-13 和訊網

  訪談主持|江濤 樂趣投資創始人 對牛人比對牛股更感興趣

  訪談嘉賓|吳琪 國開證券研究部總經理

  文字整理|樂趣投資(ID:lequtouzi)

  全文約4700字,閱讀時間約9分鐘

  藍籌輿論轉向 上證50泡沫加劇

  江濤:樂趣投資下午茶,4點一起來喝茶。歡迎各位收看第159期樂趣投資下午茶節目。我是主持人江濤,我們請來的是國開證券研究部總經理吳琪女士。吳琪是第二次上節目,也是第一個通過視頻做節目的女嘉賓。

  上周我們談到明年可能市場會有三個板塊比較有機會,牛市的趨勢不會輕易結束。這周三之前,大盤走得都還比較好,但周四大盤有一根比較大的陰線,跌幅達到2%以上,上證指數破了60日均線,創業板破了120日均線,這根大陰線也把前面幾個陽線都吞掉了。

  現在市場會比較擔心(上漲的趨勢可能會結束),您怎麼看周四下跌行情的性質呢?

  吳琪:應該說市場風險偏好的改變是從周二開始的。新華社和茅臺(600519,股吧)公司都陸續有幾個新聞,茅臺將公告發出來,新華社也對茅臺的價格到底是高還是低有一些大的討論。直至周三安信證券給出了茅臺最新的目標價900元,然後遭到上交所的問詢。

  在這個過程當中,很明顯的就是從輿論這塊來看,它是有很明顯的傾向性,有很明顯的引導,市場風險偏好發生了一個比較大的轉變。包括周三實際上已經拉出一個比較大的上影線,雖然如果我們看上證50的話它還是紅的,但是壓力已經開始出來。

  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輿論指導下的導火索,而本身確實是一九現象非常嚴重。實際上,如果去看我們上周的視頻,是說如果沒有密集的輿論導向,按照市場本身的運行方式,它還是有一些慣性的,會繼續有一個強者恆強的表現。

  那麼輿論為什麼轉向呢?因為整個的藍籌泡沫在逐步積聚,這個我們從來都沒有否認過,並且有加速的跡象,從藍籌股價值發現到藍籌股的泡沫積聚,到有一點開始加速瘋狂,在這個時候,可能管理層會認為現在應該潑一點冷水了。但是,資本市場從歷史上看也都是這樣,一管就死,一放就亂。

  我們可以以上證50為對標。

  上證50從10月份開始,它的K線圖上升斜率有一個明顯的變陡,這個實際上是泡沫加劇。因為加速上漲,一般就是到最後泡沫最大的時候。所以在這個時點,你也不能說出臺這些輿論導向有什麼問題,因為它確實是一個泡沫的積累,並且快要變成瘋狂的轉折點已經出來了。所以,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導致了一個深幅回調。

  創業板仍未有估值優勢 大盤價值藍籌股還有機會

  江濤:對於這個深幅的回調,你覺得它是一個短期的現象,還是說趨勢就已經形成呢?因為如果我們跟一些行業或板塊的估值中樞來對比的話,可能目前還沒有到泡沫積聚的狀態。

  吳琪:你說的非常對。市場的走勢和估值的判斷,有的時候並不是完全能夠契合。比如創業板今年都沒有怎麼漲,但是如果僅僅從估值的角度來講,創業板的估值實際上跟藍籌股、價值股的估值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優勢。所以,我們認為,在今年接下來的行情裡,創業板還是會面臨一定的壓力。

  藍籌股的估值應該說有比較顯著的提高,但是它實際上並沒有到泡沫非常嚴重化的程度。但是,反過來說,因為它已經從盤口來看出現了一個開始加速上漲的態勢,並且一九現象越來越集中,在這種時候,實際上它是一個泡沫加速積累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個人認為,未來從估值角度來講,大盤價值藍籌股經過一定的修復,應該說還是有機會的。

  江濤:這是從估值角度的判斷。從走勢角度怎麼看呢?

