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支出不斷上漲 需求日益多元

2020-11-25 央視網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支出不斷上漲 需求日益多元

原標題:

  日前,有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2016年每月平均開銷為1212元,三成以上學生認為生活費不夠花,引發網友熱議。有人認為消費偏高,有人認為屬正常區間……大學生消費現狀究竟如何?呈現出怎樣的趨勢和特點,折射出哪些問題?記者展開了調查。

  個性化、多元化消費成新趨勢,大學生之間消費能力差距值得關注

  方曉恬,北京大學新聞學專業博士一年級學生。每個月,除了必要的基本生活和學習支出外,對於她來說,美容、旅遊、健身也是開支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行走中開闊視野,讓身體和精力保持在一個最佳狀態,都是我對自己的要求。」

  方曉恬的支出方向在麥可思研究院「2016大學生消費理財觀」調查中得到印證。調查顯示,目前「社交與娛樂」和「形象消費」已成為大學生群體消費的主要方向。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生的消費觀念也在發生變化。消費的方向也不再局限於日常的吃穿上,而是將更多花費放在提升自己的能力、視野,以及精神享受方面。這些並不是愛慕虛榮,而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方曉恬說。

  對此,南開大學黨委學工部部長白雲龍分析,「大學生消費習慣的變化與整個社會的生產方式以及整個社會消費觀念的轉變是相呼應的,個性化、多元化已成為其顯著特徵。而且,很多高校學生的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父母的消費理念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這都是大學生群體消費習慣改變的必要因素。」

  「相較於當前大學生消費習慣的改變,大學生之間消費能力和消費觀念所存在的差距,更應該引起重視。」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洪明博士表示,「來自五湖四海、擁有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們聚到一起,在消費觀念和消費能力方面的巨大差距,對很多學生,尤其是那些家庭情況比較困難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和心理壓力。如果不能正確引導,會引發非常多的問題。」

  存在追時髦、愛面子等現象,但大部分學生主要消費在必要支出上

  那麼就消費心態而言,當前大學生消費呈現怎樣的特點?網上熱議的「大學生消費過高」問題,是否真的普遍存在?

  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輔導員王婧介紹,「總體來看,儘管有部分同學存在追時髦、愛面子、重時尚等現象,但大部分同學還是將費用花在了必要支出,如學業、自我提升、求職等方面。而且,因為費用支出的增多,倒逼學生們在有餘力的情況下,兼職和參與社會實踐,這也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財富觀、增強社會實踐能力。」

  來自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編導綜藝節目方向的大四學生章小雨也表示,自己每月的消費並不低,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要完成學業。「我們是學編導專業的,平時完成作業需要自己支付拍攝費用,一般小一點的作業需要1000元,拍攝5分鐘視頻則需要6000—10000元不等的費用,這些都需要由小組的成員分攤。」

  章小雨說,為了滿足這一部分的開支,自己平時會去公司和電視臺兼職,或接一些師哥師姐介紹的「活兒」,寫寫策劃案,增加一些收入來源,「和過去不同,現在很多專業就是比較『燒錢』的,我覺得沒必要『過度緊張』。」

  「對不同時代大學生消費絕對值加以比較並沒有太大的意義。」白雲龍分析說,如果說多年前,大學生消費渠道比較單一、呈線性的話,那麼當下大學生的消費渠道則呈扇形。真正需要留意的是,這個扇形是大扇形還是小扇形,其方向和取向分別是什麼,在相對同質化的消費行為中,是否處在一個相對合理的區間。

  「比如說,如果大部分學生都在1500到2000元這個區間,那麼這個消費就是相對理性的。對於家庭經濟狀況比較困難的同學,要依據國家政策,結合社會力量,給予必要而精準的幫扶。如果有個別學生高到了5000元,甚至8000元,就需要引起關注,並加強理性引導了。」白雲龍表示。

  應引導學生建立理性的消費觀、財富觀,為走入社會奠定基礎

  在理性看待大學生消費變化的同時,箇中暴露出的一些問題也值得關注。

  「現在大學生人情往來,相互吃請、送禮物建立友誼的情況的確存在,而且並不鮮見。特別是家庭經濟狀況比較好的學生,對這種風氣影響非常大。」洪明表示,「這對於家境好的學生來說不算什麼,但卻可能對相對困難的學生產生負面影響,如果引導不好,甚至可能讓這些學生產生孤僻、仇富、自卑等不良心態。」

  「經濟差距很難抹平,但多一份友善和體諒,可以避免很多問題的產生;同時,學校的輔導員也應該注意引導,避免因為經濟問題撕裂學生之間單純的友誼。」洪明提醒,大學是步入社會的第一步,應站在社會治理的高度去關注大學治理的問題,這無論是對學生本人的成長,還是對社會的和諧發展,都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針對麥可思的調查結論——「39%的學生身邊有人使用校園貸,半數以上學生參與理財活動」,白雲龍表示,「我們並不主張和鼓勵大學生在讀書期間進行理財,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學期間理財勢必佔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有捨本逐末之嫌。即便是商學院和金融學院的學生,老師們也是鼓勵同學們模擬和討論,而非實戰。」

