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淋巴腫瘤有這5個「警報」,全中可能比較危險,需及時就醫

2020-12-04 邱仁鋒醫生

導語:腫瘤本身就是讓人非常恐懼的疾病,特別是惡性淋巴腫瘤會讓人情緒低落,但淋巴瘤並不是不治之症,積極配合治療治癒可能性還是很高的。患上淋巴瘤後下巴會莫名變得腫大,而且還會痛癢。淋巴瘤也就是淋巴結的病變,從遠處看就像得了大脖子病。

01什麼是惡性淋巴瘤?隨著科技生活的進步,為什麼惡性淋巴瘤的發病率反而越來越高,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

1、什麼是惡性淋巴瘤?

淋巴結和其它淋巴組織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是惡性淋巴瘤的起源。通俗來說,也就是淋巴細胞在發育生長的過程中,遇到某些障礙和問題,它不再受到機體控制,並且出現增生過度的問題。

比較常見的表現就是淋巴會突然地腫大,而且伴有發熱的問題。惡性淋巴瘤也可以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類,不要認為惡性腫瘤都是不可治而自暴自棄,其實淋巴瘤是愈率較高,治療效果較好的一種腫瘤,比起肺癌和乳腺癌等這類腫瘤有更好的治癒率。

2、惡性淋巴瘤發病率為什麼越來越高

其實惡性淋巴瘤的致病因素是EB病毒、肝炎病毒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這類高危因素,同時也和人體免疫力是密切相關的,如果免疫力比較強,當然惡性淋巴瘤的發病率也會因此降低,而多數患上惡性淋巴瘤的患者都是免疫力比較低的人群。

近幾年因為環境及食物汙染、生活壓力和空氣環境等問題都讓惡性淋巴瘤的發病率不斷攀升,當然因為科學的進步,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所以對於惡性淋巴瘤的患者來說生存機率更大,並且能夠獲得明確的診斷,所以才會覺得有越來越多的惡性淋巴瘤患者。

02惡性淋巴腫瘤早期有哪些症狀?儘量早期發現儘早治療,早期治癒率更高,治癒效果更好

1、脖子粗大

淋巴瘤本身是沒有什麼疼痛的感覺的,所以不容易引起關注,可以直接看脖子是否有變得粗大的情況。出現淋巴瘤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脖子沒了,並且顯得頭非常大,自己可能沒有辦法看出來,可以讓朋友或家人替你觀察

並且出現淋巴瘤身體的抵抗力也會因此降低,所以還可能發生持續性的低燒、發熱和四肢無力的情況,有時候甚至還有頭暈的問題。少部分患上淋巴瘤的人群還可能造成何杰金氏病的出現,偶爾會突然發燒。

2、貧血

如果出現惡性淋巴瘤是早期還可能會有貧血的問題,如果本身身體就是比較強健的,但是突然出現氣血不足的情況,要考慮是否是早期的惡性淋巴瘤。因為淋巴瘤對造血系統是有一定影響的,特別是骨髓,到了晚期更是會出現溶血性貧血的問題。

3、全身性症狀

如果有突然的發熱並伴隨皮膚出疹子,可能就是惡性淋巴瘤的問題,而且會突然變得食欲不振,有暴瘦情況。也有人體溫會一直上升,而且無論怎麼吃退燒藥也沒有好轉的情況,稍微活動就會大汗淋漓。並且惡性淋巴瘤還有可能有黃疸的問題,眼白和全身的皮膚會逐漸變黃。如果這些症狀是持續性的話,很可能就是患上了惡性淋巴瘤

4、身體瘙癢

淋巴是很軟的,所以淋巴瘤也比較軟,按壓之後也不會有疼痛的問題。淋巴主要集中在下巴到脖子的部位,如果下巴突然腫大,並且還伴有瘙癢的感覺就要警惕,排除過敏問題後可能就是因為惡性淋巴瘤

5、消化不良

腸胃消化的系統會因為淋巴瘤而受到影響,所以還可能會有消化不良的情況,有的人吃晚飯之後會立刻拉肚子,並且每天排便次數增加,大便不成型,嚴重的人還會有腹水症的問題。如果下巴腫起來,並且還有拉肚子的情況,最好及時就醫,謹遵醫囑服藥,並且如果有條件必須做淋巴瘤的切除手術,對於身體的健康才會更好。

03惡性淋巴瘤並不是不治之症,淋巴瘤有哪些治療的手段?這些治療手段各有什麼樣的針對性?

