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4萬億投資"乘數效應"不能只考慮拉動寬度

2020-11-22 中國新聞網

評論:4萬億投資"乘數效應"不能只考慮拉動寬度


2008年11月24日 15:35 來源:北京晚報

發表評論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 宋國青

  4萬億擴張性的經濟刺激方案的出臺,讓市場產生了許多影響,有媒體預計,該經濟刺激方案每年至少可貢獻兩個百分點的GDP增長率。與此同時,4萬億投資如何用得「又準又好」成為了新的關注焦點。面對如此大的投資資金規模,如何將錢花在刀刃上,應是有關部門研究的重點。

  乘數效應不能只考慮拉動寬度

  在政府提出4萬億拉動內需的投資計劃後,一個新的名詞開始出現在公眾面前,那便是「乘數效應」,國家發改委負責人表示,4萬億元投資中,有1萬億元由中央直接投資,同時將帶動地方、企業和金融機構貸款等多元投資。

  4萬億作為政府的投資目標,並非只是花掉就好。在選擇投資方向時,既需要選擇拉動效應好的項目,也需要根據社會價值等因素,聯合考慮投資與否。比如說投資地鐵項目,也許拉動效應不大,但有很好的社會價值,能對交通改善起到很大作用,一樣需要大幅投入。

  講究「乘數效應」的時候,不能光看重一個項目能拉動多少周邊投資,還要看能拉動多少投資,「拉動100個效果是『1』的投資,跟拉動1個效果是『100』的投資是一樣的。」

  政府投資應建立項目評估機制

  如何才能讓4萬億花得值?評估機制的建立必不可少,必須在考慮到社會效益的同時,對投資項目的投資效益進行核算評估。針對全國性項目如鐵路建設等,可以通過其成本核算、投資預期等評估出項目的投資回報率,並以一段時間的貸款利率做準繩,大大超出準繩的投資才可以放行。而所有項目也可以按投資收益率排隊,如果投資收益率還比不上貸款利率,那還不如不投資。更不能因有了「4萬億」就開始盲目上馬項目,項目評估制度必須貫徹和堅持,成為政府投資的必備步驟與常態。(記者 吳楠)

