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人口大省迎來相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2020-11-28 網易新聞

2020-11-27 14:50:06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導

舉報

  「十四五」期間,廣東將繼續建立脫貧長效機制以鞏固脫貧成果。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廣東省人大了解到,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於11月26日至27日在廣州召開,本次會議將聽取廣東省政府《關於廣東鞏固脫貧成果建立長效機制工作情況的報告》(簡稱《報告》)。

  自2016年以來,廣東聚焦4000元標準下161.5萬相對貧困人口和2277個相對貧困村。截止報告日,廣東已實施產業扶貧項目6.3萬個,幫助41萬名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相對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這也意味著,中國第一人口大省迎來相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關鍵時刻。

  亮眼的脫貧成績單之後,有哪些「廣東經驗」?展望「十四五」,廣東將如何建立脫貧長效機制以鞏固脫貧成果?

  持續提升貧困戶脫貧能力

  11月23日,隨著貴州省政府宣布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我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夏更生11月24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貧困縣全部宣布摘帽,並不意味著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全面完成。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實際上,在脫貧工作方面,廣東早已在提高脫貧質量和脫貧穩定性上有所布局。《報告》指出,通過實施「廣東技工」「南粵家政」「粵菜師傅」三大工程,廣東已建成扶貧車間、扶貧工作坊1022個,開發公益性崗位17020個,幫助全省41萬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實現就地就近就業22.9萬人,人均就業增收1.8萬元。汕頭市創建「廠房式」「居家式」「基地式」扶貧車間和村民作坊32個,帶動423名貧困勞動力「家門口就業」。

  通過產業扶貧帶貧,也是增強貧困戶脫貧能力中重要的一環。「扶貧產業與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相結合,與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相結合。以大代小、大小銜接的村村聯動發展,使我們避免了以前設立服務平臺之後,產業基礎不夠牢固、乃至項目失敗的問題。」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省扶貧辦)扶貧規劃處副處長孫多山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這樣的政策支持下,雲浮市形成「鎮鎮有產業、村村有基地、戶戶有項目」的產業扶貧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也在消費扶貧上發力,通過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的消費扶貧機制,調動貧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實現脫貧致富的積極性。據悉,廣東正在高水平建設廣東東西部扶貧協作產品交易市場,已累計搭建消費扶貧專館56個,省內21個地級以上市全部入駐,展銷3200多家企業的8500多種產品,交易額超3億元。

  補齊貧困戶民生短板

  除了提升貧困戶脫貧能力,廣東也在下功夫,積極改善貧困戶的基本保障短板。

  教育作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廣東尤其加大了對貧困戶子女教育的扶助力度。《報告》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廣東省共補助學生29.5萬人,年均發放補助資金10.8億元。

  「義務教育既有學雜費減免,還有生活費補助。生活補助從原來的從義務教育一直到高等專科教育階段,一直擴大到全部的高等教育階段,到研究生博士都會有。」孫多山強調。

  與此同時,醫療保障方面也已築牢「三道保障線」,即基本醫療+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早在2018年,廣東已出臺《廣東省健康扶貧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全省建檔立卡的相對貧困人口為對象,減低貧困人口醫療費用、提升基層衛生服務能力。為提高醫療健康服務的可及性,廣東還將遠程醫療與「AI醫生」引進貧困村,並逐步推廣到更多村衛生室,實現全省2277個省定貧困村全覆蓋,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有較好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2019年,廣東縣域內住院率已超過84%,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截止目前,廣東省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已全部納入醫療保障範圍,醫療救助比例達到80%以上。

  「十四五」時期,廣東省還將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建立健全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幫扶發展機制、築牢鄉村振興基礎為總體思路,繼續建立長效機制並鞏固脫貧成果。