1、藥物治療

其實靶向藥物治療最近幾年在治療惡性淋巴瘤上還是非常多的,這種方式對於患者來說更加地輕鬆,不會有太多的副作用。常見的治療淋巴瘤的藥有:苯達莫司丁和硼替佐咪等,有很多淋巴瘤患者的案例是通過服用靶向藥物對腫瘤進行抑制的。

2、手術治療

相對於其他的治療方式來說,治療淋巴瘤最傳統的一種是通過手術治療,但是這種方式有一定局限性,它需要腫瘤處在早期和中期,如果腫瘤細胞有擴散的情況,單單切除是沒有辦法完全從根源上治療的,還要配合化療。所以醫生會根據淋巴瘤的階段來制定相應的治療方式。

3、放射治療

放射型的治療主要是針對早期的淋巴瘤患者,或者是對手術治療後的患者,用來抑制腫瘤的生長,能夠幫助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淋巴瘤消失。因為淋巴瘤是有反覆性的,治療之後還有復發的可能性,治療難度也會因此增大,所以如果是採取放射治療的話,還是要防止淋巴瘤再次發作。

4、骨髓移植

出現淋巴瘤多數時候我們都會進行化療,但是如果比較年輕,或者身體素質比較強健,可以採取骨髓移植。其實骨髓移植也就是自體造血幹細胞的移植,通過動員劑、化療和上升白針,將血幹細胞存放到冰箱當中。等待身體素質得到一定恢復之後,再取出自體造血幹細胞。其實這個行為的目的也就是將病灶徹底地根除,並且將化療後殘存的保留組織清理掉,這樣達到一個治癒的目的。

結語:惡性淋巴瘤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可怕,還是能夠得到治療和控制,延長我們的生存時間的。當然如果能夠在早期就發現淋巴瘤,治療效果也更好。根據淋巴瘤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治療措施,這需要醫生進行一個評估和討論。

