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疫情下須防電磁波超敏症候群

2021-01-15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0月24日報導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0月22日發表文章稱,疫情下須防電磁波超敏症候群。作者為布宜諾斯艾利斯市耳鼻咽喉科協會前主席、過敏症專家斯特拉·奎瓦斯。全文編譯如下:

世界衛生組織將電磁波超敏性定義為人體對電磁波的一種特發性環境不耐受,也就是說,這是一種與技術相關的病症。

除手機信號外,暴露於微波爐、計算機和電視屏幕下,甚至連接至無線網絡設備的家用電器等產生的電磁場,也會導致某些人出現從輕度頭痛到其他一些罕見問題的症狀,且每個個體的情況都有所不同。

儘管仍然沒有確鑿的證據,但上述問題已經成為歐洲議會討論的議題之一。據估計,歐盟有70%的公民認為長時間使用手機或暴露在手機輻射下對人體有害。

此外,在大流行期間大量使用這些設備的人們出現的相關症狀增加了。人體健康遭受的有害影響是多種多樣的,最常見的是與以不符合人體工學的姿勢長時間在計算機和手機屏幕前工作、學習和休閒有關的:頭疼、頸部疼痛、腕管症候群和眼部疲勞等。此外,易怒、注意力不集中、不安腿症候群、睡眠狀況改變、耳鳴、眩暈、噁心嘔吐和抑鬱症等也是常見症狀。

無法解釋的疼痛和疲勞是常見症狀,但並非唯一症狀,因為這完全取決於受到了何種內部或外部刺激,進而產生極端的過敏反應,而這種反應的源頭在於中樞神經系統本身。

至關重要的是不要概念混淆,以下幾點必須清楚:這不是一種罕見病,不是中毒,不是過敏,也不是精神病。

專家推測,與電磁波超敏性相關的一些最常見症狀有疲勞、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噁心和消化系統不適等。

在新冠病毒大流行和電子設備使用增加的背景下,西班牙拉蒙-卡哈爾大學醫院生物電磁學專家亞歷杭德羅·烏韋達指出:「目前,我們對電磁波超敏性的原因缺乏足夠的認識,無法對這種疾病展開精確而具體的診斷,但目前與此相關的就診量正在日益增多。」研究人員指出,一些研究表明,約有5%的年輕人和成年人顯露出這種症候群的症狀。

烏韋達強調,減少暴露於電磁波的機率可以緩解或消除75%的症狀,飲食結構的改變和增強體育鍛鍊可以分別緩解或消除70%和60%的症狀。事實證明,這些手段在幫助存在電磁波超敏性問題的人群緩解症狀方面確實很有效。

