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攻下脫貧「頭號工程」:投資超萬億 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經濟觀察)中國攻下脫貧「頭號工程」:投資超萬億 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電 題:中國攻下脫貧「頭號工程」:投資超萬億 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

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

「這次易地扶貧搬遷總人口1000萬人,規模相當於三峽移民的近8倍」,中國國家發改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3日說,全球超過千萬人口的國家有80多個,相當於搬遷了一個中等人口規模的國家。這在中國扶貧史上是空前,在世界歷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中國官方指出,這是繼上世紀中國土地改革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後,中國貧困地區農村發生的一次偉大而深刻的歷史性變革,堪稱人類遷徙史和世界減貧史上的偉大壯舉。

「頭號工程」:總投資超過1萬億

2015年11月27日,中央召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把易地扶貧搬遷擺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2015年12月1日,國務院召開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對「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動員部署,揭開了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序幕。

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和標誌性工程,實施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

一系列的數據彰顯了易地扶貧搬遷的偉大成就:「十三五」期間,全國累計投入各類資金約6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建成集中安置區約3.5萬個,建成安置住房266萬餘套,總建築面積2.1億平方米,配套新建或改擴建中小學和幼兒園6100多所、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2萬多所、養老服務設施3400餘個、文化活動場所4萬餘個,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民眾喬遷新居。

國家發改委秘書長趙辰昕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易地扶貧搬遷直接投資6000多億元,加上撬動的地方財政資金、東西部扶貧協作和社會幫扶等資金,總投資超過1萬億元,有力拉動了貧困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和相關產業的發展,為城鄉經濟增長增添了新引擎。

「易地扶貧搬遷改變的不僅是貧困民眾的居住條件和環境,還使他們獲得了更加均等的發展機會,讓他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根本性改變」,趙辰昕說。

「拔窮根」: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不僅讓中國近1000萬貧困民眾從以前居住的土坯房、茅草房、危舊房搬進了寬敞明亮、安全牢固的新房,解決了他們的「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完成了「十三五」全國近1/5貧困人口的脫貧攻堅任務,而且讓搬遷民眾完全脫離了生存環境惡劣的特定「貧困空間」,從根本上阻斷了貧困的代際傳遞。

「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一棟棟新房、一個個新社區拔地而起,使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深溝裡的貧困民眾,搬遷到了生產生活條件較好的地區,享受到了更優越的基礎設施條件和基本公共服務,迅速融入到現代文明,一攬子解決了脫貧致富和長遠發展問題,讓他們更加便利地享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實現了發展成果人人共享,在短期內實現了需要幾代人才能完成的歷史性跨越」,趙辰昕說。

趙辰昕說,易地扶貧搬遷不僅是千萬貧困民眾在地理位置上的遷移,而且是生產生活方式的重建、城鄉格局的重構和社會關係的重塑,更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集中力量幫助搬遷民眾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的真實寫照。

據介紹,「十四五」時期,國家發改委、國務院扶貧辦將聯合有關部門和地方,進一步完善後續扶持政策體系,繼續加大搬遷民眾產業就業幫扶力度,持續鞏固易地搬遷脫貧成果,實現搬遷民眾穩得住、能就業、逐步能致富。(完)

