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數學——數論中的歐拉函數

2021-01-14 無憂公主的數學時間


相信有一部分同學以前聽說過歐拉函數吧,雖然定義聽上去簡單,但實際的應用比較廣泛。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歐拉函數,漲漲知識!


歐拉真是個偉大的數學家(物理、天文……),到處都掛著他的名字,包括我寫過的往期文章哦:


一筆畫問題——歐拉迴路與 Fleury算法



無憂公主




我們定義 φ(n) 為 1~n 的正整數中,與 n 互質的數的個數(不包括 n 本身,φ(1)=1 為特殊情況),注意這個符號讀作 fai。可能在小學裡我們就學過了這個個數的求法,設 n 的所有質因數為 p1,p2,……,pk,則:


φ(n) = n × ( 1 - 1/p1 ) × ( 1 - 1/p2 ) × …… × ( 1 - 1/pk )


這個其實比較好理解吧,與質數 p1 不互質的數只可能是 p1 的倍數,因此在前 n 個正整數中,與 p1 互質的數在每 p1 個中有 ( p1 - 1 ) 個,倍數在每 p1 個中只有 1 個。由此可以得出上述算式。



這裡我介紹歐拉函數幾個重要的性質,大家可以自己思考理解一下。


若 n 是奇數,則 φ(2n) = φ(n);

若 n 是質數,則 φ(n) = n-1;

若 a 與 b 互質,則 φ(ab)=φ(a)×φ(b),即歐拉函數為積性函數;

若 n = p^k,p 為質數,則 φ(n) = n - p^(k-1) = ( p - 1 ) × p^(k-1),即 n - p 的倍數的個數; 



之前都是數學推導,如果需要編程求出 φ(n) 該怎麼辦呢?如果將 n 分解質因數,可能會比較慢。接下來介紹一種通過線性遞推來計算的方法,但具體證明方法不是很複雜,這裡就不細說了,可以利用歐拉函數的性質等來證明。


設 p 為 n 的最小質因數,若 p^2 | n,則 φ(n) = φ( n/p ) × p;反之,φ(n) = φ( n/p ) × ( p - 1 ),相當於積性函數的性質。


用這樣的遞推方法,時間複雜度就降到了 O ( n ),外帶的福利是求出了 φ(1) ~ φ(n) 的所有值。



今天介紹的歐拉函數就到這裡為止了,但歐拉函數真正的性質和用處還遠沒有 「 為止 」。接下來我想介紹歐拉定理,和歐拉函數有關,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提前預習一下哦。


最後講一個小八卦吧,其實歐拉剛發明歐拉函數時,並沒有 φ 這個符號。當時他也沒有想好用什麼符號,別人使用時也有改動,並沒有統一。在歐拉去世的二十年後,高斯提出了 φ 這個希臘字母,不過是不帶括號的。又過了幾十年,人們覺得還是不夠清楚,所以加上了括號,沿用至今。



