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IHM研究所的江本勝博士(Masaru Emoto)等人自1994年起,以高速攝影技術來觀察水的結晶。實驗團隊把從世界各地採來的水樣放入冰箱,在冰即將融化成水的臨界點,用高速攝影技術留下了一張張水結晶的奇異面孔。
實驗過程:
首先,將各種水分別放到有蓋的玻璃器皿中(剛開始進行實驗的前幾年,每次要用100個玻璃器皿),然後放進冷凍庫凍上3個小時。這樣在玻璃器皿中會形成直徑大約為1釐米的冰塊。將光線投射到一個個凸起的冰塊上,用顯微鏡觀察,就能看到結晶。
其次,在-25℃的條件下,將放在50個實驗用的淺盤中的水滴冷卻,使之形成圓形的冰粒。然後將其拿到-5℃的房間中,用200倍的顯微鏡觀察。
當然,在每一個玻璃器皿上不會出現相同的結晶,有的甚至無法形成結晶。統計這些結晶,並製成圖表後,就能了解水的性質,諸如哪些水會出現類似的結晶,哪些水根本不會形成結晶,還有哪些水只能形成一些破碎的結晶,等等。
實驗照片:
不同的字形成的結晶照片(2)實驗結果:
證明帶有「善良、感謝、神聖」等的美好訊息,會讓水結晶成美麗的圖形,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的訊息,會出現離散醜陋的形狀。事先看過「愛和感謝」字樣的水形成了華美莊嚴的結晶,看到「渾蛋」之類傷人的字眼的水,結晶則混沌一片醜陋不堪,聽到巴赫作品的水如同樂曲一般,結晶成相互聯結的奇妙結構,若是聽到嘈雜憤怒的重金屬音樂,水結晶的效果則與罵它「渾蛋」類似……122幅水結晶照片,都在試圖說明,天然水總能形成美麗的結晶。水的結晶反映出了「思想」的形,即一個詞,一種圖像,一段音樂會塑造出水結晶特定的形態,也就是說,受這些詞、形、音影響的水會表現出它們不同的內涵。從這些大量的結晶圖片中,我們不難看到精神與物質是相通的。一種精神會對應一種物質形態。比如一個詞就帶了一種思想,這種思想在結晶中能顯示出自己的形。這意味著物質是有生命有思想的,而思想又有實實在在的物質形態。物質與精神是一體的,是一個事物的兩個表現形態。這個科學試驗的結果有力地證明了佛經上所說的境隨心轉的道理。從現代科學的角度看:既然人的意念能夠改變水的結晶,說明人的意念具有一定的能量,那麼從理論上講人的意念也能夠改變其他物質的結構,只不過需要更大的能量,這也能夠解釋為什麼有些人具有常人所沒有的特異功能,因為他們的意念的能量比一般人要大,那麼為什麼會有這些差異呢?從接觸過特異功能的人的描述可以看出,具有特異功能的人,他們的心比較靜,較常人容易專注。事實上,佛經上對此都有理論和事實的闡述,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就是人的心越清淨,所具有的能量就越大,如從四果羅漢、不同位次的菩薩一直到佛,依清淨心的不同,顯示出越來越高的神通道力,甚至創造出一個清淨的世界——西方極樂世界。善心、善行是身體健康與世界和平的基本要素,切記諸惡莫做,眾善奉行。江本勝博士的實驗,印證了佛在三千年前說的「宇宙萬物皆能見聞覺知」滴水結晶,是吾人心念的映照。因此,我們的心念是善的,充滿愛心的,至誠感恩的,這心念能使我們充滿喜悅地生活,也能促使我們周圍的環境更美好,心靈淨化,盡大地是清泰故鄉。推而廣之,世界和平將指日可待。反之,若是心懷不善,爭名奪利,競爭的結果導致鬥爭,鬥爭將演變成戰爭,世界即毀於一旦。綜觀現今世界動蕩不安,自然災害愈加頻繁,為解倒懸之勢,欲拯群氓之苦,奉勸世人要以愛心和真誠的心對待一切事、一切人,孰福孰禍,就取決於你我心中的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