  吳琪:因為周四的整個陰線確實是非常長,這個對市場的情緒、對風險偏好都打擊蠻大。從市場行為角度來講,市場還是需要有一定的時間修復。周五會有一個慣性的下滑,也有可能會有一些資金去接,但是不見得會主動承接。因為跌的實在是太多了,整個對市場的人氣打擊還是比較大的。

  包括最近的輿論也很奇怪。我們看到有一個據說是山寨網站呼籲加速推出大盤藍籌股的融券機制,後來又有媒體來闢謠,說這個網站好像是個山寨網站。但是也有一些網友在百度上去找,實際上這個網站的報導信息是有連續性的。總之,目前很多消息都是魚龍混雜。

  從這些信息的背後,我們可以看出市場是有分歧的,出現了很明顯的分歧。

  江濤:各種多空消息結合在一起,市場目前就處在比較微妙的狀態。

  吳琪:對,這些消息綜合的結果,導致了波動性的加大。但是,我個人還是認為,藍籌價值股的趨勢已經形成,在目前的泡沫還沒有到達到讓人覺得估值已經高到無法接受的瘋狂程度時,我個人認為藍籌價值股進行夯實之後,應該還是會有機會的。

  投資要有自己的準繩 好公司也要看估值

  江濤:可能除了現在輿論風口開始有些轉向之外,也有統計顯示11月份是一個解禁的高峰月,上市公司大股東的解禁數量在11月份可能涉及的市值將近1000億元,12月份涉及的市值是600多億元。年內還有15個股票要解禁,比例超過30%。所以,這些解禁股的壓力,是不是也會給市場在這個時候引發調整?

  吳琪:解禁股肯定會有一些負面的影響。另外包括有一些已經解禁的股票,我發現有好幾家的大股東要減持。實際上這對市場的心理也會有影響,因為產業資金、包括大股東的解禁,可能他也認為自己公司的股票漲得比較高了。

  但是,我個人認為,在二級市場投資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個準繩,有一個自己比較固定的投資理念,只有這樣,才會不被這些魚龍混雜的消息幹擾。任何的東西,你既然是在市場買賣,它一定有一個性價比。你如果覺得這個股票確實公司很好,你對公司很了解,那麼它現在確實跌了,它的性價比出來了,那就買進啊,對不對?

  如果你的操作完全被市場趨勢主導的話,那麼就很容易在大跌中迷茫,或者你就直接在大跌的時候趕快賣個地板價,然後漲的時候又追漲。因為你沒有一根準繩。

  不是說你不能追漲,但要看你追漲品種的性價比,值不值得你去追?

  如果說它已經估值比較高,未來的成長性不見得支撐住它的估值,雖然走勢很好,對於這種股票就不用去追了,因為你要有自己的準繩,它的性價比在你心目中已經不那麼有吸引力了,千萬不要被它走勢的表象所迷惑。我覺得投資應該是每個人都可以形成一套自己的理念,相對來說比較穩一點。

  江濤:是的。投資需要有一定的定力,需要有一定的學習力,這樣你才能夠不斷積累力量,不被市場的波動來回擺布,否則很容易成為一個牆頭草,風一吹你就不知道往哪裡走了。我覺得能形成自己一套比較穩定的理念也是比較重要的。

  說到投資理念,今年以來,大家都會說上證50、滬深300為代表的藍籌股白馬股都走得比較好,核心部分就是價值投資。但是對價值投資的理解,尤其對一些經驗還不太足的投資者來說,他會覺得很迷茫。他也看了很多價值投資類型的書,看了一些相關的文章,但是看了之後,他還是會覺得價值投資很難把握,到底什麼樣的估值是低?什麼樣的估值是高?

  我今天上午的時候跟一個朋友聊,他說自己實際上是2010年入股市,真正接觸價值投資也是從2011年、2012年到現在。他會覺得雖然有了這麼長的時間,但還是沒有信心。比如,他會覺得雖然我判斷這個股票是值得投資的,但是市場到底認不認同?到底怎麼能夠堅持下來?

  雖然大家都說做價值投資首先要看得遠、看得準,但是這個遠和準就很難拿捏。你有沒有什麼經驗給大家介紹?

  吳琪:首先,我並不喜歡完全把投資分為價值投資、成長投資,我更願意把投資分為兩類,一類是投機,一類是投資。關於投機,有一些交易型的選手真的是頻繁操作,追逐短期趨勢,不看基本面,就是追漲殺跌。投機這種方式不是說不能賺錢,你要盯盤或者說你要有很好的對衝工具等,可以找一些機會。還有一種就是投資,而很多人實際上就介於投資跟投機之間,這就很尷尬,包括你剛才說的那個人,他搞不清楚到底怎麼才是價值投資。

  我覺得如果你不是純交易型選手,那麼你就是一條準繩找性價比,而不要拘泥於我是不是價值投資。有一些股票可能基本面並不一定樣樣都好,但是它已經足夠便宜,性價比已經出來,這種股票也是可以買的。如果有一些股票的基本面很好,但是已經被眾星捧月,估值已經到了合理的、甚至是比較高的水平,那你必須去買它嗎?所以,我覺得最好的投資還是要根據自己的理念去看性價比。

