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4萬億投資"乘數效應"不能只考慮拉動寬度
2008年11月24日 15:35 來源:北京晚報
發表評論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 宋國青
4萬億擴張性的經濟刺激方案的出臺,讓市場產生了許多影響,有媒體預計,該經濟刺激方案每年至少可貢獻兩個百分點的GDP增長率。與此同時,4萬億投資如何用得「又準又好」成為了新的關注焦點。面對如此大的投資資金規模,如何將錢花在刀刃上,應是有關部門研究的重點。
乘數效應不能只考慮拉動寬度
在政府提出4萬億拉動內需的投資計劃後,一個新的名詞開始出現在公眾面前,那便是「乘數效應」,國家發改委負責人表示,4萬億元投資中,有1萬億元由中央直接投資,同時將帶動地方、企業和金融機構貸款等多元投資。
4萬億作為政府的投資目標,並非只是花掉就好。在選擇投資方向時,既需要選擇拉動效應好的項目,也需要根據社會價值等因素,聯合考慮投資與否。比如說投資地鐵項目,也許拉動效應不大,但有很好的社會價值,能對交通改善起到很大作用,一樣需要大幅投入。
講究「乘數效應」的時候,不能光看重一個項目能拉動多少周邊投資,還要看能拉動多少投資,「拉動100個效果是『1』的投資,跟拉動1個效果是『100』的投資是一樣的。」
政府投資應建立項目評估機制
如何才能讓4萬億花得值?評估機制的建立必不可少,必須在考慮到社會效益的同時,對投資項目的投資效益進行核算評估。針對全國性項目如鐵路建設等,可以通過其成本核算、投資預期等評估出項目的投資回報率,並以一段時間的貸款利率做準繩,大大超出準繩的投資才可以放行。而所有項目也可以按投資收益率排隊,如果投資收益率還比不上貸款利率,那還不如不投資。更不能因有了「4萬億」就開始盲目上馬項目,項目評估制度必須貫徹和堅持,成為政府投資的必備步驟與常態。(記者 吳楠)
【編輯:楊威】
相 關 報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