相關焦點

  • 腦溢血有一定的致命性,當身體發出這5個求救信號時,需及時就醫
    3、顱內動脈畸形一些患者因為腦部當中有畸形的顱內動脈,則會出現顱內的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情況。同樣也有因為出血以後造成腦內血腫情況。同時,也不能夠排除大腦當中有腫瘤的出現,這一些腫瘤在破裂之後,也會造成腦內的出血。
  • 淋巴腫瘤怎麼引起的?淋巴腫瘤一般長在哪裡?
    人的身體內布滿了淋巴管道、淋巴結和淋巴組織,形成淋巴系統。淋巴組織由細小的淋巴細胞組成,細小的淋巴細胞可隨著淋巴液流到身體各個器官和組織。正常的淋巴細胞是會按生理需要而增生,但當這些細胞產生惡性病變時,會不斷增生。它們結集在淋巴器官或淋巴組織內,形成腫塊。這些源發於淋巴結和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稱惡性淋巴瘤。
  • 天津市腫瘤醫院淋巴腫瘤科 淋巴瘤患者指南
    —常見亞型是:小淋巴細胞淋巴瘤(又稱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濾泡性淋巴瘤。●侵襲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疾病病程進展較快,如不及時治療會危及生命。—常見亞型是: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套細胞淋巴瘤。3.怎麼會得淋巴瘤這種病?
  • 腫瘤也分良性與惡性,5個區分要點,幫你儘早辨識
    腫瘤在醫學上有良性和惡性之分,其中的惡性腫瘤,才是大眾朋友們所害怕的「癌症」,而良性腫瘤在確診後,如能從病因上加以幹預,往往可以從根本上控制病情進展,避免再次復發的風險。那麼,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具體如何區分呢?本期文章,我給大家總結5個區分要點,幫助大家辨別。
  • 伯基特淋巴瘤在兒童身上高發的疾病,起病快,發現後需及時治療
    導語:相信大家很多人對伯基特淋巴瘤並沒有什麼了解,甚至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這種疾病,其實這是一種造血組織的惡性腫瘤疾病。一旦我們患上伯基特淋巴瘤後,對於自身的生命和健康都有著非常大的威脅。這種疾病兒童和青少年患病的人數是最多的,一旦患病後,一定要及時治療,如果不能及時的控制好後,後果很嚴重,而伯基特淋巴瘤是比較難治療的,必須及時認清它。
  • 哪3種腫瘤不需不多擔心?學會這3個方法,教你分辨惡性或良性腫瘤
    在大部分人意識中認為腫瘤就等於癌症,然而腫瘤分為良性的和惡性的,惡性腫瘤才被稱為癌症。有的腫瘤不需過分擔憂,也不用做特殊治療,定期做複查即可。 哪些腫瘤不需過於擔心?
  • 甲狀腺結節並不一定是癌,但如果符合這4個特徵,基本就是惡性
    「如果這輩子非要得一種癌,就選擇甲狀腺癌吧。」這是流傳在朋友圈中的一句玩笑話。實情是怎麼樣呢? 甲狀腺癌雖然死亡率低,但其中的未分化癌,又被稱為「絕對的不治之症」,另一方面,即便得了甲狀腺癌,也不能掉以輕心,拖延不治,還是有可能惡化,甚至危及性命 。
  • 肺腫瘤轉移時,通常有5個途徑,能不能阻止,就看你的了
    近幾年,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癌症也陸陸續續出現在人們的身邊,而在所有的癌症中,肺癌的發病率始終是最高的,雖然現在的醫療水平不斷提高,但是仍然無法攻克這一癌症。最主要的原因是,肺部的腫瘤本身有一定的轉移和擴散的性質,腫瘤的早期治療起來,效果還是比較顯著的,但是一旦出現肺腫瘤的轉移,那麼治療起來就會很困難,不過只要患者能夠提前注意腫瘤的轉移,那麼也可以抓住治療的機會。
  • 兒童惡性實體腫瘤:被忽視的「殺手」
    易被忽視:往往到中晚期才就診「爸爸媽媽,叔叔阿姨,我想去上學,去公園……」這是一個孩子被收治進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腫瘤科後,在畫板上寫下的心願。中國抗癌協會調查數據顯示,惡性腫瘤已成為除意外創傷外導致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兒童惡性腫瘤主要分惡性實體腫瘤和血液系統腫瘤兩類。
  • 身體有這4個「不正常」,請你及時體檢
    很多人到醫院檢查身體的過程中會發現癌症已經到了晚期,這種現象存在有可能是忽略了身體檢查或者有信號產生卻置之不理引起,腫瘤的持續加重不僅會增加治療難度,患者的生命健康也會受損。如果這種現象持續時間長,最好檢查一下,防止某些惡性的腫瘤正在悄悄生長。2、體重短時間內下降短時間內體重明顯變化,需要懷疑嚴重疾病,身體保持健康的人體重並不會有太明顯的變化。