  如果說你非得要說到底什麼是價值投資,那我也可以說幾句。所謂的價值投資,就是去看它的基本面,比方說它的業績增長情況怎麼樣,是不是有預見性,管理層怎麼樣,所處的行業定位高不高等,這些都可以綜合去考慮。如果你都能夠打滿分,感覺比較滿意,那麼你就可以把這家公司看成是一個價值比較高的公司。

  但是好的公司你就一定能投嗎?還要結合它的估值。如果這個公司的成長性都不錯,然後它的估值比較適中,那對於這種股票你買了就行。如果你分析下來它的成長性不錯,但是估值很低,那這個時候是不是直接就買進?我覺得你要打一個問號。

  為什麼市場給它的估值那麼低?有兩個原因,一個有可能是它有一些瑕疵的地方你沒有發現,市場有效,所以可能給它的估值低。另外一個也有可能市場無效,被錯殺了。像科大訊飛(002230,股吧)、海康威視(002415,股吧)都是今年漲得好,但它們原來就是被錯殺的。雖然原來基本面很好,但是市場的偏好不在這塊,那這個時候你有一雙慧眼買進,這就是很好的機會。

  入市之前先照鏡子 同時還要有望遠鏡

  江濤:不管怎麼樣,你要對自己投資的品種做到心中有數,而且你剛剛說的方法就是橫向比較,同樣的公司,看它在行業裡面處在一個什麼水平,如果在整個行業裡面它被低估,那相對來說你的信心會大一點。另外一個你可以做縱向比較,看這個公司是不是有成長性。比如今年比去年業績增長多少,明年有沒有增長潛力等。這麼定位以後,相對來說會看的準,你持有它的時候信心才比較足,你就更能堅持。所以不管怎麼樣,做功課還是很重要的。

  其實不管是投資還是投機,你要先了解你自己,進市場之前或者進了之後,你要給自己照照鏡子。我最近也正在做一個《做聰明的投資者》的課題,研究一個投資人怎樣能成為一個聰明的投資者。其中有一塊就是首先你要照鏡子。因為市場本身就是一面非常大的鏡子,如果你對自己都不了解,很容易在市場裡面迷失掉。第二就是對上市公司、對你的投資品種要有了解,要用顯微鏡。同時還要有望遠鏡,看它的歷史、看它的趨勢。

  吳琪:是,望遠鏡這個說法說的很好,你要看未來整個中國經濟的拉動是在哪幾個方面。現在十九大的講話出來以後,你要研究這些,比方說新型的製造成果代表什麼含義?包括前兩天剛剛舉辦的人工智慧峰會,對於這種領域,國家要大量投入人力物力去佔據最高點,你肯定是要重點關注的。如果這些領域出現了一些市場錯殺的品種,你在不斷關注這些,就相當於你用顯微鏡一直照著。

  我覺得對中國整個新的經濟起到明顯拉動作用的行業,一個是科技,另外一個還有健康養老。因為整個的中國人口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前段時間我看過一篇文章,二胎政策出來以後,實際上生育率並沒有出現大幅的提高,還是低於預期的。並且按照人口基數來算,在2016年、2017年這段時間,二胎政策有最顯著的效果,後面這個效果就逐漸平淡。等到2018年、2019年以後,整個的人口出生率會繼續往下走,所以養老問題很明顯地就擺在那裡。

未來對於你可能看得到的這些機會,一定要多多關注。另外我們還是要提消費,因為消費已經水到渠成。比方說電影院的票房,原來要上幾個億就很難,現在動不動就是幾個億、十幾億。

  此外,我們最近做了一個環保行業的國際比較,無論是從整個經濟發展的狀態,包括工業生產佔GDP的比重等,自上而下選的話,環保行業已經進入到一個長期景氣度高的通道,因為這就是一個大的趨勢。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後,環保必須得重視,經過不斷投入,民眾意識不斷覺醒,這個行業就進入到一個大的景氣度,你對這個行業必須得關注。當什麼時候它的估值比較合理之後,你就可以買進。

  江濤:如果總結一下,從現在這個時點往後,什麼機會可以重點關注?

  吳琪:消費升級,健康養老,包括環保行業。科技方面就是人工智慧、晶片、TMT。

  江濤:在節目最後你有什麼來跟大家分享?

