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五月飛絮,又是一年畢業季。今夏,699萬高校畢業生將集體邁出象牙塔,湧向社會,創下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高紀錄。懷揣夢想叩響社會大門的他們,正遭遇著這個社會給他們的第一道考驗。
與往年相比,畢業生人數再創歷史新高的同時,招聘崗位卻出現較大幅度「縮水」,北京、上海、廣東等全國多地畢業生籤約率低迷……「畢業即失業」,就業難愈演愈烈的當下,如何攻城略池,突圍「史上最難就業季」,讓這些20出頭的年輕人,在離別與出路之間,無數次感懷和無奈。
就業問題事關民生。高層領導紛就此問題發聲,政府部門和各高校推出系列舉措,力促就業。但在這些努力的同時,我們也看到,畢業生求職仍屢遭不公,長效就業機制不夠健全,諸多問題待解。就業難題該當如何破解,正成為當下中國社會討論的熱點話題。
在聚光燈下,以90後為主的高校畢業生悉數登場,小心翼翼書寫他們漫漫人生走向社會的關鍵一步。面對巨大就業壓力,他們積極更新就業觀念,完善自我。無論選擇留守大城市,還是決然回家鄉發展,為此,他們或曾迷茫,或曾糾結,但,這就是青春,90後的青春,也是我們每個人必須面對的青春。
中新網5月22日電(張培堅)隨著6月的臨近,又一個畢業季到來。和往年不一樣的是,今年高校應屆畢業生高達699萬人,達到歷年最高值,就業壓力明顯增大。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90後大學生們的求職觀念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近年來,中國社會漸趨多元化,大學生們的就業選擇也逐漸增多。從最早的捧公家「鐵飯碗」,到民營、外資企業增多,國企改革、事業單位改制轉企,一系列變化改變了社會結構,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就業觀念和求職選擇。
時至今日,雖然有部分大學生及家長仍執著於體制內的穩定工作,但不少人已不再汲汲於一個摔不壞的「鐵飯碗」。
公務員考試仍熱 多數人盲目應考
開春以來,各地公務員考試陸續開始。和往常一樣,公務員考試仍是畢業生的關注重點,許多人提前多時開始準備,有的遠赴異地參加考試。一些「熱門」崗位如國稅、地稅也繼續受到畢業生的追捧。
一項「職業之最」的網絡調查結果顯示,公務員是網民眼中最熱門的崗位,農民工則被視為最辛苦的職業。
公務員為何受到畢業生青睞?甚至成為求職的首選?中新網記者隨機採訪了部分今年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工作穩定、福利好」成為多數人的選項,其中尤其以女生居多。
今年畢業的朱麗(化名)說,因為是女生,家裡人非常希望她能夠進入機關單位工作。「父母認為,穩定是最主要的,工資多少倒無所謂。」和周圍的同學一樣,朱麗也參加了公務員考試,報的是北京市檢察院的新聞崗,但最終遺憾落選。
現在回頭看當時參加公務員考試,朱麗認為那時「基本上是跟風」,因為周圍的人都報名了,也就跟著報了。「此外也有點廣撒漁網重點捕撈的意思,能撈著一個是一個。」朱麗這樣告訴記者。
來自中國政法大學的2013屆畢業生小趙也參加了國家公務員考試。他坦言自己參加公務員考試是很盲目的,「我覺得一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包括我在內,聽說哪裡有公務員招考就很麻木地去考一下。」
許多大學生到畢業時缺乏明確的目標,也沒有長遠的職業規劃,僅僅是「盲目跟風」,跟著「應考一族」考研、考國家公務員、地方公務員,大部分收穫失望。
「80%的機會攥在20%的人手中 努力做那20%」
人物:小王(化名) 性別:女 戶籍:北京 畢業去向:北京市某事業單位
90年出生的小王說一口流利的北京話,是北京土生土長的孩子。她來自一個中產家庭,父母都在事業單位工作,從小衣食無憂,父母似乎將一切都安排妥當。