編輯:楊威】

相 關 報 道

相關焦點

  • 說說 乘數效應
    經濟學上也有類似於多米諾骨牌效應的原理,即乘數效應。 乘數效應由乘數原理而來,指的是在連鎖反應中,變量的變化引起另一變量成倍變化的經濟理論。 宏觀經濟學家凱恩斯將其應用到政府干預經濟的政策理論上來。他認為政府一筆初始的投資會促使人們花更多的錢,放大人們的收入,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從而帶來更大的經濟影響。而這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就是乘數效應。 觀點是一個中性詞,但是當觀點與時代背景發生結合,並且最終在社會發展進程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則此時,觀點已經超越了知識本身的價值,多了一重身份,在歷史長河裡兼具了路標和裡程碑的意義。
  • 四萬億到18萬億,中國式「大躍進」何時休?!
    最近一段,中國不斷出現重大經濟利好,先是國務院宣布推出4萬億元刺激經濟方案,接著是各省宣布投資10萬億元響應中央號召,目前已經增加到18萬億元,因為還不是完全統計,相信最終的數字更為龐大。看來,各地政府似乎已經展開了投資競賽,都想在這場競賽中贏得各方關注,以便達到各自的目的。18萬億投資計劃看上去很美,而事實果真如此嗎?而為何又有人擔心,這將成為一次「大躍進」?且看一下大旗社會為您的解讀。
  • 毛振華等:健康支出拉動中國宏觀經濟增長具有巨大潛力
    而提高健康支出是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的有力抓手:一是健康領域仍然是我國消費及投資的短板領域,加大健康支出不僅是實現拉動增長的手段,也有助於實現國民健康的目的;二是當前健康支出的經濟拉動效率是其他固定資產支出的3至4倍,對經濟增長撬動的效果顯著。經濟內循環中健康要素的作用值得認真研究和發掘。
  • 經濟周期視角下的中國財政支出乘數研究
    究其原因在於,公共部門財政支出對私人部門投資的擠出效應隨經濟周期發展階段變化而變化。既有宏觀經濟理論較為一致地表明,在經濟周期的繁榮階段,政府財政支出的擠出效應一般大於經濟周期的低迷階段,從而導致經濟周期低迷階段的政府財政支出效果好於繁榮階段。周期性特徵是中國經濟運行長期以來的一個重要典型事實。圖2繪製了1995-2015年間中國GDP水平值與增長率曲線。
  • 黨建引領「三中心」共融發展,凝聚黨群服務「乘數效應」
    黨建引領「三中心」共融發展,凝聚黨群服務「乘數效應」 2020-11-10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基建」帶來「化學變化」,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是幾何級數
    傳統基建是「物理變化」,對經濟的推動作用是線性的,而「新基建」帶來的是「化學變化」,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是幾何級數的。構建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將會帶來幾倍於投資額的社會總需求和GDP的「乘數效應」,成為我國經濟長期發展新的增長點。
  • 拉格朗日乘數法
    先考慮取到條件極值的必要條件,上述約束條件實際是空間曲線的方程。也就是說,拉格朗日乘數其實代表的是cj對最大化目標函數F的邊際影響。雖然這裡考慮的是僅僅cj發生變化,我們可以對此加以推廣,比如整體的c向量發生變化到 c+dc,dc是一個m-維向量,那麼F的總變化量dF就是Σλj dCj, j=1,2,...m。
  • 投資補短板效應增強 防止「路徑依賴」走老路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8.9%,比去年全年加快0.8個百分點。  從此前各省公布的今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成績單看,投資仍然是各省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資本形成對GDP貢獻率達到18.6%。
  • 工程機械:在投資滯後效應中探尋出口彈性
    1-2月份行業銷售持續火爆,3、4月是行業銷售的傳統旺季,依據慣例行業銷售自然會在1、2月份火爆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我們判斷今年3、4兩個月乃至上半年行業銷售同比和環比均有望實現30%以上的高增長,行業內龍頭企業將會實現銷量過半,盈利達到全年三分之二的目標。因此,在行業一二月份的開門紅旺銷數據中,我們基本可以判斷出行業整個上半年的持續高增長,同時龍頭企業全年盈利水平的高增長也已脈絡清晰。
  • 投資超萬億 中國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
    (經濟觀察)中國攻下脫貧「頭號工程」:投資超萬億 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電 題:中國攻下脫貧「頭號工程」:投資超萬億 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  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  「這次易地扶貧搬遷總人口1000萬人,規模相當於三峽移民的近8倍」,中國國家發改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3日說,全球超過千萬人口的國家有80多個
  • 新一輪5G建設藍圖加快繪製,「乘法效應」凸顯產業變革加速
    作為最前沿的通信技術,5G將高效串聯起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和工業網際網路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加速實現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帶動產業鏈上下遊以及各行業的應用投資,顯現出巨大的乘數效應。隨著5G應用的紛紛落地,5G也成為了全球各國拉動投資、實現產業升級、發展新經濟的新通道與新平臺。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1月底,我國5G基站總數將超過70萬個,據此測算,2020年我國5G通信產業規模將達到5036億元,同比增長128%,實現跨越式發展。5G網絡建設加速帶動產業鏈上遊「爆發」。
  • 20年後,如果我國基建基本完成了,那要靠什麼拉動經濟增長?
    2019 年,全國基建投資(不含電力等)增長 3.8%,四季度基建投資總額為4.32 萬億,全年基建投資總額超過17萬億。 基建對經濟發展有一定的拉動作用 基建可以說是一項利國利民的事情,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很大。
  • 「三屏同城」在漢投資累計超1350億元 武漢是國內首座聚集國產面板...
    三巨頭在漢投資累計超1350億元,按照顯示面板的產業拉動效應通常為1:10,這意味著,三巨頭超千億元的投入,可拉動上下遊萬億元投資集聚。產業拉動效應為1:102020「決戰」這一年,武漢與企業彼此成就幾年前,中國智能顯示創新大會上,一張中小尺寸柔性顯示誕生表顯示,直到2020年左右,天馬、華星等在武漢的柔性顯示產線相繼投產,中國開始挑戰海外巨頭在這一領域的壟斷。
  • 中國和東協凸顯「經濟盆地」效應
    中國和東協10國已形成了巨大的經濟盆地,雙方應進一步提升經貿互動與合作,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新的發動機。」不久前,來南寧出席中國-東協相關會議的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副會長林錦勝,就中國與東協的經貿合作前景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 中國攻下脫貧「頭號工程」:投資超萬億 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
    (經濟觀察)中國攻下脫貧「頭號工程」:投資超萬億 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中新社北京12月3日電 題:中國攻下脫貧「頭號工程」:投資超萬億 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頭號工程」:總投資超過1萬億2015年11月27日,中央召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把易地扶貧搬遷擺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2015年12月1日,國務院召開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對「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動員部署,揭開了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序幕。
  • 2020中國私募行業十大新聞:總規模接近16萬億 行業馬太效應加劇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末,私募基金管理的總規模達到15.91萬億元,較去年底大增2.17萬億元,連續跨過14萬億元、15萬億元兩大整數關,直逼16萬億元。同時,存續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2.46萬家,較去年底增加140家;管理基金數量9.47萬隻,較去年底猛增1.3萬隻。
  • 拉格朗日乘數法介紹
    我們在這裡為了引出拉格朗日乘數法,所以我們採用拉格朗日乘數法的思想進行求解。  我們將x2+y2=c的曲線族畫出來,如下圖所示,當曲線族中的圓與xy=3曲線進行相切時,切點到原點的距離最短。也就是說,當f(x,y)=c的等高線和雙曲線g(x,y)相切時,我們可以得到上述優化問題的一個極值(注意:如果不進一步計算,在這裡我們並不知道是極大值還是極小值)。
  • 考慮市場治理體系的銀行債權治理及其效應研究
    公司治理改革的路徑應以從強化看得見的手即內部治理入手,但現階段更應開始強化並充分發揮市場治理這隻看不見的手的「神力」。表6為考慮市場治理體系時,銀行債權作為其他市場機制的中介而發揮治理效應的計量結果。  表4模型(1)路徑「Yhzq→Dlcb」中,Yhzq的回歸係數為-0.0464、T值為-26.85,表明在不考慮銀行債權機制與其他市場機制互動的情境下,銀行債權機制發揮的公司治理效應為-0.0464。依據表4模型(1)的計量結果,銀行債權可以顯著降低代理成本。
  • 持續釋放「磁吸力」,提升總部經濟「乘數效應」
    今年以來,在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我省南京、蘇南等地,「總部經濟」顯示度不斷提升,隨之釋放出的「總部效應」,愈發堅定了各地融入全球產業鏈高端和創新鏈核心的決心。 後疫情時代,如何把握優勢,加強規劃引導,不斷提升總部經濟的「乘數效應」,為江蘇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強大的動力?記者近日對三位業界專家進行了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