  此外,針對近日頻頻爆出的校園貸、裸條風波,有高校負責人談道,高校仍是當前電信詐騙和金融詐騙的高發區,要引導學生建立風險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多元化、個性化並不代表自由化。」白雲龍表示,年輕人由於生理、心理等因素,不可避免會進行衝動型、非理性的消費行為,個別同學存在一夜暴富、瞬時成功的觀念,對「月光族」和在學理財行為也缺乏正確的認識。所以在學校開展必要的財富觀念教育,引導廣大同學正確認識生活、事業與金錢、消費的關係很有必要。

  洪明也強調,「一定要在大學期間就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消費觀。現在的誘惑和陷阱很多。在校期間,從家長到教導員,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傳承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這並不僅僅是為了節約金錢,也是學生們修身、立德的過程。」

  (季佳歆參與採訪)

相關焦點

  • 大學生消費維權狀況調查報告
    (四)消費結構多樣化  20世紀90年代以前,大學生們的消費主要是滿足生活的費用,娛樂、享受是不敢多想的。調查表明,生活、學習費用仍然是當前大學生第一支出對象。其次就是交際消費、娛樂消費、戀愛消費、手機電話消費、健身消費、旅遊消費、美容化妝消費等。反映出如今的大學生和過去的大學生對生活質量的不同追求。  「三點一線」的單調生活,已與大學生漸行漸遠。
  • 誰動了大學生錢袋子——一份大學生消費調查報告
    上周,在浙江工商大學公管學院的一個座談會上,一位同學針對目前大學生的消費狀況,做了如上描述。  現在大學生的生活消費究竟到了一個怎樣的層次?據浙江工商大學對全校學生做的一次調查顯示:75%以上的學生每月日常消費在1000元左右,部分爬上了2000元,超過普通白領消費水平。  大學生是如何支配這筆費用的?
  • 城鄉收入差距日益擴大 四川消費需求啟動艱難
    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四川省經濟迅速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近年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生活消費水平偏低,有效需求不足,市場物價面臨通縮和通漲的壓力,影響著內需的擴大,成為黨政領導及社會各界特別關注的重要問題。
  • 《2014年中國大學生消費行為與品牌認知調查報告》發布
    原標題:《2014年中國大學生消費行為與品牌認知調查報告》在上海交通大學發布   項目負責人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謝耘耕教授介紹了《2014年中國大學生消費行為與品牌認知調查報告》的調查研發以及創作過程。
  • 速途研究院:2015大學生分期消費調查報告
    大學生對於分期消費模式的接受度較高(速途研究院製圖)  調查結果顯示,面對達到一定金額的消費產品,在具備可分期消費選擇的前提下,61%的大學生傾向於選擇分期付款進行消費,選擇一次性消費的僅佔39%,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對於分期消費模式的接納程度已經比較高
  • 京大學生消費兩極分化 戀愛消費與飲食不相上下
    調查表明,大學生平均每個月用於購買正餐和水果的飲食費用——    150-300元4人    300-600元5人    600元以上1人    與他們每個月的總消費額相比,就會發現,用於正常飲食的消費,在低消費大學生中幾乎佔了一半;而在約一半大學生實際消費中大約只佔30%。
  • 大學生兩極化:月消費八千與兩百的寫真(圖)
    有人說這是當今大學生消費的絕對寫真。一份來自西安的大學生消費調查顯示,等級化和兩極化的鮮明特徵正成為目前大學生心理問題叢生的主要誘因之一。  編者按:一家民間商業調查機構發布的《2004年中國大學生消費與生活形態研究報告》表明,在受訪的9804名大學生中,有27%的大學生擁有個人電腦,19%的大學生擁有PDA(掌上電腦),12%的大學生擁有MP3,6.6%的大學生擁有數位相機。
  • 報告:房價的上漲是否侵蝕了製造業、擠壓了消費?
    一個與此相關的證據是隨著人口密度的不斷提高,企業的數量也隨之上升。當每平方公裡人口密度0-2500人的區域,企業數量在0-87家之間;人口密度2500-5000人之間的區域企業數量在88-238家之間;人口密度5000人以上的區域企業數量達到340家。所以越是人口密集地區,對企業的吸引力越大。
  • 超半數受訪大學生為人情消費苦惱
    在大學裡,人情消費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或出於禮貌,或出於功利目的,人情消費成了大學生日常開銷中的一筆重要支出。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570名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5.4%的受訪大學生為人情消費苦惱。58.9%的受訪大學生認為人情消費會在學生之間形成關係圈和小團體。69.7%的受訪大學生建議引導學生樹立理性的消費觀念。
  • 陝西大學生「校園貸」調查:女性佔比超99%,多為娛樂消費