這是我自己學習的筆記,大家如果有什麼異議、問題或者建議,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一分鐘數學——數論中的歐拉定理
    其中的同餘符號、歐拉函數,可以在圖文頂部的連結中找到具體的定義和說明。這個歐拉定理看上去並不複雜,不過如何證明呢?我們把 φ(n) 個與 n 互質的數都列出來,設為 x1,x2,……,x φ(n)。另外構造 φ(n) 個數 m1,m2,……,m φ(n),對於每個 i (1≤i≤φ(n) ) 都有 m i = a · x i 。
  • 「數論」為何被譽為數學中的皇冠?原來是這樣
    在此之後的2000年時間,數論的研究成果幾乎一片空白。直到15-16世紀到19世紀,「數論」的研究再次興起,湧現出了一大批投身於「數論」研究的數學家:費馬,梅森、歐拉、高斯、黎曼、希爾伯特等。1801年,高斯以前人的研成果為基礎,發表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數學著作《算術研究》,這部巨著被認為開啟了「現代數論」的新紀元。在《算術研究》中,高斯創立了「同餘理論」,並發現了被譽為「數論之酵母」的「二次互反律」。在此基礎上,黎曼創立了「黎曼ζ函數」,於是,令無數數學家為之著迷的「黎曼猜想」誕生。
  • 歐拉函數及其猜想
    先介紹歐拉函數φ(n):表示1~n中與n互素的整數的個數。
  • 數學名人 | 無處不在的歐拉,你真的了解什麼叫做數學大神嗎?
    幾乎每一個數學領域都可以看到歐拉的名字:從初等幾何的歐拉線,多面體的歐拉定理,立體解析幾何的歐拉變換公式,四次方程的歐拉解法到數論中的歐拉函數,微分方程的歐拉方程,級數論的歐拉常數,變分學的歐拉方程,複變函數的歐拉公式。。。
  • 不考試的數學(50)歐拉函數
    歐拉函數在數學史上,但凡用人名命名的函數、定理、性質,都是比較著名比較重要的結論,比如一個最有名的結論是勾股定理
  • 未來論壇|張益唐:數論中的朗道-西格爾零點問題
    他獲得了諸多獎項,包括晨興數學卓越成就獎、奧斯特洛夫斯基數學獎、羅夫·肖克數學獎以及「全美亞裔年度傑出工程師獎」(AAEOY)傑出終身成就獎等。本次主旨演講,張益唐教授向大家分享了一個在數論中很有名的問題,即Landau-Siegel零點問題。張教授首先由黎曼假設引出了黎曼ζ函數並介紹了黎曼ζ函數的發展過程。從黎曼ζ函數和素數的關係出發,張教授對素數的研究歷史進行了概括。
  • 「數學之王」歐拉:中國所有學生的最大噩夢,超越達文西的全才
    9歲,他就把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看完了,13歲就考入巴塞爾大學一開始是主修哲學和法律,這在當時轟動了數學界,歐拉是這所大學,也是整個瑞士大學校園裡年齡最小的學生。在讀大學的歐拉覺得主修哲學和法律太容易了、太輕鬆了。一口氣又修了數學、神學、希伯來語以及希臘語。
  • 從2017談歐拉函數
    又如,2017是滿足下式 φ(n) = φ(n-1) + φ(n-2)的n,其中φ常被為歐拉函數:對正整數n,歐拉函數是小於等於n的數中與n互質的數的數目。在數論中,如果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整數的最大公約數是 1,則稱它們為互質。
  • 數論中著名的猜想
    數學史上,歷經數十年甚至幾百年長期未能解決、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才解決的數學猜想特別的多,存在於數學的不同方向領域。在這些世界級的數學難題中,數論方面的問題佔據多數。數論中的這些猜想,不像其他數學分支那樣需要很多的背景知識,它們看上去是那麼的淺顯,乃至初中生甚至高年級的小學生也能讀懂命題,但是千萬不要被它「憨厚的外表」所蒙蔽了,要解決這些數學問題,非得有深厚的數學功底才能揭開其神秘面紗。接下來就講述一些歷史上的數論猜想。
  • 讀讀歐拉,他是所有人的老師
    然而,幾乎每一個數學領域都可以看到歐拉的名字——初等幾何的歐拉線、多面體的歐拉定理、立體解析幾何的歐拉變換公式、數論的歐拉函數、變分法的歐拉方程、複變函數的歐拉公式……歐拉還是數學史上最多產的數學家,他一生寫下886種書籍論文,平均每年寫出800多頁,彼得堡科學院為了整理他的著作,足足忙碌了47年。
  • 數學界鮮為人知的神祗——歐拉
    平均每年寫出八百多頁的論文,是世界最多產的數學家,歐拉對數學的研究如此廣泛,因此在許多數學的分支中也可經常見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重要常數、公式和定理。1783年9月18日於俄國彼得堡去世。歐拉的著述浩瀚,不僅包含科學創見,而且富有科學思想,他給後人留下了極其豐富的科學遺產和為科學現身的精神。