相關焦點

  • 投資超萬億 中國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
    (經濟觀察)中國攻下脫貧「頭號工程」:投資超萬億 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電 題:中國攻下脫貧「頭號工程」:投資超萬億 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  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  「這次易地扶貧搬遷總人口1000萬人,規模相當於三峽移民的近8倍」,中國國家發改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3日說,全球超過千萬人口的國家有80多個
  • 中國第一人口大省迎來相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截止報告日,廣東已實施產業扶貧項目6.3萬個,幫助41萬名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相對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這也意味著,中國第一人口大省迎來相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關鍵時刻。  亮眼的脫貧成績單之後,有哪些「廣東經驗」?展望「十四五」,廣東將如何建立脫貧長效機制以鞏固脫貧成果?
  • 老年貧困人口如何脫貧?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何欣近年來,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挑戰引起社會普遍關注,老年貧困人口脫貧工作也成為我國脫貧攻堅戰中難啃的一塊「硬骨頭」。老年人口貧困問題在發達國家同樣突出,2017年韓國老年人口貧困率為43.8%,美國為23.1%,說明老年人口貧困問題並不會隨著經濟發展而自動消失。
  • 國家發改委:易地扶貧搬遷人口達1000萬,世界史上空前未有
    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扶貧搬遷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有效手段、根本性措施。新時期的易地扶貧搬遷叫做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和標誌性工程,這是脫貧攻堅的一塊硬骨頭,是重中之重,難中之難,主要表現在四方面:一是搬遷的規模前所未有。這次易地扶貧搬遷總人口是1000萬人,要在五年內完成,規模之大、時間之緊前所未有。
  • 【專題】易地扶貧搬遷何以成為脫貧攻堅標誌性工程?——專訪國家發...
    國家發改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在接受《中國投資》採訪時表示。隨著2020年的推進,脫貧攻堅戰即將完成。此時關於減貧工作該如何繼續推進,哪些成功經驗可以為下一步減貧提供借鑑,哪些問題需要進行改正,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 跑出「加速度」 交通投資連續四個月正增長
    「兩位數」「非常罕見」「加速度」……27日的交通運輸部8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孫文劍如是描述1至7月全國交通投資情況。  數據顯示,全國交通固定資產投資連續4個月實現了正增長,並且逐月提速,7月同比增長26.7%,完成交通投資3458億元。1至7月,全國共完成交通投資1795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4%。
  • 聯合國官員:中國的努力實實在在減少了貧困人口數量
    「中國的努力實實在在減少了貧困人口數量。除了專注自身發展,中國積極同各方分享扶貧方案和經驗。」聯合國糧農組織水產養殖處處長馬賽厄斯·哈洛特日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聯合國糧農組織高度關注中國的減貧舉措及其積極影響。2000年,哈洛特第一次訪問中國,在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研究稻田生物多樣性。
  • 中國脫貧攻堅新長徵之二:中國為全球脫貧減貧和教育水平提升做出...
    兩年後,在參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成就展期間,古特雷斯由衷地感慨道:「中國讓8億人脫貧,譜寫人類減貧歷史的輝煌篇章」。中國減貧成績單的確令人嘆為觀止:40年改革開放讓7.4億中國人擺脫貧困,貧困率降低了94%。1990-2015年,發展中國家近三分之二的貧困人口在中國。截至2019年底,中國極端貧困人口降至550萬人(佔14億人口的0.4%)。
  • 【中國的脫貧智慧】「苦瘠」褪 「甘味」來 奮力書寫脫貧攻堅...
    >2013年至今甘肅已減貧55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超過一半的貧困人口通過產業發展實現了脫貧貧困人口數量大幅減少飲水安全甘肅省制定了《飲水安全有保障衝刺清零後續行動方案》和《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掛牌督戰實施方案》。摘帽退出的8個貧困縣實施鞏固提升工程217處,改造冬季凍管627公裡,截止今年6月底,衝刺清零後續行動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
  • 舉非常之力完成脫貧攻堅硬任務
    舉非常之力完成脫貧攻堅硬任務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我省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從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扶貧產業、促進就業等方面就「脫貧攻堅」話題展開熱議。他說,是脫貧攻堅使他們村從一個靠天吃飯的貧困山村變成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還被評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金東浩感慨地說,「一戶不富,全村不富」,必須壯大村集體經濟,讓農戶富起來。全國人大代表、密山市柳毛鄉團結村黨支部書記翟友財說,當村民的「領路人」,深感抓經濟興產業的重要性。
  • 從「脫貧奇蹟」中讀懂「中國力量」
    (12月3日,新華社)  據統計,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832個貧困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6079元增加到2019年的11567元,年均增長9.7%;截至2020年11月,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
  • 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貴州多舉措推進石漠化治理助力脫貧攻堅
    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在石漠化治理過程中,貴州推動林業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在促進農民增收和精準脫貧中,石漠化防治發揮了哪些作用?2月22日,「貴州省巖溶地區第三次石漠化監測結果」新聞發布會上,貴州省林業局辦公室副主任姚世超進行了解析。
  • 中國日報網評:2020消除絕對貧困 中國方案造福全人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有近8億人口擺脫貧困,農村貧困發生率從1978年的97.5%降至2019年的1.7%,人均收入同期增長20倍。自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引入人類發展指數以來,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從「低人類發展水平」躍升至「高人類發展水平」的國家。中國創造了人類減貧史奇蹟。我國在消除貧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離不開黨中央的堅強決心和正確領導。
  • 歷經8年現行標準下近多少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多少個貧困縣全部...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我們向深度貧困堡壘發起總攻,啃下了最難啃的「硬骨頭」。歷經8年,現行標準下近多少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多少個貧困縣全部摘帽。這是第十季第十期青年大學習的學習視頻中課堂作業的題目,有些小夥伴可能還不知道正確答案是什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答案及解析,希望能幫到大家。
  • 【中國攻堅進行時】新時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機制探索
    「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中國實現了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籌集9463億元,搬遷1628萬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全面解決。2016—2020年,國家不斷加大對貧困地區的財政支持力度,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補助地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超5000億元。
  • 中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級行政區告別絕對貧困
    新華社南寧11月21日電 題:中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級行政區告別絕對貧困新華社記者胡佳麗、何偉、郭軼凡在位於中國南方的廣西壯族自治區,一場向貧困「堡壘」發起的最後總攻交出答卷——11月20日,自治區政府批准最後8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 【上級中長期規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
    過去5年,我們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構築了全社會扶貧的強大合力,建立了中國特色的脫貧攻堅制度體系,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譜寫了人類反貧困史上的輝煌篇章。從脫貧攻堅任務看,未來3年,還有3000萬左右農村貧困人口需要脫貧,其中因病、因殘致貧比例居高不下,在剩餘3年時間內完成脫貧目標,任務十分艱巨。特別是西藏、四省藏區、南疆四地州和四川涼山州、雲南怒江州、甘肅臨夏州(以下簡稱「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不僅貧困發生率高、貧困程度深,而且基礎條件薄弱、致貧原因複雜、發展嚴重滯後、公共服務不足,脫貧難度更大。
  • 中國預計2021年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2.4萬億元左右
    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 周音)中國交通運輸部24日在2021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上披露,隨著擴大內需戰略深入實施,助推交通固定資產投資保持高位運行,預計2021年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2.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明年,交通運輸業將加快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
  • 中國貧困人口約1億 多分布深山區、少數民族聚居區
    《瞭望》新聞周刊封面 按照中央新的2300元扶貧標準,全國貧困人口數量增加到1億人左右,這些貧困人口,大都分布在深山區、石山區、高寒山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區,自然條件惡劣,扶貧開發成本很高。
  • 四川遂寧2020年脫貧攻堅獎獲獎名單出爐:10集體40人45企業獲表彰
    封面新聞記者 劉虎10月15日下午,四川遂寧市舉行了全市社會扶貧工作推進暨脫貧攻堅獎表揚大會,總結交流全市社會扶貧工作經驗。同時,對獲得2020年遂寧市脫貧攻堅獎、遂寧脫貧榜樣獎項的個人和集體進行了頒獎。2013年,遂寧有貧困村323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1242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