  • 第四節 免疫活性細胞及其腫瘤的免疫細胞學
    它們產生的腫瘤—惡性淋巴瘤,是預後差的一類腫瘤,其形態與分型十分複雜。由於淋巴網狀組織學及功能的特殊性等因各種抗原性刺激而引起的淋巴網狀組織反應性增生(Reactive Hyperplasia, RH)、改變複雜,其與惡性淋巴瘤在組織學方面鑑別很困難,誤診率可達10%~30%,是臨床病理診斷中的難題。
  • 如何識別和處理惡性結直腸息肉?最新共識給出這些建議
    惡性結直腸息肉指腫瘤侵及黏膜下層但未達固有肌層的病變,TMN分期pT1,也稱黏膜下層浸潤性病變。黏膜下層的腫瘤浸潤可能導致淋巴血管轉移,結直腸息肉的癌變率約0.2%-5%。如何通過內鏡下特徵,判斷息肉應直接交給外科手術還是予以內鏡切除?內鏡切除後結合病理結果,應繼續內鏡監測還是追加外科手術?這些都是臨床上需要處理的關鍵問題。
  • 肺癌早期,身體會留下這3個信號,建議及時就醫
    肺癌作為高危疾病,時刻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如果在肺癌早期能夠及時發現及時就醫,那麼人體受到的影響也會相對減少,但是如果長期忽視前期發病症狀,不及時就醫,將會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所以,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出現了這3種信號,一定要及時就醫,千萬不能忽視。
  • 三種癌症偏愛孩子 七症狀需及時排查
    ■ 明文2月15日是國際兒童癌症日,兒童癌症早發現不易,如果出現淋巴結腫大、無痛性腫塊、出血等相關症狀時,家長應引起足夠重視,及時就醫。「各年齡段兒童包括新生兒都有可能患癌,發病部位也包括了全身各系統。」
  • 醫生:或是腫瘤轉移信號
    但小林就沒那麼幸運了,她發現自己脖子腫起來一個「包」,一碰就疼,一開始以為是淋巴結腫大,經過檢查發現淋巴結數量很多,且形態不規則,並且已經有鈣化現象,醫生初步的判斷是惡性的淋巴結。之後小林進行了穿刺檢查,檢查結果為轉移性的淋巴結,最後診斷的結果為肺癌合併頸部淋巴結轉移。醫生通過這兩個例子就告訴大家,脖子上腫起來的「包」除了可能是淋巴結腫大,也可能是腫瘤轉移的信號,需引起重視。
  • 早期肺癌沒感覺,皮膚有3個現象,癌細胞可能在找你,請及時就醫
    導語:肺癌是惡性呼吸道疾病,肺癌發現大多都是末期被發現,由於早期發生的症狀不突出,很難讓人發現,大部分人錯失了治療的機會。皮膚如果發生這3種現象,要小心癌細胞的來臨!一、早期肺癌沒有痛癢,皮膚有3個現象,可能是癌細胞在擴散,要及時檢查1、紅斑癌細胞在身體的擴散也會跟著血液擴散到全身,癌細胞會擴散到皮膚,皮膚就會凸顯出來。
  • 胃腫瘤轉移途徑有很多,這5個部位,或是腫瘤細胞的「落腳處」
    1、淋巴轉移淋巴轉移是胃腫瘤常見的轉移途徑,因為腹腔淋巴結和胸導管相通,所以可轉移到左鎖骨上淋巴結。一般發生血行轉移的機率小,因為早期病人有強大的免疫力,在血液循環中大部分腫瘤細胞能被殺滅。血行轉移只是發生在中晚期的胃腫瘤患者身上。2、直接轉移直接轉移是指胃腫瘤的腫瘤病灶已侵犯鄰近器官或組織。
  • 產生惡性淋巴癌的原因,有以下這6種
    淋巴瘤在生活中處處都影響到人們身體的健康發育,很多人對於血液病的病因都不是很了解,針對導致發生惡性淋巴瘤病因有哪些?一、遺傳因素遺傳因素與惡性淋巴瘤的病因關係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種情況是遺傳因素在淋巴瘤的發生過程中佔絕對主導地位,如有時可見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如兄弟姐妹可先後或同時患惡性淋巴瘤,這種情況及少見。另一種情況是遺傳易感性,此種人在接觸到相同的致癌因素後更易患淋巴瘤,遺傳易感性在腫瘤的發生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 0.5公分也有危險?查出結節、息肉,警惕這些癌變風險!
    最初大伯發現這個病變時,它還是個直徑0.5釐米的息肉,若能在良性息肉階段接受腸鏡下超微創切除,完全可治癒!可當時大伯並不重視,導致了不好的結局。癌症、腫瘤並不是一瞬間長大的,通常,它們由常見的息肉、結節演變而來。然而,良與惡、切與不切,判斷起來也並不是單純「看大小」。體檢查出息肉、結節,究竟哪些更危險?
  • 0.5 公分也有危險?查出結節、息肉,警惕這些癌變風險!
    59歲的李大伯(化名),因大便次數增多伴反覆便血來醫院看病,腸鏡檢查發現直腸有個直徑4釐米的腫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