    對此,共青團陝西省委專門組織法律專家成立課題組,針對在陝高校大學生群體發放調查問卷,於2017年6月中下旬調查了部分在陝高校大學生。課題組通過隨機抽樣形式發放並回收到563份有效問卷。調查報告近日公布。調查:「校園貸」多用於娛樂消費調查發現,6.1%的學生表示因急需資金已經使用或正在使用「校園貸」。
  • 統計局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編制方法是否科學答問
    編制CPI所用權數是依據全國12萬戶城鄉居民家庭調查資料中的消費支出構成確定的。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結構在不斷變化。為此,我國的CPI權數每年都做一些小調整,每五年做一次大調整。因此,可以說經過20多年實踐的檢驗,我國CPI的編制方法是科學可靠的,數據反映了我國居民消費價格變動的實際情況,為我國價格體制改革、宏觀經濟調控、國民經濟核算提供了科學可靠的依據。
  • 全區生豬市場情況調查報告
    2、飼料價格出現上漲。從呼和浩特市調查了解到,疫情出發後,由於道路物流不暢,飼料企業所需求的原料不足,以及運輸成本增加大,飼料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3、用工難、用工成本上漲。由於受春節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雙重因素影響,養殖場員工尚未返崗,務工人員難以僱到,人工成本較春節前有所上漲,每人每月較節前上漲500-1000元左右。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國家和地方不斷出臺新政策,加快企業復工復產、高速免費通行等,後期養殖行業飼料運輸、運費、用工狀況等得到很大緩解,從一些地區調查戶反饋中也可以得到印證。
  • 消費結構 | 基於消費需求結構模型的城鎮居民消費傾向與消費彈性評析
    19世紀,通過對歐洲居民的消費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恩格爾發現居民消耗在食品消費方面的比例逐漸減小,提出了「恩格爾係數」。在此基礎之上,學者們對於消費結構的研究大都專注於需求函數模型,英國經濟學家斯通(R. Stone,1954)提出的線性支出系統需求函數,該函數將居民消費分為基本需求和額外需求兩部分,第一部分基本需求不隨著消費者收入變化。而擴展性支出系統需求函數模型是經濟學家路遲(C.
  • 廣州市消委會發布《廣州市寵物消費調查報告》
    調查結果顯示,所有養寵消費者都願意為寵物進行消費,八成的消費者在上一年度與寵物相關的開銷在500元以上。其中,支出在500-999元的佔34%,1000-4999元的佔35%。 調查結果顯示,食物的購買仍然是寵物主最主要的消費支出,寵物主糧佔67%,寵物零食佔57%。其次是寵物用品達到56%。而寵物保健、玩具、醫療等寵物周邊消費佔比也佔40%左右。
  • 雙重擠出效應下消費何去何從?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調查結果顯示,2015年中國家庭總資產中,房產佔比高達近70%,房產的供給及價格變化會對居民的消費行為產生較大影響。微觀經濟學中用「預算約束」來表示消費者在當期可用於消費的資金總量(不考慮其他因素下,預算約束即為當期收入)。既定預算約束下,商品價格變動同時包含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兩種影響。
  • 71%大學生單身 近半數男生談戀愛為解決生理需求
    大學生選擇戀愛對象的因素有哪些?他們的初戀發生在何時?麥可思2018年大學生感情狀態調查為您揭曉。>六成以上大學生尋覓真愛近半數男生談戀愛為解決生理需求半數大學生初戀發生在大學之前近九成戀愛群體消費增加基本發現單身孤單寂寞冷?
  • 2014年中國大學生群體手遊市場調查報告
    在2014年,隨著中國手機遊戲市場的發展,用戶認知將逐步提升,產業鏈各環節應在進行市場營銷推廣的同時充分重視終端及手機遊戲的更新發展,以不斷完善的產品服務滿足用戶需求,在用戶認知的基礎上
  • 2021美國工具機消費支出降19%,複合車床訂單增30%
    1.整體支出持續走低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影響加工企業的購買計劃。根據調查,2021年加工企業在工具機上的支出預計為50.92億美元,與2020年相比,下降19%,這將是工具機採購連續第三年下降。美國2008-2021年工具機消費2021年的預測支出低於2020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他類工具機」的計劃支出急速減少。這一類包括輔助工具,如鑽、專用工具機、齒輪磨削工具機等。
  • 大眾點評發布報告揭中國城市消費需求圖譜
    大眾點評《中國城市生活消費十年變遷(2003-2013)》通過對飲食男女、休閒娛樂、美麗人生、結婚育兒和居家生活這五大版塊消費數據的分析,揭示出2003年至2013年人們城市生活消費需求的變化,描繪出中國城市人口消費需求層次圖譜。
  • 借貸消費調查:那些負債的年輕人
    來源:證券時報作者:卓泳 唐維「能用上信用消費的,我絕不用自己的錢。」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90後程俐(化名)在各大電商平臺上消費了3000多元,其中,過半的消費以白條、花唄等支付工具來支付。程俐只是90後借貸消費大軍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