  • 數學界鮮為人知的神祗——歐拉
    萊昂哈德·歐拉(1707年4月15日-1783年9月18日),瑞士數學家和物理學家,近代數學先驅之一。1707年歐拉生於瑞士的巴塞爾,13歲時入讀巴塞爾大學,15歲大學畢業,16歲獲碩士學位。平均每年寫出八百多頁的論文,是世界最多產的數學家,歐拉對數學的研究如此廣泛,因此在許多數學的分支中也可經常見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重要常數、公式和定理。1783年9月18日於俄國彼得堡去世。
  • 看得懂的數學之美:從青年歐拉對巴塞爾問題的解法說起
    歐拉公式將指數函數的定義域擴大到了複數域,同時建立三角函數和指數函數的關係,被譽為「數學中的天橋」。這樣的數學方程是極具美感的,而要構建這樣的方程,整個思考與推導過程同樣是非常優美的。數學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這一步步推導的過程,一種撥開雲霧見月明的感覺。在本文中,我們希望通過一步步重現歐拉解巴塞爾問題的過程,體會到這種數學之美。
  • 簡述「數學皇后」數論,回顧在數論發展史中2個重要裡程碑
    所以說對於數論領域的研究實際推動了整個數學的發展,催生了大量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數論這樣的純粹性迷住了一代又一代的數學家,每一位都在這個被高斯稱為「數學的女王」的領域中獻出了自己心血和智慧。相信在更嶄新的領域誕生之前,數論都會是純數學領域的王者。
  • 法雷數列與歐拉函數
    特別聲明,本人未曾授權任何網站(包括微博)和公眾號轉載邵勇「數學教學研究」公眾號的內容。每周推送兩到三篇內容上有份量的數學文章,但在行文上力爭做到深入淺出。幾分鐘便可讀完,輕鬆學數學。 於是,歐拉函數粉墨登場了!歐拉函數用來計算小於正整數m(其中m>1)且與m互素的正整數的個數。用φ(m)表示。φ(m)的表達式是:
  • 黎曼ζ函數
    在數論中,黎曼猜想的意義非凡,不僅如此,它在諸多學科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黎曼ζ函數ζ(s)的定義如下: 設一複數s,其實數部分> 1而且:它亦可以用積分定義:在區域{s : Re(s) > 1}上,此無窮級數收斂並為一全純函數(其中Re表示複數的實部,下同)。歐拉在1740考慮過s為正整數的情況,後來切比雪夫拓展到s>1。
  • 所有學生的噩夢,「數學之王」歐拉有多牛?連小說都不敢這樣寫!
    歐拉是數學史上最多產的數學家,他平均每年寫出八百多頁的論文,還寫了大量的力學、分析學、幾何學、變分法等的課本,《無窮小分析引論》、《微分學原理》、《積分學原理》等都成為數學界中的經典著作。歐拉對數學的研究非常廣泛,在許多數學的分支中也可經常見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重要常數、公式和定理。此外歐拉還涉及建築學、彈道學、航海學等領域。
  • 「數學中的女皇」,既簡單得小學生都懂,又難倒無數天才
    今天,小天說起數學女皇時,超模君覺得顯擺的時候到了,「不就是數論嘛!」,隨手翻開身旁一本書——《數論妙趣》!!! 來來來,一窺數學女皇的真容
  • 此「歐拉」非彼「歐拉」 你可真正了解歐拉?
    阿基米德的「給我一根槓桿和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豪言壯語,牛頓因為砸在頭上的一顆蘋果而引發萬有引力定律,高斯從小就展現的數學天分,這些都是學生時代耳熟能詳的典故,唯獨沒有關於歐拉的。相對於其他三人,歐拉的人生簡直少了許多戲劇性。但是,作為數學史上最多產的數學家,歐拉的人生不得不讓人驚嘆!
  • 近代數學史上的兩大巨匠
    (一)歐拉歐拉(L.Euler,1707-1783),瑞士數學家和物理學家。他與高斯背一些數學史學者稱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兩位數學家,歐啦,是把微積分應用於物理學的先驅者之一。歐拉,大力引進和推廣數學符號,他是第一個使用「函數」一詞來描述包含各種參數的表達式的人,他還推廣使用三角函數現代符號,用e表示自然對數的底,用字母i表示虛數單位,此外還發現了著名的歐拉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