大學四年轉眼過去,小王有點傻了眼。「前三年好像什麼都沒幹,玩著玩著就過去了。大四的時候我覺得應該過不一樣的生活,要努力一點。」於是小王決定考研,和同宿舍的姑娘一起奮戰在考研大軍之中。
考研失敗後,小王並不甘心,和父母商量過繼續在校讀雙學位、接著考研、出國留學等多種去向。然而,隨著畢業臨近,小王的想法開始轉變,父母也越來越傾向於找一個穩定的事業單位上班。
和別人不一樣的是,小王是北京人。這個北京戶口給了她極大的優勢,在某些招聘單位那裡可以瞬間「秒殺」外省籍畢業生,她順利進入一家事業單位。但小王並不甘心在這輕易得來的「穩定」工作中幹一輩子,「這個單位死氣沉沉的」,對個性開朗的小王來說非常壓抑。
對於職業選擇,小王告訴中新網記者,「我更喜歡跟自己的專業和個人愛好相關的工作吧,時尚雜誌、旅遊、出版,或者自己開個畫廊,最好文藝些。」說到今年的就業難,小王認為,永遠都是80%的機會攥在20%的人手中的,努力去做那20%就好。
「穩定是最次要因素 年輕時應該奮鬥」
人物:小鄭(化名) 性別:女 戶籍:廣東 畢業去向:在北京讀研究生
投過國有企業,考過國家公務員,考過報社,最終還是決定繼續讀研究生,這就是小鄭的求職過程。對於工作,小鄭認為最合適的是國企。「相對來說薪酬不錯,沒有外企拼命,沒有創業型企業風險大,比政府機關有意思。」
但小鄭還是參加了家鄉省會城市廣州的公務員考試,因為「安穩,福利好」,選擇廣州因為是家鄉,工作機會也比較多。報社也是選擇了廣東本地的媒體,但因為時間衝突未能參加筆試。由於公務員考試不很理想,最終,小鄭還剩下讀研究生這一「保底」選項。
「讀研對我來說是從頭開始,三年之後還可以再選擇一次。」小鄭說。
那麼在以90後為主的2013屆畢業生眼中,什麼樣的工作算是好工作?據記者調查表明,「穩定」這一選項在女生眼中顯然更為重要,而「升職空間」和「發展前景」則被男生所看重。多數畢業生認為「薪酬」這一選項不太重要,因為「剛畢業,能自給自足就好,良好的平臺和經驗的積累更為重要」。
儘管認為公務員較為安穩,但小鄭還是更看重專業對口。「我覺得首先是讓自己的專業知識能夠發揮,其次剛入職時薪酬可以滿足生活開銷,有較好的升職空間。穩定倒是最次的,畢竟年輕可以奮鬥。」
「公務員過於安穩 大學生就業選擇過於狹窄」
人物:小趙 性別:男 戶籍:浙江 畢業去向:杭州某律師事務所
今年畢業的小趙是中國政法大學國際經濟法學院的學生,專業是法學。如今,小趙已回到家鄉省會杭州的一家律師事務所,開始實習律師生涯。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他剛從單位下班,約10點半才到家。他說,「也沒感覺累,這是我喜歡的職業。」
工作了一段時間,小趙顯然和當初考公務員時不太一樣。周圍的親朋好友都覺得公務員工作穩定,又輕鬆又體面,福利還不錯,而且家裡人面上有光。
公務員考試落選以後,小趙開始找別的工作,同時,求職觀念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他認為,那些「沒有太多主觀因素幹擾,付出與收穫成正比」的職業更有吸引力,也就是說,像律師這樣相對自由、發揮空間比較大的職業,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得到相應的回報。他告訴記者,未來的目標是自己組一個團隊,開個律師事務所。
說到今年的就業難現象,小趙認為,「我覺得就業應該不存在很大的困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畢業生)就業面太狹窄了。」許多畢業生強求專業對口,但由於部分專業競爭激烈導致難以就業;還有一些畢業生高不成低不就,期望值太高,拖到畢業的時候慌了。「比如我所學的法學專業,有很大一部分人直截了當就排除了律師行業,其實律師還是挺缺的。」
小趙說,接觸了像律師這樣的職業之後,覺得公務員過於安穩。(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姓名為化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