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強迫症的人特別容易把魚養死

2020-12-05 水族圈裡賣藝的老青年

有一種人特別特別不適合養魚,那就是有養魚強迫症的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今天這篇短文純粹的是老青年看隔壁老王的養魚經歷有感而發寫出來的。隔壁老王在養魚這個愛好上可以說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到近乎痴狂的狀態,在我看來似乎他已經脫離了養魚這件事的初衷而是在自己和自己較勁,導致王嫂動不動就因為他這個近乎痴狂的愛好河東獅吼。

好了,還是回到主題,今天老青年就和大家聊一下為什麼養魚強迫症的人養不好魚?如果真的有強迫症的特徵,到底要怎麼樣才能解決呢?如果用於強迫症患者的方法來處理養魚這件事,又會衍生出哪些新問題呢?

老青年簡單總結了六個方面,讓我一一道來。

第一個方面,總是覺得魚缸水不夠通透

端坐在魚缸前的你是否覺得自己魚缸裡面的水有種白白的感覺?於是這種感覺總是讓你如鯁在喉,內心深處一個聲音一遍遍地告訴你,我想要換水。

可是實際上即便你換完了水,魚缸裡面的水色依然不是那種通透的感覺。這除了心理作用之外,實際對比一些養魚老炮的空氣缸的效果,也會讓你覺得水很髒。

其實這種情況在水族圈裡有個術語叫白濁。如果你覺得水不夠透明,水體出現白濁的情況通常是因為有機物大量的滋生太多。

有機物大量滋生,有大便啊,有殘餌,或許還有魚蝦的屍體,這些有機物在細菌的分解下,它們會形成有毒的阿摩尼亞,也就是有毒的離子氨形態。

通常健全的魚缸過濾系統中的硝化細菌的硝化作用會把這些廢物轉化掉,否則魚兒很快就會中毒死亡。這也就是說明為何養魚有一定經驗的人特別重視硝化系統的原因。

首先,硝化細菌會把阿摩尼亞轉換成亞硝酸鹽,再轉換成硝酸鹽。然後這些硝酸鹽會被水草吸收,也可以經由換水把硝酸鹽給換掉。

如果你的硝化系統還沒有健全,不管你換了多少水,最後都還是會變得白白的白濁狀態,魚缸水中三種常見的水色變白、變黃、混水,如果你有這種困擾,想更深入的了解,請翻看老青年之前的短文,裡面有香詳細的介紹和解決辦法。

第二個方面,懸浮物的問題。

魚缸水體中總是有一些懸浮物的小顆粒。看著就影響美觀。打個比方,就像有人養金魚,金魚吃得多拉得多,就不適合使用小小的外掛過濾,比較適合採用上濾等過濾方式。如果過濾器的承載處理能力達不到魚缸中汙染的程度,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第三個方面,頻繁換水

換水一定要定期定量,打個比方來說,如果你的魚缸是30cm的小缸,基本是18公升的水量,比如說飼養孔雀魚之類的小型魚,最多可以養20隻成魚。

在正常的飼養情況下一周要換水一次,每次1/3,但是不要直接換自來水,自來水沒有經過處理,可能會導致魚的黏膜受損。老青年見過太多自來水直接換水後觀賞魚的身體表面呈現白霧的狀態的情況了。

第四個方面,魚缸水有異味

靠近魚缸聞到魚缸水一股刺鼻異味!這時候說明魚缸水質已經瀕臨崩潰的邊緣了。正常的魚缸水一般只會有一些淡淡的腥味,但絕對是貼近自然水域的那種味道。如果你連這個味道都接受不了,我想你需要準備一個n95口罩。哈哈,開玩笑的。

魚缸水如果腥味比較重,我們可以用活性炭放在過濾器裡面通過吸附作用來減緩異味。此外某些揚色的飼料也會汙染水色,通過活性炭一樣可以去掉水色汙染。不過呢,這屬於治標不治本,重點還是前面提到的要健全硝化系統。