  吳琪:我就說一句,不要被市場短期的波動幹擾了你原來的思路。投資一定要有自己的準繩,不要改來改去,否則最終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聲明-文中所述為嘉賓獨立觀點所述個股僅為案例討論,不提供買賣建議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樂趣投資。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任剛 HF008)

相關焦點

  • 評論:4萬億投資"乘數效應"不能只考慮拉動寬度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 宋國青   4萬億擴張性的經濟刺激方案的出臺,讓市場產生了許多影響,有媒體預計,該經濟刺激方案每年至少可貢獻兩個百分點的GDP增長率。與此同時,4萬億投資如何用得「又準又好」成為了新的關注焦點。面對如此大的投資資金規模,如何將錢花在刀刃上,應是有關部門研究的重點。
  • 投資要會用望遠鏡和顯微鏡
    除此之外,一個關於投資實操的金句更是頗受教益,那就是他在投資中關於望遠鏡和顯微鏡的比喻,他在書中說道:一方面希望Think big think long —— 謀大局,思長遠,架起望遠鏡去觀察變化,捕捉機遇。另一方面用顯微鏡研究生意的本質,看清它的基因、細胞,還有能量。
  • 毛振華等:健康支出拉動中國宏觀經濟增長具有巨大潛力
    論文指出,當前健康支出對於中國宏觀經濟的拉動效率要高於固定資產投資支出及教育支出,健康產業發展對於暢通國內大循環具有重要作用。論文用3種計量模型對比驗證得出,健康支出增加與健康產業發展具有拉動我國經濟增長上升1.6至2.0個百分點、促進人均GDP提高約1萬元的潛力。
  • 中期邏輯「望遠鏡」投資機遇「顯微鏡」 震蕩市A股投資需要「兩面...
    摘要 【中期邏輯「望遠鏡」投資機遇「顯微鏡」 震蕩市A股投資需要「兩面鏡」】受國慶假期期間外圍市場普跌影響,A股短期陷入震蕩。分析人士指出,當前投資者情緒波動成為制約反彈的主要因素。即,對於利空因素易用放大鏡看待,對中期向好邏輯卻多有短視。
  • 湘財證券首席李康:過度看空中國經濟沒說服力
    政策方面,李康表示,我國仍有較大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空間,會在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同時提高財政投資效率,一些高景氣如5G、新能源汽車等行業支持政策的出臺,也將會對經濟產生一定的拉動作用。此前李康曾提出,2020年的資本市場會比宏觀經濟更樂觀一些。他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解釋,資本市場雖然以宏觀經濟作為基本面的錨,但是兩者的節奏卻不一定相同。
  • 20年後,如果我國基建基本完成了,那要靠什麼拉動經濟增長?
    中國是基建大國,也被很多人稱為「基建狂魔」。在基建方面,中國確實有著極強的優勢。今年疫情發生後,僅用了7天時間就建立起了一家方艙醫院,令世界各國矚目和驚嘆,這就是中國速度。 中國成「基建狂魔」是有底氣的 中國基建到底有多強?
  • 海南海藥子公司獲國開發展基金增資0.513億元
    海南海藥子公司獲國開發展基金增資0.513億元 2016-01-05 17:39:21 來源:中國證券網 作者:嚴政
  • 天風證券宋雪濤:2019年中國製造業投資展望
    圖3:各行業對製造業投資增速回升的貢獻(%)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三、製造業投資高景氣兼具周期性和結構性因素對拉動貢獻較高的幾個行業進行分類,可以發現2018年製造業投資的高景氣兼具周期性因素和結構性因素。
  • 民生證券解運亮:中國經濟相對增長率有望明顯提高
    來源:金融界網站民生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認為,中國經濟相對增長率有望明顯提高,利好A股表現。從相對增長率(中國GDP增速-全球GDP增速)看,過去四年都維持在3.1%-3.4%之間,2020年有望大幅提高至4%以上。
  • 投資的奧妙:做有智慧的證券研究
    其實,這本書本身就是嘉禾證券投資根基的基石,這也是我三個月內反覆讀了三遍的原因。要想建立證券投資的根基,首先要建立一個知識框架,這個框架大概就是本書的八個部分,包括投資理念、投資態度、投資方法和技巧、建立大局觀、具備行業知識、具備公司分析知識、懂得各種資產類型、了解資產管理本身。
  • 用「望遠鏡」和「放大鏡」透視當下經濟
    全球疫情使得各國經濟承壓,對於中國而言,當前所面臨的國際環境,也許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嚴峻、最複雜的。在這種形勢下,經濟工作既要有登高遠眺的勇氣和智慧,也要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穩住經濟基本面的定力。以「放大鏡」關注當下市場主體之困、之需,以「望遠鏡」布局未來發展路徑。近日,來自無黨派界別的全國政協常委、清華大學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與經濟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在人民政協報記者的「撮合」下,來了場隔空「對話」。