  (作者:劉美琳,實習生李瑩 編輯:耿雁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老年貧困人口如何脫貧?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何欣近年來,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挑戰引起社會普遍關注,老年貧困人口脫貧工作也成為我國脫貧攻堅戰中難啃的一塊「硬骨頭」。老年人口貧困問題在發達國家同樣突出,2017年韓國老年人口貧困率為43.8%,美國為23.1%,說明老年人口貧困問題並不會隨著經濟發展而自動消失。
  • 歷經8年現行標準下近多少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多少個貧困縣全部...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我們向深度貧困堡壘發起總攻,啃下了最難啃的「硬骨頭」。歷經8年,現行標準下近多少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多少個貧困縣全部摘帽。這是第十季第十期青年大學習的學習視頻中課堂作業的題目,有些小夥伴可能還不知道正確答案是什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答案及解析,希望能幫到大家。
  • 2020年底所有貧困人口將全部退出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記者 侯雪靜)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2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剩餘的貧困人口正在履行退出程序,從目前情況看,到年底所有貧困人口也將全部退出。「為確保脫貧攻堅的質量和成色,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今年初我們就建立了防止返貧和監測幫扶機制,在攻堅剩餘脫貧任務的同時,採取有效措施,防止返貧致貧。」歐青平說。針對當前社會關心的脫貧之後政策是否會變,歐青平說,政策會保持總體穩定,脫貧攻堅期後要設立過渡期,在過渡期內繼續實行「四個不摘」,即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切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 中國攻下脫貧「頭號工程」:投資超萬億 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
    (經濟觀察)中國攻下脫貧「頭號工程」:投資超萬億 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中新社北京12月3日電 題:中國攻下脫貧「頭號工程」:投資超萬億 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這次易地扶貧搬遷總人口1000萬人,規模相當於三峽移民的近8倍」,中國國家發改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3日說,全球超過千萬人口的國家有80多個,相當於搬遷了一個中等人口規模的國家。
  • 由消除絕對貧困向解決相對貧困邁進
    11月24日,黑龍江省政協將經主席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鞏固脫貧成果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的調研報告》報送省委、省政府,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智力支持。  截至2019年底,黑龍江省20個國貧縣、8個省貧縣全部摘帽,1778個貧困村全部出列,61.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提前一年解決了整體貧困問題。今年,剩餘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沒有新的返貧和致貧發生,到年底可如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如何鞏固脫貧成果?
  • 地球褶皺裡的「中國奇蹟」:26.9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中國西南,幾條巨大的山脈並肩高聳,被稱為「地球褶皺」。這裡是橫斷山區,地球板塊運動最劇烈的地方。貧困與山區,猶如「孿生姐妹」——地處橫斷山區的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98%以上土地為高山峽谷,貧困發生率曾高達56%,是全國最高的州市之一,可謂「極貧之地」。
  • 中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級行政區告別絕對貧困
    省級行政區告別絕對貧困新華社記者胡佳麗、何偉、郭軼凡在位於中國南方的廣西壯族自治區,一場向貧困「堡壘」發起的最後總攻交出答卷——11月20日,自治區政府批准最後8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廣西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這個中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級行政區告別絕對貧困。入夜後,屬於壯族漢子韋勇權的「高光」時刻到了。他端著酒碗,亮開嗓子,唱著敬酒歌為大化瑤族自治縣達吽小鎮「鬧場」。對他而言,脫貧前在大山「石頭縫裡種地」的艱難歲月就像一場遠去的夢。
  • 投資超萬億 中國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
    (經濟觀察)中國攻下脫貧「頭號工程」:投資超萬億 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電 題:中國攻下脫貧「頭號工程」:投資超萬億 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  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  「這次易地扶貧搬遷總人口1000萬人,規模相當於三峽移民的近8倍」,中國國家發改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3日說,全球超過千萬人口的國家有80多個