對於上述超敏症候群沒有特定的治療方法,只能避免反覆接觸電磁波或化學物質。這類超敏症候群可能是慢性和持續性的,會降低受影響人群的生活質量。

相關焦點

  • 專家提醒:四類人群小心電磁波輻射
    長期處於高電磁波輻射環境下,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而對於身體條件較差的如孕婦、兒童、老人及病人等四類人群來說,更可能產生嚴重的危害。因此,專家提醒市民,日常生活須高度重視電磁輻射汙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人體在未能及時修復電磁波輻射傷害時,再次受到電磁波輻射,其傷害程度就會發生累積,危害更大。因此,對於長期接觸電磁波輻射的群體,即使功率很小,頻率很低,也可能會誘發各種病變。
  • 過度焦慮擔心整夜睡不著 專家支招應對「疫情應激症候群」
    專家指出,這是「疫情應激症候群」的心身表現,屬於消化系統心身疾病,是「憋、悶、恐懼出來的毛病」。江蘇省中醫院消化科主任徐陸周表示,這段時間,不少人宅在家裡,每天刷屏看手機了解疫情信息,加上防控要求,一般不敢出門,總是擔心恐懼焦慮,有的整天無所事事,身體有點不舒服,就過度地放大症狀,時間久了,引發一系列「問題」,形成了疫情背景下的「社會應激症候群」。
  • 國家質檢總局:提醒旅行者防範中東呼吸症候群
    國家質檢總局:提醒旅行者防範中東呼吸症候群 新華社9月5日電,國家質檢總局5日在官網發布消息稱,針對近期中東呼吸症候群確診病例不斷上升趨勢,質檢總局近日發布公告提醒前往中東國家的旅行者防範中東呼吸症候群。
  • 專家提醒:痛風藥別唱醇會引發「超敏反應」致死
    他提醒,這種藥可能會引發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症等嚴重皮膚超敏反應,必須引起臨床醫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視。求「神醫」治腎病慘變「紅皮人」7月底中央電視臺12頻道,《急診24小時》欄目,關注和報導了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救治的一位重症藥疹患者。引瀑重症藥疹的罪魁禍首正是別嘌醇。
  • FDA稱「超敏」機器人性能優於達文西機器人
    FDA評價「超敏Senhance微創手術機器人系統比達文西機器人系統,同等精準和性能更優」。終於有人站出來挑戰達文西機器人霸主地位了。達文西機器人製造商直覺外科公司是華爾街一奇葩,歷經20多年股票從來只漲不跌。
  • 成都銀康紫癜醫院3D超敏免疫生物療法進口專業設備治療
    成都銀康紫癜醫院專家指出,過敏性紫癜通常好發於學齡期兒童,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我們發現3—14歲兒童/青少年人群居多,大於14歲的患者也是有的,而且本病也可見於成年人,甚至老年人。我們知道過敏性紫癜多發生在兒童或青少年,這點對於大家來說有兩點值得注意的事情。
  • 我國唐氏症候群患者超百萬 專家提醒孕前須檢查
    據合肥在線消息,今天是世界唐氏症候群日,唐氏症候群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染色體異常之一,又稱為「先天愚型」或「21三體症候群」,是由多了一條21號染色體而導致的疾病,發病率約為1/800 。據統計,中國每年約有2.3~2.5萬唐氏兒出生,平均20分鐘就有1例唐氏兒出生,目前我國已有100萬唐氏症候群患者。
  • 如何防控中東呼吸症候群?
    北京已制定嚴格的疫情防控方案   針對防控中東呼吸症候群,北京市疾控中心研判指出,北京市為國際化大都市,國際交往頻繁,因此發生輸入性病例的風險是存在的。按照國家衛計委要求,北京此前即已指定了中東呼吸症候群的定點收治醫院,如發生疫情,北京地壇醫院、北京佑安醫院將定點接收患者。
  • 須防極端天氣影響疫情防控
    本報武漢3月3日電(記者範昊天)近日,湖北省減災委員會辦公室印發《2020年3月份湖北省自然災害風險形勢分析報告》,經過省應急管理廳、省減災委員會辦公室會同省水利廳、省交通廳等部門專事會商,綜合判斷,與常年同期相比,今年3月湖北氣溫偏高且變幅大,雷電、大風、陣雨等強對流氣象情況較多,易出現倒春寒、暴雨冰雹、大霧厚霾等災害性天氣,對抗擊疫情和生產生活都帶來諸多的不利因素
  • 省醫學會專家解析中東呼吸症候群 預防是關鍵,不必過於恐慌
    本報訊 (江西日報記者鍾端浪)5月29日,廣東省確診一例被稱為「新非典」的輸入性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病例。6月1日,記者從省醫學會、省衛計委應急辦了解到,MERS雖然病死率高於「非典」,但是該病毒傳播率卻比「非典」低,而且可控可防,群眾不必過於恐慌。