如果你真的超級討厭在魚缸底部看到一點點魚便,哪怕看到一顆都不行,我建議你不要用太淺色的底砂,像有些草缸用的黑土,魚的大便就不容易看出來。

另外也可以使用小滴管慢慢的吸,當然鋪泥的缸子就沒法用電動洗沙器了。

第五個方面,爆藻

有些魚友見不得魚缸四壁有一點藻類出現。除非你有超級強悍的的氮循環系統設計,否則通過硝化細菌和反硝化細菌的作用,魚缸中出現藻類是必然的結果。

往往強迫症的魚友把藻類都清除掉了的時候魚兒也就在不久之後掛掉了。

因為藻類是魚缸中最後實現氮循環的一個環境,如果沒有了藻類的吸收,又沒有其他氮循環的轉移方式,僅靠換水來解決它的效率太低,想不到的事情也就都有可能發生。

老青年我是懶人養魚法,所以我都是刷魚缸的正面,其他的地方都交給除藻生物去處理,小精靈啦,或者是小猴之類的來處理,或者也可以種一些金魚藻之類的水草,選擇有非常強的吸附硝酸鹽效果的水草來實現抑制水藻的生長。

第六個方面,頻繁餵食

養魚新手往往對魚太過關心,恨不得一天吃個胖子出來。生怕魚兒挨餓,吃早餐,吃午餐,吃晚餐,下午茶,吃宵夜,餵魚忙的不亦樂乎。

過多投餵飼料會有什麼問題呢?那就是魚吃不完飼料剩下太多殘餌,而消化系統來不及運作,分解這些殘餌導致水質出現了問題,再來飼料大部分都會有添加色素的原因,會導致出現水色的問題。

如果你要照三餐時間來投喂,那就是要少量多餐,就像你一天吃一碗飯的量,然後你又想要照三餐吃,那就要把一碗飯分成三等份。

養魚強迫症問題的人,通常都是因為太愛自己養的觀賞魚了。每天看水是不是怪怪的,是不是有味道,有沒有大便殘餘?是不是又餓了?太過關心它們才會出現新的問題。

其實魚缸開缸的時候,添加硝化細菌,底砂缸用深色的沙粒,定時定量的換水,這樣粗線條的條件基本就可以很好地養魚了。如果你要是因為自己一個人住在家裡想要有會動的小寵物陪伴導致自己在家裡時時刻刻太關心魚缸的狀況,那治療的方法就是去找個女朋友,或者找其他可以在家裡做的事,比如追劇啊,打遊戲啊什麼的。

如果你已經結婚成家,我建議你在折騰魚缸之前先跑去看看家裡面的洗手臺和油煙機隱蔽角落上的汙垢,想必那些地方更值得你關心,相信我,做了這些,你的老婆笑的會比魚兒更漂亮!