  • 我國相對貧困地區高質量發展內涵及綜合施策路徑
    不難預見,到 2020 年中國將實現消除絕對貧困人口的目標,這將成為世界反貧困史上的重要裡程碑。與此同時,也需清醒地認識到,面向「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中國絕對貧困人口脫貧和貧困縣摘帽,並不意味著貧困消失和反貧困工作終結。在 2020 年以後,貧困還將以相對貧困形式存在,其長期性、艱巨性及複雜性仍然存在,以解決相對貧困為主的反貧困工作還將繼續。
  • 算上流動人口,河南仍然是第一人口大省
    昨天,河南省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省統計局局長劉永奇和河南省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省統計局副局長安建軍就我省有關人口數據回答了記者提問。    加上流動人口,河南仍是第一人口大省  記者:這次的人口普查為什麼只發布常住人口的數字,而沒有發布人口總數?
  • 王行最:四大步驟成就扶貧秘笈,助力貧困人口跨越生命之坎|2020中國...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文梅 北京報導2020年12月4日,由中國人民保險冠名,中國經濟傳媒協會和華夏時報社共同主辦的「脫貧:媒體、企業的溫度和力量」——第十三屆(2020)人民保險中國經濟媒體高層峰會在北京萬達文華酒店舉行
  • 中國貧困人口約1億 多分布深山區、少數民族聚居區
    《瞭望》新聞周刊封面 按照中央新的2300元扶貧標準,全國貧困人口數量增加到1億人左右,這些貧困人口,大都分布在深山區、石山區、高寒山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區,自然條件惡劣,扶貧開發成本很高。
  • 聯合國官員:中國的努力實實在在減少了貧困人口數量
    「中國的努力實實在在減少了貧困人口數量。除了專注自身發展,中國積極同各方分享扶貧方案和經驗。」聯合國糧農組織水產養殖處處長馬賽厄斯·哈洛特日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聯合國糧農組織高度關注中國的減貧舉措及其積極影響。2000年,哈洛特第一次訪問中國,在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研究稻田生物多樣性。
  • 中國日報網評:2020消除絕對貧困 中國方案造福全人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有近8億人口擺脫貧困,農村貧困發生率從1978年的97.5%降至2019年的1.7%,人均收入同期增長20倍。自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引入人類發展指數以來,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從「低人類發展水平」躍升至「高人類發展水平」的國家。中國創造了人類減貧史奇蹟。我國在消除貧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離不開黨中央的堅強決心和正確領導。
  • 中國相對貧困地區可持續發展問題典型研究與政策前瞻
    我國同其他國家不同的是,存在與優勢地區對差距增量貢獻較大相併列的另一個原因,即相對貧困地區分布較廣、相對貧困地區的人口佔比過高,由此導致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差距是相同發展階段各國中數值偏大的。大多數國家人均經濟收入的分布曲線呈正態分布,處於人均收入平均水平高低各 20% 區間的人口佔比一般可達到 80%以上,平均收入 75% 之下或 175% 之上的相對貧困與相對富裕的人口佔比都很少。
  • 我國人口第一大省,不是遼寧不是北京,人口總數超一億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傳統的人口大國,處於世界人口第一這樣的一個地位。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各個地區也有著不同的發展前景,由於各個省份的地理位置和發達程度的不同,人口分布不均勻也是常態。我國人口數量位居第一的大省,它既不是遼寧,也不是北京,據國家統計局了解到,從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廣東省人口是非常龐大的,人口數量更是達到了104320459人。廣東省的實力非常強勁,一直都是我國其他省的學習標杆,人口數量的變化也給本省帶來了一些壓力,但這並不是啥大問題。
  • 此省因人口太多,被拆分成兩個省,現在人口又接近一億了
    而東方文化強調多子多福,因此,在古代中國人口一直都是領先於世界,人口總量長期是世界第一。所謂人多力量大,但是一個省人口太多也未必是好事。比如說下面這個省,就是因為人口太多,被拆分成兩個省,現在人口又接近一億了。
  • 每日一詞∣貧困縣全部脫貧 all impoverished counties removed...
    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剩餘的9個貧困縣消除絕對貧困。至此,我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第三方機構本月初進行的評估顯示,貴州省這9個縣的貧困發生率已降為0,群眾認可度超過99%。
  • 邁向2020後減貧治理:建立解決相對貧困問題長效機制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背景下的脫貧攻堅取得了關鍵性進展,預期到2020年底必將高質量實現脫貧攻堅既定目標,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
  • 中國脫貧攻堅新長徵之二:中國為全球脫貧減貧和教育水平提升做出...
    兩年後,在參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成就展期間,古特雷斯由衷地感慨道:「中國讓8億人脫貧,譜寫人類減貧歷史的輝煌篇章」。中國減貧成績單的確令人嘆為觀止:40年改革開放讓7.4億中國人擺脫貧困,貧困率降低了94%。1990-2015年,發展中國家近三分之二的貧困人口在中國。截至2019年底,中國極端貧困人口降至550萬人(佔14億人口的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