  • 電磁波譜及各種電磁波的應用
    ( )(2)波長不同的電磁波在本質上完全不同。 ( )(3)無線電波的發射需要開放電路。( )(1)× (2)× (3)√特別提醒:(1)波長不同的電磁波,表現出不同的特性.其中波長較長的無線電波和紅外線等,易發生幹涉、衍射現象;波長較短的紫外線、X射線、γ射線等,穿透能力較強.(2)電磁波譜中,相鄰兩波段的電磁波的波長並沒有很明顯的界線,如紫外線和X射線、X射線和γ射線都有重疊,但它們產生的機理不同.
  • 應對疫情影響心情 專家提醒心病還需心藥醫
    (抗擊新型肺炎)應對疫情影響心情 專家提醒心病還需心藥醫  中新網北京2月2日電 (記者 孫自法)因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疫情蔓延,一段時間以來,魚龍混雜的各類疫情相關信息,通過各種渠道「狂轟濫炸」,讓社會和民眾情緒深受影響而「洶湧澎湃」。
  • 發現紅外光能觸發藥物超敏釋放抑制腫瘤生長
    合肥工業大學一項研究發現,通過光熱試劑在近紅外光照射下產生的光熱效應,能觸發化療藥物從黏流態高分子納米藥物載體中超敏釋放,顯著增強對腫瘤生長的抑制效果。成果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期刊。
  • 專家:警惕抗磷脂症候群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醫師張建瑜提醒,當出現不明原因的血栓、習慣性流產、不孕不育、移植後反覆胎停、不著床、過敏等情況時,一定要警惕抗磷脂症候群,儘早到醫院進行免疫方面的篩查。
  • 專家提醒謹防這個症狀!
    記者從北京大學運動醫學研究所獲悉,高強度運動訓練、學校軍訓等均有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症候群,現在復工復產復學,專家提醒,鍛鍊較少人群應根據自身情況科學制定計劃,不能過度運動。「橫紋肌溶解症候群常見於劇烈運動後,是指人體的橫紋肌受到損傷,肌細胞被破壞,導致肌細胞內容物及毒物溶解釋放進入血液循環,而引出一系列症狀。
  • 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是什麼?症狀疫情傳播途經
    2013年5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型冠狀病毒(曾被稱為「類SARS病毒」)感染命名為「中東呼吸症候群」(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該病毒首現於沙特,繼而在中東其他國家及歐洲蔓延。
  • 《黑衣人3》翻譯引爭議 逗樂觀眾須防廉價笑聲
    《黑衣人3》翻譯引爭議 逗樂觀眾須防廉價笑聲 」  逗樂觀眾須防「廉價笑聲」  「電影字幕是為電影服務的,它承擔的任務是幫助觀眾理解劇情、進入情境,觀眾享受的是『忘我地看電影』,而非時刻被提醒著『你在看電影』。 」網友「祝佳音」的這一觀點得到不少人認可。還有專家分析,網絡流行語的「速朽」也是觀眾對此類翻譯「感冒」的一大原因——自以為時髦,其實早就落了伍。
  • 小龍蝦寄生蟲感染圖曝光 專家提醒煮熟煮透不吃蝦頭
    眼下正值「食蝦季」,專家提醒小龍蝦易攜帶寄生蟲,一定要煮熟煮透再吃。在這組照片中記者看到,患者四肢內都有密密麻麻的寄生蟲蟲卵,十分驚悚。那麼,吃小龍蝦真的會感染寄生蟲嗎?對此,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科梅斌副教授表示,不排除這種可能,類似情況在臨床並不少見,患者多有生吃小龍蝦、生魚片、河蟹、涼拌螺等生鮮食物的經歷。
  • 肯亞發生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疫情
    食品夥伴網訊  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消息,2019年3月12日,肯亞農業、畜牧業和漁業部向OIE報告稱,肯亞發生了6起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疫情。   疫情發生地有伊西奧洛(2起)、塔納河科拉國家公園、加裡薩、馬薩比特和萊基皮亞郡(如下圖)。疫情源頭未知。
  • 專家提醒:黃金周期間不要打亂生物鐘
    新華社重慶4月30日專電(記者 劉衛宏)每一個黃金周長假過後,總有許多人因生物鐘紊亂導致「假日症候群」。專家提醒,在長假期間完全打亂平時的生活節奏,健康狀況很容易出現問題,因此一定注意不要打亂生物鐘。    長假期是難得的放鬆機會,一些人開始熬夜看電視、上網、與朋友聚會,甚至通宵達旦地打麻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