相關焦點

  • 新手養魚什麼魚好養?這兒有3種給你選,養死都難
    一般來說,這個時候買魚的朋友可能會比較少,而如果是想在年前養魚,並且是剛好是養魚新手的有幾種魚可以推薦大家考慮一下。它們比較不怕冷,並且體質也比較強,相對來說比較好上手。第一種是金魚。現在金魚的品種非常多,有一些人工改良出來的金魚,其實他們也是比較嬌貴的,並不是那麼好養。
  • 總結一下:這4類人容易得強迫症,太多人中招了
    生活中有不少人都出現了強迫症,在強迫症的影響下會出現強迫行為,強迫心理,如果無法及時改善,會對正常的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需要了解自己是否容易出現強迫症,一旦有這種情況提前做好改善措施。那麼,哪些類型的人出現強迫症的概率高呢?
  • 白領與擾人的強迫症
    走到小區門口突然不能確認自家防盜門是否鎖好,於是返回檢查一番;剛剛整理好的手包又覺得東西沒帶齊;上班時總想自家的煤氣沒有關掉……這些是生活中很多人都曾有過的感受和經歷,心理醫生認為這些行為是強迫心理所致,嚴重的會發展為強迫症。
  • 不用加溫的冷水觀賞魚比熱帶魚容易養?寵物魚新手不要相信
    關注譁仔說魚,明明白白養魚。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如果你是一名觀賞魚玩家,你有沒有曾經聽說過一種說法——不加溫的冷水魚比需要加溫的熱帶魚好養。你信嗎?說實話,這個說法在水族圈誤導過無數觀賞魚小白,特別是那些曾經把熱帶淡水魚養死過的朋友們。當他們把主戰場從熱帶魚轉移到冷水魚以後,它們會驚奇地發現——原來童話都是騙人的。
  • 哪些觀賞魚比較皮實,如何界定觀賞魚比較容易飼養,有什麼標準?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很多的新魚友一直想讓養魚老道給大家推薦一些飼養起來比較皮實的觀賞魚品種,事實上市面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觀賞魚都比較容易飼養,同一種觀賞魚,有的魚友能夠把它們飼養的很好,而有些魚友就能夠輕易地把它們養死。
  • 強迫症治療的正確方向究竟在哪裡?
    因為對抗是強迫症形成的核心機制,在森田療法中把它叫做「交互作用」。什麼是交互作用呢?舉個例子來說吧,一個人晚上走路特別怕鬼,本來這件事是正常的,有幾個人不怕呢?可是有一個人覺得這個不正常,覺得自己這樣太懦弱太膽小,於是拼命的對抗怕鬼這件事,想讓自己坦蕩無懼,一往無前。對抗的結果,就是越來越怕鬼。由於對抗的存在,症狀和自己之間有了交互作用,導致症狀得到強化。
  • 走近強迫障礙——強迫症﹝七﹞認知行為療法
    深入理解強迫症作者:新雨流泉壹認知行為理論認為,與正常人相比,強迫症病人不能按照個人意志結束消極想法(強迫思維)。大多數強迫行為(不是全部)是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一種由刺激引起的行為﹞形成。簡單地說,大多數的強迫行為的目的是為了減輕強迫思維,這便造成減輕強迫思維的意圖反而進一步強化了強迫行為。
  • 「強迫症」英語怎麼說?
    「強迫症」英語怎麼說?學英語單詞「強迫症」時你遇到了什麼問題?一、先「透徹」分析一下:學習英語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強迫症」時,你遇到了什麼問題?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作為「使用詞彙」來記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相當困難的,我想就算是文化程度不太高的英美人讓他用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這個詞彙,他照樣感覺有很大困難。
  • 強迫症有救了?首都醫科大學團隊發現認知靈活性相關的強迫症神經通路
    作者 | 小柯機器人特別愛洗手、出門前看n遍門上沒上鎖……這些習慣你有嗎?對強迫症患者而言,這些行為可能嚴重到無法控制,患者可能陷入焦慮、生活質量也無法保證。認知靈活性減退是強迫症的核心症狀,患者固執且「不知變通」。而作為全球第四大神經精神障礙,人們對強迫症的發病機制知之甚少。
  • 07強迫症徹底康復的希望所在——致力於強迫症的徹底康復
    預警性注意是患上強迫症的罪魁禍首,所以,對預警性注意動手就是在幹預強迫症。解除那種「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漏網一個」的戒備狀態時碰了釘子,就意味著我們在幹預強迫症時遇到了障礙。遇到障礙也不必氣餒,因為恰恰是這些障礙,促使我們反思自己所用的幹預方法是否合適,能否做出一些改進,以便更有效地幹預強迫症。我是這樣反思和改進的。