  • 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考試《證券投資分析》模擬試題(2)(一)
    A.投資者投資證券以盈利為目的,因此,在制定投資目標時,不必考慮虧損的可能  B.基本分析是用來解決"何時買賣證券"的問題  C.投資組合的修正實際上是前面幾步投資過程的重複,可以忽略不做  D.組建證券投資組合時,投資者要注意個別證券選擇、投資時機選擇和多元化三個問題  4.從會計師事務所、銀行、資信評估機構等處獲得的信息資料屬於
  • 興業證券王涵、嘉實財富陶榮輝,共話中國宏觀經濟
    嘉賓介紹:王涵,美國華盛頓(聖路易)大學理學博士,興業證券董事總經理、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金融40人青年論壇會員、中國保險保障基金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會員。2019年獲新財富最佳分析師宏觀經濟研究第二名。
  • 五礦證券葛軍:有色金屬行業2021年看好軍工和新能源兩條投資主線
    中證網訊(記者 胡雨)12月3日,五礦證券2021年度投資策略峰會在成都召開。會上,五礦證券總經理助理兼研究所所長葛軍在分享2021年有色金屬行業投資策略時指出,整體上看好兩條投資主線:一是軍工新材料,如高溫合金、鈦材;二是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相關材料包含稀土和鋰。
  • 從六個維度透析2017年中國經濟發展趨勢
    第三維度:投資——人口紅利消減下資本推動型經濟模式強化  人口老齡化、勞動年齡人口和農業轉移人口的減少,導致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潛在經濟增速下降。中國經濟穩增長如何實現的呢?仍然靠投資拉動,資本深化。這是我要講的第三個維度——投資,由於人口紅利的減少,使得資本推動型經濟模式得到了強化。
  • 震蕩市A股投資需要「兩面鏡」:望遠鏡和顯微鏡
    即,對於利空因素易用放大鏡看待,對中期向好邏輯卻多有短視。在底部階段更宜在「望遠鏡」下「看長做長」,同時對於投資機遇則要放在「顯微鏡」下,細心尋找確定性。目前來看穩增長的政策正在修復市場對於未來經濟增長的預期,疊加前幾個月對於穩融資、穩財政、穩匯率等政策連續推出,都對A股形成實質性中期利好。」機構人士表示。當然要證偽市場的悲觀預期,切實的數據支撐更有說服力。「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信貸和盈利數據。」財通證券分析師馬濤表示,隨著政策作用的體現,信貸數據可能會大幅好轉。
  • 深蘭國開基因科技(山東)有限公司暨章丘核酸檢測一體機工廠正式啟用
    未來多方將在更多生物安全領域展開合作,為章丘乃至濟南人工智慧、生物安全產業發展做出貢獻。作為國內快速成長的人工智慧企業,深蘭科技始終秉持「人工智慧、服務民生」的發展理念,堅持致力於人工智慧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發,科研團隊強勁,技術實力雄厚,市場前景廣闊。
  • 準繩(鉛垂線)
    S-開始接受 神的饒恕(Start accepting God's forgiveness)一旦我們接受 神的饒恕,我們就能正眼看人,才能以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和自己的行為,並準備好在【原則五】中以謙卑的心改變自己的缺點。
  • 2020年中國宏觀經濟展望:GDP大概率保6無憂 貨幣政策有空間
    回顧2019年,外部經濟環境波雲詭譎,國內經濟轉型已然啟動,展望即將到來的2020年,中國宏觀經濟走勢將呈現何種走勢?CPI高位何時來臨?貨幣政策是否邊際放鬆?2019年GDP或增長6%中國經濟增速在2018-2019年下降較快,於是有觀點認為潛在增速已大幅度下移,但大多數分析師認為,我國經濟增速依然有望維持中速偏高增長。我們統計了10家券商對2020年GDP增速的預測,均值為6.03%。
  • 重陽投資:中國經濟尾部風險降低 有利股市企穩
    >跳槽至最大的陽光私募基金 ,重陽投資總裁王慶的「轉身」一度引發市場諸多聯想,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王慶說,這個轉變和他的職業發展規劃是一致的。如果和本次會議聯繫起來看,央行的行動也就不顯意外了。  在王慶看來,所謂尾部風險,是指那些事前判斷概率不高,但一旦發生會產生巨大破壞力的事件所引起的風險。中國目前有兩個最主要的尾部風險:經濟「硬著陸」和金融系統的系統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