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中央文明委公布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和複查確認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往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衢州市位居全國第四,高位創成全國文明城市。
三年來,柯城區
以奮鬥者姿態扛起主城擔當
舉全區之力,全覆蓋、全動員
拔頭籌,勇當排頭兵、示範生
向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逐夢圓夢
「全員+全域」 牢築「文明之基」
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是柯城區歷史上涉及層面最廣、動員力量最多的一次攻堅大會戰。據不完全統計,三年來,共發動各級幹部、志願者、居民參與創建97.8多萬人次,真正做到了城區鄉村一起上、幹部群眾一起上、在職退休一起上。
在區四套班子領導帶領下,全區60多個部門(單位)全部建立以黨員幹部為主的創文攻堅戰隊,全部下沉社區、小區、村鎮、街巷,深入火線,定點定崗,全員創建,嚴防死守。
全區15個鄉鎮(街)按照集鎮、村(社)、網格責任劃分,分別由班子成員帶隊,全員衝鋒在前,釘在陣地,並廣泛動員106個社會志願服務團體參與創建,每個團體認領1條街巷,長年開展文明勸導、文化街巷建設。
由市民自發組建成的樓道長、協管員隊伍也積極加入到創文隊伍中來,確保全區347個小區、292個網格、6800多個樓道、152條背街小巷無盲點覆蓋。
「小手拉大手」發揮「1+N」的乘數效應,校園學生參與創建發動面實現全覆蓋。
「探索+創新」 鍛鑄「文明之本」
把網格作為基層文明建設的主陣地,畫好網格作戰圖,織密全區292個文明創建網格,細化網格責任,不留死角盲點,真正用「紅手印」服務模式清除創建痛點、疏通創建堵點。
在網格中形成一批獨具柯城特色的「紅手印」基層文明創建模式,探索出「紅色物業聯盟」「紅管家」「鄰禮匯」「鄰禮通」等小區治理新模式,持續向不文明行為「宣戰」,持續聚焦、解決老百姓的實際訴求,取得了顯著成效。
針對背街小巷和集鎮經營秩序亂象,創新探索「商圈自治聯盟」「文明商戶評選」等模式,在荷花街道、石樑鎮成功實踐的基礎上,向全區推廣,實現背街小巷、集鎮經營管理常態化、長效化、規範化。
「常態+攻堅」 厚植「文明之根」
自2018年7月份以來,全區各級「紅手印」攻堅長幹隊、聯合執法隊伍、文明勸導隊火力全開,全面打響拔釘清障攻堅戰,累計拆除違章搭建1.64萬宗,面積7.5萬平方米,清運垃圾10.9萬車次、31.65萬噸,實施小區基礎設施項目400餘個。
全區新增停車位5.3萬餘個,設置公益廣告8萬處,完成了3.5萬多戶經營單位專項整治,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公共秩序逐步規範,創建氛圍日趨濃厚。
「創建+有禮」 鑄造「文明之魂」
創新打造深化「紅手印」志願服務品牌,全區先後組織開展各類「紅手印」志願服務活動1160多場次、涉及120.6萬多人次,真正實現了周周有活動、場場有新意,摁下的是「紅手印」,堅定的是創建決心和必勝信心。
在2018年度浙江省志願服務大數據報告中,柯城區獲得參與人次最多、時數最長、時長最多三個「最」,是浙江實至名歸的志願服務第一城。
緊密結合市委「八個一」文明有禮行動,通過構建責任、落實、督評「三大」工作體系,推進餐飲企業、城鄉居民、校園師生「三個」層面破題行動,搭建線下、線上、「雲上」、活動「四大」培訓宣傳平臺的「334」模式,實現「八個一」落細落小落實,在全市有禮指數綜合測評中,柯城區三次位列第一名,被評為首個「有禮示範區」。
如今,文明已深深嵌入這座城市的肌理,內化為城市發展的基因,具化為每個市民的行動。一座最有禮的城市,定將保持一以貫之的城市品格,催開出更多文明之花,不斷提升城市溫度,在發展快車道上更加意氣風發、堅定自信。
感謝所有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付出了辛勞與汗水的人們
未來
與全國文明城市一起
讓我們翻篇歸零
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