  • 世上最好養的4種觀賞魚,如果你養不活,以後還是不要養魚了
    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在家裡嘗試著養一缸觀賞魚,這在很多時候和興趣沒有什麼關係,只是希望家裡多一點有生機的東西罷了。有一些朋友一直都很喜歡觀賞魚,但是卻一直都沒有養,其原因主要是怕自己養不活、養不好。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三種最好養的觀賞魚:一、孔雀魚第一種要推薦的肯定是孔雀魚了,因為孔雀魚幾乎是最常見的一種魚,價格也比較低,很適合新手朋友練習養魚用。孔雀魚對水質的要求不是很高,甚至加不加過濾都沒有很大的問題,有一個簡單的加氧設備就可以了。
  • 研究:強迫症為新加坡三大常見精神疾病之一
    據報導,來自新加坡心理衛生學院(IMH)和南洋理工大學(NTU)的研究人員,共同在新加坡展開了一項強迫症全國性調查研究,共調查了6126名新加坡民眾。該研究團隊於11日公布了此項調查結果。調查結果顯示,每28個受訪者中有1人就患有強迫症,這使強迫症在新加坡成為了繼重度抑鬱症和酗酒之外的第三大精神疾病。
  • 昆明動物所等揭示家犬和人強迫症之間的遺傳趨同
    強迫症是一種異質性較高的精神疾病,其表型、遺傳和病因均有明顯的多樣性,所以在人類群體中探索強迫症的潛在遺傳和生物學機制面臨困難。家犬是最早馴化的家養動物之一,在自然條件下亦受到強迫症的折磨,且與人類強迫症具有多種相似表型。因此,開展家犬強迫症的遺傳和細胞學研究有助於闡明二者強迫症共享的生物學機制。
  • 新東方:「潔癖」、「強迫症」用英語怎麼說?
    你是否接觸過有潔癖的人?也就是傳說中的很怕髒,洗手要洗很多次的人。這種人也容易讓人想起另一個詞——「強迫症」。那麼,「潔癖」和「強迫症」用英語怎麼說呢?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有潔癖的人」口語叫neat freak(可數名詞)。
  • 2020年快結束了,我們對強迫症的理解依然太少!
    很多人可能都會發現自己有這種症狀表現,例如重複洗手、關門、數臺階、咬指甲等等,長期下來,就感到很疑惑,明明知道這些想法和行為很荒唐,但是卻控制不住自己,有時候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或許你可能有強迫傾向,甚至是強迫症。
  • DNF: 背包整理強迫症是什麼樣子的?
    DNF當中裝備從低級到高級,材料從低級到高級,還是各式各樣的活動材料、任務材料,總之林林總總得有幾百上千種材料,有強迫症的玩家看著背包裡亂七八糟的一大堆東西,就會感覺難受,想要把它分類別的整理起來,不需要的都賣掉。
  • 漁夫養魚不是一件容易事,以下地方需要注意!
    漁夫養魚不是一件容易事,以下地方需要注意!世界上沒人不想賺錢,畢竟現在的生活壓力太大了,所以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一定要學習更多的知識來武裝自己,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今天我就希望能夠給大家介紹一下,有很多關於養魚方面的問題,大家都知道,現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各種各樣的養魚場,在這種情況下,許多養魚場也會突然爆發死亡,這也確實是個大問題,一般情況下,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這樣才能使這個社會越來越好。
  • 強迫症的自我心理療法
    強迫症病人可以自救嗎?可以的。強迫症並不可怕,關鍵在於你能否勇敢理智地面對它、戰勝它,讓它再也「強迫」不了你。 強迫症的本質就是「一個人自相搏鬥」。由於自相搏鬥的內在衝突不斷延續,強迫症也不斷擴展,形成惡性循環的怪圈,從而使病人陷入痛苦的深淵。
  • 一位魚友輕鬆養死兩缸金魚的經歷,我們看看是否似曾相識?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一位魚友給養魚老道發來了自己養死了兩缸金魚的經歷,因為介紹的極為詳細,我決定給大家參考一下。事先聲明,一萬種養魚的方法,就會有一萬個死魚的理由。
  • 養魚多曬太陽防止百病?觀賞魚照陽光也有技巧,一起來看如何操作
    昨日一個魚友問我:「能把魚缸放在太陽之下嗎?」其實,養魚說也經常提倡大家使用太陽光去代替魚缸燈。可以說,曬太陽是利大於弊的。 曬太陽,有什麼好處? 太陽光的紫外線可以殺死一些病菌。我們在前不久的文章有講過一次國鬥長肉瘤的解決辦法。而其中我們也提到了治療過程中要適當見一見陽光會比較好,能夠加快肉瘤的痊癒速度。